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Memex到万维网3

蒂姆.伯纳斯.李从小在伦敦长大。他的父母都是计算机科学家。高中毕业之后他在牛津大学研读物理,并且用一台老旧电视机、一片微处理器以及一个电烙铁组装了自己的个人电脑。伯纳斯.李于1976年从牛津毕业。之后做了几年软件工程师。1980年他在欧洲粒子科学实验室(CERN)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工作地点位于日内瓦城郊的勃朗峰脚下。CERN的科学家来自欧洲各地,每个人都带来了专属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很难记录他们的行为活动。伯纳斯.李写了几份软件,用来追踪哪位科学家正在做什么,哪台计算机上正在运行什么程序。他将这个程序命名为“询问”(Enquire)。这个名字源自一本他在童年时间读过的维多利亚时期书籍,这本书中提供了各种生活建议,从如何清洗衣服到如何理智投资等等。“询问”非常简单,只不过是一本计算机地质手册而已,但是却反映了伯纳斯.李更大的抱负。日后他回忆道:“假如存储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上的一切信息都连通起来,假如我能编程命令我的电脑创建一个空间,让CERN的每一台计算机以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在这个空间里向我以及其他任何人开放,那将会是一个单一的、全球化的信息空间。”

1984年,伯纳斯.李以全职研究人员的身份重新返回了CERN。一位同事向他介绍了互联网。当时互联网在欧洲还少有人知。伯纳斯.李对于美国网络去中心化的特质大为叹服,并且注意到互联网可以经由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登录。不过他觉得互联网用起来还是太不方便了。如果范内瓦.布什与泰德.尼尔森的愿景能够成为现实,如果网上的每一份文件都有自己的标签,如果用户能通过超文本在相关文件之间进行跳转,那该有多么便捷呢?伯纳斯.李相信这样一套系统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于是他编写了几个软件来证明这一点。到了1990年,他已经取得了足够的进展,于是打算为自己的项目命名,他首先想到的是信息交织网网(The Information Mesh),但这个名字听上去乱糟糟的。后来他又想到了“信息矿”(The Information Mine),不过又觉得这个名字太自以为是了,因为这个词的首字母缩写正好是“蒂姆”。最终他决定采用“万维网”这个名字。

伯纳斯.李的设计看上去简单得出奇(这正是这一设计的巨大优势)。万维网将会覆盖在互联网之上,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协议、分组交换技术以及现有的计算机与电话线。万维网包含三大元素,首先是用来规范超文本文档格式的计算机语言,伯纳斯.李将其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其次是在文档之间进行跳转的方法,伯纳斯.李将其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第三是为每一份文件赋予单一地址代码,从而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定位任何一份文件,伯纳斯.李将其称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后来人们将最后一项改名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蒂姆.伯纳斯.李为万维网绘制了基本的构建结构之后,还需要一些内容来向别人显示这一结构如何运作。他将自己的个人电脑当做服务器,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万维网网站www.info.cern.ch,网站上开列了HTML、HTTP与URI的功能描述以及若干研发笔记。在一位法国同事罗伯特.夏劳(Robert Cialliau)以及一位来访英国大学生尼可拉.佩洛(Nicolas Pellow)的帮助下,伯纳斯.李还设计了一套很原始的网络浏览器,使得用户能够用户阅读并编辑文件。到了1990年年底,万维网在CERN内部的若干台电脑上正式上线。转年春天,伯纳斯.李在一场计算机科学家研讨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几个月后的1991年8月。他在互联网的若干地址公布了万维网的技术细节,这些地址当中包括alt.hypertext,一个超文本发烧友扎堆的公告栏。这个帖子为用户们提供了指向CERN网站的链接,他们可以在那里下载软件从而搭建自己的个人网站。几个月之后,曾经造访过CERN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保罗.昆兹(Paul Kunz)建立了美国的第一个网站。

刚开始,伯纳斯.李的网站每天只有不到一百人访问,但是这个数字越来越大,大约每3个月就会翻一倍。到了1992年夏天,伯纳斯.李制作了一张网站点击量图表,他发现点击量形成了一条从左到右越来越陡峭的曲线。数学家们将这条曲线称作指数曲线,这条曲线也将成为网络世界的最基本特征。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任何与万维网有关的统计数据——包括网站数量,附属子网络数量,网络用户数量——都遵循着相同的上升模式。最终指数曲线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地位,在华尔街尤其如此。到了那时,任何关于互联网的展示会如果缺少了一张体现指数增长神奇模式的图表都不算完整。“创建一条指数曲线并且一路到底”将会成为很多商业计划的全部基础。

尽管伯纳斯.李的发明越来越受人欢迎,但是一开始还是让很多人犯糊涂。万维网既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件东西,网络中心并不存在单一的硬件,也没有哪个组织对其加以监管。本质上来说,万维网只是一套在互联网上交换信息的公约而已。“我告诉人们,万维网就像市场经济,”伯纳斯.李后来写道。“在市场经济当中,任何人都能与任何人交易,没有必要非得去某个市场不可。”但是市场经济的确需要若干条所有人都必须认同的准则,例如交易所使用的通货与公平交易原则。互联网上公平交易原则的对应物就是URI作为地址的意义与计算机语言——即HTTP——这套语言规定了谁先发言以及如何轮流发言。

将万维网比作市场经济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说法。但是在伯纳斯.李的发明得到商业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改良,使其更加容易使用。草创时期的万维网是一片灰色文本的海洋。伯纳斯.李的浏览器一次只能呈现一行文字。许多科学家都开发过更强大的网络浏览器,但是全都没能得到广泛应用。当时浏览互联网最通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名为GOPHER的软件,这款软件的设计师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马克.麦卡尔(Mark McCahill)。GOPHER会通过一套菜单系统来定义文件,并且按照相关题目将文件组织在一起。1993年初这款软件如此流行,以至于明尼苏达大学决定向非学术用户征收年费。“这一举动不仅背叛了学术群体,也背叛了网络群体。”伯纳斯.李写道。“就算大学从来不向人收钱,但是学校宣称自己保留收费权力这一点就意味着过线。”互联网爱好者们习惯了免费使用网络,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则害怕万一因为擅自修改专有技术而遭到起诉。GOPHER的使用人数随即一落千丈,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同样的情况很有可能也发生在万维网身上。CERN拥有伯纳斯.李的程序的知识产权,而且当时并没想好应当怎么办。伯纳斯.李敦促自己的上级交出这份权利,几经犹豫之后他们同意了。1993年4月30日,CERN宣布从此以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万维网协议而不必支付版权费或遵守法律限制。这一高瞻远瞩之举创建了一片全球化的公共场域,让人们聚在一起谈话玩乐。不久后网络还成为了一片购物新天地。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