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Solomon:落在远方的果实 -- 万年看客

共:💬290 🌺84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绝对音感简介

绝大多数人都能毫不费力地指明一种颜色,同理,有些人也能毫不费力地分辨任何音符。大约每一千到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具有所谓的绝对音感。我们其他人只能依靠相对音感——也就是听到音符间隔的能力。所有人都会唱“祝你生日快乐”,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说出唱歌的人是否位于E调降半音。对于具备绝对音感的人们来说,每一个音符都具有不容错认的身份。根据某研究人员的描述,有一位女性在钢琴上为自己三岁大的女儿弹奏了一组音阶,并且将各个音符的名字告诉了她;一周之后,家里的微波炉响了,小姑娘说道:“微波炉总是唱F调吗?”还有一个孩子抱怨道,当他的玩具电池电量耗尽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总会降一个四分音。

不过就算不具备天生的绝对音感,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训练来辨识音符。比方说某人可以先学会G音,然后再以此为基准自行计算出其他音符。鉴于衡量绝对音感的传统标准是辨识音符的能力,那么假如某人从未受过音乐教育,不知道各个音符的名字,那么自然也就无法确知此人是否具备绝对音感。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家大卫.罗斯发现,有些从没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也能发现乐队在演奏自己喜欢的歌曲时是否降了半个音阶。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汀发现,数量众多的人们都能发出他们最喜欢的流行歌曲的起始音调。另一项研究则显示许多人都能正确地将电话拨号盘的不同音调与各个数字键对应起来。

绝对音感并不一定总能增进某人的音乐能力。有一位歌手告诉我,有一回她在合唱团里唱歌,其他人全都降了四分之一音。她的天然冲动是按照谱子唱下去,但是这样一来与别人就对不上了。还有一位音乐家告诉我,他所在的青少年交响乐团的指挥曾经这样批评过他:“你太关心如何弹对升F,以至于完全没有注意到乐曲的其他部分。D大调里的升F是第三个音符,G调里的升F是导音,这两者可不一样。”换句话说这孩子必须学会压制自己的绝对音感才能成为音乐家。

就像许多其他异变一样,我们也可以从生理学角度来分析与理解乐感。比方说某人具有绝对音准,那么此人大脑听觉皮层的颞平面也会更大。小提琴师大脑当中控制左手的部分会增大。许多音乐家大脑当中控制运动协调性与语言的部分要么体积更大,要么新陈代谢速率更快,这表明音乐具有运动与语言学的双重特性。但是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些特质究竟是乐感的基础,还是反复练习的结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