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去向、人间无数 -- 桥上

共:💬140 🌺106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0:硅,碗

“硅”这个字,现在到处能看见,新时代的科技革命,让这个本应生僻的化学元素字大出风头。其实,“硅”这个字是非常后起的,甚至东汉《说文解字》都没收入,只在北宋《广韵•陌韵》中有“硅,硅破。”,明代《正字通》说是“砉字之譌”,而《广韵》认为“砉”是“皮骨相離聲”。因此,这个“硅”是个譌来的象声字,音hè,不是现在音guī的那个“硅”。只是两个“硅”字字形相同而已。“硅”字图形我贴在了下面图10中,上面一排左边第二个。

现在的“硅”是作为化学元素字新造出来的,是属于碳族的第十四号元素的中文名称,本来读xī,与这个元素的拉丁文名称silicon第一个音节谐音。之所以用“圭”这个声符,是因为造字的先贤对古典文化很熟悉,有个田畦的“畦”(qí)字也是用“圭”作声符,在古代文学典籍很常见,例如:“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王维【春园即事】),“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杜甫【无家别】)。“畦”既与田园土地有关,“硅”元素又常出现在土壤成分中,于是造出了“硅”。

另外,在造字的先贤那里,“硅”(xī)和“畦”(qí)是同音的,但到了汉语普通话中,这两个字读音又有了差异,从这儿就看出x和q这两个声母实在是离得很近的,你说稀奇不稀奇。

不过,这个新造出来的“硅”字不仅和原来那个音hè的“硅”撞了车,而且这个“硅”本身当时的读音xī也和好几个化学元素字的读音撞了车。另外,那会儿还有很多不那么熟悉古典、同时在他们那里“硅”和“畦”也不是同音字的化学工作者,按读字读半边的法子,把“硅”读成了guī。于是,为避免把“硅”错读成guī,又改用“矽”代表这个元素,“矽”自然也读xī,可没了古典的联想。现在还有矽肺、矽钢片这些词,就是那时留下来的。

到1953年,因为还有个更常见的化学元素字“锡”以及另一化学元素字“硒”也读xī,为要尽量避免同音字,才由中国化学会提出,将这个化学元素的名称再从“矽”换回“硅”,索性改读guī。据我听说,其实在1953年之前,已经有些化学工作者索性采用读guī的“硅”取代“矽”以避免同音。这方面的各种说法可以看看邵靖宇先生《硅字的来历与变迁》《关于“硅”和“矽”来历的补充》、王力先生《废矽改硅:避免中译化学名词同音字的一次选择》

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里,除了“硅”,还有“硫”、“碘”、“硼”、“碳”、“磷”,也是化学元素字,都是其单质在常温下为固体的非金属化学元素,大都古已有之。注意,这里“石”作为化学元素字部首的分类意义倒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后来我们在化学方面的先贤规定的。非但如此,还有“矾”、“硝”和“碱”,也都是古已有之的化学字,也由先贤赋予了新意义。看来,古代的化学也大多和各种石头有关,才有那么多以“石”为部首的化学字。

下面再贴一遍化学元素周期表,其中还有另外几个不太常用的化学元素字,其中“砷”也是古已有之,不过作为化学元素字的义项却是后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硅”还有“碗”的部首都是“石”,“石”这个字,《说文》说是“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这里的“厂”并不是工厂的“厂”,而是“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象形。”(《说文》),大意是突出的山崖,可以遮风挡雨,人能住在下面,读音是hǎn。“石”字和“厂”字的图形也在下面图10中,都在最左边。

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都和各种石头有关,首先是“石之靑美者”——“碧”和能吸铁的“磁”石;然后是出于石的“矿”和“碴”,“砂”和“砾”;又有石类制品如“碑”和“础”,“碾”和“磨”,以及“砖”和“砚”,“碗”和“碟”;还有与石头有关的动词如“码”和“砌”,“砍”和“砸”;“磕”和“碰”,“破”和“碎”;以及与石头有关的象声字“砰”、“磅”和“碌”;还得加上形容石头的“硕”和“硬”和“确”;等等。

再就是“碗”那个字,也是后起的,但不是“硅”那种后起,而是说“碗”是后起的异体字。“碗”字先前使用的异体字主要是“㼝[夗/瓦]”,《说文》,“㼝[夗/瓦],小盂也。从瓦,夗声。”;还有“盌”,《说文》,“盌,小盂也。从皿,夗声。”;都和“碗”是一个意思,就是吃饭的家伙,这可是真正古已有之的。

下面是新石器时期磁山文化红陶平底碗的图片,出自《故宫藏新石器时代陶瓷欣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下面是新石器时期灰陶碗的图片,出自《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陶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上都是非常古老的“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10

“碗”、“宛”、“夗”三字的图形占据了上图右半边。图中有些“碗”的字形中还包含“金”的图形,可以认为这些图形其实表现的是以“金”为部首的“鋺”字(或应隶定为[夗/金])。以金属制成的“鋺”现在很少见,因此这个以“金”为部首的“鋺”字现在也几乎没人会用。不过,古时候制“碗”的材料并不像现在这么单一,于是古人要把“碗”分类时也就犹豫不定:一会儿想把“碗”分到“金”那一类,就有了“鋺”;一会儿想把“碗”分到“瓦”(陶器)那一类,就有了“㼝[夗/瓦]”;一会儿又想把“碗”分到“石”(磁器)那一类,就有了“碗”;不仅如此,还出了个以“木”为部首的“椀”字;另外,也有人索性另辟蹊径,把“碗”归到器皿那一类,用“皿”作部首,就又有了“盌”。后来,我们最常用的碗变成了磁(瓷)碗,“碗”才成了最常用的“碗”。

“碗”的声符是复合声符“宛”,《说文》说“宛”是“从宀,夗声”,这里的基本声符“夗”读yuàn,徐灏注笺:“夗者,屈曲之义……”;“㼝[夗/瓦]”和“盌”的声符就只是“夗”,《说文》:“夗,转卧也。”,其图形由两个蜷着身子的侧卧人形组成。

“夗”作为声符,只发三个音:wan、wo、yuan,其中wo少见,主要是wan和yuan,还有个常见声符“元”,能发六个音:guan、huan、ruan、wan、yan、yuan,就包括了wan和yuan。看来wan和yuan这两个音还是很有缘份的。

“硅”的声符是“圭”,音guī,《说文》云:“圭,瑞玉也,上圜下方。从重土。”,“圭”字的图形同样在上图中,在“硅”下面,和现在的字形差不多。

下面是声符“圭”和“夗”主要读音位置图,黄色的是“圭”的一些主要读音,蓝色的是“夗”的一些主要读音,图中可见,“圭”的主要读音相当分散,而“夗”的主要读音则集中在一处,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下面是“圭”为声符的四个常用字(自上而下)“圭”、“卦”、“佳”、“蛙”之读音变迁,据王力《汉语语音史》推拟。从中可见这四个字的读音一开始其实也相当接近,后来才慢慢分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0

————————————————————

下面是“圭”字和15个以“圭”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圭”这个声符能够发的12种不同的声音:

圭guī

卦guà佳jiā挂guà闺guī洼wā娃wá桂guì硅guī畦qí崖yá

蛙wā街jiē褂guà鞋xié涯yá

ai、gua、gui、hui、jia、jie、kui、qi、sui、wa,

xie、ya。

下面是“夗”和8个以之为声符的常用字,再下面是“夗”这个声符能够发的3种不同的声音:

夗yuàn-wǎn-wān-yuān

宛wǎn怨yuàn鸳yuān腕wàn碗wǎn豌wān惋wǎn婉wǎn

wan、wo、yuan。

下面是40个以“石”为部首的常用字,以及以“圭”和“夗”为声符且不含50个常用部首的6个常用字:

石矾矿码砖砂砚砌砍砸砰础砾破硅硕硬硝确硫

碘碑硼碉碎碰碗碌碟碴碱碳磁磕磅碾磨礁磷碧

卦闺畦街鞋豌

通宝推:mezhan,梓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