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Solomon:落在远方的果实 -- 万年看客

共:💬290 🌺84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7,娜塔莉与娜塔莎

米卡尔与娜塔莉.帕伦姆斯基夫妇在苏联体制当中享有很舒服的位置。米卡尔在俄罗斯原子能机构工作,娜塔莉在物理工程学研究所工作。他们的女儿娜塔莎生于1987年,从小就显现出了对于钢琴的兴趣。她的弟弟米沙则并没有这样的兴趣。“有一天我正在厨房里忙活,心想:‘是谁在弹琴啊?’”娜塔莉回忆道。“然后我就看见一个小娃娃正在弹奏儿歌。我丈夫很看不上搞音乐的人,他求我不要让她上音乐课。”可是娜塔莉觉得上几节课也没坏处。半年之后,娜塔莎在一场儿童音乐会上演奏了一曲肖邦的玛祖卡舞曲。“四岁那年她就下定了决心:‘我要成为一名钢琴家。’”娜塔莉说。娜塔莎在学校里总是第一名。“我们不担心音乐,因为她也很擅长数理化。就算她的音乐才能当真耗尽了,也还有别的出路。”

苏联解体之后,在苏联时期享有特权地位的人们都成了受人怀疑的对象。1993年,米卡尔有一天下夜班回家路上被人痛打了一顿。当天夜里的急救医生告诉娜塔莉:“您要准备守寡了。”此前的好几年里,美国某公司的猎头一直试图招募米卡尔,但是帕伦姆斯基夫妇不想离开俄国。这次袭击之后娜塔莉改变了主意。“三天后我拿着文件来到米卡尔的病房,把笔塞进他的手里,把着他的手完成了签名。当他从昏迷当中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告诉他,‘你要去加利福尼亚了。’”

出院之后米卡尔先行去了美国,1995年又将家人接了过来。娜塔莎在美国上了四年级,同班同学全都比她大两岁。没过几个月她就学会了一口毫无口音的英语,而且门门考试都是全校第一。此时的帕伦姆斯基一家还买不起好钢琴,只能凑合着买了一台便宜的,用娜塔莎的话来说,“听上去就像一颗白菜。”娜塔莉说服了学校允许她的女儿自主学习。“人人都对我说,‘你一定很为你的女儿感到骄傲。’”娜塔莉说。“我曾经这样回答他们:该骄傲的人不是我,都是娜塔莎自己争气——不过后来我发现美国人觉得这种说法不礼貌。所以现在我总是说,‘我真是太为我女儿感到骄傲了。’然后就与对方切入正题。”娜塔莎也同意她的成功关键在于自身的冲动。“你问我他们两个如何督促我练琴?”她问道。“你还不如问我他们两个如何督促我吃饭睡觉呢。”

十三岁那年,娜塔莎前往意大利参加比赛,一位评委发现她的自选曲目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六首奏鸣曲。于是他说:“你不能演奏这套曲目,因为这套曲目的主题是囚禁,而你没有进过监狱。”这番话可把娜塔莎气坏了。“我用不着专门跑到监狱里提高我的演奏水平,”她说。在她看来,音乐家表达自己没有体会过的感情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我体会过类似的情绪,我的音乐表达也未必就能得到提高。我是演员,不是角色。我的工作是表现,不是经历。肖邦写了一首玛祖卡舞曲,听众想要听玛祖卡舞曲,所以我要解读肖邦的曲谱,让听众能够理解。这个过程确实很难,但是与我自己的人生阅历没有关系。我们要让这个世界充满声音。假如你消灭了一首乐曲——比方说假如你从这个世界上夺走了勃拉姆斯第二协奏曲——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会出问题。拥有勃拉姆斯的世界才是我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的某些组成部分还会通过我表现出来。”

十四岁那年娜塔莎以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之后获得了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她签下了一位经纪人,搬到了东城区,开始了全日制音乐学习。她在纽约寄住在一户当地人家里,周末就跟着经纪人前往郊区。她母亲总觉得纽约是个缺乏灵魂的城市。“那里的人们根本没时间展望未来!就像莫斯科一样,所有人都只想着怎么活下去。”娜塔莎反驳道:“展望未来正是我活下去的手段。”刚到纽约的时候,娜塔莎与母亲整天通电话。尽管如此娜塔莉还是认为,“这是我送给她的礼物:我让她有了自己的生活。”

我第一次见到娜塔莎是在她十五岁那年,第一次正式采访她是在她十六岁那年。又过了一年之后,我参加了她在卡内基音乐厅的首演。她选择的曲目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长发如同瀑布一般垂落,身形婀娜多姿。她穿着一件无袖黑天鹅绒晚装,免得双臂收到拘束;她脚上蹬着一双极高的高跟鞋,她觉得这样能让她踩踏板的时候更容易发力。她的造型极其阴柔妩媚,她的曲风则极其雄壮刚健。一曲终了,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她的父母并不在现场。“他们两个都太支持我了,根本不会来现场。”在音乐会开始之前娜塔莎这样告诉我。娜塔莉则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我要是在现场,她每弹一个音符我都会担心,以至于根本坐不下来。这样对她没帮助。”

娜塔莎在曼尼斯音乐学院很快就成为了一颗明星。“我的老师想让我意识到自己究竟在干什么,”二十岁那年她这样告诉我。“可是这样做会完全破坏掉随性发挥的余地。如果你知道你要冒险,也知道风险是什么,那么风险也就不存在了。演奏应当是百分之百的本能加上百分之百的逻辑。”她的弟弟在一旁挖苦道:“你这话说得太有逻辑了。”娜塔莎回答道:“不过我这话也完全发自本能。在我演奏的时候需要动用大脑、呼吸以及全身的一切,但是我并不会——”说到这里她很少见地卡壳了。

“——想到自己,”她的母亲完成了她的句子。娜塔莎点点头。她母亲接着说道:“所以我才担心,她的体重一直在下降,她一弹钢琴就会忘记吃饭。”

娜塔莎摇摇头,“弹琴以外的生活太分散注意力了。”

2005年,威尔士亲王邀请娜塔莎与摇滚歌手斯汀一起参加一场公益演出。“她与麦当娜交上了朋友,”她的母亲说道,“我都没有与麦当娜交过朋友。”娜塔莎不服气地抗议道:“麦当娜跟我说,‘你们这些搞古典音乐的人都太拘谨了,你真应该考虑一下穿三分裤上台。’”《纽约时代》一开始拒绝报道她的首演,不过还是写了一篇关于随后演出的文章。“对于她来说,年轻意味着清纯新鲜,但是也透露着新斫木料的生涩。她一头扎进乐谱当中,再冒出头来的时候则为我们带来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内容。”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功,但是娜塔莎依然是一个毫不张扬的人。“如今人人都对我说,‘你的女儿太脚踏实地了。’”娜塔莉说。“从‘你一定很为你的女儿感到骄傲’到‘你的女儿真是脚踏实地’,这实在是很有美国风格的恭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