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Ever get the feeling you've been cheated?"

-Johnny Rotten

序言

历史的众多吊诡特质之一在于,某些久远的时段会让人觉得近在眼前,而另一些刚刚发生的事件相对而言感觉却恍如隔世。就在笔者刚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乔治.W.布什总统正在宣布向恐怖主义开战。美国的战斗机正在向中亚地区疾驰而去。骤然间,冷战——以及相伴相生的恐惧潜流——似乎一下子切近了很多,而无忧无虑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却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古老过去。现在就要评价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针对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发动的恐怖主义袭击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还为之过早。但是有一点显而易见,这起袭击改变了美国看待自身的方式。美国相信自己在军事与经济上坚不可摧。这一理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越发巩固,以至于成为了很多人心中天经地义的信条。可是这则信条最终却遭到了最为暴戾的破坏。袭击发生之后,美国人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美国人主要关心改善生活的问题,例如养老储蓄与致富。911之后,他们的注意力则转向了事关生死的首要问题,例如维护安全与维持家人生计。

如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就在几年之前,许多聪慧的美国人都相信计算机与通讯网络的联姻会带来永久的和平与繁荣。华尔街的精英与硅谷的智者们纷纷试图说服我们相信,自从电动机、印刷术或者轮子问世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科技发展就是互联网。这种思路最令人震惊的体现就是有意向互联网公司投资的人们情愿支付多么高昂的代价。几乎在美国经济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着无数创业者们——许多人刚刚才走出大学校门——正在一窝蜂地建立在线公司并且在纳斯达克发行股票,而互联网股票的价格也正在一飞冲天,令人晕眩。马克.安德森、杨致远与杰夫.贝佐斯之类的名字得到了满心敬畏的念诵,宛如魔咒一般。

1999年3月,一家在万维网上运作的普利斯林公司(Priceline.com)——该公司经营的网站允许人们在线选择最适合自己价位的航班机票——做好了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的准备。为了向华尔街的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们介绍普利斯林公司的CEO,经营这次上市业务的摩根斯坦利在东十六街1号大都会俱乐部租用了一个舞厅。这个地点选的很好。大都会俱乐部当年由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出资兴建,由斯坦福.怀特主持设计,是上一个镀金时代的豪华遗产。这座四层大楼外层装饰白色大理石,正面有六根罗马式立柱与装潢华丽的飞檐。客人们吃过午饭之后,普利斯林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S.布拉德克告诉他们,他的公司不仅具有革新旅游行业的潜力,还能革新汽车销售与理财服务行业。对于一家成立不到一年,员工不到200人的公司来说,这种说法无疑于夸下海口。但是房间里并没有人质疑布拉德克的展示。

根据当时的标准,普利斯林具有令人侧目的资质。公司的创始人杰.S.沃克是一位来自康涅狄格的青年企业家,此前他已经通过在信用卡账单上推销杂志订阅赚了一笔钱。布拉德克则是花旗集团的前任董事长。普利斯林董事会的成员包括施乐公司前任董事长保罗.阿莱尔,时代公司前任董事长小NJ.尼古拉斯,以及《财富》杂志管理总编马歇尔.罗布。《星际迷航》系列电影主角柯克船长的扮演者威廉.夏特纳曾经为普利斯林出演了一系列颇受欢迎的电台广告。摩根斯坦利的明星分析员玛丽.米克(Mary Meeker)——她刚刚被投资周报《巴伦斯》命名为“网络女王”——帮助普利斯林团队排练了这次演示,她本人就坐在报告厅的后排。

根据华尔街上的说法。普利斯林将会遵循着美国在线、雅虎与ebay的足迹,成为最新的“互联网蓝筹股”。投资圈子的人们只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能够认购多少股票。承销人员总会为自己最喜欢的客户保留一批互联网股票,其他投资者则必须要等到开盘才能购买。3月30日早上,1000万股普利斯林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号PCLN,每股定价16美元。开盘之后股票价格立即飙升至85美元,当日收盘报价68美元,一天之内上涨了425%。换句话说普利斯林公司的市值估价大约是100亿美元,比联合航空、大陆航空与西北航空捆在一起还要值钱。沃克持有的股票总价值则达到了43亿美元。

联合航空与大陆航空这样的民航公司拥有价值高昂的航站,机场,以及家喻户晓的品牌,更不用说飞机了。普利斯林所拥有的只不过是几个软件,几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以及一个尚未经受检验的品牌。尽管差异如此悬殊,可是华尔街上并没有人因为普利斯林的IPO如此火爆而感到奇怪。此类事件已经司空见惯了。《纽约时代》甚至都不认为这个故事值得登上第二天的头版,而是将其转移到了商业版。“这些公司做什么或如何定价都无关紧要,”数字视频投资公司的分析师大卫.西蒙斯说。“每一次互联网股票IPO都是疯狗眼中的红肉。”文艺复兴资金公司的股票分析师佩妮.克沃则采取了略有不同的措辞。“我们喜欢普利斯林的商业模式,”她说。

这是一条非常有趣的主张。普利斯林在1998年4月6日挂牌运营,当年年底总共卖出了总价格不到3500万美元的机票,而公司购买这些机票的开支则是3650万美元。这个句子很值得再重读一遍。这家公司正在寻找投资者,而且这家公司销售货品的总价格低于进货价,因此这一年总共赔了超过100万美元。这笔损失还没有包括普利斯林用来建设网站营销的费用。要是把这笔钱也算进去,那么这家公司一年就要倒贴5400万美元。其实要是按照严格的会计制度,就算这个数字也远远还没有触到底线。为了说服航空公司提供机票。普利斯林赠与了它们价值将近6000万美元的认股权。把所有成本加在一起,这家公司在1998年一共亏损了1亿1400万美元。

一家每挣1美元就要亏损3美元的零售业创业公司怎么会在公开募股的第一天就得到了高于联合航空、大陆航空以及西北航空总价值的市场估价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一下十九世纪英国史学家查尔斯.麦凯所谓的“集体疯狂”。没有多少投资者会在独立行动的前提下购买普利斯林的股票。为了心甘情愿地承受此类风险。人们必须看着其他人承受同样的风险,并且看到他们因此而赚钱。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购买了早期互联网股票——例如网景、雅虎与亚马逊——的投资者挣了很多钱,至少在一段时间里看似如此。这些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没有过度吹嘘自己的盈利模式,更不用说利润了,但这一点似乎并不重要。眼看着别人大赚特赚的人们也开始购买互联网股票以及其他类型的股票,并非因为此类公司业务良好且盈利前景扎实,而是因为股票价格正在上涨。历史曾经反复证明,新兴市场就是在这一时刻变成投机泡沫的。

根据《简明麦格劳-希尔现代经济学词典》的定义,所谓投机就是“在商业或金融事务当中故意承担高于平均值的风险并希望赢取高于平均值的回报的行为。”对于投机泡沫的定义尚不明确。就像色情片一样,指明色情片比定义色情片要容易得多。广义来说,如果一件资产的价值——例如股票、房屋、金戒指或者其他贵重物品——上升到了不能从经济角度加以正当化的程度,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上升,那就是投机泡沫。

一切投机泡沫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内在的逻辑。第一阶段往往被人们称为置换(displacement)。有些事情改变了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例如政府政策转向,科学新发现,了不起的新发明,等等。少数几个信息灵通人士开始向新的投机工具投资,试图从置换现象当中牟利,但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此时依然还在观望。然后这些吃螃蟹的人们赢得了高额回报,也吸引来了其他人的注意。下一个阶段是繁荣(boom)。投机标的物的价格飞速增长,怀疑主义让位给了贪婪。轻松赚钱的景象诱使着人们进入市场,进一步推高了价格,并且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最终那些尚未共襄盛举的正直公民们难免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不对,不仅仅是受到了冷落,他们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白痴。假如他们女儿的男朋友整天什么正事都不干,坐在电脑跟前敲打敲打就能通过美国在线股票挣得5万美元,那他们为什么不能呢?下一个阶段是飘飘然(euphoria)。关于投资的公认规则被弃如敝履,很多情况下就连常识都被抛到了一边。价格与现实失去了一切联系。投资者们都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他们在泡沫崩溃之前依然会向市场投入现金。就像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历史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一书当中写到的那样:“投机行为倾向于将自身与真正有价值的客体分离开,转向并无实际价值的客体。越来越多的人们试图发家致富,却并没有真正理解致富的过程。于是骗子与各种花招大行其道也就并不奇怪了。”最后的阶段是破灭(bust)。有时泡沫破灭具有显而易见的原因,有时投机市场则会按照自身规律陡然崩塌。无论如何,投机标的物的价格都会一落千丈,投机者与公司纷纷倒台,经济随即陷入衰退。几个月之后,所有人都会茫然不解地心想:“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博傻投资理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极少有投资者真心相信普利斯林确实就值1亿美元。在公司募股说明书的第三页——这是所有公司公开募股之前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法律文件——以下大标题赫然以粗体印在纸上:“我们并不盈利并预期继续亏损。”前21页的其他标题包括“我们的商业模型非常新颖,尚未得到实证”,“我们的品牌可能无法实现成功所必需的广泛认可”,“我们可能无法满足未来的资本要求”。除了没让卫生总署印上“有毒慎用!”这四个大字,很难说还能采取什么其他措施来警告公众注意投资普利斯林的风险。但是投资者忽视了所有这些警告,因为他们说服自己,总还会有人来替他们接盘,总还会有更大的傻子愿意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普利斯林股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看法确实是正确的。

博傻理论揭示了投机泡沫如何维持的原理,但并没有解释泡沫如何产生或者泡沫表明了什么。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将发生的一切放在正确的历史背景当中。股票市场的繁荣远远超过了互联网股票的范畴,其中并不仅仅涉及试图在纳斯达克致富的交易员以及希望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的24岁计算机科学本科毕业生。这两者当然都是故事里的主角,但故事里还有很多其他主角,例如一个相信自己发现了通往永久繁荣的秘密的孤独强国;一群信誓旦旦地推销下一个“大机遇”的财经评论员;一群试图从史无前例的利润来源当中捞取利益的华尔街银行家;向互联网泡沫注入大量热空气、使其膨胀得宛如飞艇一般硕大的报纸、杂志与电视节目;拒绝从历史经验当中吸取教训的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最后还有一位相信奇迹将会降临在美国经济头上的美联储主席。但是这个故事的第一主角首先是千百万普普通通的美国民众,他们被一夜致富的美梦所吸引,扔掉了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仅仅换回了一堆不值分文的废纸。简而言之,互联网泡沫兴盛与崩溃的故事也就是美国的故事:美国的运作机理是什么,在冷战结束与2001年9月之间这段短暂时期美国怎样看待自己。换句话说,美国才是这本书的潜在主题。

淘金潮是美国历史的惯常特色。1849年美国刚刚从墨西哥手中夺得加州之后,内华达山脉当中发现了黄金。“立刻就有一大群追寻财富的猎人海陆并进,蜂拥向各个峡谷,试图用瓦罐与平底锅将金沙从水中洗出来。”艾伦.奈文斯与亨利.斯蒂尔在《口袋装美国简史》(A Pocket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当中这样写道。“山谷中充满了人声鼎沸的帐篷营地。旧金山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野蛮成长的小型国际都市,充满了各种恶习、奢侈品与无穷的精力。加州在转瞬之间就从睡意朦胧、充满浪漫气息的西裔美籍农场社区变成了充斥着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联邦国,人声鼎沸,充满活力。”精确说来,人们最早在1995年8月9日发现了互联网上的金沙。那一天网景领航员浏览器的研发公司进行了IPO。就像内华达山脉的矿脉一样,网景公司的IPO也吸引了大量探矿家,但是他们与当年那些筚路蓝缕的淘金客们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他们并不是不识字的农民,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淘金工具并不是镐头与铁锹,而是哈佛大学的MBA学位与《华尔街日报》。至于黄赌毒之类的恶习则被商务套装与拿铁咖啡构成的堂皇门面遮蔽住了。与加州淘金潮不同的是。互联网狂热不受地理条件的约束。这一轮热潮确实兴起于硅谷,但却扩散到了全国各个角落,各个年龄群体以及各个社会群体。凡是手头有金钱投资股票市场的人们都不能幸免。

本书追踪了互联网泡沫的来龙去脉,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更广大范围内的股市繁荣。二战结束之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了去中心化且不受单一权威辖制的通信网络。互联网经常被描述成为美国创业精神的胜利,但是这一点无非是神话而已。互联网的设计者与创造者都是美国政府,将互联网转化成大众传媒的技术基础则来自一位欧洲学术人员。甚至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互联网已经存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候,绝大多数公司依然对其不屑一顾,认为互联网只是书呆子们的搜索工具。直到九十年代初,全世界已经有千百万人利用网络相互沟通的时候,私营企业才开始对互联网感兴趣。

发现互联网之后,华尔街与美国各大公司立即抱着皈依者的热情接受了互联网。泡沫随之开始膨胀。一旦这一点发生之后,整个过程就会自我强化。每一个置身局中的人都会被投机繁荣的竞争逻辑牢牢困住。在基础经济学教科书当中,竞争会迫使人们采取理性行为并导致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但是在现实世界当中,当人们要与他们的朋辈进行相对比较的时候,竞争也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向Pet.com与Webvan之类公司投资的风险投资人未必就相信互联网是销售宠物食品与杂货的最佳方式。但是他们知道,假如他们不为这些公司融资,他们的竞争对手肯定会先下手。假如纳斯达克指数继续上扬——极少有人怀疑指数会下跌——那么他们的对手就能在IPO之后收回投资并且大赚一笔,而他们却只能干看着。在这样的环境里,合理的做法就是继续向互联网领域投钱。于是任何一家后缀.com的公司都能轻易融资。投资银行与互惠基金经理们面对着类似的激励因素。假如他们拒绝与互联网公司扯上关系——他们当中有些人至少在泡沫初期确实采取了这种做法——那么他们的表现就会大为逊色,而他们的竞争者则会忙着筹划互联网公司IPO并购买互联网股票,业绩也要好看的多。

记者们也不能免于泡沫逻辑的侵扰。在投资泡沫的初期,金融专栏作家很容易抱有怀疑态度。但是过上一两年,眼看着互联网股票价格不断飙升的绝大多数读者都会对预言股票下跌的文章感到厌倦。投资者们正在发财,其他人想知道如何效仿他们,编辑想要满足此类需求。于是营销软文就取代了求真报道。泡沫持续的时间越长,这个过程走得越远。等到飘飘然阶段开始之后,绝大多数观察家都会尽量避免谈论显而易见的隐患迹象——即空想已经取代了现实——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当前局面的既得利益者。原本应当保持客观的记者与媒体公司成了泡沫的受益者。经济政策决策者们同样不例外。飙升的股票市场与繁荣的经济最能推升美联储主席或者财政部部长的名声。

假如没有人主动捅破泡沫,那么投机泡沫往往会步入令人瞠目结舌的极端境地。普利斯林进行IPO之后仅仅过了几周,公司的股价就达到了每股150美元。换句话说这家小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整个美国航空工业。两年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又直接跌到了每股不到2美元,此时这家公司的总市值还赶不上两架波音747。

不过剧透姑且就到此为止吧。

通宝推:胡丹青,mezhan,回旋镖,年青是福,NoName,灶王爷,领班军机,飒勒青,长子,李根,桥上,咪铛,决不倒戈,途人,伊粟,bayerno,
家园 标题过于耸人听闻

老实说,这类文章已经看得太多了,但每次我都会津津有味地看完,这很奇怪——为什么我还会看?从南海公司到郁金香,从互联网到次级贷,每一次都把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但那又怎么样呢?我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无法阻止人类继续这样的“游戏”?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是,我看得越多,就越发相信,投机可以成为一项事业,一项永恒的事业。

家园 对呀,投机是人的天性好不好

如果这也骗局,那也骗局,人类历史上除了投资领域外,绝大多数的事件都是骗局,诺曼底是骗局,甚至整个二战就是个骗局。

与社会其它领域比,股市只不过是小儿科,毕竟功夫要做在表面,信息不对称至少要有信息,就像骗子专骗贪心的人,这些还可以躲过去。其它领域的骗局,许多到死参加的人也不知道东南西北。

家园 跟您请教一下

普利斯林进行IPO之后仅仅过了几周,公司的股价就达到了每股150美元。换句话说这家小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整个美国航空工业。两年之后,该公司的股价又直接跌到了每股不到2美元,此时这家公司的总市值还赶不上两架波音747。

要是按照这个算法,岂不是说整个美国航空工业就只值75架波音747了?

家园 一,从Memex到万维网1

互联网故事的开端是一位美国历史上的常见形象: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发明家。范内瓦.布什(与同姓政治家族并没有亲缘关系)于1890年3月出生在马萨诸塞州切尔西市的一户中产阶级家庭。他天生擅长数字运算,并且对各种机械情有独钟。他在塔夫茨大学研读工程学专业,1913年他发明了一台测量不平整地面距离的仪器。这台仪器的零件包括一个自行车轮子,一台转鼓,几个齿轮和一支笔。这个名为轮廓仪的设备为布什赢得了硕士学位和他的第一项专利。两年后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为他颁发了博士学位,因为他研究了输电线当中电流的表现。接下来布什在私营领域打拼了一番,并在1919年回归了学术生活。他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并在那里一直工作到二战爆发为止。

在两次大战间期,一系列革命性的新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史以来第一次,普通美国人接触到了电力、汽车、冰箱与无线电。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一个基于科技繁荣的“新时代”。1929年10月的股票市场崩盘与随后的大萧条的确令此类说法饱受质疑,但是科学进步的势头并未低落下去,尤其是在布什专长的电子工程学领域,有用的新发明似乎每周都会从实验室里涌现出来。麻省理工与业界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布什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予了许多制造业公司的创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德州仪器与雷神公司一部分的若干家公司。

1931年,布什和他的学生们发明了一台非常笨重的装置,由杠杆、齿轮、操纵杆、轮子与碟片组成,全都装在一个硕大的金属框架上。他们将这台装置称作差分分析仪。全世界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还要再过15年才能发明出来。布什的发明是一台机械计算机,旨在用机械方法运算差分公式。差分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在折磨理工科的学生们,因此这一发明彻底巩固了布什身为工程学天才的声誉。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采用了升级版本的差分分析仪来计算炮弹轨迹,每一台仪器都重达100吨。

1938年,布什被委任成为卡内基学会主席。这是一个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研究机构,在业内声望甚高。搬到首都之后,他结交了一位亨利.霍普金斯,此人是罗斯福总统的高级助理。霍普金斯与罗斯福非常热衷于动员全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参与备战努力,他们选择布什担任这项工作。1941年,罗斯福委任布什担任了新近成立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这个机构独立于五角大楼与其他民事机构。布什很快就做出了一番业绩。他手腕强硬地克服了军事与民政两层体系的官僚主义障碍,向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以及其他业内领先大学提供了大笔军事研究工合同。在战争高峰时期,全美国足有6000多名科学家为他工作。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加速了近炸引信、雷达以及原子弹的研发。

1944年,罗斯福要求布什研究科学家与政府怎样在战后继续合作的问题。转过年来,布什发表了《科学,无尽的边疆》一文,其中主张联邦政府出资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尤其是在健康与国家安全领域。这份报告最终促成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建立。该基金会成为了美国最主要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政府机构。此外布什还找出了一份自己在战前撰写的预测未来的论文。当时他正在研究信息检索系统。他将这篇论文改动了一下,在1945年的大西洋月刊上发表,题目是《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

布什在文中提出,战后科学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过载。“研究人员在成千上万名其他从业者的研究成果面前望而却步——他根本没时间去领会如此之多的结论,更不用说全部记住了。专业化对于进步来说越发重要,弥合学科之间隔阂的努力也越来越肤浅了。”幸运的是,布什继续写道,导致这一现象的问题——即科学研究的大爆炸——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两种潜在的可能:微缩摄影与阴极射线管。前一项技术能将整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内容浓缩在一个火柴盒内。后一项技术能够在玻璃屏幕上显示文本与图像。将两项技术合并在一起,人们就能够制造一台装置,“个人用户能够利用这台装置存储所有的书籍、录音、录像以及交流记录。这台装置的机械原理能使得人们极快且极其灵活地对其进行咨询。”

布什将这台设想中的机器称作Memex,也就是“记忆延展”的意思。他认为这台机器应当具有半透明的屏幕,各种资料可以投射在屏幕上,方便人们阅读。屏幕应当配备一块键盘以及一系列按钮与操纵杆。除此之外,仪器的外观就像普通的书桌一样。一切输入Memex的词条都会按照标题与主题进行索引分类,就像图书馆一样。但是用户可以通过布什所谓的“轨迹”(trail)在感兴趣的题目之间更为直接地来回跳转。每当研究者创建新文件的时候,都可以通过输入代码将这份文件与另一份文件链接起来。而第二份文件也可以如法炮制,与第三份文件相链接,如此直至无穷。就这样,任何一位查询第一份文件的人只需要按动几个按钮就能看到所有其他文件了。布什认为这套文件分类体系的最大好处在于模仿了人类心智的工作方式,通过“联系”(association)发生作用。大量的相关信息被分类整理在一起,组成了容易获取的版式。“一位律师轻而易举地就能将自己整个从业生涯的观点与决定,以及其他朋友与当局的经验联系起来,”布什进一步解释道。“专利律师可以轻松查询上百万份已发行专利,找出所有与客户的专利相类似的先例。因为病人的反应而大惑不解医生们可以通过轨迹查询之前的类似病例,并且更加快速地浏览诊断相关病史,同时还能查询经典作品,寻找相关的解剖学与组织学信息。”

布什的Memex从来没有真正问世。但是他关于信息轨迹体系的设想却是万维网的智识先驱,尽管通向后者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纽约有一位喜好破旧立新的年轻人名叫泰德.尼尔森。他早在学校里就认定“世人多是白痴,当权者大都心怀恶意,上帝并不存在,一切都是错的。”他意识到具有庞大数据存储能力的数字电脑为实现纳尔逊的理想提供了技术手段。纳尔逊设想全世界所有的知识都被收容进一个硕大的数据库里,任何能够使用电脑的人都能获取这些信息。纳尔逊认为这些信息将会以“超文本”——这是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形式呈现。计算机用户可以从一份超文本文件跳转到另一份,就像布什的Memex一样。纳尔逊将自己这个野心勃勃的项目称作Xanadu。这个项目同样没有投入建设,但是关于超文本的理念却流传了下来。1968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当年他在菲律宾工作的时候看到了《诚如所思》——打造了第一套可行的超文本项目,他称之为oNLine系统。恩格尔巴特终其一生都在创造旨在加强人类智识能力的软件。他是一个远远领先时代的人。他的oNLine软件允许用户同时浏览多个文本窗口,使用的工具则是一个装着小球的木块,通过移动木块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也就是鼠标的原型。

早期的超文本体系激励了一群有志革新的热情人士。但是这一天距离万维网的问世还有25年。之所以拖延了这么久,既有技术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的计算机庞大昂贵,编程困难,而且机器之间往往不兼容。不仅计算机之间的沟通非常困难,而且用户之间的沟通也并不容易。当时的计算机用户往往是留着油腻长头发的年轻人,戴着厚厚的眼镜,痴迷于科幻小说。这些电脑“科技宅男”往往聚集在大学的理工院系。出于经济考虑与同事情谊,他们往往会熬夜工作。很多人都非常蔑视外部世界,外部世界对他们也并无好感。

直到个人电脑出现,电脑用户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樊篱才得到破除。1971年,位于加州北部的科技公司英特尔的工程师特德.霍夫发明了微处理器。这是一台以硅芯片为载体的计算机,硅芯片的尺寸只有大拇指指甲那么大。按照今天的标准,霍夫的微处理器非常原始——其中包含2300个晶体管,内存1024比特,主频0.5兆赫;相比之下,英特尔日后推出的第四代奔腾处理器包含着5500万个晶体管,内存512兆,主频3.06千兆赫——但这的确是一项历史性的发明。霍夫向人们证明了计算机没有必要非得像房间一样大不可,接下来的事情就由盈利的动机接管了。1975年,位于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克的计算器公司MITS的创始人艾德.罗伯茨将微芯片装在了配备屏幕的盒子里。他将自己的发明称为Altair,这是一颗在《星际迷航》当中出现过的恒星。第二年,加州门洛帕克的一对高中辍学生史蒂夫.乔布斯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将Altair当成了苹果I电脑的原型,这是第一台取得商业成功的小型电脑。1977年,哈佛大学辍学生比尔.盖茨与他的高中伙伴保罗.艾伦为Altair编写了一批软件,然后又成立了一家公司来售卖软件。他们将公司命名为微软。4年后盖茨与艾伦将软件的一个版本卖给了主机电脑界的巨人IBM。IBM利用这套软件推出了一套新产品:IBM个人计算机。

尽管盖茨与乔布斯日后收获了如山如海的财富与赞誉,但是他们的技术成就并不算特别突出。更重要的成果来自于施乐公司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他们研发了由苹果公司向公众推广的人性化计算机屏幕,还对恩格尔巴特的鼠标进行了商业化改造。这两项发明用点击机制取代了闪烁的光标。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另一项基本组成因素是摩尔定律,以英特尔公司的奠基人戈登.摩尔命名。该定律认为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每过18个月左右就会翻一番。并没有什么铁打的物理学定律能够保证摩尔定律必须成为现实,但是在过去差不多40年里该定律一直有效,因此计算越来越便宜了。1960年,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100万次运算的价格是75美元。到了1990年,成本已经降到了不足1/1000分。但是尽管七八十年代经历了科技跃进。个人电脑依然是一项很受限的工具——主要功能是文字处理与计算数字,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本事了。说一千道一万,当时的电脑依然是死气沉沉且隔离封闭的盒子。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米国人算术不好,将就吧

3月30日早上,1000万股普利斯林股票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号PCLN,每股定价16美元。开盘之后股票价格立即飙升至85美元,当日收盘报价68美元,一天之内上涨了425%。换句话说普利斯林公司的市值估价大约是100亿美元,比联合航空、大陆航空与西北航空捆在一起还要值钱。

家园 150架747

咱俩想到了同一个问题,不过“不到2美元”和“赶不上两架波音747”,推算下来150美元应该大约150架747

家园 我也算错了,汗一个

家园 这篇文章今天来看其实挺逗的

PCLN目前股价1300美元,后来扩股成5000多万股,00年年底跌到谷底时不到2美元点,复权之后不到7美元。

家园 从Memex到万维网2

真正让个人电脑活过来的第一号功臣是五角大楼。几十年来,战略家们一直在设想如何能让美国军方的通信系统挺过第一轮核攻击,因为核攻击很有可能摧毁大部分现有通讯网络。兰德公司是五角大楼资助的一家研究机构,位于圣莫妮卡。公司里有一位生在波兰的工程师名叫保罗.巴兰,此人在六十年代初期想出了一个很有潜力的解决方案。巴兰提议,要让地面上的各个单位不通过中央化的命令与控制结构也能相互沟通。这一理念的关键是他所谓的“分组交换”技术。在巴兰之前,绝大多数通讯网络——例如贝尔的电话系统——都基于模拟信号电路。假如某人拨打了一个号码,当地电话交换台的一个开关就会为这通电话分配一条线路。当发话人给听话人说话的时候,他的声音会转换成模拟信号,通过电线传输到听话人当地的交换台,然后传输到听话人到听筒里并且重新转换成声波。在通话期间双方维持着单一的联系。(如今这条原则依然不变,但具体做法要更加复杂。成千上百通电话可以同时通过一条线路进行输出或者说“多路复用”。)电路技术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运转顺利,但是如果电路在任意一点遭到损毁——这种情况在核攻击时很容易发生——那么信号就会丢失。为了绕过这个问题,巴兰被迫放弃模拟信号,转而依赖数字技术。

数字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项发明能够将任何形式的信息——文本、声音、图像、音乐、视频——转化成为数字。比方说要将一张黑白照片进行数字化处理,我们可以将0定义为白色,1000定义为黑色,各种层级不同的灰色则位于0到1000之间。假如将一张特别细密的方格网铺在这张照片上,那么每一个方格都可以根据颜色深浅被赋予一个数值。最终得到的数字串就是这张照片的数字版本。假如我们通过一根电话线来输送这些数字,然后再将数字在电话线另一端转换成为颜色。就能得到几乎完美的正版照片的复制品。出于技术原因,在这里使用的数字并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十进制计数。而是二进制计数。在二进制体系当中任何数字只有0和1两位。比方说十进制的4在二进制当中就是100。由于只有两个数字,二进制数字可以用电脉冲来进行传输:断开意味着0,接通意味着1。每一个1或者0被称为一比特,每8个数字被称为一字节,每100万个字节被称一兆。

巴兰将数字化与传送信息的新方式“分组交换”技术结合了起来。当一阵声音或者一批数据被转化成数字形式之后,就会被分割成为若干小块,称为“分组”,每一个分组都包括一个“分组头”或者说发送地址,用来告诉网络上的路由开关应当将包裹送往何方。假如一条路线堵住了——比方说被摧毁了——路由开关就会选择另一条路线。每一个分组都会用这种方式递送,直到全部接收为止。在最终地址,一个软件会收集所有的分组,并按照原本的顺序重新组装起来。

巴兰的科学家同事们都为他的设计欢呼不已。这一设计在1964年首度发表,但是美国政府花了好几年才意识到这一理念的实际意义。1968年,高级研究项目局(ARPR)——这是苏联人发射伴侣一号卫星之后由五角大楼慷慨解囊成立的机构——决定建造一张计算机网络,将正在为国防部进行研究的若干大学院系的计算机连接起来。ARPR建设网络的动机并不仅仅出于军事考量。在六十年代初期,麻省理工有一位实验心理学出身的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利克莱德。此人最先提出了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理念,从那以后ARPR的计算部门就资助了许多有趣的相关研究。利克莱德的继任者之一鲍勃.泰勒尤其热衷于让计算机共同更有效率地协同工作。显然的答案是电路交换(电脑之间直接连线),不过这个方案很有问题,因为在一张巨大的网络当中可能的连接方式太多了。最终有人想起了巴兰的分组交换网络。一家与麻省理工关系紧密的科技公司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公司承接了建设新网络的合同。霍尼韦尔公司提供了计算机硬件,AT&T提供了电话缆线。1969年10月1日,阿帕网正式上线。历史在这里给人们开了一个小玩笑,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试图在网上给斯坦福研究所发送信息,不过网络当场就崩溃了。但是五角大楼坚持推进这个项目。几个月之后,阿帕网(ARPRNET)就开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以及犹他大学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最终,其他许多大学也被纳入了这张网络当中。

阿帕网确实往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计算机相互沟通依然很不容易,尤其是假如两台计算机分属于不同网络的话。当时的计算机使用多种不同语言,甚至都不遵循同一套交谈规则,比方说有时候所有计算机都试图同时讲话。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温顿.瑟夫与ARPA的罗伯特.卡恩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撰写了一套规定阿帕网计算机应当如何沟通的规则手册。瑟夫与卡恩设计了两条基本原则:他们的规则应当允许不同的网络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谓的“互联网”;所有沟通方式都要得到平等对待,五角大楼发布给前敌指挥官的指令就像发送给《国家地理》编辑部的尼加拉瓜瀑布的数字化照片一样会用同样的方式在网上传输。瑟夫与卡恩用两条新准则概括了上述理念:首先是传输控制协议(TCP),这条准则详细标明了信息应当如何分拆成分组并在目的地重新组合;其次是互联网协议(IP),明确了分组在网上传递的方式。不同的网络会通过“门户”连接在一起。门户就是重新指引分组从一张网络达到另一张网络的特定计算机,有必要的情况下还会对分组信息进行翻译。瑟夫与卡恩的设计日后得到了其他计算机科学家的完善。这套设计拥有足够的弹性,能将多种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同时又足够鲁棒,可以承受高速增长的压力。这两条准则使得原本只是单一网络的阿帕网发展成了后来的互联网,成百上千张不同网络的联合体。

这一转变并非发生于一夜之间,但是阿帕网很受科学家的欢迎。他们利用这张网络交换研究成果,也分享各种非正式信息。例如麻省理工出身的计算机科学家雷.汤姆林森为阿帕网的用户们设计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程序。他用@这个符号来分隔发件人的姓名与网络地址。电子邮件极大地促进了在线社区的发展,而且这些社区往往与科学研究没什么关系。比方说早期阿帕网用户当中最流行的几份邮件列表都是用来分享讨论科幻小说的。1982年初阿帕网已经连接了十几张不同的网络。一年之后阿帕网一分为二,一半专供军事用户使用(MILNET),另一半则交给了科研人员。此时与阿帕网打擂台的其他网络也成长了起来。1982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了计算机科学网(CSNET),任何研究机构只要支付年费并且禁止商业用途都可以登录该网络。联邦政府觉得实在没有必要同时资助两套不同的网络。于是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会批准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的建设。这套全新的高速全国网络将会取代阿帕网,此时后者在技术上已经有些落伍了,而前者将会成为互联网的脊梁。此外许多地方网络也兴建起来,并且连接在了国家科学基金网上面。例如加州北部的巴恩网(BARRNet)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的奈瑟网(NYSER-Net)。1990年2月28日。五角大楼关闭了阿帕网,将互联网交给了国家科学基金会。温顿.瑟夫专门赋诗一首,纪念了这一时刻。结尾的诗句这样写道:“放下行囊吧,吾友,安眠时分已至。”

计算机网络已经不再是深奥难解的少数人专利了,许多大型公司都构建了自己的内部网络,也就是所谓的局域网(LANs)。这些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之后,互联网的规模立刻急剧扩张。此外还出现了很多由独立“黑客”构建的网络——当时黑客这个词还不像现在扬具有负面含义。1977年,一名芝加哥的学生沃德.克里斯滕森撰写了一个名为MODEM的程序,允许计算机用户不经过主机系统就能相互交换文件。两年后,杜克大学的两名学生汤姆.特拉斯科特与史蒂夫.贝拉文改进了当时很流行的Unix操作系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电话线交换文件。这一发明又引发了新闻组(USENET)的快速成长。这是一个在线公告栏论坛,有时被称作穷人的阿帕网。1983年,加州软件研发人员汤姆·詹宁斯演示了如何在个人电脑上张贴公告栏,并且帮助建立了惠多网(FIDONET),第一个大型个人电脑网络。到了1991年,惠多网已经拥有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近十几万用户。对于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来说,沟通自由都是前所未闻的东西。

根据有些人的预测,到了八十年代末。至少有700万台计算机已经连上了网络。仅仅在互联网上就连接了超过800张网络,共计超过15万个注册用户地址。但是对于专家群体以外的其他人来说,登录互联网依然非常费力。为了通过互联网从某一台计算机远程调取文件,用户必须用一个程序来操作网络对面的电脑,再用另一个程序来定位自己想要的文件,还要用第三个程序将这些文件翻译成自己的电脑能够理解的格式,假如可能的话。毫不奇怪的是,在线沟通依然是喜欢技术挑战的计算机宅男的专利。要不是一位内敛保守、住在瑞典的英国人的发明,网络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这种状态。

通宝推:桥上,
家园 也许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投机心理

我有时候觉得,可能更多的是人的自以为是。就拿这个PCLN来说,如果这近二十年时间内不断购入股票,肯定是赚钱的,而且年回报率并不低,远远高于10%。但当年有许多自认为能够看好它的远景的人,在股价暴跌时早就忘了这一点了。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投机的人,没有利用投机心理做圈套的人。各种情况都是有的。

家园 其实priceline今天股价已经远远超过99年的高点。

这恰恰证明了原作者的短视。

家园 数据似乎有误

每股美元:超过了

每股不到2美元:赶不上

整个美国航空工业大体和150架波音747相当?

家园 真正有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未必能发财,

或者说多半发不了财。

大力吹捧盖茨作为发明家,是真不靠谱。

家园 从Memex到万维网3

蒂姆.伯纳斯.李从小在伦敦长大。他的父母都是计算机科学家。高中毕业之后他在牛津大学研读物理,并且用一台老旧电视机、一片微处理器以及一个电烙铁组装了自己的个人电脑。伯纳斯.李于1976年从牛津毕业。之后做了几年软件工程师。1980年他在欧洲粒子科学实验室(CERN)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工作地点位于日内瓦城郊的勃朗峰脚下。CERN的科学家来自欧洲各地,每个人都带来了专属自己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很难记录他们的行为活动。伯纳斯.李写了几份软件,用来追踪哪位科学家正在做什么,哪台计算机上正在运行什么程序。他将这个程序命名为“询问”(Enquire)。这个名字源自一本他在童年时间读过的维多利亚时期书籍,这本书中提供了各种生活建议,从如何清洗衣服到如何理智投资等等。“询问”非常简单,只不过是一本计算机地质手册而已,但是却反映了伯纳斯.李更大的抱负。日后他回忆道:“假如存储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上的一切信息都连通起来,假如我能编程命令我的电脑创建一个空间,让CERN的每一台计算机以及这个星球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在这个空间里向我以及其他任何人开放,那将会是一个单一的、全球化的信息空间。”

1984年,伯纳斯.李以全职研究人员的身份重新返回了CERN。一位同事向他介绍了互联网。当时互联网在欧洲还少有人知。伯纳斯.李对于美国网络去中心化的特质大为叹服,并且注意到互联网可以经由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进行登录。不过他觉得互联网用起来还是太不方便了。如果范内瓦.布什与泰德.尼尔森的愿景能够成为现实,如果网上的每一份文件都有自己的标签,如果用户能通过超文本在相关文件之间进行跳转,那该有多么便捷呢?伯纳斯.李相信这样一套系统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于是他编写了几个软件来证明这一点。到了1990年,他已经取得了足够的进展,于是打算为自己的项目命名,他首先想到的是信息交织网网(The Information Mesh),但这个名字听上去乱糟糟的。后来他又想到了“信息矿”(The Information Mine),不过又觉得这个名字太自以为是了,因为这个词的首字母缩写正好是“蒂姆”。最终他决定采用“万维网”这个名字。

伯纳斯.李的设计看上去简单得出奇(这正是这一设计的巨大优势)。万维网将会覆盖在互联网之上,利用互联网的交流协议、分组交换技术以及现有的计算机与电话线。万维网包含三大元素,首先是用来规范超文本文档格式的计算机语言,伯纳斯.李将其称为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其次是在文档之间进行跳转的方法,伯纳斯.李将其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第三是为每一份文件赋予单一地址代码,从而让用户在网上即时定位任何一份文件,伯纳斯.李将其称为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后来人们将最后一项改名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蒂姆.伯纳斯.李为万维网绘制了基本的构建结构之后,还需要一些内容来向别人显示这一结构如何运作。他将自己的个人电脑当做服务器,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万维网网站www.info.cern.ch,网站上开列了HTML、HTTP与URI的功能描述以及若干研发笔记。在一位法国同事罗伯特.夏劳(Robert Cialliau)以及一位来访英国大学生尼可拉.佩洛(Nicolas Pellow)的帮助下,伯纳斯.李还设计了一套很原始的网络浏览器,使得用户能够用户阅读并编辑文件。到了1990年年底,万维网在CERN内部的若干台电脑上正式上线。转年春天,伯纳斯.李在一场计算机科学家研讨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创作。几个月后的1991年8月。他在互联网的若干地址公布了万维网的技术细节,这些地址当中包括alt.hypertext,一个超文本发烧友扎堆的公告栏。这个帖子为用户们提供了指向CERN网站的链接,他们可以在那里下载软件从而搭建自己的个人网站。几个月之后,曾经造访过CERN的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保罗.昆兹(Paul Kunz)建立了美国的第一个网站。

刚开始,伯纳斯.李的网站每天只有不到一百人访问,但是这个数字越来越大,大约每3个月就会翻一倍。到了1992年夏天,伯纳斯.李制作了一张网站点击量图表,他发现点击量形成了一条从左到右越来越陡峭的曲线。数学家们将这条曲线称作指数曲线,这条曲线也将成为网络世界的最基本特征。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任何与万维网有关的统计数据——包括网站数量,附属子网络数量,网络用户数量——都遵循着相同的上升模式。最终指数曲线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地位,在华尔街尤其如此。到了那时,任何关于互联网的展示会如果缺少了一张体现指数增长神奇模式的图表都不算完整。“创建一条指数曲线并且一路到底”将会成为很多商业计划的全部基础。

尽管伯纳斯.李的发明越来越受人欢迎,但是一开始还是让很多人犯糊涂。万维网既不是一个地点也不是一件东西,网络中心并不存在单一的硬件,也没有哪个组织对其加以监管。本质上来说,万维网只是一套在互联网上交换信息的公约而已。“我告诉人们,万维网就像市场经济,”伯纳斯.李后来写道。“在市场经济当中,任何人都能与任何人交易,没有必要非得去某个市场不可。”但是市场经济的确需要若干条所有人都必须认同的准则,例如交易所使用的通货与公平交易原则。互联网上公平交易原则的对应物就是URI作为地址的意义与计算机语言——即HTTP——这套语言规定了谁先发言以及如何轮流发言。

将万维网比作市场经济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说法。但是在伯纳斯.李的发明得到商业应用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改良,使其更加容易使用。草创时期的万维网是一片灰色文本的海洋。伯纳斯.李的浏览器一次只能呈现一行文字。许多科学家都开发过更强大的网络浏览器,但是全都没能得到广泛应用。当时浏览互联网最通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名为GOPHER的软件,这款软件的设计师是明尼苏达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马克.麦卡尔(Mark McCahill)。GOPHER会通过一套菜单系统来定义文件,并且按照相关题目将文件组织在一起。1993年初这款软件如此流行,以至于明尼苏达大学决定向非学术用户征收年费。“这一举动不仅背叛了学术群体,也背叛了网络群体。”伯纳斯.李写道。“就算大学从来不向人收钱,但是学校宣称自己保留收费权力这一点就意味着过线。”互联网爱好者们习惯了免费使用网络,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则害怕万一因为擅自修改专有技术而遭到起诉。GOPHER的使用人数随即一落千丈,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同样的情况很有可能也发生在万维网身上。CERN拥有伯纳斯.李的程序的知识产权,而且当时并没想好应当怎么办。伯纳斯.李敦促自己的上级交出这份权利,几经犹豫之后他们同意了。1993年4月30日,CERN宣布从此以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万维网协议而不必支付版权费或遵守法律限制。这一高瞻远瞩之举创建了一片全球化的公共场域,让人们聚在一起谈话玩乐。不久后网络还成为了一片购物新天地。

通宝推: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