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普通劳动者

注册:2012-11-07 01:09:01
正五品下:朝议大夫|宁远将军
💧9492
🌟301
💓703

家园

所有帖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4-05-03 03:57:07分页 全看 树展
🙂字不太多,就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了,请恕没事先征得同意 ↑0 ↓0
2014-05-03 02:56:51分页 全看 树展
🙂一直都是如此讲法 ↑0 ↓0
[你说的“多想想方法论和具体应用技术”具体是什么?   我觉得我正在想的就是方法论,立交思维嘛。具体应用技术也是相关的东西正在讲呀,各种思维方式的来源,分类什么的。你说的方法论和具体应用技术是什么呢?不能局限在口号上,能否具体讲讲] 我是针对你的理论比较务虚,比较难以应用,应该 ...
2014-05-03 00:26:58分页 全看 树展
🙂你是在辩论,并不是在讨论 ↑0 ↓0
即便如此,我现在也愿意逐句地跟你过一遍。 [你具体论述起来,显得不那么严谨。]除个别字词以外,哪里不严谨,有意思上不能自洽、转移话题的地方吗? [你强调工具和操作(我觉得是合理的),]强调一词是对的,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否定中国思维,不管它有没有被你正确地归纳出来,而且我还说过的 ...
2014-05-02 23:23:16分页 全看 树展
🙂我有点急了,哪里不严谨?!你误解我的意思你自己没感觉? ↑0 ↓0
2014-05-02 22:43:50分页 全看 树展
🙂咱们的区别集于评判鲁迅和辜鸿铭谁的价值更大的不同结果上 ↑0 ↓0
2014-05-02 22:38:39分页 全看 树展
🙂本就是一孔之见,一家之言,还请指教 ↑0 ↓0
2014-05-02 22:32:34分页 全看 树展
🙂老兄,我不认可你的某些总结和例子 ↑2 ↓0
原因之一是我每次都是用手机随时回复的,没用足够时间整理,也因为我的理论本来并不丰富,本心就不想展开; 原因之二是我的回复,仁兄也并没有真正沉下心去阅读和过脑。 我要是再就具体问题回复仁兄就显得太过执著和认真了,但仍会继续关注仁兄的文字。 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一句,仁兄你自己比较一下你 ...
2014-05-02 05:02:08分页 全看 树展
🙂本是想少写一点字的,还得补上 ↑0 ↓0
解释: 现在文化真空是仁兄你自己的话,我认为这个判断和说法意义不大,才用了厚古薄今人心不古这两个词。 20年是完全理想状态下的追赶时间,考虑到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理想,所以我以此为根据判断,三十年也追不上。 关于标准,我不持仁兄提的标准,而是类似这样的标准: 人均生产值,人均生产效 ...
2014-05-02 03:22:49分页 全看 树展
🙂契机无时无刻不在,这才是中国思想的精华,琢磨去吧。 ↑1 ↓0
2014-05-02 02:59:30分页 全看 树展
🙂仁兄如果还有余兴的话 ↑1 ↓0
可以再想一想你认为自相矛盾的两句话是不是在一个层面上: - 厚古薄今是说文化层面,“现在”文化断层、文化真空(不管你用这个自己认为的真空阶段来干什么,这是又一回事了),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这样的“现在”啊,有人能数得过来吗?我但愿这次不是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 - 我说30年,是说 ...
2014-05-01 19:29:35分页 全看 树展
🙂是有点乱了 ↑1 ↓0
思维方式和经济体系完全是两个层次上的问题。 就拿经济体系具体来说,现在的中国领导人无论是谁,肯定是中国式的思维,但你觉得只要是中国式思维中国就一定会强过西方吗?逻辑上显然有问题。这样的话,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都会被你拉进来,从中找到有利的正面东西,在最后胜利时说:你看,别 ...
2014-05-01 11:53:03分页 全看 树展
🙂不是遵照,现实已经是在自发地学习 ↑1 ↓0
我的异议是要更自觉地学习。 提倡和发扬也可以,但要说清楚细节,否则没有意义,也没有效果。 同时以中国领导人为例解释更是没有必要。 现在中国貌似很好,西方有点困难,但如果中国不能搞清楚自己的优缺点,也是白白错失机会。就我的所见和判断,我完全可以断言这件事,西方还是会熬过这段时期,中 ...
2014-05-01 09:42:23分页 全看 树展
🙂所言甚是,但是 ↑0 ↓0
复杂巨系统的发展前景暂时不能定论,虽然有很大可能是中国思维在以后发挥大的影响; 我目前也定位西方是工具,是具有哲学高度上的工具; 日本从根本上不配和中国比,但换个条件和语境,还是可以参考,仍是前提和条件的事; 总而言之,提中西思维谁上谁下还为期过早,尤其是在现在中国还很落后的情况 ...
2014-05-01 08:29:11分页 全看 树展
🙂有同有不同 ↑0 ↓0
这段话做个小结吧: 我是希望用西方的方式(比如决策论,以社会或整个自然界为对象的复杂巨系统分析等等,就是社会科学技术化)来更好地有意识地发挥中国思维的优势,可能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还是有很大难度,但也不能在此之前就否定整合兄在另一方面凭悟性和中国历史经验总结(悟性和经验总结用词不准 ...
2014-05-01 07:51:33分页 全看 树展
🙂仁兄啊 ↑1 ↓0
关于我个人的思维方式我不回应了,我也不清楚系统论的说法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提出的,关键是运用的分析方法。 各司其职我在原文没有否定其在工作中的应有作用,只是说在日常交往中不要再以此为主。仁兄想一下最近一百年,这个方面中国是有改善的,看看清末民初人们在上面耗费的无谓精力就明白了。但这 ...
所有帖 / 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