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莫如画,莫如诗 -- 山远空寒

共:💬12 🌺1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莫如画,莫如诗 续一(补)

哎!有同学说俺跑题了,不是讲诗画相通的,天地良心,俺后面的内容没法贴上,想混到明天继续用,被火眼金睛识破了!

正文:

钱钟书先生在文章里将古人所言的“诗画相通”与西方传统诗画理论做了一番比较。发现西方由古希腊始也有“诗画相通”,而且意思同样说:诗是有声画,画是不语诗(具体请参阅钱先生文章)。下面大段内容来自老师,不过在下有话要说,先放老师说:

“古希腊强调诗与画的区分;这与西方重视理论分析,强调逻辑的哲学思想密不可分;西方发展的是叙事诗、故事画;充分认识诗歌与绘画艺术的不同。而东方的艺术理论则经常强调的他们的同,这与中国传统上的:不重视理论分析、强调统一性、重整体、综合的(民族性格相关,我加的)。莱辛的《拉奥孔》中提到绘画艺术是空间的,而诗歌艺术是时间性的。从媒介看,绘画用颜色和线条,它们在空间上是并列的;诗用语言,它在时间上是先后承续的。从题材看,画适宜描绘在空间并列的静止的物体,诗适宜描写在时间中承续的动作。从欣赏者的感官看,画通过视觉感受,视觉适宜把并列的事务摄入眼帘;诗通过听觉感受,听觉适宜感受动作的叙述。莱辛的结论是:诗适宜叙述动作,画适宜描绘物体。当然,莱辛并不否认绘画和雕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表现动作,但是要选择某种“有效时刻”,例如定点前的时刻,从而让欣赏者有充分想象的余地。拉奥孔雕像正是采用了这个手法。同样,莱辛也不否认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描绘物体,但是诗描绘物体时应该化静为动。”(凌继尧,2003,p104)

老师认为:诗画相通有三个基础

一. 传统文化的依托。以庄子的《齐物论》,《易传。系辞》为例。易经里的,“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而中国古代统一的哲学思想从这里出发,走向西西河。受此影响的思想哲学又比如:

苏轼的《拔君谟飞白》

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叶燮

理一而已,而天地之事与物有万。持一理以行手其中,宜若有格而不通者,而实无不可通。

二. 中国古代诗画创作的实践基础,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得到的。

中国艺术倾向抒情,写意。诗经常写景,描述空间;画多画自然山水。西方艺术倾向模仿,发展叙事诗,绘画雕塑也多描写事件。中国古代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时间与空间的对立,把时间意识融入诗画。宗白华说:用心灵的眼统筹全景。

中国古代的诗歌与绘画,在创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诱发,有因诗作画——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也有因画作诗——苏轼的《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和《韩幹马》。又例如宋代考试,画院取士,以诗出题。

中国古代的诗歌与绘画,在形式上实现了直接的结合。有人说最早六朝就有,好像是王士祯考证的。杜甫有题画诗,不过是画外题诗。李后主也有题画诗,不过那是在别人的画上题诗(见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题的是《渔父辞》。画家本人在画上题,目前可见的是北宋以后。宋徽宗的《芙蓉锦鸡图》,老师又说:不过,宋徽宗的字比较好模仿,所以是不是本人题的,也可存疑。(真正的题画诗应该以唐寅、徐渭所做,也就是画家的画家自己画,自己作诗以弥补画所难以表达的情感。在下补充)

三. 北宋以后文人画的兴起。

宋以后主要的画论就是文人画论。或者说比较核心的部分就是文人画。为什么特别突出文人,这是中国与西方不一样的地方。欧洲传统艺术中,绘画与雕塑关系最密切。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在下曾经对着画册上他的作品怔怔的看了好久,雕塑可以那样的生动,那样的有质感,感觉塑像的衣服会动的)的天顶画,画作中画的人的质感特别强,这与他本身是雕塑大师有关系。他对人的“立体” 把握非常成熟,这种画家兼雕塑家在中国古代非常罕见,提到的,大概有那么两三位,而且都不是特别有名的大家。中国古代绘画一直与雕塑有界限,雕塑一直都是民间的,都是工匠的,他看起来要劳力的,(当然真正的雕塑也要劳心),需要体力,干活挺脏,还要费力气。比如先秦找绘画资料,要到民间手工艺类的工具书里找。后来绘画逐渐从工匠向艺术过度,在这个过程中它与文人建立了一点关系。古代的文人比较轻视体力劳动。文人不屑去从事。绘画在中国古代与书法关系密切。书法就是写字,文人会写字。绘画从晋代开始就有重要的文人介入,象顾恺之。唐代,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北宋,文人画崛起,左右了元明清的绘画发展道路。文人画的兴起有几个标志。

文人画兴起的标志

1.画家的身份,画家的文人化。画家不再是工匠,而是文化人,诗人。

2.山水画成为画坛主流。在宋代画坛的主流是人物画,山水画一点一点的发展,到北宋以后就超过人物,花鸟画。

3.写意倾向加强。不再强调对对象非常精细的把握,而把这种写意的成分逐渐的融入到绘画中。

文人画兴起对中国后来绘画艺术的影响至关重要,文人画强调简练,朴拙,平淡,天真,重神轻形,最突出一点,作为绘画艺术要向诗靠陇。从诗借鉴,要引诗入画,不仅引诗作直接入画,而是要引诗情,诗意,诗趣,诗境来入画。而引诗入画,带来一个重要成果,使整个绘画艺术品位的提升。强调诗画相通,这种见解实际上就是文人画发展的一种体现。有了这样绘画理论的出场。也就理解了前面谈的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强调诗画相通,没有象西方强调诗画对立,诗画差别的理论主张。

蓝色字体为老师所言!老师讲的精彩,我贴图辛苦,鲜花大大的上,明天再续!

关键词(Tags): #中国画#中国诗#诗画相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