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愚读《道德经》(1) -- 秦三光

共:💬6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再与君讨论一下。

经文读来似乎容易,真要诉诸文字,再准确试解之,却难,岐意难消。

此解算是秦氏的愚解。与他人大不同。同者,愚就不想多说了。

今人读古文,是不如古人,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解读古人的智慧。

也激发我 特别想另解试试。

解读有诸多版本,不一样,无何不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一个给道德经作注释者是韩非子。

我读过韩非,有些,他也没叫准哈。后来的朱熹也没说透。

所以,“道可道”与“名可名”,大可商榷。 在此句,“道”与“名”, 无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涵 相对,句式也相对。

道为天道,自然,是宇宙的存在。

名是形容,命名,是对道的说法,是人的认知。

如果说,“道可道”,后者的道是“诉说”之意,那“名可名”,后者的名是啥?

名,才是诉说, 表述, 表达。

名,名之。

名之,也就是解答之。

人类对道的解答, 一语言, 二文字,三动作(指肢体语言)。

可道,是行为,是遵循,是广意的动作, 不是言说与解答。

可名,才是 诉诸语言与文字。

前人,韩,王,朱们也都没将“道可道”讲明.。因此,有解读的空间。

就算是前人讲明了,成了定论,还是可再解之。 毕竟此经不是注者写滴。

现存老子道德经注家不多,200余家而已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