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尾声3

当投机泡沫破裂之后,人们难免会愤怒地寻找吹胀泡沫的罪魁祸首。南海泡沫破灭之后,南海公司的好几位主管都遭到逮捕,时任财政大臣还被送进了伦敦塔。美国当然没有伦敦塔,但确实有一套非常难缠的法律体系。玛丽.米克与亨利.布洛吉特这样的股票分析师已经因为自己在互联网繁荣当中扮演的角色遭到了起诉。互联网繁荣时代衍生的诉讼将会在未来好几年里让法院忙得不可开交。

米克、布洛吉特以及他们的华尔街同行们是显而易见的诉讼目标。多年以来他们一直在鼓吹遭到高估的投资。他们的动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自己的投行雇主招揽业务。甚至直到泡沫破裂之际,这些分析师们依然拒绝承认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了从互联网繁荣当中分一杯羹,他们不惜违背了应有的客观立场。但是话说回来,板子也不能只打在米克与布洛吉特身上,他们只是最显眼的目标而已。虚高的互联网股票是整整一个行业的产物。约翰.道尔宣称互联网股票遭到了低估,哈维.胡特金认为日间交易是一项娱乐活动,还有无数个人都参与了这场大型促销。他们究竟相不相信自己说的话呢?这确实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人无疑是相信的。互联网热潮的吸引力源自宗教与政治狂热分子千百年来一直大加利用的人性侧面,也就是抛弃公认常识拥抱全新信条的欲望。在互联网泡沫的后期,互联网狂热几乎染上了几分宗教色彩,而且这份狂热的影响范围绝不仅局限于硅谷。许多哈佛大学与沃顿商学院的MBA之所以纷纷涌向在线创业,是因为他们真心实意地相信自己正在创造商务历史,而不是正在一部莎士比亚闹剧当中担任跑龙套的丑角。

投资者与其他参与者的态度则各不相同。有些人囫囵吞下了互联网将改变整个世界的理念,另一些人始终怀有二心,但是为了挣钱而暂时搁置了怀疑(正如历史经常显示的那样,每一两年增值一倍的投资很能打消人们的顾虑)。还有一些人是受到了从众心理的裹挟。如果他们打算独立思考行动,就有遭受惩罚的风险,摩根斯坦利与高盛拒绝了经办TheGlobe.com上市的机会,贝尔斯登就趁虚而入并且组织了历史上最成功的IPO。当玛丽.米克对At Home进行降级处理而股票继续上涨的时候,她看上去也很愚蠢。

投机泡沫教给人们的最基本道理就是看似理性的个人行为会导致集体层面的疯狂。受困于从众逻辑的华尔街将会把泡沫一直吹到爆炸。这样一来维持理智的责任就落到了新闻记者与政府官员的头上。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两帮人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尽管有少数值得称道的例外,但是新闻界对于互联网股票现象的报道标准总体而言非常难看,CNBC只是最显眼的例子。媒体成为了互联网泡沫的积极参与者,将杰夫.贝佐斯包装成了名人,鹦鹉学舌一般地重复着华尔街对于雅虎与亚马逊股票的评论。经济环境是行业标准恶化的元凶,互联网繁荣带来了的全新广告来源,报纸、杂志与电视台纷纷蜂拥而上。有些记者真心相信互联网,另一些人则是勉强的皈依者。无论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越来越多的热空气灌进了泡沫里面。

创建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投机过剩的美联储这一次也辜负了自己的职责。如果还有任何人在法律、道德与智识层面具有捅破泡沫的权威,那么这个人肯定是格林斯潘。可是他始终拒绝行使权力,直到为时已晚之际。自从1996年12月的非理性亢奋演讲之后,格林斯潘极少谈论股市。偶尔提起的时候也只会说股票价格反映了信息通畅的投资者的行为。格林斯潘之所以采取放任政策确实有一些过硬的理由。伴随着股市繁荣的长期经济增长降低了福利开支,提升了贫困人口工资,还将许多此前遭到排斥的群体纳入了社会主流当中。此外格林斯潘不愿提升利率的态度也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并没有通货膨胀的迹象,经济不平衡的唯一征兆就是消费物价上升。在九十年代后期,一飞冲天的贸易赤字,笔直下跌的个人储蓄率,以及陡然上升的债务总额全都意味着股票市场将经济推向了摇摇欲坠的境地,但是格林斯潘依然站在一边无所作为——这一事实无法与他的意识形态完全割裂。

作为自由市场的狂热信徒,格林斯潘相信个人的投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私事,就算这些决定不合道理也没有外人置喙的余地。甚至当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公开警告投机泡沫的危险时格林斯潘依然拒绝采取行动。身为安.兰德的追随者,他相信美国资本主义正在眼前更新换代。在一场又一场演讲当中,他反复主张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在掀起一场席卷整个经济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如果没有格林斯潘的大力宣扬,新经济的主旨很难得到如此广泛的接受。他喜欢扮演大学教授的角色,在公开言论当中从不把话说得太满,总会同时表达正反两面的立场。但是华尔街忽视了他的细微暗示。他们将他的财富分配课程重新包装一番之后就兜售给了投资者,而公众听到的信息毫无模棱两可之处:美联储主席相信新经济是现实,因此股价理应步步高升。格林斯潘很清楚正在发生的一切,但却没能采取有效的遏制手段。

硅谷、华尔街、媒体与美联储全都在互联网泡沫当中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是美国公众的贪婪与轻信。门肯曾经写道:“欧洲人最喜欢的幻觉就是美国人都是一帮肮脏的财迷,除了钱什么都不想。甚至就连英国人偶尔都会与这种想法眉来眼去一番。但是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事实基础。相对而言,美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对于金钱并没有多少心心念念的牵挂。美国人最恶毒的攻讦者对待金钱的态度肯定不会比美国人更高尚。”假如门肯活到九十年代,恐怕就不会如此理直气壮地为美国同胞声辩了。在互联网繁荣的高峰期,整个美国都被网络致富的理念吞没了。大学生、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牙医、医生、记者、国会议员甚至于好莱坞明星全都在买卖互联网股票。电视节目与时尚杂志如果不搭配一篇最近的互联网富翁访谈就不算完整。互联网股票最终确实扩散到了英国、德国与日本,但是这些国家的互联网狂热根本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

互联网经济本身就是美国的创造,由美国的公司主导,由典型的美国人引领。例如朴实内秀的农场少年马克.安德森,勤勉不懈的亚洲移民杨致远,高中优秀毕业生杰夫.贝佐斯,口若悬河的预科生亨利.布洛吉特,精干活跃的纽约客詹姆斯.克莱默,坚韧执拗的工程师吉姆.克拉克,在这样一批角色的饰演下,互联网繁荣与崩溃看上去就像是一部经典剧集,抓住了全国观众的想象力,直到最后一集结束为止。但是这部戏的观众并不是懒散被动的受众。通过辞去工作参加互联网创业公司或者购买雅虎股票,他们也成为了这部大戏的群众演员。不想被冷落的欲望是一切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燃料。如果再搭配上贪婪,运动基本上就不可抵挡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