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印经济对比之我所见 -- wolfgan

共:💬57 🌺1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中印经济对比之我所见 -- 有补充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长期是一个显学,在这方面我有一些不同于主流意见的看法,在此拿出来以供各位斧正。

我的基本方法是把中印的历年GDP都按照三个产业部门分开来分析,然后再把他们合在一起。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中国和印度的一产部门发展其实具有很强的共性,都是在建国初期种植业具有极大的比重,然后一路发展到现在种植业依旧占据50%以上的比例,然后其中粮食种植又有压倒性的优势。林业畜牧业渔业都蓬勃发展,其中畜牧业占了30%多的比例。虽然农林牧渔具体内容差异很大,但是数字统计上的共性非常强。这样一来,我们看中印两国粮食产量的对比趋势,就能看出两国种植业的发展趋势,也就能看出整个一产部门的发展趋势。关于中印粮食历年产量对比的视频,网上有不少视频可以看看,视觉上很直观,基本是在1961年后的数据。我做了张表,前三列是中国历年粮食产量,印度历年粮食产量,当年中印粮食产量比例。后三列是中国历年全社会发电量,印度全社会历年发电量,当年中印全社会发电量比例。因为表比较大,所以只发了前面一段和后面一段在,中间一段没有代表性的就不发了。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中国和印度在各自建国后,开始中国的粮食产量高于印度的2倍,然后在1960年迅速下降,远低于印度的2倍,然后回升,到1965年又回到印度的2倍。延续到2022年将近60年的岁月一直保持在印度的2倍左右,有时多有时少,但基本不会偏离这条中轴线。我认为这基本可以代表中印一产部门的真实产值比例。

中国和印度的二产部门的对比则是另外一个情况。我在这里用全社会发电量来代表两国的工业部门状态,因为数据容易获取且有代表性。在经历初期的大起大落后,中国在1973的发电量达到了印度的2.29倍,然后一直保持了2.3倍左右的差距,直到2001年。在这里经历了一个迅猛的上升,一下子把差距拉大到4.07倍。然后是平台-上升-平台-上升,到了2022年,拉大到了4.78倍。我认为这基本可以反映中印两国二产部门的真实产值。

最后再说一下第三产业。由于中印社会结构不同,在经济基本处于同一层面的情况下,印度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高于中国是合理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当中国经济层级明显高于印度的时候,中国第三产业占国名经济的比例未必会低于印度。以2021年为例,印度三产产值分别为5342亿美元,8222亿美元,15091亿美元,总值28655亿美元,三产比例为18.64%,28.7%,52.66%。中国2021年三产产值分别为1.3万亿美元,7万亿美元,9.52万亿美元,三产比例分别是7.3%,39.4%,53.3%。中国第三产业比例还高于印度,这是因为经过漫长的拉开,中国经济在层级上已经和印度不在一个层次了。

中国在建国初期经历了两年的恢复期,到1952年末恢复到了生产的正常水平。印度其实在建国后也经历了一个恢复期,原因是印巴分治,国内大市场被彻底割裂。公开说法是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1-1955),印度经济恢复到了分治前的水平。1955年印度粮食产量7370万吨,发电量108.8亿千瓦时。而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是14369万吨,发电量57亿千瓦时。可见正常情况下中国的粮食产量就是印度的2倍左右。

在双方各自建国的初期,农业真实产值其实是对工业产值有压倒性优势的。后来随着双方工业化的展开,工业产值逐渐压倒了农业产值。所以我认为从1965年起,中国的GDP就是印度的1/2弱,然后缓慢上升,到了1973年基本上是印度的2倍。一直到2000年,中印两国的实物生产部门基本保持了同等比例的发展状态。然后从2001年开始,中国猛得甩开印度,双方的GDP比例迅速扩大,这个趋势一直维持到现在。

通宝推:青青的蓝,苏仙岭,秦波仁者,桥上,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点1950年前的农业数据。 -- 补充帖

这段时间中国的比较完整的数据要到1931年才有,之前只有1914年的闪了一下。相对印度在英国的统治下数据要完备得多。1914年中国粮食产量是14375万吨,同年印度粮食产量只有6203万吨,但是对比上下这是一个明显的灾年,1915年印度粮食产量就恢复到了7200万吨。可见从1914年到1952年,中国和印度的农业生产力就没有改变。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
见前补充 4953875
家园 有个最大的问题,新中国需要建设相关的工业,独立自主生产

这点是对方河友故意忽视的,这点也是极为关键的。

比如为什么不用钢铁生产自行车而生产矿山机械和农机,这些都是很需要重点关注的。当然了,对方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说改开也是新建生产厂家也是他们的一个手段和思路,嘿嘿嘿。

看吧,看他们还有什么手段吧。

家园 历年印度执政团队能力比中共强太多

印度是一堆碎片建国,语言民族人种宗教政见都不同,结果70多年过去,没政变,没军政府,建成国族认同。相比下,中共起点太高,9成以上单一民族,几千年的统一,没有宗教纠葛,说一不二的执政党,结果,也就发展快一点,还是最近30年加速而得。民族融合更一塌糊涂,几百万的小民族,都融合不了。。把中共这套组织结构,放到印度,早被人虐的渣都不剩。。

家园 你的看法和结论应该更简明地总结一下,我愚笨。。。

请问对你这个论点如何理解?

所以我认为从1965年起,中国的GDP就是印度的1/2弱,然后缓慢上升,到了1973年基本上是印度的2倍。

从你的数据分析,我的理解是:1952年起步阶段,中印两国是经济结构相似的农业社会,中国差不多到1959年因工业化的成果,经济结构过渡到了新的结构模式,虽然之后有几年的波动,但到1965年基本稳定下来,表现为发电量从1952年的占印度的90%稳定为它的2倍左右,这个时代已经经济结构可以看成是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了。从1979年到1999年期间波动徘徊在2.3倍左右,到2000年以后开始再次起飞,发电量才变成了印度的近5倍。

简言之: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一直是稳定发展,改革前后没有特异性,工业化有两个跃进时期,标志是:发电量从印度的0.9倍达到印度的两倍,一个是从印度的2.3倍达到印度的近5倍。

好象中国的GDP现在也是印度的5倍吧。

家园 中国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倍

可是两国人民的营养水平相差远远不止两倍,中国的肉食摄入量不是印度可以想想的。

好像哪里不太对,是不是印度用于饲料的谷物特别少?

家园 中国gdp超过印度是80年代吧?73年就印度的2倍?
家园 这厮肩膀上长的是屁股

印度那套东西搬到中国来不知道还能剩什么。

没脑子真可怕

通宝推:真离,
家园 中国1995年以前的GDP数据受邓时代货币大放水的影响没有

多少实际意义。我这篇帖子就是从实物出发避免受到货币波动的影响。

家园 你这话就不理性了。

印度建立国族认同了吗?那不正是莫迪老仙现在正在干的事吗?中国几千年的统一?哪里有。其实也就能从乾隆开始算。官方吹牛不代表现实。没有宗教纠葛?这牛吹大了。

印度历届执政团队干的不错是真的,但是说能超过中国,我看不见得。

家园 人的营养水平很难量化。

另外,中国和印度的畜牧业有个重大差异,这来源于双方饮食结构上的重大差异。中国饮食重视吃肉,印度饮食偏重喝奶。

家园 我这篇帖子重在现象描述,并没有去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

中国1965年以后稳定下来的是粮食产量,回到了大约是印度两倍的传统轨道。要到1973年才会达到发电量是印度2.3倍左右的新轨道。

至于什么时候中国算进入工业化国家呢?如果说是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的话,那1970年的官方说法明显是偏积极的。因为那个时代显然处于工业产品严重高估农业产品严重低估的阶段。我的个人看法是实际要迟的多。

家园 已知印度电力数据造假

一,农业数据应该比较准确。

二,

印度中央电力局数据造假,印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不可能是72.3GW,误差有一个数量级。叫误差不太合适故意造假能叫误差吗?

三,假设印度民航数据准确

2023年我国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6.1%,恢复至2019年的93.9%。

去年全印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2亿人次。中国是三倍,加上高铁替代,约等于五倍,接近楼主结论。

四,中国统计“规模以上”,看来印度不是。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这种广泛的统计范围是否真实反映了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将家庭级小规模生产纳入统计,虽然增加了GDP的总量,但这些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可能并不高。此外,这种做法可能掩盖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发展不均衡。

五,我还没有想到股市怎么算GDP,搜索才知道他们已经实操了,不知真假,那股市跌的时候怎么办?

按照国际惯例,金融GDP只统计银行和保险行业的数据!而三哥则不同,他们除了统计银行和保险,还把已经进入股票交易和券商的资金数据统计在内!

在印度金银首饰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往只是把消费部分统计进入GDP。而现在三哥除了把库存未消费结余也统计在内,还把已经买入的部分算作储蓄,这样一进一出,就是两份GDP!

家园 发重了删除
家园 如果把1952年作为基准年份。。。。

似乎可以把中印粮食产量2:1,发电量大致1:1时的社会看成相似经济结构的社会。

当中国印度的粮食产量比值保持不变,而发电量达到2:1时,应该可以认为中印两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很不同了。

我印象中1952年估算的GDP中国比印度略低,大概是印度的0.9。突然发现2022年中国的GDP是印度的近5倍。

中印之间的GDP之比会不会跟两国的发电量之比有映射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