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Ever get the feeling you've been cheated?"

    -Johnny Rotten

    序言

    历史的众多吊诡特质之一在于,某些久远的时段会让人觉得近在眼前,而另一些刚刚发生的事件相对而言感觉却恍如隔世。就在笔者刚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乔治.W.布什总统正在宣布向恐怖主义开战。美国的战斗机正在向中亚地区疾驰而去。骤然间,冷战——以及相伴相生的恐惧潜流——似乎一下子切近了很多,而无忧无虑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古老过去。现在就要评价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针对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发动的恐怖主义袭击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还为之过早。但是有一点显而易见,这起袭击改变了美国看待自身的方式。美国相信自己在军事与经济上坚不可摧。这一理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越发巩固,以至于成为了很多人心中天经地义的信条。可是这则信条最终却遭到了最为暴戾的破坏。袭击发生之后,美国人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美国人主要关心改善生活的问题,例如养老储蓄与致富。911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则转向了事关生死的首要问题,例如维护安全与维持家人生计。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就在几年之前,许多聪慧的美国人都相信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的联姻会带来永久的和平与繁荣。华尔街的精英与硅谷的智者们纷纷试图说服我们相信,自从电动机、印刷术或者轮子问世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科技发展就是互联网。这种思路最令人震惊的体现就是有意向互联网公司投资的人们情愿支付多么高昂的代价。几乎在美国经济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着无数创业者们——许多人刚刚才走出大学校门——正在一窝蜂地建立在线公司并且在纳斯达克发行股票,而互联网股票的价格也正在一飞冲天,令人晕眩。马克.安德森、杨致远与杰夫.贝佐斯之类的名字得到了满心敬畏的念诵,宛如魔咒一般。

    1999年3月,一家在万维网上运作的普利斯林公司(Priceline.com)——该公司经营的网站允许人们在线选择最适合自己价位的航班机票——做好了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准备。为了向华尔街的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们介绍普利斯林公司的CEO,经营这次上市业务的摩根斯坦利在东十六街1号大都会俱乐部租用了一个舞厅。这个地点选的很好。大都会俱乐部当年由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出资兴建,由斯坦福.怀特主持设计,是上一个镀金时代的豪华遗产。这座四层大楼外层装饰白色大理石,正面有六根罗马式立柱与装潢华丽的飞檐。客人们吃过午饭之后,普利斯林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S.布拉德克告诉他们,他的公司不仅具有革新旅游行业的潜力,还能革新汽车销售与理财服务行业。对于一家成立不到一年,员工不到200人的公司来说,这种说法无疑于夸下海口。但是房间里并没有人质疑布拉德克的展示。

    根据当时的标准,普利斯林具有令人侧目的资质。公司的创始人杰.S.沃克是一位来自康涅狄格的青年企业家,此前他已经通过在信用卡账单上推销杂志订阅赚了一笔钱。布拉德克则是花旗集团的前任董事长。普利斯林董事会的成员包括施乐公司前任董事长保罗.阿莱尔,时代公司前任董事长小NJ.尼古拉斯,以及《财富》杂志管理总编马歇尔.罗布。《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主角柯克船长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纳曾经为普利斯林出演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电台广告。摩根斯坦利的明星分析员玛丽.米克(Mary Meeker)——她刚刚被投资周报《巴伦斯》命名为“网络女王”——帮助普利斯林团队排练了这次演示,她本人就坐在报告厅的后排。

    根据华尔街上的说法。普利斯林将会遵循着美国在线、雅虎与ebay的足迹,成为最新的“互联网蓝筹股”。投资圈子的人们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能够认购多少股票。承销人员总会为自己最喜欢的客户保留一批互联网股票,其他投资者则必须要等到开盘才能购买。3月30日早上,1000万股普利斯林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号PCLN,每股定价16美元。开盘之后股票价格立即飙升至85美元,当日收盘报价68美元,一天之内上涨了425%。换句话说普利斯林公司的市值估价大约是100亿美元,比联合航空、大陆航空与西北航空捆在一起还要值钱。沃克持有的股票总价值则达到了43亿美元。

    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这样的民航公司拥有价值高昂的航站,机场,以及家喻户晓的品牌,更不用说飞机了。普利斯林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几个软件,几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以及一个尚未经受检验的品牌。尽管差异如此悬殊,可是华尔街上并没有人因为普利斯林的IPO如此火爆而感到奇怪。此类事件已经司空见惯了。《纽约时代》甚至都不认为这个故事值得登上第二天的头版,而是将其转移到了商业版。“这些公司做什么或如何定价都无关紧要,”数字视频投资公司的分析师大卫.西蒙斯说。“每一次互联网股票IPO都是疯狗眼中的红肉。”文艺复兴资金公司的股票分析师佩妮.克沃则采取了略有不同的措辞。“我们喜欢普利斯林的商业模式,”她说。

    这是一条非常有趣的主张。普利斯林在1998年4月6日挂牌运营,当年年底总共卖出了总价格不到3500万美元的机票,而公司购买这些机票的开支则是3650万美元。这个句子很值得再重读一遍。这家公司正在寻找投资者,而且这家公司销售货品的总价格低于进货价,因此这一年总共赔了超过100万美元。这笔损失还没有包括普利斯林用来建设网站营销的费用。要是把这笔钱也算进去,那么这家公司一年就要倒贴5400万美元。其实要是按照严格的会计制度,就算这个数字也远远还没有触到底线。为了说服航空公司提供机票。普利斯林赠与了它们价值将近6000万美元的认股权。把所有成本加在一起,这家公司在1998年一共亏损了1亿1400万美元。

    一家每挣1美元就要亏损3美元的零售业创业公司怎么会在公开募股的第一天就得到了高于联合航空、大陆航空以及西北航空总价值的市场估价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一下十九世纪英国史学家查尔斯.麦凯所谓的“集体疯狂”。没有多少投资者会在独立行动的前提下购买普利斯林的股票。为了心甘情愿地承受此类风险。人们必须看着其他人承受同样的风险,并且看到他们因此而赚钱。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购买了早期互联网股票——例如网景、雅虎与亚马逊——的投资者挣了很多钱,至少在一段时间里看似如此。这些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没有过度吹嘘自己的盈利模式,更不用说利润了,但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眼看着别人大赚特赚的人们也开始购买互联网股票以及其他类型的股票,并非因为此类公司业务良好且盈利前景扎实,而是因为股票价格正在上涨。历史曾经反复证明,新兴市场就是在这一时刻变成投机泡沫的。

    根据《简明麦格劳-希尔现代经济学词典》的定义,所谓投机就是“在商业或金融事务当中故意承担高于平均值的风险并希望赢取高于平均值的回报的行为。”对于投机泡沫的定义尚不明确。就像色情片一样,指明色情片比定义色情片要容易得多。广义来说,如果一件资产的价值——例如股票、房屋、金戒指或者其他贵重物品——上升到了不能从经济角度加以正当化的程度,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上升,那就是投机泡沫。

    一切投机泡沫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内在的逻辑。第一阶段往往被人们称为置换(displacement)。有些事情改变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例如政府政策转向,科学新发现,了不起的新发明,等等。少数几个信息灵通人士开始向新的投机工具投资,试图从置换现象当中牟利,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此时依然还在观望。然后这些吃螃蟹的人们赢得了高额回报,也吸引来了其他人的注意。下一个阶段是繁荣(boom)。投机标的物的价格飞速增长,怀疑主义让位给了贪婪。轻松赚钱的景象诱使着人们进入市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并且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最终那些尚未共襄盛举的正直公民们难免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不对,不仅仅是受到了冷落,他们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白痴。假如他们女儿的男朋友整天什么正事都不干,坐在电脑跟前敲打敲打就能通过美国在线股票挣得5万美元,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呢?下一个阶段是飘飘然(euphoria)。关于投资的公认规则被弃如敝履,很多情况下就连常识都被抛到了一边。价格与现实失去了一切联系。投资者们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他们在泡沫崩溃之前依然会向市场投入现金。就像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一书当中写到的那样:“投机行为倾向于将自身与真正有价值的客体分离开,转向并无实际价值的客体。越来越多的人们试图发家致富,却并没有真正理解致富的过程。于是骗子与各种花招大行其道也就并不奇怪了。”最后的阶段是破灭(bust)。有时泡沫破灭具有显而易见的原因,有时投机市场则会按照自身规律陡然崩塌。无论如何,投机标的物的价格都会一落千丈,投机者与公司纷纷倒台,经济随即陷入衰退。几个月之后,所有人都会茫然不解地心想:“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博傻投资理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极少有投资者真心相信普利斯林确实就值1亿美元。在公司募股说明书的第三页——这是所有公司公开募股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法律文件——以下大标题赫然以粗体印在纸上:“我们并不盈利并预期继续亏损。”前21页的其他标题包括“我们的商业模型非常新颖,尚未得到实证”,“我们的品牌可能无法实现成功所必需的广泛认可”,“我们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资本要求”。除了没让卫生总署印上“有毒慎用!”这四个大字,很难说还能采取什么其他措施来警告公众注意投资普利斯林的风险。但是投资者忽视了所有这些警告,因为他们说服自己,总还会有人来替他们接盘,总还会有更大的傻子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普利斯林股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看法确实是正确的。

    博傻理论揭示了投机泡沫如何维持的原理,但并没有解释泡沫如何产生或者泡沫表明了什么。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发生的一切放在正确的历史背景当中。股票市场的繁荣远远超过了互联网股票的范畴,其中并不仅仅涉及试图在纳斯达克致富的交易员以及希望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的24岁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生。这两者当然都是故事里的主角,但故事里还有很多其他主角,例如一个相信自己发现了通往永久繁荣的秘密的孤独强国;一群信誓旦旦地推销下一个“大机遇”的财经评论员;一群试图从史无前例的利润来源当中捞取利益的华尔街银行家;向互联网泡沫注入大量热空气、使其膨胀得宛如飞艇一般硕大的报纸、杂志与电视节目;拒绝从历史经验当中吸取教训的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最后还有一位相信奇迹将会降临在美国经济头上的美联储主席。但是这个故事的第一主角首先是千百万普普通通的美国民众,他们被一夜致富的美梦所吸引,扔掉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仅仅换回了一堆不值分文的废纸。简而言之,互联网泡沫兴盛与崩溃的故事也就是美国的故事:美国的运作机理是什么,在冷战结束与2001年9月之间这段短暂时期美国怎样看待自己。换句话说,美国才是这本书的潜在主题。

    淘金潮是美国历史的惯常特色。1849年美国刚刚从墨西哥手中夺得加州之后,内华达山脉当中发现了黄金。“立刻就有一大群追寻财富的猎人海陆并进,蜂拥向各个峡谷,试图用瓦罐与平底锅将金沙从水中洗出来。”艾伦.奈文斯与亨利.斯蒂尔在《口袋装美国简史》(A Pocket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当中这样写道。“山谷中充满了人声鼎沸的帐篷营地。旧金山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野蛮成长的小型国际都市,充满了各种恶习、奢侈品与无穷的精力。加州在转瞬之间就从睡意朦胧、充满浪漫气息的西裔美籍农场社区变成了充斥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联邦国,人声鼎沸,充满活力。”精确说来,人们最早在1995年8月9日发现了互联网上的金沙。那一天网景领航员浏览器的研发公司进行了IPO。就像内华达山脉的矿脉一样,网景公司的IPO也吸引了大量探矿家,但是他们与当年那些筚路蓝缕的淘金客们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他们并不是不识字的农民,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淘金工具并不是镐头与铁锹,而是哈佛大学的MBA学位与《华尔街日报》。至于黄赌毒之类的恶习则被商务套装与拿铁咖啡构成的堂皇门面遮蔽住了。与加州淘金潮不同的是。互联网狂热不受地理条件的约束。这一轮热潮确实兴起于硅谷,但却扩散到了全国各个角落,各个年龄群体以及各个社会群体。凡是手头有金钱投资股票市场的人们都不能幸免。

    本书追踪了互联网泡沫的来龙去脉,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更广大范围内的股市繁荣。二战结束之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了去中心化且不受单一权威辖制的通信网络。互联网经常被描述成为美国创业精神的胜利,但是这一点无非是神话而已。互联网的设计者与创造者都是美国政府,将互联网转化成大众传媒的技术基础则来自一位欧洲学术人员。甚至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互联网已经存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候,绝大多数公司依然对其不屑一顾,认为互联网只是书呆子们的搜索工具。直到九十年代初,全世界已经有千百万人利用网络相互沟通的时候,私营企业才开始对互联网感兴趣。

    发现互联网之后,华尔街与美国各大公司立即抱着皈依者的热情接受了互联网。泡沫随之开始膨胀。一旦这一点发生之后,整个过程就会自我强化。每一个置身局中的人都会被投机繁荣的竞争逻辑牢牢困住。在基础经济学教科书当中,竞争会迫使人们采取理性行为并导致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但是在现实世界当中,当人们要与他们的朋辈进行相对比较的时候,竞争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向Pet.com与Webvan之类公司投资的风险投资人未必就相信互联网是销售宠物食品与杂货的最佳方式。但是他们知道,假如他们不为这些公司融资,他们的竞争对手肯定会先下手。假如纳斯达克指数继续上扬——极少有人怀疑指数会下跌——那么他们的对手就能在IPO之后收回投资并且大赚一笔,而他们却只能干看着。在这样的环境里,合理的做法就是继续向互联网领域投钱。于是任何一家后缀.com的公司都能轻易融资。投资银行与互惠基金经理们面对着类似的激励因素。假如他们拒绝与互联网公司扯上关系——他们当中有些人至少在泡沫初期确实采取了这种做法——那么他们的表现就会大为逊色,而他们的竞争者则会忙着筹划互联网公司IPO并购买互联网股票,业绩也要好看的多。

    记者们也不能免于泡沫逻辑的侵扰。在投资泡沫的初期,金融专栏作家很容易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过上一两年,眼看着互联网股票价格不断飙升的绝大多数读者都会对预言股票下跌的文章感到厌倦。投资者们正在发财,其他人想知道如何效仿他们,编辑想要满足此类需求。于是营销软文就取代了求真报道。泡沫持续的时间越长,这个过程走得越远。等到飘飘然阶段开始之后,绝大多数观察家都会尽量避免谈论显而易见的隐患迹象——即空想已经取代了现实——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当前局面的既得利益者。原本应当保持客观的记者与媒体公司成了泡沫的受益者。经济政策决策者们同样不例外。飙升的股票市场与繁荣的经济最能推升美联储主席或者财政部部长的名声。

    假如没有人主动捅破泡沫,那么投机泡沫往往会步入令人瞠目结舌的极端境地。普利斯林进行IPO之后仅仅过了几周,公司的股价就达到了每股150美元。换句话说这家小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整个美国航空工业。两年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又直接跌到了每股不到2美元,此时这家公司的总市值还赶不上两架波音747。

    不过剧透姑且就到此为止吧。

    通宝推:胡丹青,mezhan,回旋镖,年青是福,NoName,灶王爷,领班军机,飒勒青,长子,李根,桥上,咪铛,决不倒戈,途人,伊粟,bayerno,
    • 家园 23,后记1

      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的经济影响并不像许多经济学家恐惧的那样显著。股票市场与消费者支出在恐怖袭击之后确实显著下降了一阵,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9月21日道指当日收盘价7926.9点,这也是三年以来第一次在8000点以下收盘。但是到了12月的第一周,道指又爬升到了10000点以上。股票市场反映了全国的心理状态。事实证明,对于后续恐怖袭击的恐惧并没有根据——除了几封沾染炭疽病毒的邮件之外再没出什么大事。这一点让全体美国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美国军方在阿富汗的胜仗同样鼓舞了公众情绪。2001年底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遭到颠覆,基地组织不得不狼狈撤退。

      10月份与11月份,美国的失业率的确有所上升,但这只不过是延续了早在9月11号之前就已存在的趋势而已。各家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依然在试图消灭繁荣年月积累下来的过剩产能。民航业的顾客们可以理解地不愿意回归原有消费模式,但除此之外许多公司都发现生意恢复了常态,还有些公司发现业务已经超过了恐怖袭击之前的水平。10月份通用动力发动了一场全新的营销攻势,打出了“让美国滚滚向前”的口号,为多款车型提供了免利息分阶段付款的购车方案。其他汽车厂商也纷纷效仿。结果2001年第四季度美国汽车销量反而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汽车行业提振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按照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说法,早在恐怖袭击之前六个月的2001年3月份,美国经济就陷入了衰退。当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整体有所扩张,从那以后经济复苏的步伐就越来越快了。到了2002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达到了5%。基本上没有哪个经济学家预见到这一点。911之后就算最乐观的预言者也认为美国经济会陷入短期剧烈收缩,之后才是漫长而缓慢的恢复。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几乎立刻就反弹了回来。

      除去阿富汗战场的胜利喜讯以及国内没有再发生进一步的恐怖主义暴行以外,还有若干原因致使了这场令人侧目的经济逆转。首先,政府开支——尤其是军费开支——在911之后大幅上升,极大地提振了经济体的需求层次。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很快降低了借贷成本。从2001年初到基地组织发动袭击更为止,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们将联邦基本金率从6.5%降到了3.5%。9月17日,股市在恐怖袭击之后首次重新开盘,美联储也宣布将联邦基本金率再降半个点,达到了3%。这一举动奠定了投资者的信心。在接下来的10月和11月美联储又接连两次将准备金率分别下调了半个点,到了12月份又下调了0.25点。这样在2001年年底联邦准备金率就降掉了1.75%。这么低的数字在过去三十年都没有出现过。

      美联储的激烈政治转向表明了格林斯潘和同事们在911之后多么关注局势。就像许多独立经济学家一样,他们也担心漫长的经济衰退会成为现实,并且决心要尽其所能地避免这一前景。廉价货币政策使得汽车公司能够推行零利率分期购车,也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房地产是美国经济的另一项主要驱动力。随着按揭率降到历史最低,对于新房与现有房产的需求也迅速攀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场房屋价格跃升。许多在股市寒冬中受损的美国人都发现自己的另一项主要投资——即住宅投资——的价值上升足以抵消此前的损失。

      随着房屋价格上升与股市的回暖,自从2000年底就一直促使美国经济正常运行的美国消费者们继续抵抗着他们将要收紧开支的预言。2002年第一季度个人消费开支年增长率超过3%。2002年春天过去之后,末日的预言家们似乎被打败了。在有些方面一切看上去都回到了过去,商业周刊欢呼“惊奇经济”,《财富》则为“打不死的经济”唱起了赞歌。不幸的是,就像以前很多案例一样,主流媒体说话往往要反着听。这些正能量文章的油墨还没有干透,坏消息就接踵而来。到了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几乎没有增长,商业界继续削减投资,联邦政府也控制了开支。更令人警惕的是,有迹象表明坚韧的美国消费者可能终于撑不住了。各种日常用品——例如食物与服装——的销量出现了令人吃惊的回落,许多零售商都陷入了苦战。

      随着暑假的到来,美国经济的前景看上去越来越令人担忧了。1930年正是消费者支出的崩溃致使大崩盘变成了大萧条。历史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自己,至少目前还没有。但是美国经济的最后一堵承重墙的确开始摇晃了。消费者的信心正在急速下落,股票市场也再度下跌,7月中旬一周之内道指就下跌了将近1000点,一度跌到了7500点以下。股票价格在接下来的几周略有反弹,但投资者们依然非常紧张。为数不多的经济亮点之一就是最近重新推行了零利率分期购车的汽车行业。只要价钱合适,美国家庭依然愿意购置大件产品。

      到了8月份,小布什总统中断了漫长的休假,来到德州韦科市参加了一场经济论坛。他坚持认为美国经济的前景非常乐观。“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吃苦耐劳的人民。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税收政策。我们有很多有利因素。”其他参会者似乎并不太认同总统的言论。“我们正在经受的熊市恐怕是我所见过的最糟糕的熊市,这个位置非常不舒服。”嘉信理财董事长查尔斯.史沃布说道。随着美国人纷纷逃离股市,嘉信理财的收入也在急剧下落,公司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公司的整体估值一度曾经超过美林公司,但自从2000年初以来已经下跌了大约75%。

      查尔斯.史沃布只是表达了人们的普遍意见而已。不论官方统计数据如何描述美国经济,绝大多数商务人士都觉得自己正处在衰退环境当中大。认为美国已经从股市崩盘的宿醉当中摆脱出来的想法现在看上去很有些可笑。“我们必须彻底排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过剩,然后美国经济才能恢复更加可持续且具有活力的增长,”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夏这样说道。这一年早些时候,一向对新经济抱有怀疑态度的罗夏也是第一批警告人们小心二次探底的预言家之一。现在他又指出绝大多数美国人依然几乎不存钱,他们当中又有很多人背负了高昂的债务。除非这一点有所改变,否则美国经济将会“非常难以从后泡沫时期的泥潭当中挣脱出来。”

      在新一轮悲观主义浪潮面前,美联储也被困在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当中。联邦准备金率已经被砍到了1.75%,这样一来美联储基本上已经将自己的弹药库打光了——利率终究不能降到比0还低——因此很不情愿将仅剩的几发子弹全都发射出去。总统在经济复苏论坛上发言的当天,格林斯潘和FOMC同事们恰好召开了会议。这一次他们没有继续下调利率,而只是表达了以下信念:现有政策立场“足以在一段时间内培育得到改善的商业气候”。在公开体现的信心背后,格林斯潘正在采用风险极高的策略。为了将美国经济从股票市场泡沫后遗症当中解救出来,他不得不依赖于越看越像房地产泡沫的经济走势。新房及现有房屋的销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投机行为的征兆层出不穷。房贷发放机构允许购房者仅仅交纳房屋总价格的5%当做首付,而且十五年内都不必支付全款。《华尔街日报》的社论也指出房地产市场的过剩现象像极了此前股市当中的情况。

      到了2002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一周年的时候,距离2000年4月纳斯达克崩盘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半,但是美国依然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实际上美国现在看上去像极了十年前的日本与英国。投机泡沫的爆裂在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导致了漫长的经济停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绝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将本国的强大经济与劣等外国模式相提并论非常可笑,但是现在美国的乐观主义遭受了沉重打击,根据CBS的民意调查,近十年以来绝大多数美国民众第一次相信美国经济状况堪忧。

      像这样对于显著事实的认识可能来得有些晚,但依然是一项显著的地标。多年的自我欺骗之后,美国人终于被迫面对现实了。这一现实包括与伊拉克开战的可能以及这样一场大规模作战可能带来的额外不确定性。到了9月底,道指又跌回了8000点以下,纳斯达克指数跌了1200点。总体来说,自从2000年3月份纳斯达克登顶以来,美国经济已经失去了整整7000亿美元的财富。这一损失的分布并不平均,富人遭受的损失要比普通收入群体更高,正如他们在牛市当中赚得也更多一样。但是股市长期下行对一般美国人的伤害却远比富人更大。哪怕他们的房地产投资依然走势强劲,他们的401(k)退休计划依然遭到了严重打击。长期以来第一次,他们对未来丧失了信心。

      通宝推:bayerno,
      • 家园 后记2

        经济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唯一让投资者心烦不安的因素。同样重要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看似永无止境的企业贪婪与不义的披露。总部位于休斯敦的能源公司安然成为了第一家露馅的公司。2001年10月16日,公司承认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曾经安排公司进行合伙投资,在这笔投资的款项交割过程中产生了5亿4400万美元并未从公司收入当中扣除的的税后费用。到了11月,安然又宣布在1997年到2001年之间公司将自己的收入夸大了超过50亿美元。作出这些声明之后,安然的股票价格随即崩溃了。债权人再也不敢向安然借钱了,2001年12月2日,安然宣布破产。

        单独看来,安然的垮台以及安然高管挪用上亿公款损公自肥等等内幕的揭露已经足以令人惊骇了。但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许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快速扩张的公司也纷纷爆出了各种金融丑闻,例如泰科电子、环球电讯以及世通公司。到了2002年夏天,当局开始调查美国国内声名最显赫的几家大公司的商业活动是否正当,其中包括花旗集团,GP摩根,美国在线以及时代华纳。甚至就连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也被卷进了丑闻当中,因为她在一位朋友的公司宣布坏消息之前不久出售了这家公司的股票。

        直到安然垮台之前,绝大多数投资者都对美国商业体系诚实透明的本质抱有基本的信心,哪怕他们自己的股票组合遭到了沉重打击。绝大多数人都只会抱怨自己盲目从众,尽管他们也很乐意大力抨击华尔街分析师将他们领上了错误的方向。但是当安然与其他公司的内部交易曝光之后,许多美国人都觉得自己沦为了狡猾骗局的受害人。就像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那样,企业的内部人士利用了自己的特权地位,从外部人士身上大肆剪羊毛。成百上千万得不到内线消息的普通投资者既不能在IPO当天买到原始股,也无法在崩盘之前将自己的股票及时脱手。

        这幅图景并不算完全精确——许多内部人士在股票市场崩盘的时候也遭受了沉重损失——但是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事实来滋养公众的怀疑与厌憎。《金融时报》研究了1999年到2001年之间的25家主要破产企业,发现这些公司的高管总共获取了33亿美元的薪水、奖金、抛售股票收益以及期权收益。环球电讯的加里.温尼克名列榜首,他在公司其他股东血本无归之际将5亿1240万美元装回了家中。就连老牌观察家们也对这些大型公司高管损公肥私的程度感到惊骇。“企业经营简直成了一场竞争游戏,比的就是你能往个人兜里装多少钱。”2002年夏天,曾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这样告诉《纽约时代》。这一年早些时候,沃尔克曾经试图拯救安然的审计公司安达信事务所,但是没有成功。安达信遭受起诉并且很快就关门了。“企业的贪婪远远超过了1990年任何人所能想象的程度。传统道德标准荡然无存。如今的商业文化只看你能挣多少钱。”

        要说起弄虚作假的细节,这些公司可谓各有千秋。但是一切丑闻全都与这个国家刚刚经历的繁荣与崩溃循环密切相关。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在很多年前就指出,金融骗局与公众对商业人士的不信任都具有循环性质。“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比较放松,更容易信任别人,金钱也很充足。但就算金钱再充足也总有人想要更多的钱。在此类环境下,贪腐侵占的比率也会上升,贪腐得到披露的比率则会下降,于是贪腐迅速增长。”反过来说,一旦泡沫破裂,投资者与审计人员就会开始询问棘手的问题,此前各种不法行为的细节也逐渐浮现出来。“人们眯紧双眼,怀疑地审视着金钱。任何经手金钱的人都被视作唯利是图之辈,直到他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为止。”

        安然的垮台尤其彰显了这一模式,尽管安然并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在其他方面却的确是一家无与伦比的泡沫公司。安然总裁杰弗里.斯基林经常夸口声称安然并没有多少工厂与机器之类的实体资产。安然的商业模式完全基于所谓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员工的脑力与积极性。安然的许多员工都是出身沃顿与斯坦福的年轻MBA。在九十年代后期,媒体评论家、商业智者以及华尔街分析师都将安然公司当成了新经济动态的典范,尽管这家公司起初只是一家汽油管线铺设公司而已。1999年安然公司设立了交易宽带传输能力的部门。公司高管声称,随着互联网使用继续扩张,这项业务到2005年将会增长到5000亿美元。就像安然公司大肆鼓吹的许多其他数据一样,这个数据也是凭空编出来的,但是投资者们似乎并不介意。2001年初,他们大肆庆祝安然终于成为了互联网公司,将安然股票市值推上了将近700亿美元,其中一半都要归结于新兴的宽带交易部门。其他电信通讯公司早已铺设了足量的光纤线缆,以至于现在美国带宽供给严重过剩,想要将带宽白送出去都很困难,更不用说销售了。在2001年前九个月安然的宽带部门整整亏损了3亿5700万美元,这笔损失被掩饰了起来,直到公司垮台前不久才得以曝光。

        随着丑闻逐步揭露,一度曾经将泡沫吹胀的同一批媒体现在又号召人们进行报复。小布什政府很清楚这些指控多么逼近大型企业,因此不得不采取行动,成立了一家跨机构企业欺诈特别工作组。司法部向公众展示了好几位遭到指控并且戴上了手铐的高管,尽管他们畏罪潜逃的危险非常小。时任财政部长、曾任美铝公司总裁的保罗.奥尼尔也加入了呼吁复仇的行列,声称只要有哪个高管滥用了公众的信任,“我们就应当在最高的树枝上将他们吊死。”民众对于贪婪高管的怒火如此高涨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情绪很方便地忽视了贪婪的投资者们在繁荣破灭循环当中扮演的角色。只要股票价格继续上涨,许多美国人都愿意装傻。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忽视了企业不法行为的刺眼证据。早在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就有多家大型企业爆出过审计丑闻,例如直销公司胜腾集团,小家电公司Sunbeam,还有美国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但极少有投资者去询问这些案例究竟是个案还是普遍模式的一部分。找出答案并不会多么费事。

        胜腾集团,Sunbeam与Waste Management都是旧经济公司,但是就像许多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一样,它们也为自己设定了不切实际以至于很难完成的盈利目标。这些公司的高管大多都被赋予了巨额股票与期权,因此面对着两难的局面。如果他们公开承认这些盈利目标不切实际,投资者就会抛弃公司股票,他们的期权也将会遭受沉重打击。与其面对如此灾难性的可能,这些高管宁肯诉诸审计手法,让公司的账目看上去比实际情况更加健康。

        采取可疑审计手段的公司当然绝不仅限于这三家。胜腾集团将营销成本之类的日常开支也划作了资本投资,从而使得这部分成本可以在多年内逐渐抹去而不是立刻就从收入当中扣除。经营长途电话业务的世通公司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法,没有及时入账的成本总金额达到了60亿美元。Sunbeam在零售商催货之前就将货品发送过去,并且将已发送货品算成了已售出货品。环球电讯用另外一种手段虚报了自己的收入。他们并没有拉拢真正的客户来采用自己的网络,而是与其他正在苦苦挣扎的电信公司交换了容量,并且将此类交易视作销售额。Waste Management先后支付了好几笔公司重组费用,然后又偷偷将其中一部分已经销账的金额算进了收入里。身为贝尔母公司的后裔以及美国最受钦佩的公司之一,朗讯科技在收入增长停滞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但是审计花招的效用毕竟是有限的,2000年初,朗讯宣布未能实现华尔街预计的1999年第四季度盈利额度。一天之内朗讯的股票就下跌了25%。这一天标志着朗讯股票开始了令人惊诧的滑坡。两年半之后公司股票的价格就跌到一美元以下,

        朗讯并没有受到任何不端行为的指控,但是合法审计手法与非法审计手段之间的界限往往很微妙。《财务诡计》一书的作者霍华德.施利特认为,“朗讯教会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一条道理:这种事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这些蓝筹公司就像小公司一样惯于在审计方面玩花样。”事实上绝大多数大型公司都在夸大自己的盈利。在1996年第四季度到2000年第四季度之间,标准普尔500公司报道称自己的每股盈利能力从38.73美元上升到了54.78美元,盈利能力下跌的公司一家都没有。但是绝大部分增长都是泡影。为了计算GDP,商务部每年都会追踪各家企业的盈利情况。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全国企业盈利在1997年达到了大约8000亿美元的峰值,然后就迅速下跌。到了2001年,美国企业的盈利水平依然远远低于1997年。

        投资者们更喜欢关注企业界发布的虚假但是积极的数字,而不是政府发布的真实但是令人丧气的数字。如果他们的作法颠倒过来,股票市场恐怕好几年前就崩溃了。华尔街迎合了这场自欺欺人的表演并且从中渔利颇丰,但最主要的获益者还是通过股票期权盈利的公司高管们。根据咨询公司Pearl Meyer & Partners的统计,1998年美国最顶级的200位公司高管当中有一半人接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期权,平均价值是3100万。鉴于这些期权包裹的尺寸,只有特别勇敢的CEO才会向投资者说真话——公司盈利受到了挤压。像这样的企业界政治家很少见。用格林斯潘的话来说,更常见的企业家都希望在为时已晚之前“收割”自己的股市盈利。

        • 家园 后记3

          鉴于2002年春夏两季这么多人都将注意力转向了企业舞弊行径,在线商务再也不能霸占报纸头版了,甚至就连商务版都占不住了。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可以理解。亚马逊与雅虎能否幸存如今远远算不上最迫切的头等大事。现在的公众更关心泰科电子前任总裁丹尼斯.科兹洛斯基究竟是从哪里为自家浴室买到了6400美元一幅的门帘,以及公司为什么要报销这笔钱。现在的读者们掀开商务杂志之后翻来翻去也找不到杰夫.贝佐斯与杨致远的笑脸,这种感觉多少有些别扭。就好像媒体与公众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互联网繁荣已经成了一场令所有当事人难堪的闹剧,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能不提还是不提的好。

          在华尔街上,这种态度无疑占据了主流。2001年底亨利.布洛吉特从美林公司辞职以后,各家大型投行都迫切希望自己在互联网繁荣期间的行为表现能够悄无声息地被人遗忘。要不是纽约州检察长艾略特.斯皮策施展手段,他们的心愿大概真能成为现实。斯皮策展开了一场公共宣传运动,旨在羞辱华尔街并迫使其自我改革。刚开始的几个月华尔街一直充耳不闻装聋作哑,于是斯皮策祭出了杀手锏,公布了一系列毁灭性的美林公司内部邮件,内容是布洛吉特与美林研究部门的同事们关于互联网选股的讨论。布洛吉特这样评价一家他公开推荐的公司:“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玩意儿就是一坨屎。我们居然还要把它往好处想,真丢人。”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邮件包含的粗鄙之语并不算杀伤力最强的内容。真正要命的是这些邮件内容频繁暗示了美林的分析师们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布洛吉特的一位同事这样抱怨道:“我觉得我们现在为股票评级的方式已经有些不着调了,为了迎合银行的要求,我们的后背都快要弯到地上了。”另外一位同事则认为,“老头老太太们的退休金都打了水漂,因为我们不想让他(GoTo.com公司的CEO)对我们发火。”

          斯皮策的这场公共宣传运动收到了多方面的成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澄清了互联网股票泡沫的最大谜团之一:股票分析师究竟相不相信自己做出的牛市评论呢?仅就美林而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并不相信自己的言论。这些足以令一般公司身败名裂的邮件得到公布之后,美林不得不低头服软与斯皮策合作。2002年5月美林公司与纽约州检察长达成了一套范围广泛的协议,公司支付了一亿美元罚款,将分析师的薪酬与他们带来的投行业务收益脱钩,并且成立了一家旨在确保分析师独立性的内部委员会。

          其他华尔街公司也引入了类似的改革措施。但是斯皮策仍不肯善罢甘休。收拾完了美林与布洛吉特之后,他又将注意力转向了所罗门美邦以及该公司的明星分析师杰克.格鲁伯曼。此人相当于电信领域的玛丽.米克。单纯从金融角度来说,电信领域的泡沫规模要比互联网领域还大,因为电信公司的规模普遍要比互联网公司大得多,涉及的资金量自然也多得多。在繁荣期间,格鲁伯曼每年能赚两千万美元,而他的业绩则是从一批创业公司身上赚到了几亿美元的承销佣金。这批公司后来全都破产了。

          格鲁伯曼既是分析师又是投资银行家,而且他丝毫不避讳自己的双重身份。“过去人们眼中的利益冲突如今变成了利益共生,”2000年他这样告诉《商业周刊》。格鲁伯曼最喜欢的客户是世通公司的创始人伯纳德.埃伯斯。埃伯斯将大笔业务交给了所罗门美邦,他本人也得了不少好处。据说只要所罗门美邦承办科技公司IPO,埃伯斯就会收到配股。2002年夏天世通公司申请破产,这样一来格鲁伯曼终于有些站不住脚了。在世通股票从60美元跌落到1美元的过程中,格鲁伯曼一直在推荐人们买进股票。到了8月初,格鲁伯曼也辞职了——临走之前还为自己争取到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遣散费。

          在线时代的剩余角色们接连跌落马下,其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结局最为惨不忍睹。与所有其他公司相比,这家公司最能集中体现美国企业界拥抱互联网的灾难性后果。第一个丢掉饭碗的是公司总裁吉拉德.利文。2002年12月5日,时年六十二岁的利文突然宣布退休,尽管的的合同要到2003年才到期。利文宣称恐怖袭击促使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他决定将更多时间花在社会活动上面。但是很快就有传言表示他其实是被董事会逼走的。无论传言是否属实,董事会解雇利文的理由都很充分。他承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每年的营业收入能增长30%,事实证明这只是空口放炮而已。公司股票也大幅跳水。2002年1月7日,利文宣布离职一个月之后,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宣布要从账面上抹掉600亿美元,从而对应两家合并以来公司估值的下降。这次账面价值更改规模在商业史上名列前茅,也彻底推翻了利文当年的主张:两家合并当天,他曾经表示互联网股票的估值真实可靠。

          利文的继任者理查德.帕森斯于2002年5月就任,他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新官上任之后他首先接受了前任美国在线总裁罗伯特.皮特曼的辞呈。自从合并以来,皮特曼就是新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华尔街上有很多人都很乐意目送皮特曼的背影逐渐远去,因为他性情粗硬而且很喜欢自吹自擂。但是把他解决掉并无助于改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股票行情。到了7月底股价已经跌破了10美元,公司的市场估值也从2000年的2500亿美元下降到了不到500亿美元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经历了极为惨重的衰落,可是在此期间这场合并的总设计师史蒂夫.卡斯却保住了董事长的职务,尽管他几乎并不负责日常管理。2002年9月,有消息声称一部分董事会成员想要废黜卡斯,但是他到底还是继续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2003年1月他主动辞职为止)。吊诡的是,从某些方面来说,卡斯一手创造的美国在线依然算得上成功。2002年夏天美国在线在全球拥有3500万订户,其中2600万分布在美国。但是尽管订户基础如此庞大,如今的投资者对于美国在线的估价还是毫不含糊地逼近了零。在他们看来,如今的美国在线举步维艰,广告收入一跌到底,订户每天都在流失。这种看法其实很没道理——当时美国在线每月总收入都在十亿美元左右,营业收入也总能超过1亿5000万。但是卡斯与他的人马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投资者从来就没有理性分析过美国在线的价值。繁荣时期他们将美国在线的股票炒出了可笑的天价,使得包括卡斯在内的好些美国在线雇员全都富得流油。到了2002年,他们又对美国在线避之唯恐不及,尽管公司业绩还算坚挺。

          挺过股市崩溃的互联网公司总共不到二百家。绝大多数公司依然还在亏损,但是赚钱的公司也确实存在。互联网确实很适合交易信息商品,例如在线拍卖、旅游行程预定以及金融服务。风雨之后的eBay依然是在线公司的典范。2002年第二季度公司网站开列了1亿5000万件待售商品,盈利5340万美元。自2000年底以来,eBay的股价已经翻了一番,到了2002年9月公司估值已经超过了160亿美元。其他盈利公司包括旅游网站Expedia与Hotels.com,以及向广告商收费并且将网民转向相应网站的搜索引擎Overture。

          假如在线公司销售的商品要用盒子包装而不是通过屏幕发送,那么公司的财政状况也会更加吃紧,尽管其中有些公司——包括亚马逊在内——始终没有遵照普遍预期关门倒闭。亚马逊这家在线零售商的股票从2001年10月5.51美元的低位反弹到了2002年5月的20.40美元,在这一年的余下时间里始终没有跌破15美元。这样的表现当然不能与1999年12月113美元的最高峰值相提并论,但是至少表明投资者们又一次看好了亚马逊的未来。杰夫.贝佐斯与同事们通过25美元以上订单免运费的措施成功地吸引到了足量顾客,同时还控制住了公司运营成本,不过人们尚不清楚这些举措能否撑得住当前局面。按照15美元一股计算,亚马逊的市值是年收入的两倍,相比之下沃尔玛的市值仅仅与年收入相持平。显然投资者们尚未彻底放弃互联网。

          鉴于互联网的持续增长,这一点并不意外。根据在线数据库Nua的统计,到2002年5月全世界共有5亿8000万网民,主要分布在北美(1亿8300万人)、欧洲(1亿8600万人)以及亚洲(1亿6800万人)。这个数字的猜测成分很大,不过大概是不错的。蒂姆.博纳斯.李的愿景在短短十一年里成为了现实:一张无远弗届、任何单一权威都无法彻底掌控的全球网络。从阿拉斯加到西班牙再到斯里兰卡,人们只要登录网络就能相互沟通,不受亲戚、邻居甚至政府的干预。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事实要比美国在线能否成功改为宽带运营或者雅虎能否作为独立公司幸存下来重要千百倍。

          就像青霉素、电力与喷气引擎一样,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眼中司空见惯的技术。科学家、学生与记者这样的高频网络用户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子邮件与网络的生活了。互联网在发明历史当中的地位依然有待商榷,但是这项发明至少已经在发达国家飞速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家园 后记4

            2002年8月底,格林斯潘为自己在股市泡沫时期的政策进行了公开辩护,地点是怀俄明州杰克逊镇美联储年度经济大会会场。格林斯潘重复了自己经常在私下进行的两段式论点:中央银行的决策者永远无法肯定自己是否发现了泡沫,或者说股票价格的上涨能否得到经济表现改善的支持。就算他们有时候的确肯定了泡沫正在膨胀,也依然无法肯定自己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适度上调利率或许不足以戳破泡沫,大幅上调利率又可能会导致决策者们试图避免的衰退。“认为恰到好处的渐进式紧缩调控政策可以精准预防九十年代后期的泡沫,这种看法几乎完全是一厢情愿,”格林斯潘这样宣称,

            尽管格林斯潘依然嘴硬,但是如今他终于要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公开辩护了。这一点本身就说明了时代的改变。多年来一直将美联储主席视为神仙下凡的媒体终于开始询问一些存心令人下不来台的问题,开始质疑他在繁荣崩溃循环当中扮演的角色。与此同时华尔街上还有人开始猜测格林斯潘可能会在2004年任期结束之前就退休,美联储官员立刻掐灭了这条传言。不过无论是他们还是他们的老板都无法令人信服地回答这个沉甸甸的问题:中央银行对于股市的放任政策究竟有没有道理?

            与格林斯潘的主张相反,早在1997年就有证据表明泡沫正在形成,到了1998年底相关证据已经无可回避了。假如1998年12月TheGlobe.com的IPO还不能说服格林斯潘相信股票市场已经与理性分道扬镳,那就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证据能说服他了。提升利率捅破泡沫或许的确很危险,但一切货币政策都有风险。无所作为同样是一条风险高昂的策略,而且随着纳斯达克指数在接下来不到十六个月的时间里从2000点攀升到5000点,这还是一条不可持续的策略。就像不幸的192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罗伊.扬一样,格林斯潘也试图袖手旁观让泡沫自行破裂,但是最终却不得不改弦更张提升利率。尽管此前收获了如此之多的赞誉,但是他的历史定位依然会是眼看美国经受史上最大规模投机泡沫的美联储主席。诚然,要为这场泡沫负责的人绝不只有他自己,但是他的言论与行为确实鼓励并延长了投机狂热。就像很多美国同胞一样,格林斯潘听任自己对于新经济的信仰压倒了怀疑心态,从而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可能导致毁灭的繁荣与崩溃循环。

            随着循环的崩溃部分逐渐推进,人们越来越难以记起繁荣阶段的兴奋情绪与文化动荡感受了。2002年9月,贝尔斯登要求全体雇员恢复上班穿正装的规范:男性一律穿西服打领带,女性一律穿筒裙。贝尔斯登并不是第一家采取这种做法的公司——这一年早些时候,雷曼兄弟与德意志银行都推出了类似的内部规定——但是当初这家投行为TheGlobe.com承办IPO的时候,公司员工经常穿着卡其裤与网球衫来上班,因此这项规章调整蕴含着格外辛辣的意味。“贝尔斯登重新穿起正装意味着公司路线的重大调整。不过现在互联网狂热已经结束,因此很多人都自觉穿起了正装。”布克兄弟的一位发言人这样告诉《布隆伯格商业新闻》,“人们要比以前更严肃了。”

            通宝推:年青是福,
    • 家园 22,尾声1

      2001年9月11日星期四发生的事件为互联网时代画下了一条浓重的下划线。在这个灿烂的夏末早晨,十七名用美工刀与水果刀武装起来的青年彻底摧毁了互联网泡沫赖以为基础的许多假设。冷战的结束与海湾战争的胜利让人们相信美国拥有金刚不坏之躯,但这一点只是诸多神话当中最显眼的一个而已。与这一理念携手并进的信念是对科技的压倒性信心,而911恐怖袭击最令人不安的侧面或许就是斩钉截铁的低科技本质。恐怖分子眼中的敌人——美国的金融与军事集团——确实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却被看似简陋的手法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恐怖分子也用邮件交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更喜欢面谈以及打电话。他们的首选武器是装满燃油的客机,而客机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问世了。面对着如此原始但却不死不休的敌人。美国政府的高科技监控器材——间谍卫星、侦察机、电话窃听器等等——丝毫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不如一名手拿纸笔的线人更有用。

      互联网不仅代表着科技进步,也代表着一套意识形态。一旦数字网络将人们从文化传统与物理地区的限制当中解放出来,人类就可以万众一心克服一切古老的分歧:部族分歧、宗教分歧、种族分歧以及经济分歧。911之后,逃离历史或者地理限制的想法似乎成了笑谈。极端穆斯林与西方世界之间的鸿沟根植于历史与地理两方面。回头来看,1989年到2001年的这段时间似乎只是一段反常的历史插曲,一段延长的中场休息。人类冲突与国际竞争的正常条件遭到了暂时搁置,至少对于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是这样。在这样一片真空环境当中,科技乌托邦主义与其他几种一厢情愿的理念自然繁荣兴旺起来。

      最显著的一厢情愿理念之一就是永恒繁荣的信念。恐怖袭击重创了泡沫之后美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消费者的心态。纽约与华盛顿的惨状使得许多美国人推迟或者取消了计划当中的大额开支。全国各地的公司——不仅局限于旅游业——都面临着灾难性的需求锐减。在恐怖袭击之前,阻止深度经济衰退的唯一机制就是就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尽管经济放缓,但是消费意愿却始终居高不下。现在这根支柱也遭到了威胁。9月17日星期一美国股市重新开盘的时候遭受了历史上行情最糟糕的一周。道指下跌了超过1300点或者14.8%,周末收盘于8235.81点。这一轮大范围抛售体现了投资者们完全理性的反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刚刚显著增加了。但这轮抛售也带来了负面的经济后果,随着股市财富进一步蒸发,商业支出与消费者支出都很有可能遭到进一步打击。企业利润会继续遭受重创,使得股票价格承受进一步的压力。

      简而言之,911恐怖袭击使得2000年三四月份纳斯达克指数崩溃以来一直在重创美国经济的通货紧缩循环又被狠狠拧紧了一圈。假如911事件发生在消费者与公司对于未来更加乐观的大环境里,那么袭击对美国经济的伤害也会小得多。从金融角度来看,恐怖袭击的直接后果——1500万平方英尺办公空间遭到毁灭以及全国民航业的暂时停工——并不算多么大的损失。相比之下,恐怖袭击的间接冲击要重要得多。2001年9月份的美国经济早已走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熊市已经持续了一年半,道指的最高峰出现在2000年1月,纳斯达克指数的最高峰出现在2000年3月。无数次经济转好的承诺都未能实现,而格林斯潘看上去全然无能为力。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似乎正在逐渐流逝。在这样的环境里,客机撞击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的图景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经济学家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事物,但是恐怖袭击的意义不能完全用货币来衡量。资本主义的成功运作至少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确保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法制社会,其次是鼓励资本积累的未来愿景。客机在恐怖分子手中变成了摧毁写字楼的燃烧弹,这一情节对法律与经济乐观主义都构成了潜在的致命威胁。911之后不久,美国商业界普遍陷入停顿。直到这次野蛮袭击逐渐消退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为止,美国人的生活才至少在表面上逐渐恢复了正常。此时美国的金融前景似乎已经彻底改变了,尽管事实上恐怖袭击相当显著地缓解了美国经济的现有软弱之处。

      通宝推:bayerno,
      • 家园 尾声2

        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逐渐走入历史,端详这个时代的遗产也越来越容易了。首先,互联网依然一项是科技奇迹。2001年夏天全世界超过三亿人使用互联网相互交流,就在一代人之前如此大规模的交流还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作为搜索工具,邮件服务,还是人类幻想的储藏库,互联网都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技术。范内瓦.布什假如能重返人间订阅一下美国在线,肯定会惊骇不已。不仅因为如此海量的信息触手可及,还因为这些信息分布得如此广泛,涵盖了那么多地区与文化。股票市场泡沫的破裂丝毫没有影响互联网的技术特质。Webvan与TheGlobe.com被人遗忘之后很久,历史学家们依然会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视作信息社会成为现实的开端。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关于在线经济的早期主张都遭到了严重的夸大。事后看来,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扰乱性的科技,并不能摧毁一切按照传统方法经营商业的公司。所谓的传统方法包括在实体店里买书,在纸张上印刷新闻,或者专门雇人买卖股票。书店、报社与股票经纪公司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立刻关门大吉,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过得还算不错。在上述三个行业当中,旧经济公司根本没有被互联网取代,而是利用互联网拉近了自己与顾客之间的距离。Barnesandnoble.com允许顾客前往实体巴诺书店退书,借此从亚马逊手中抢回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在线版《华尔街时报》目前具有五十万名订户,其中绝大多数人也会购买印刷版报纸。美林公司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并且收费29.95美元,但是绝大部分公司客户依然会雇佣公司里的经纪人,尽管这样做的费用远远更高。像这样“点击加水泥”的商业策略之所以生效,是因为这些公司将互联网当成了独一无二的销售渠道,但并没有排除互联网之外的其他商业手段。2001年人们很难想到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彻底取代了主要的旧经济公司。

        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前提:互联网代表了革命性的全新商业模式。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互联网只是一件工具。假如公司能将互联网与特别的产品结合起来并避免毁灭性的价格战争,那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构建自己的业务,仅此而已。幸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例如eBay——都提供了那些离开互联网就不可能存在的服务。还有些公司提供了能够与现有产品相互补充的服务,例如Travelocity.com。并非意外的是,这两家公司销售的的都是信息商品。互联网最大的强项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任何商品只要能够加以标准化处理并转换成数字,就具有支持在线商务的潜力。当围绕着版权的法律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之后,此类商品将会包括音乐。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让宽带连接成为常规而非例外,此类商品还将会包括电影。但是此类商品不可能包括杂货、宠物食品与家具。人们依然喜欢在商店里购买这些产品,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亲自试试。2000年美国在线购物总额仅占全国零售总额的1%还不到。甚至在网上商店早已扎下根来的出版领域,每十五本书当中也只有一本书是通过在线渠道卖出去的。

        网上零售之所以如此令人失望,是因为网上零售更倾向于零售而不是网络。零售商就是分发人员,从生产商那里以批发价购买商品,然后再以零售价卖给顾客。至于商品是送到最近的超市那里(常规零售商)还是直接送到门前(在线零售商)只是第二位的问题。无论怎样,构建分发网络都是一项艰难且昂贵的事业。精美的零售网站可能每年需要花费2500万美元的建设与维护费用。但是遍及全国的仓储与运货卡车体系却需要耗费十亿美元来构建,还需要两亿美元来维持。亚马逊省下来的仓储费用基本上都被额外的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与广告促销费用蚕食殆尽了(由于在线公司并没有门脸,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广告费用来提醒消费者自己的存在)。

        竞争压力也使得互联网网络成为了非常严苛的商业场所。人们一直在辩论在线商务是否最贴近地体现了完美竞争或者赢家通吃的经济模式。亚当.斯密的支持者最终获得了辩论的胜利。准入门槛依然很低,先行者依然不能保证胜利。许多家喻户晓的网络公司依然破产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泡沫公司被挤出行业圈子,互联网上的竞争强度也逐渐减弱,但盈利依然很难。在线购物者们对物价都很敏感,往往会在多个网站上比较物价。互联网甚至影响了人寿保险的成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将这项产品与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有经济学家测算,从1995年到1997年之间,由于网站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比较价格,人寿保险的价格下降了8%到15%。

        甚至早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信息科技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就得到了大幅缓解。新经济主张的三项核心信条——长期停滞成为了历史,格林斯潘无所不能,生产力奇迹确实存在——都遭到了严重削弱。在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生产力增长幅度是零。到了第二季度又有上涨,但并不像以前那么快。假如经济体的效率的确像乐观主义者宣称的那样发生了大幅跃进,那么就算经济增长放缓,生产力增长的速度也应当保持加速。生产力增长的停滞意味着此前增长的相当一部分是繁荣的暂时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改变。

        2001年8月,生产力奇迹遭到了进一步的玷污。劳工统计局修改了此前几年生产力增长的估计数据,将2000年的数据从4.3%下调到了3%,将1999年的数据从2.6%下调到了2.23%,将1995年到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从2.9%下调到了2.6%。光从纸面上看,后一组数字表明生产力增长率的确在九十年代后半期有所提升,只是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样显著。在1973年到1995年之间生产率增长率每年只有1.4%。但是既然有些加速无疑是循环性的,那么实际经济增长肯定还赶不上新数字所暗示的那样显著。现在看来,不妨假设实际的生产力增长率应该是2%或者2.25%,那么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在3%或者3.25%左右。这个成绩的确比旧经济每年2.5%的经济增长速度限制要好,但是很难算得上是奇迹。

        新经济的论点有好几个不足之处,但最基础的弊病在于夸大了信息科技在整体经济当中扮演的角色。尽管互联网增长迅速,但是与电脑电话以及其他信息产品相比,公司向工厂车床这一类旧式资本设施投入的金钱还是要多得多。即便在2000年12月互联网繁荣临近尾声之际,信息科技产业的产值也仅仅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建筑、餐饮、医疗保健这一类雇佣了上百万人口的大型行业基本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归根结底,制造业的本质还是拼装木材与金属零件而不是交换信息。机身必须安装机翼,房屋必须安装屋顶,越野车必须安装气囊。互联网能够帮助此类任务的计划与组织,但是既不能在病人身上开刀也不能将午餐端上餐桌。

        格林斯潘认为信息科技能够削减各家公司面对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经济体的效率。这个理论还能站得住脚吗?这个理论同样未经证实。例如戴尔电脑与思科这样的科技巨人的确安装了精密的软件来追踪顾客的需求,但即便是他们也没人能预测2000年底客户需求的灾难性下滑。事到临头他们手中照样还是积压了大量存货。假如格林斯潘的理论正确,那么向信息科技投资额度最大的公司与行业应当具有额度最大的生产力增长。但是银行与传媒这样最大的信息技术买家,未曾经历任何生产力增长。九十年代生产力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信息科技产品的生产商(例如个人电脑行业),它们也是摩尔定律的直接受益者。至于信息科技的用户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说互联网真能长期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标准,那就必须在整个经济体的各个板块都促进生产力增长而不仅局限于信息科技板块,但没什么迹象能表现这一点。华盛顿智库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利坦与爱丽丝.利弗林曾经做出过最为乐观且受引用范围最广的主张,他们声称互联网能够将整体经济的生产力增长率提升0.4%。括弧括弧,他们认为互联网最终会让医疗,理财与政府等行业获得极大的效率提升,但这几个行业的生产力增长率在近几年来一直落在后面。他们的预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

        生产力数据的更正不禁让人们重新拾起了曾经的问题——在伟大发明的历史上,互联网究竟应当具有怎样的排位呢?巴顿.比格斯的论断很有些意气用事,互联网大概确实比空调更重要。但是互联网与电力相比如何呢?与清洁饮用水技术相比如何呢?与内燃机相比呢?与石油提炼技术相比呢?与无线电与电视机相比呢?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认为互联网有资格与这些发明相提并论,不过这些发明的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他最终作出结论,“互联网冲浪或许很好玩,但是对于生活标准提升的贡献却远远赶不上其他技术。例如电力照明将白昼延伸进入了黑夜,电动机提升了工厂的效率并且掀起了生产革命,汽车让人们过上了更有弹性且更自由的生活,化工行业提供了无数全新的材料,电话让人们实现了真正的双向通讯,收音机与电视机将实时新闻与娱乐送进了千家万户,城市保洁与室内上下水系统极大提升了预期寿命、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戈登的有些观点或许值得商榷,但是他的整体论断却很难反驳:互联网的确革新了通讯领域,但并没有延长人们的寿命,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居住地点,也并没有让纽约与巴黎之间的长途旅程变得更简单。

        • 家园 尾声3

          当投机泡沫破裂之后,人们难免会愤怒地寻找吹胀泡沫的罪魁祸首。南海泡沫破灭之后,南海公司的好几位主管都遭到逮捕,时任财政大臣还被送进了伦敦塔。美国当然没有伦敦塔,但确实有一套非常难缠的法律体系。玛丽.米克与亨利.布洛吉特这样的股票分析师已经因为自己在互联网繁荣当中扮演的角色遭到了起诉。互联网繁荣时代衍生的诉讼将会在未来好几年里让法院忙得不可开交。

          米克、布洛吉特以及他们的华尔街同行们是显而易见的诉讼目标。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在鼓吹遭到高估的投资。他们的动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自己的投行雇主招揽业务。甚至直到泡沫破裂之际,这些分析师们依然拒绝承认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了从互联网繁荣当中分一杯羹,他们不惜违背了应有的客观立场。但是话说回来,板子也不能只打在米克与布洛吉特身上,他们只是最显眼的目标而已。虚高的互联网股票是整整一个行业的产物。约翰.道尔宣称互联网股票遭到了低估,哈维.胡特金认为日间交易是一项娱乐活动,还有无数个人都参与了这场大型促销。他们究竟相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呢?这确实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人无疑是相信的。互联网热潮的吸引力源自宗教与政治狂热分子千百年来一直大加利用的人性侧面,也就是抛弃公认常识拥抱全新信条的欲望。在互联网泡沫的后期,互联网狂热几乎染上了几分宗教色彩,而且这份狂热的影响范围绝不仅局限于硅谷。许多哈佛大学与沃顿商学院的MBA之所以纷纷涌向在线创业,是因为他们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正在创造商务历史,而不是正在一部莎士比亚闹剧当中担任跑龙套的丑角。

          投资者与其他参与者的态度则各不相同。有些人囫囵吞下了互联网将改变整个世界的理念,另一些人始终怀有二心,但是为了挣钱而暂时搁置了怀疑(正如历史经常显示的那样,每一两年增值一倍的投资很能打消人们的顾虑)。还有一些人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裹挟。如果他们打算独立思考行动,就有遭受惩罚的风险,摩根斯坦利与高盛拒绝了经办TheGlobe.com上市的机会,贝尔斯登就趁虚而入并且组织了历史上最成功的IPO。当玛丽.米克对At Home进行降级处理而股票继续上涨的时候,她看上去也很愚蠢。

          投机泡沫教给人们的最基本道理就是看似理性的个人行为会导致集体层面的疯狂。受困于从众逻辑的华尔街将会把泡沫一直吹到爆炸。这样一来维持理智的责任就落到了新闻记者与政府官员的头上。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两帮人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尽管有少数值得称道的例外,但是新闻界对于互联网股票现象的报道标准总体而言非常难看,CNBC只是最显眼的例子。媒体成为了互联网泡沫的积极参与者,将杰夫.贝佐斯包装成了名人,鹦鹉学舌一般地重复着华尔街对于雅虎与亚马逊股票的评论。经济环境是行业标准恶化的元凶,互联网繁荣带来了的全新广告来源,报纸、杂志与电视台纷纷蜂拥而上。有些记者真心相信互联网,另一些人则是勉强的皈依者。无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越来越多的热空气灌进了泡沫里面。

          创建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投机过剩的美联储这一次也辜负了自己的职责。如果还有任何人在法律、道德与智识层面具有捅破泡沫的权威,那么这个人肯定是格林斯潘。可是他始终拒绝行使权力,直到为时已晚之际。自从1996年12月的非理性亢奋演讲之后,格林斯潘极少谈论股市。偶尔提起的时候也只会说股票价格反映了信息通畅的投资者的行为。格林斯潘之所以采取放任政策确实有一些过硬的理由。伴随着股市繁荣的长期经济增长降低了福利开支,提升了贫困人口工资,还将许多此前遭到排斥的群体纳入了社会主流当中。此外格林斯潘不愿提升利率的态度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并没有通货膨胀的迹象,经济不平衡的唯一征兆就是消费物价上升。在九十年代后期,一飞冲天的贸易赤字,笔直下跌的个人储蓄率,以及陡然上升的债务总额全都意味着股票市场将经济推向了摇摇欲坠的境地,但是格林斯潘依然站在一边无所作为——这一事实无法与他的意识形态完全割裂。

          作为自由市场的狂热信徒,格林斯潘相信个人的投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私事,就算这些决定不合道理也没有外人置喙的余地。甚至当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公开警告投机泡沫的危险时格林斯潘依然拒绝采取行动。身为安.兰德的追随者,他相信美国资本主义正在眼前更新换代。在一场又一场演讲当中,他反复主张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掀起一场席卷整个经济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如果没有格林斯潘的大力宣扬,新经济的主旨很难得到如此广泛的接受。他喜欢扮演大学教授的角色,在公开言论当中从不把话说得太满,总会同时表达正反两面的立场。但是华尔街忽视了他的细微暗示。他们将他的财富分配课程重新包装一番之后就兜售给了投资者,而公众听到的信息毫无模棱两可之处:美联储主席相信新经济是现实,因此股价理应步步高升。格林斯潘很清楚正在发生的一切,但却没能采取有效的遏制手段。

          硅谷、华尔街、媒体与美联储全都在互联网泡沫当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是美国公众的贪婪与轻信。门肯曾经写道:“欧洲人最喜欢的幻觉就是美国人都是一帮肮脏的财迷,除了钱什么都不想。甚至就连英国人偶尔都会与这种想法眉来眼去一番。但是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事实基础。相对而言,美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对于金钱并没有多少心心念念的牵挂。美国人最恶毒的攻讦者对待金钱的态度肯定不会比美国人更高尚。”假如门肯活到九十年代,恐怕就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为美国同胞声辩了。在互联网繁荣的高峰期,整个美国都被网络致富的理念吞没了。大学生、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牙医、医生、记者、国会议员甚至于好莱坞明星全都在买卖互联网股票。电视节目与时尚杂志如果不搭配一篇最近的互联网富翁访谈就不算完整。互联网股票最终确实扩散到了英国、德国与日本,但是这些国家的互联网狂热根本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

          互联网经济本身就是美国的创造,由美国的公司主导,由典型的美国人引领。例如朴实内秀的农场少年马克.安德森,勤勉不懈的亚洲移民杨致远,高中优秀毕业生杰夫.贝佐斯,口若悬河的预科生亨利.布洛吉特,精干活跃的纽约客詹姆斯.克莱默,坚韧执拗的工程师吉姆.克拉克,在这样一批角色的饰演下,互联网繁荣与崩溃看上去就像是一部经典剧集,抓住了全国观众的想象力,直到最后一集结束为止。但是这部戏的观众并不是懒散被动的受众。通过辞去工作参加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者购买雅虎股票,他们也成为了这部大戏的群众演员。不想被冷落的欲望是一切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燃料。如果再搭配上贪婪,运动基本上就不可抵挡了。

          • 家园 尾声4

            泡沫破裂之后,全国的气氛都为之一变。日内交易公司纷纷关门,在线交易公司的交易额大幅下跌,乔治.吉尔德与詹姆斯.克莱默都闭嘴了。就算他们不闭嘴,绝大多数人也不再关心他们说些什么了。美国人终于关上了CNBC频道,开始关注股票市场以外的其他人生大事。9月底At Home申请破产的时候,《纽约时代》将这则新闻打发到了商业版的垫底位置。尤其是在恐怖袭击之后,两年之前看上去还无比重要的事情现在都成了鸡毛蒜皮。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和平护卫队的申请人数大幅上升,因为大学毕业生与破产互联网公司的前任雇员门都希望找到更值得做的事情。在各大公司的会议室里,高管们将互联网追踪股票放在一边,开始关注如何预防公司破产之类的更基本内容。关于如何支配预算盈余的斗嘴被如何预防经济下行转变成为慢性停滞的沉重辩论所取代。多年以来美国人一直沉浸在关于未来的一厢情愿幻想当中,如今他们终于将投机泡沫的琐碎追求抛在了身后,至少直到下一次泡沫再度来临为止。

            下一次泡沫恐怕得等上一段时间才会再次来临了。1929年股市崩溃的记忆持续了几十年,直到五十年代才出现了新一轮大规模股市投机。互联网股票的崩溃并没有造成如此惨重的创痛,但是在2001年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仍然不明朗。毕竟,人们之所以会牢牢记住1929年10月份,并不是因为1929年10月份发生的事件,而是因为紧随其后的大萧条。在2001年9月11日,认为互联网崩溃将会导致下一场经济大灾难的想法看上去并不可信。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一场漫长但程度相对较浅的衰退,在此期间商业界将会逐渐拧干繁荣年间创造的过剩产能,消费者也将会逐渐开始储蓄。但是在恐怖袭击之后,经济界的算法发生了急剧改变。在至少一代人的时间里,同时包括GDP急剧收缩、大规模公司破产以及大规模失业的美国经济场景首次具有了可信性。在这个惨淡的未来当中,私营经济开支的三大主要类型——商业投资、消费开支与出口——必须全部下降,换句话说美国、日本与欧洲必须同时陷入全球性衰退。如果如此糟糕的景象成为了现实,责任肯定要归结于金融与货币政策。但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与九十年代的日本已经表明,如果私有部门不配合,政府是很难振兴萧条经济的。

            衰退的景象就是这样。至于经济复兴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克服恐怖袭击带来的恐慌。假如美国人能够重新回到机场与百货商场,那么经济展望就会得到改善。当互联网繁荣造成的过剩产能从经济体系中清除出去之后,迅速的恢复还是有可能的。无论这样的结果能否出现,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互联网经济的全盛时代已经回不来了。

            2001年11月,亨利.布洛吉特从美林公司辞职了。他与其他几千名同事一起接受了公司的买断裁员。他对《纽约时代》说道:“寻找下一份事业的好时候似乎已经到了。”

    • 家园 21,网络商务已死1

      纳斯达克指数的崩溃是美国历史的转折点。在过去五年里,股票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一直是美国科技主导地位与经济实力的象征,尤其还象征了美国的自信。里根曾经声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的早晨”,但是在伊凡.博斯基与罗伯特.麦克法兰这样满脸褶子的老家伙们还在经济领域四处活跃的时代,这句话听上去多少有些空洞。直到九十年代,在苏联解体与海湾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才真正重新感受到了青春与活力。旧日的限制似乎已经逝去,整个国家就像褪去冬日毛皮的动物一样踏入了全新的未来。硅谷与互联网的崛起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事物,未曾遭到越战回忆与金融丑闻的玷污。互联网为最为强力的美国神话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未来没有极限。

      现在这个神话已经被戳穿了。整个国家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限制的未来。经济有限制,政治有限制,文化也有限制。华盛顿的从政者们曾经认为预算盈余的局面会无限延续下去,现在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点。大学生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职业规划,通过互联网创业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灭之后,法学院与医学院看上去也没那么缺乏吸引力了。董事会会议室里的各位高管们不得不重新审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策略,单纯依靠创建在线部门或者发行互联网股票已经不够了在全国各地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放弃买卖纸片也能轻松赚钱的信念。

      美国是一个有很多长处的国家,但是直面现实的意愿并非其中之一。2000年4月份纳斯达克崩溃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各色人等全都不愿承认这一轮长期繁荣已经结束的事实。从格林斯潘往下,公务员与私营业主们反复坚持声称经济下行不会探底太深,也不会持续太久。在华尔街上,尽管纳斯达克指数没有复苏的迹象,但道琼斯指数却顽固地维持在10000点以上,尽管许多构成道指的公司的金融前景正在逐步恶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消费者——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尤其拒绝相信他们再也不能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拒绝相信自己必须重新开始储蓄。2001年夏初,尽管经济增长基本已经停止,消费开支依然还在节节走高。还要再等一年半美国人才会真正承认九十年代已经结束。更加暗淡且不确定的未来已经降临。在此期间,股市投机泡沫破裂的后果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地改变了。

      资产价格的崩溃可以在三大方面影响经济:首先可以使得人们变穷,因此削减消费开支;其次可以损害银行体系,尤其是在银行向资产价值崩溃的公司出借了大量金钱的情况下;此外还会重创投资开支,因为公司融资更加困难了。这三大方面的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环境,但是总体影响通常非常显著。九十年代初的英国房价崩溃致使消费开支陡然下降,从而使得英国经济陷入了衰退,玛格丽特.撒切尔也因此丢掉了首相职务。同一时期的日本股市崩溃与房地产价格重挫致使在八十年代无序放款的各大银行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整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都受到了满目疮痍的银行体系的严重制约。当然最著名的泡沫崩溃后果还是大萧条,发生在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盘之后。关于大萧条的具体起因经济学家们尚未取得统一的意见。但是上述三个因素的结合——财富效应对于消费的逆转作用,遭受重创的银行体系以及陷入泥潭的投资开支——恐怕要与美联储的政策失误并列成为罪魁祸首。

      纳斯达克指数崩溃之后,消费开支与银行一开始都坚持的还算不错。股票价格崩溃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削减投资开支方面。这一发展的实际影响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彰显出来,但是到时候影响将会极其剧烈。自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一套良性循环延长了经济增长的周期。随着股票价格上升,公司可以随心所欲地筹钱投资。实际上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硕大的投资项目。随后的投资高涨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增长的加速,于是又促进了企业利润。投资人眼看着利润上升,于是将更多资金注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越升越高,使得整个过程再次开始。股票市场崩溃之后良性循环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许多公司都遇到了融资困难,导致投资开始急速下降,尤其是针对科技的投资。投资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又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股票市场随之遭受了更强大的抛售压力,于是整个过程再次开始。无论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这个周期每震荡一次都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体。一开始股市崩溃的伤害还局限于互联网公司领域,然后就扩展到了整个科技板块,最终吞噬了整个美国经济。就像长期繁荣的情况一样,经济下行的逻辑也会自我强化,无法摆脱。在2001年9月11日来临之前,美国经济早已陷入了衰退。

      •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2

        纳斯达克崩溃的第一位公认受害人是巴鲁赫.以色列.赫兹,此人是在线股票经纪公司Track Data Corporation的所有者。这家公司的广告语“你不必成为专业人士才能进行专业交易”经常出现在CNBC频道。赫兹本人也是一名重度交易者,他总共欠了四家其他经纪公司共计4500万美元的保证金借款。为了满足他的债主,他不得不押上了他掌握的Track Data Corporation股份的一半还多。从大局来看,赫兹只是个小玩家而已。到了4月底,体量最大的玩家——也就是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已经亏损了将近25亿美元。索罗斯手下的配额基金会也损失了好几亿美元。索罗斯一直都在警告人们当心可能的股市崩溃。他对于科技股票的怀疑态度也是众人皆知。不过后来人们才知道,在1999年夏天,量子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到底还是说服了索罗斯大量买进高通与思科之类的股票。亏损额宣布之后,德拉肯米勒立即引咎辞职,配额基金的伦敦经理尼可拉斯.罗迪提也辞职了。遭受重创的索罗斯表示这两个人的继任者将会遵循更保守的交易策略。

        股市崩盘的绝大多数受害人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些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投入了科技股与互联网股票。在过去几年里这些无畏之人曾经饱受同事与朋友的羡慕,但现在他们看上去全都没那么聪明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采取了多样化投资策略,因此科技股票的损失得到了更广泛市场的缓冲。4月份的下跌之后,道琼斯指数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始终在10000点到11000点之间徘徊。九十年代后期那样的迅猛上涨已经过去了。但是多年以来一直长期持股的绝大多数股民依旧有着不错的回报。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如此,纳斯达克的下跌才没有对消费者的支出模式造成立竿见影的冲击。2000年4月,零售开支似乎还增加了,失业率也下降了3.9%,达到了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5月16日格林斯潘与FOMC召开了3月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当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依然没有减弱。按照2000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会是5.4%,与1999年第四季度的7.23%比起来确实稍微低了一些,但是在美联储看来还是太高了。对于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依然比经济体的供应能力增长得更快。有鉴于此,FOMC一致投票同意再次加息半个百分点,从6%提升到6.5%。

        中央银行在股市崩溃之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是非常不常见的情况。正统的反应应当是向经济体注入货币,从而避免经济衰退,1987年美联储就是这么做的。决定加息的格林斯潘与同事们似乎正在重蹈1929年的覆辙,当年他们的前任在股市崩溃之后依旧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格林斯潘很清楚1929年大崩溃之后美联储犯下了哪些错误,但是他也认为眼下的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低谷的风险。FOMC在声明当中这样为加息决策辩护:“鉴于整体需求异乎寻常且持续不懈的强度,加息的决策是正确的。”当时也确实没有多少迹象表明九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将会遭到严重损害。在5月份,曼哈顿的一间普通二居室就卖到了95万8202美元。

        但是如果说整体经济依旧走势强劲,互联网板块却已经开始收缩了。纳斯达克崩溃之后。从1998年11月就一直敞开的IPO窗口终于砰然关闭了。投资银行家们不得不打电话告诉那些正在谋求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必须要自谋出路。已经上市但是需要更多现金来维持生计的公司——例如被《巴伦斯》点名的那些公司——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Boo.com成为了股市崩溃之后的第一名牺牲品。这是一家野心极大的公司,打算创建专门面向时尚消费者的全球零售体系。Boo.com于1998年由三位瑞典人建立,其中有一人名叫欧内斯特.马尔姆斯坦。他将这家公司称作“通向流行世界的门户”。1999年《财富》杂志将这家公司列为“年度最酷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伦敦,在纽约、巴黎、斯德哥尔摩以及其他几个时尚中心都设有办事处。公司共有四百名工资高昂的员工,出差的时候总是有型有款,每天都有新鲜水果送到公司门前。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公司花掉了1亿8500万美元。这笔钱来自许多不同的投资者,其中包括贝纳通、路易威登、JP摩根、高盛以及黎巴嫩的哈里里家族。1999年11月,Boo.com的网站正式上线了。可这个网站运行缓慢笨重,还不能用苹果电脑登录,顾客数量非常少。2000年2月到4月期间公司的总销售额只有110万美元。纳斯达克的崩盘不仅摧毁了公司IPO的前景,还致使公司遭受了致命一击。4月16日,JP摩根通知马尔姆斯坦,Boo.com再也没办法筹钱了。5月17日Boo.com正式关门并申请破产。

        几天之后,ToysMart.com也退出了在线玩具市场的残酷战场。当时在线玩具市场的领军公司是1999年5月上市的EToys,这家野心勃勃的创业公司位于加州。但是ToysRUs.com、沃尔玛与亚马逊全都在争夺同一批顾客,还有两家规模较小的公司RedRocket.com与ToyTime.com早已经关门大吉了。在线宠物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6月13日,Pets.com同意支付市值一千万美元的股票收购Petstore.com的资产。Pets.com赶在纳斯达克崩溃之前就幸运地上市了,但是目前公司股票每股只有2美元,换句话说基本筹不到什么钱了。这一行的另外两家主要竞争对手——Petopia.com与PetsMart.com——早已被迫取消了IPO。

        6月还见证了在线视频商店Reel.com的崩溃。这是一家。绝大多数在线零售商此刻都在挣扎求生。Value America将自己称作“互联网上的沃尔玛”,这家公司此时已经炒掉了一半的员工,还驱逐了公司创始人、曾经被《CEO》杂志奉为“电子商务之王”的克莱格.维恩。维恩希望让制造商直接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为Value America免去昂贵的仓储费用。这一愿景最终只是镜花水月,他想竞争总统的计划也落空了。1999年Value America亏损了超过1亿7500万美元。自2000年3月以来这家公司想尽办法又筹集了9000万美元,但是这笔钱并没能坚持多久。到了2000年8月11号,Value America关闭了网站并申请破产。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线电视网络Pseudo.com也关门了。七个月之前公司创始人乔什.哈里斯刚刚夸口要迫使CBS关门倒闭。5月份,哈里斯无视纳斯达克崩盘之后的愁云惨雾,依然设法筹集到了1500万美元。7月份,Pseudo.com为共和党费城全国代表大会提供了全程在线实况转播,引了大量媒体关注。但是收视数字依然惨不忍睹,网站每天只有不到5万名访客,因此甚至都没能登上Media Matrix的新闻与内容网站排行榜(鉴于当时全美国只有不到5%的网民拥有高速连接,而高速连接又是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视频的关键,这一局面实在很难令人感到意外)。9月18日Pseudo.com花光了所有现金。不过哈里斯至少可以夸口说自己的公司好歹做了几期节目才一命呜呼。Pop.com是一家位于西海岸的在线电视网,背后还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朗.霍华德撑腰。这家公司同样在2000年9月份破产,但是却一期节目都没做出来。

        此时此刻寻找下一家一命呜呼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了一项流行运动,甚至还出现了Dotcomfailures.com与FuckedCompany.com这样的网站。后者的创始人是一位24岁的纽约青年菲利普.卡普兰,他在2000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推出了这个网站,专门用来吐槽他所谓的许多互联网公司商业计划的“荒谬可笑之处”。这个网站立刻吸引了一批死忠,按照卡普兰自己的说法,每天都会吸引三十万名访客。卡普兰鼓励用户们预测下一家破产互联网公司,预测正确的用户可以得到加分奖励。水深火热的互联网公司雇员们利用这个网站来发泄他们对于老板的怒火(以及他们的股票损失),卡普兰则一直维持着网站评论的讽刺基调。

        •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3

          2000年8月,全国采购管理协会的月度制造业活动指数——这是一项一直受到华尔街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显著下挫。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点并不会太让人担心,因为制造业仅占美国经济的1/5,服务业远比制造业规模更大,因此制造业产出的下跌并不一定会造成经济衰退。但是自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对于高端计算机软件与联网器材的消费一直在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长,科技板块占据了制造业整体增长的三分之一。美联储一开始很欢迎这些迹象,因为这说明他们减缓经济的努力似乎终于生效了。8月中旬,央行全体人员前往杰克逊镇休年假,度假地的气氛简直有些兴高采烈。生产力依然还在强力上涨,对于经济的远景来说是利好消息。“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美联储大理石厅堂里面的那些丧气鬼与扫兴专家们此时就好像背着一口袋金块走进酒馆的淘金者一样开心,”《金融时报》华盛顿办事处主管在9月初这样说道。“今年秋天,美国中央银行眼中的经济图景在四年以来第一次与潜在的灾难脱离了关系。

          这是一条非常乐观的预判。9月21日,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警告称公司的收入增长在第三季度恐怕只有华尔街预期的一半。于是在两周之内英特尔股票就下跌了40%,公司的纸面价值随即蒸发了2150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好不容易爬回4000点以上的道琼斯指数再次一头扎了下去。这一轮下行要一直持续到年底以及来年。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了2000年总统选举,因此经济问题无法继续霸占报纸头条了,但是投资支出的下降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年第二季度信息科技器材的订单上涨了34%,7到9月份却仅仅上涨了1.2%。10月1日第四季度开始的时候,许多科技公司都发现他们的订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有些客户破产了,另一些客户则干脆不再进货了,对于许多科技公司的总裁来说,就好像有人将一桶凉水浇在了美国经济头上。

          与此同时,互联网版块的杀戮还在继续。11月7日,也就是总统选举刚刚得出不分伯仲的结果之后后五天。距离IPO仅仅过了九个月的Pets.com宣布要关闭网站并且解雇绝大部分员工。此前位于佛罗里达的Mortgage.com早已宣布了停业的打算,但是Pets.com是第一加停业倒闭的上市互联网公司。美林代表Pets.com联系了五十名潜在投资者,但其中只有八个人愿意与公司见面,而且谁也没有准备好为Pets.com提供急需的2000万美元。这一结果并不能令人感到意外。在上一个季度,公司亏损了2170万美元,销售总额只有940万美元。自从1999年初以来,Pets.com公司的总亏损额已经达到了1亿4700万美元。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丽娅.文怀特在声明中说,“众所周知,现在的环境对于B2C互联网公司来说非常困难。由于没有更好的报价且出路几乎已经耗尽,我们觉得最佳选择就是有序解体并且尽量补偿各位股东。”

          Pets.com的败亡令当事各方全都颜面扫地,其中包括从一开始就为其提供支持的硅巷风投公司Hummer Winblad,向其投资6000万美元并成为最大股东的亚马逊,还有向美国公众兜售该公司股票的美林银行。这三家公司全都没有对文怀特的声明作出任何评论。不过Pets.com的袜子玩偶倒是有话要说。几周后这个小玩偶接受了《早安美国》的专访。它承认最近的事态让它“有些扫兴”。主持人问它能不能向投资者们提些建议,它的回答是“不要投资网络公司。”

          许多投资者此时肯定都希望自己几年前就听取了这条建议。11月8日,TheGlobe.com的收盘价只有63美分,另外还有三家互联网公司的收盘价加在一起也凑不够两美元。市场的态度很明确,这些公司已经没几天活头了。这么多网站都在纷纷关闭,以至于《纽约时代》专门开辟了“今日网络公司死讯”专栏。报社所有者鲁伯特.默多克对此大为满意。此前到处都有人批评他不关心互联网繁荣,如今他终于等到了反唇相讥的机会。

          2000年12月18日,FOMC召开了本年度最后一次会议。格林斯潘与同事们对于下一步的举措产生了分歧。12月初的时候,美联储主席似乎暗示要降息,他表示“削弱金融市场的资产价值有可能预示或者导致家庭与商务开支的过度软化。”有些委员会成员支持立刻削减联邦准备金率,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暂时应当继续监控经济增长。尽管科技板块问题越来越多,美国整体经济的年增长率依然在2%到3%之间,因此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场辩论之后,FOMC同意不改变当前利率,但是警告称目前的经济风险“主要是可能导致未来经济虚弱的因素”,并且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密切监控发展中的经济局势。”

          圣诞节与新年期间,经济领域传来了更多令人不安的消息。12月美国汽车销量下滑,许多零售公司的假日销量都不如人意,等等。这些坏消息进一步聚拢了华尔街上空的阴霾。12月29日,也是200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87.24点,收盘于2470.52点。道指下跌了81.91点,收盘于10786.75点。在2000年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39.3%,这也是自从1971年设立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道指下跌了6.2%,也是自1981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许多个股都跌得头破血流。朗讯科技跌了81%,戴尔跌了66%,微软跌了63%。互联网股票更是惨不忍睹。普利斯林跌了97%,雅虎跌了86%,亚马逊跌了77%。

          •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4

            2001年1月2日星期二,全国管理采购协会宣布制造业活动指数跌到了1991年上一次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最低值。这一回格林斯潘再也看不下去了。第二天下午一点刚过,美联储就宣布要将联邦准备金率从6.5%砍到6%。两次FOMC会议之间调整利率是很少见的,上一次出现这种事是在1998年10月,当时的金融市场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差点崩溃而陷入了危机。在声明中,美联储表示,采取这一举措的理由包括“销售与生产活动的进一步疲软,消费者信心降低,金融市场某些版块的环境恶化,以及高企的能源价格吸干了家庭与商业的购买力。”这次降息令投资者们喜出望外,道指立刻上升299.60点,冲到了10945.75点。纳斯达克指数接连下跌好几个月之后终于经受了最大一轮的点数与百分比上涨。当天交易结束时,纳斯达克指数上升了324.83点或者14.2%,收盘于2616.69点。

            但是欢庆的气氛没能持续多久。回过神来的投资者们很快就意识到,美联储的这次干预显然表明他们越来越担心美国的经济状况了。“他们一看见全国管理采购协会的报告就吓得魂不附体,”高频经济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伊安.理查森这样告诉《纽约时代》。即将上任的乔治.W.布什总统认为这次降息是国家需要减税的证明,而减税也是他在选战当中的主要宣传卖点之一。在新任总统看来,“格林斯潘博士发送的信息之一就是我们不仅需要在美联储、而且需要在国会大厅采取大胆的行动,从而保证美国经济的活力。”到了1月底,大企业联合会报告声称消费者对于未来的信心经受了自从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落。这也是经济问题已经从科技板块扩展到整体经济的最显著证明。

            削弱公众信心的因素之一就是工作岗位削减的浪潮,许多被裁掉的工作原本都位于互联网板块。新年伊始,Excite/At Home就裁掉了250名员工,并且将公司资产勾销掉了48亿,因为Excite门户网站的估值刚刚经受了断崖式下跌。在所有吞金如同喝凉水的互联网公司当中,Excite/At Home恐怕是胃口最大的一家。自从1995年以来这家公司已经花掉了将近100亿美元。2001年1月30日,亚马逊也宣布打算关闭两家配送中心并且裁减掉1300名员工,相当于员工总数量的15%。尽管杰夫.贝佐斯在公共场合依然嘴硬,但他最终还是承认“迅速变大”策略已经不可持续了,因为投资者不愿意无限期地承受巨额亏损。1999年第四季度亚马逊总收入将近十亿美元,但是亏损总额却是5亿4500万美元。自从1999年12月达到了113美元的日内巅峰以来,亚马逊的股价已经跌到了20美元以下。互联网的光环扒掉之后,贝佐斯的公司看上去就像任何一家政策苦苦挣扎的公司一样正在走投无路地到处削减成本,以免入不敷出。雪上加霜的是,雷曼兄弟的债券分析师拉维.苏利亚最近表示,这家在线零售公司恐怕会在年内耗尽所有的运营资金。亚马逊对此予以坚决否认。

            股票市场正在惩罚而不是奖励互联网投资,因此好几家大型媒体公司——包括CNN、新闻集团与迪士尼在内——全都砍掉了自己的在线部门。此时已经成为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合公司的一部分的CNN表示自己将要裁掉1000名工人。迪士尼表示要关闭Go.com,因为继续与美国在线以及雅虎竞争已经没有意义了。迪士尼主席迈克尔.艾斯纳在一次会议上对很多同行巨头说道,“我们正在等待着彩虹尽头的宝藏显露出来,但是这宝藏似乎越来越不值得我们继续等下去了。”

            2001年1月31日,FOMC再次降息半个点,从6%降到了5.5%。至少根据官方数据来看美国经济还在增长,但是格林斯潘繁荣毫无疑问已经结束了。纳斯达克崩溃导致的恶性循环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下滑的股票市场已经导致了经济放缓,从而导致了进一步股票价格下跌。下一个周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2001年3月7日,欠下2亿7400万美元债务的eToys宣布破产。这家这家位于圣莫妮卡的零售公司曾经拥有过100亿美元的市值,现在已经一文不值了。清算师试图卖掉公司网站以及价值8000万美元的仓库管理系统来偿还债务,却发现根本没有人接单。甚至就连满仓的玩具存货也都要打七五折才能卖出去。eToys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过了三天,从互联网增长当中获益良多的科技产品供应商思科公司也宣布因为近来需求疲软而要裁掉11%的工作人员。许多科技产品买家都已经没钱了。曾经建立了全国高速互联网连接的NorthPoint Communication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巅峰时期NorthPoint的估值是56亿美元,现在AT&T只用1亿3500万就把整个公司买了下来。

            2001年3月9日星期五是纳斯达克指数收盘点位超过5000点的第一个周年,当日收盘点数是2052.278点。在过去十二个月里,纳斯达克指数开裂的公司的市场总价值已经从67000亿美元下降到了32000亿美元,整整35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已经随风而去了。一年之前思科还是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总市值4665亿美元,如今的公司价值只剩下了1642亿美元。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从937亿美元下降到97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从228亿美元下降到了42亿美元。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在2000年3月20日收盘于509.84点,而这一天的收盘点位则是80.74点,整整下跌了84.2%。

            3月12日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下跌了129.40点,收盘于1923.38点。这也是纳斯达克指数自从1998年11月以来首次降到2000点以下。两天之后道指也下跌了317点,收盘低于1万点。通货紧缩的力量正在痛击美国经济,美联储的补救措施似乎没有起到任何效果。3月20日,FOMC将联邦准备金率从5.5%降到了5%,这是自从年初以来的第三次降息半个点。在声明当中委员会谈到了致使经济进入下行循环的链式反应:“对于利润空间的持续压力正在限制投资开支,也在通过股票财富的削减限制着居民消费。”华尔街一直希望美联储能采取更有魄力的举动。这一天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盘点位是1857.44点,又下跌了93.74点。道指收盘于9720.79点,又下跌了238.5点。投资者们一度拥有抛弃老派估值方法的意愿,如今老派估值方法又杀了回来。就算在去年的大幅下落之后,许多股票从历史角度来看依然贵得吓人,2000年3月以来,纳斯达克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从400跌到了154,但依然要比1985年以来的平均市盈率52高出三倍。

            2001年4月2日,Inside.com成为了最近一家采取激进收缩策略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与Brill Media Holding合并并且宣布大幅裁员。科特.安德森与迈克尔.赫什恩确实创建了一份内容丰富的在线杂志,满足了媒体爱好者的需求。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Inside.com一直没什么道理可讲,一旦泡沫破裂,这家公司的生存前景就很难看了。2001年下半年公司的绝大部分员工都会被解雇。4月12号Kozmo.com也关门了。此前公司花费了2亿5000万美元致力于改善宅男宅女的生活,但是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自从IPO撤销之后,这家在线送货服务公司驱逐了自己的创始人,发布了每笔订单最低5美元的政策,并且向所有低于30美元的订单收取2美元送货费,但所有这些举措都没能遏制公司的亏损。

            一天之后,乔治.沙欣辞去了Webvan的首席执行官职务。六个月以前沙欣离开安盛咨询公司加入了这家在线生鲜店,当时这一举动被人视为电子商务获得市场认可的最终证明。但是沙欣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扭转Webvan面临的严酷经济局面。公司收入依然比预期低得多,Webvan收购了竞争者HomeGrocer,并且向75美元以下的订单征收了4.95美元的送货费。但是这两招都没能止住汩汩流出伤口的红墨水。Webvan的股票此时已经降到了12美分,公司审计员最近警告称公司到了年底就要破产。沙欣的签约包裹装满了曾经价值2亿8000万美元的股票与认购权,这个包裹如今基本已经一文不值了。在辞职声明中,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辞职是因为Webvan需要一位“不同风格的执行官”,因为这家公司现在的任务不是赚钱,而是活命。

            在线商务已经沦落成了一个恶劣的玩笑。到了5月份,位于康乃狄格州的出版公司Internet.com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INT媒体集团。自从1999年6月上市以来,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从定价14美元上涨到了72又1/4美元的最高峰,如今又跌到了4美元。公司创始人阿兰.梅科勒对《华尔街日报》抱怨道,“就因为起了个与互联网沾边的名字,如今人人都拿我们当出气筒。”现在看来完全可以想象互联网泡沫将会无声无息的消失掉。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如今的情况,自由撰稿人史蒂夫.鲍德温建立了一个网站www.disobey.com/ghostsites,保存了各种关门倒闭的互联网公司的主页。鲍德温曾经为时代华纳的Pathfinder项目工作过,因此对于遍地陷坑的在线投资有所了解。每当有互联网公司宣布要重组的时候,他都会将公司主页拷贝一份贴在自己的网站上。“我曾经接手过这么多互联网项目,如今这些公司全都不在了,”鲍德温这样告诉《纽约时代》,“我这才意识到没有证据表明我这几年的工作留下了任何成果。”

            2001年夏天,杀戮依旧没有停止。7月10日,最具野心的电子商务公司Webvan终于关门大吉了。这家公司已经花费了12亿美元,修建了一套全国范围的配送体系。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大卫.伯尼从Webvan创立之初就对其非常看好。在他看来,“放马后炮总是很容易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少开发几个市场。但是当时我们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我们遇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只要抓住机会就能筹集大量资本迅速构建一套商业体系,比当年山姆.沃尔顿修建沃尔玛超市的速度还快.但是为了筹钱,我们就必须向投资者承诺快速增长,稳扎稳打是行不通的。”到了8月3日,TheGlobe。com也关闭了自己的在线论坛网站,清空了自己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并且表示从今往后要关注在线游戏部门。自从1998年11月的IPO将托德.克里兹曼与斯蒂芬.帕特诺特变成百万富翁以来还没过三年,但是回头看来却已经恍如隔世了。2000年两人就已经辞去了联席CEO的职务,帕特诺特已经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了。

            许多美国人不仅向互联网投入了大量金钱,还付出了深厚的感情。如今他们迫切地想要找一个罪魁祸首。媒体也陷入了这种心态,将风投股票分析师与投资银行家当成了替罪羊。2001年5月14日出版的《财富》将玛丽.米克请上了封面,搭配的大标题是“我们还能再次信任华尔街吗?”杂志指责米克为了给摩根斯坦利争取投行业务,不惜扭曲自己身为选股人员的职责。米克承认的确在几份自己未曾经手的研究报告上面签署过名字,但她依然为自己的决定辩护,依然维持着对于亚马逊、普利斯林以及雅虎一类股票的购买推荐,尽管去年这三只股票都遭受了灾难性的下跌。她坚持认为只要再过两三年,“核冬天”就会被“百花盛开的春天”取代。“我们认为,能够挺过眼前局势的赢家们,市场价值的领跑者们,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到了那个时候,以前的热门股票与它们相比只能算是小鱼小虾而已。”

            曾几何时,只要米克为某家公司说几句好话,投资者们就会将这家公司的股票推高10到20点。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股票依然继续凋敝了下去,到8月份,一群亚马逊与eBay的投资者起诉了米克与摩根斯坦利,指控米克发表了关于这些股票的不实报告从而为公司渔利。“米克明知亚马逊当前的财政状况与未来商业前景不能支持她对公司的积极评价与购买推荐,但依然发布了正面报告,鼓励投资者……买进亚马逊股份,”起诉书这样宣称。米克并不是第一位被愤怒的投资人起诉的互联网分析师,几个月之前美林付了40万美元为亨利.布洛吉特遭受的起诉进行庭外调解。在米克的案例当中,法官驳回了一开始的起诉,但是更多的起诉似乎必然会跟进。证券交易委员会与曼哈顿的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正在调查其他指控。这些指控声称,某几家经纪公司接在互联网繁荣期间受了特定客户的回扣,允许他们参与特别热门的IPO。这一指控主要指向弗兰克.夸特龙以及他在瑞信一波的同事,但是其他几家华尔街大公司也被牵连其中,包括摩根斯坦利与高盛。

            2001年8月16日,《行业标准》这份每周一期的互联网经济编年史暂停出版,因为母公司Standard Media International宣布破产了。《行业标准》一共发行了三年半时间,被业内人士誉为一份精神昂扬且信息量巨大的刊物。它的停刊也是互联网繁荣时期正在逝去的另一个迹象。2000年初杂志势头高涨之际,杂志创始人从投资者手中筹得3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摩根斯坦利与大通曼哈顿——进行了一轮大规模扩张并且打算上市。在那个当口,Standard Media International对于自己的估值是2亿美元。就像很多其他公司一样,这家公司及其支持者都将眼前的投资狂热当成了持久的繁荣,在2001年上半年,《行业标准》的广告收入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大约75%(其他互联网刊物——例如《商业2.0》与《红鲱鱼》——的运气也差不多,只不过失败得没那么醒目而已)。到了2001年夏天,杂志估计年底将要亏损5000万美元。进一步筹款的尝试失败了,《行业标准》也遇到了《铁路标准报》以及其他铁路出版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遭遇过的命运。这份刊物本身就是投机泡沫的产物,因此也理应会与投机泡沫一起死去。现在要靠其他出版物来记录互联网故事的最后章节了。

            •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5

              投资下降与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现在影响到了各行各业的公司。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仅仅按年度计算增长了0.2%。坚挺的消费者开支是保护美国经济不至于萎缩的唯一因素,使其依然维持着将近2%的年增长率(2002年,美国商务将会修正自己发布的数据,宣布美国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已经陷入了收缩,但是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这一点)。制造业板块早已深深地陷入了泥潭,企业收入在过去12个月里下降了1500亿美元。甚至在华尔街上,正当分析师们反复坚称这次经济放缓时间不会太长的时候,人们对于迅速恢复的希望也在消散。强大的美联储似乎无力停止经济衰退。在4月与8月之间,美联储接连四次降息,将2001年的降息次数增到了七次。自从这一年开始以来,联邦准备金率已经从6.5%削减到了3.5%,但是美国经济依然没有作出反应。在8月份,福特汽车宣布将要因为需求疲软而裁掉5000名工人。

              2001年9月4日星期二,美国人在劳动节周末之后重返工作岗位。这一天《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篇来自怀俄明州杰克逊镇的报告,格林斯潘和同事们刚刚在那里度过了每年一度的休假。文章表示高阶美联储官员对于目前经济走势非常不确定,但同时也决心继续降息,一次降0.25点,直到出现经济恢复的迹象为止。可是这样的迹象很难找到。9月7日星期五,劳工部宣布在8月份美国失去了十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从4.5%上升到4.9%,也是过去六年里最大的单月涨幅。失业人数的迅速提升意味着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尽管直到这一年年底才会有确切消息。直到第三季度GDP数字发布为止。导致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机泡沫的这一轮历史性经济增长终于结束了。股票市场也显著下降,与这份就业报告相呼应。道指下跌了234点或者说2.4%,收盘于9605.85点。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一直有退无进,这一天又下跌了17.94点,跌到了1687.70点。失业数据宣布后不久,小布什总统就将记者招集到玫瑰园,表示他希望美国人民知道“我们深切关注目前的失业率,并且决心采取有效行动。”此时距离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只有四天时间了。

    • 家园 20,崩盘1

      长期来看——在长达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股票市场的涨落总会与经济增长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相吻合。但是就短期而言——在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市场总会像激流当中的软木塞子一样颠簸起伏,毫无规律可言。美联储采取加息政策之后,谁都能看出来科技与互联网股票肯定要下跌,但是却没人知道究竟要等多久才会下跌,尽管有迹象表明拉清单的时刻大概已经不远了。在科技板块之外,绝大部分股票市场已经步入了熊市。在过去的一年里,标普500指数下降了20%还多。市场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1988年到1995年之间,纳斯达克指数一天之内上下幅度超过3%的情况仅仅出现过10次,但是在2000年却整整出现了15次,其中6次是上涨,9次是下跌。就连好些长期牛派也开始担心起来。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盘点位还在5000点以上。沃顿商学院有一位杰里米.西格尔此前曾经主张在任何价位购买股票都是良好的策略,可是这一天他却对CNN说“很有可能发生大幅下挫。”

      3月13号星期一,市场再次动荡起来。在三天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几乎下降了500点,直到该周晚些时候才多少恢复了过来。还有很多其他迹象暗示科技板块很可能已经触顶了。在接下来的3月15号与16号,之前跌到1万点以下的道指又往上蹿升了819点,因为投资者们重新意识到了旧经济股票的坚挺之处,例如福特汽车,陶氏化工,还有家得宝。在这一周周末,道指的点位是10595.20点,上升了将近7%。纳斯达克指数则跌到了4798.13点,降幅将近5%。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收于466.5点,降幅将近8%。在如此令人混乱的环境里,3月18日星期六的《巴伦斯》刊发了一篇关于互联网股票的长文,大标题是《燃烧殆尽》。

      “互联网泡沫什么时候会破呢?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难听的破灭声恐怕在今年年底之前就会响起。许多此类公司都极其缺乏现金,不得不通过发行更多的股票或者债券来进行新一轮融资,但是很多公司都不会成功,因此不得不将自己出售给更强的竞争对手或者干脆出局。许多缺钱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陷入了融资困境。”

      有一家Pegasus Research International研究了超过200家互联网公司的融资声明,计算了每一家公司花钱的速度或者说烧钱率,并且将这一数字与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以及可交易证券进行比较。根据计算结果,不出12个月至少要有50家互联网公司把钱花光。面临迫切问题的公司包括CDNOW,这家公司最近正在筹划接受时代华纳与索尼的收购,但是未能成功。在线生鲜店Peapod同样难以为继。许多其他公司面临的情况也只是稍微好一点点而已。MotherNature.com再过四个半月就没钱了,Drugstore.com与PlanetRx.com还能支持九个月。eToys还能支持十一个月。

      《巴伦斯》的文章是互联网繁荣所经历过的杀伤力最大的新闻报道,但是这篇文章的伤害最深之处还不是内容,而是发表时机。投资者们一直心照不宣地认为互联网公司无论亏损多么严重,都能通过发行新股来进一步筹集资金。长时间以来这个假设都很有道理。但是现在鉴于这么多互联网公司都遭遇了严重挫折,这个假设已经站不住脚了。投资者们越来越担心,向正在一路走低的互联网股票进一步投钱恐怕是竹篮打水。《巴伦斯》的文章指出,假如现金流的水龙头彻底拧紧,互联网公司就只能个人顾个人了。

      3月20号星期一,许多《巴伦斯》文章当中提到的公司股票都笔直下落。科技股票又经历了糟糕的一天。纳斯达克指数下落了188点,降幅将近4%,收盘于4610点。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巴伦斯》的文章不出所料地遭到了攻讦与贬低。“我的业绩记录是这一行里最好的,不过《巴伦斯》根本没有帮上我的忙,”价值七亿美元的Amerindo Technology基金的主管阿尔伯托.维拉说道。在他看来,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回避互联网股票的投资者将会错失“史上最大的利润与增长爆炸”。许多被《巴伦斯》点名的公司都坚称他们的烧钱率被高估了。对于有些公司来说这话倒也不错,杂志仅仅引用了1999年年底之前的数据,从那以后有些互联网公司又筹得了更多的资金,例如亚马逊与Digital Island都发行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但是就算文章中的一部分数据有些过时,文章的整体论点依旧不可辩驳。

      有些互联网公司的现金流已经出现了问题。CDNOW与Peapod眼看着股票一落千丈却无法发行新股。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适当销售一部分债券。可是鉴于市场目前的处境,这项挑战可谓非常严峻。就连亚马逊与E*Trade这样的领头羊也不得不支付高于以往的贷款利息,因为投资者越来越紧张了。对于正在苦苦挣扎的公司来说,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另找一家愿意投资或者收购他们的公司,但这项任务也不容易。现在的买家们都喜欢眼看着处境艰难的公司破产,然后再廉价买入他们的资产。这样一来缺钱的互联网公司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了:削减成本,咬牙死撑。

      尽管《巴伦斯》的文章让投资者们开始考虑一个他们一直刻意回避的问题,但是市场并没有立即陷入泥潭。绝大多数互联网股票下跌了一天之后就稳住了阵脚。3月21日星期四,FOMC讨论了再度加息的必要性。2000年1-3月份美国经济依然没有放缓的迹象,消费支出尤其强劲,需求总水平依然超过了经济体的总体供给,而这正是美联储加息的最初原因。FOMC全体一致投票通过将联邦基金率再上调0.25点,达到6%。委员会采用了上一次会议的规程,认为当前的经济风险“主要侧重于可能在未来增强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换句话说这次加息依然不是短期内的最后一次。

      如果说美联储的本意是让股票市场立刻下跌,那么他们要失望了。华尔街早就排除了加息因素,所有的主要市场依然走势强劲,纳斯达克指数上升了超过100点,道指上升了超过200点,标普500也创下了新纪录。互联网股票这几天表现不错。几周之前雅虎刚刚进行了一分为二的拆股,分拆之后的股票价格上升到了191.75美元,每股上涨近20美元。eBay上涨了超过18美元达到214.5美元。这一周的余下时候,股民们依然还在大量买入。到了3月22号。星期三。纳斯达克指数又跃升了153.07点,或者说将近3%。达到了4864.75点。到了星期四道指又上升了253.2点,达到了11119.95点。这也是一个半月以来首次收盘高于11000点。到了这一周结束时,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4963.03点。格林斯潘对此未作评论,但是华尔街却大为振奋,“市场狠狠地打了他的脸,”Smith Barney Appreciation基金的经历哈利.柯恩这样告诉《纽约时代》。

      投资银行家们利用市场的惊人力量手脚麻利地向公众推出了又一批互联网公司。Snowball.com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这家公司瞄准了美国的“我一代”,也就是6800万年龄位于13岁到30岁之间的人们。这家公司也是这一轮IPO的候选人之一。Snowball.com是互联网上第二十九大受欢迎终端网站,下设子网站包括面向青春期少女的ChickClick与面向星战粉丝的TheForce.com。鉴于iVillage与TheGlobe.com的前车之鉴,人们恐怕一下子想不到像这样一家在1999年亏损了3480万美元且收入只有670万美元的在线社区公司居然也能找到投资者,但他们还真就找着了。3月21日高盛公司为Snowball.com发行了625万股,定价11美元,开盘后很快上升到了15又1/4美元。一周之后,位于圣迭戈的Websense也上市了。这家公司的软件能让企业追踪雇员的上网情况并且预防“赛博怠工”,也就是在工作时间访问与工作不相关的网站。这套颇有奥威尔风格的软件系统早已应用在了卡文克莱、康柏电脑以及摩根斯坦利的办公室里。Hambrecht & Quist为这家公司发行了400万股,定价18美元,首个交易日上涨了165%。达到了47又3/4美元。这两起成功的IPO使得很多投资者依然愿意在科技与互联网板块里赌一把。Websense上市之前一天,思科凭借555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微软,成为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