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反歧视者的逻辑无法自洽 -- 波素扬舟轻

共:💬16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罗素悖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方面我认同沃格林的说法,这种语言问题只有在遭遇重大现实危机的时候才会成为问题。所以才能在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诸子百家对名实的关注乃至名家的「诡辩」。爱利亚学派的芝诺悖论、麦加拉学派的说谎者悖论……这些都意味着现实的政治危机。他们都明确指向一件事情……「同一性」。我们所称的事物,是否是同一样事物?而且他们都用了类似的论证,那就是「变是不变的」。并且推导出本原或者本质是不变的。

这也反应在悖论的解题思路上。常见的思路是逻辑分阶,或者指向不同的客体。比如所有人都在说慌,其实是我在说谎(第二阶才是真的)。不变的变(是本原),不是变化的变(是事物)。这些本质上是改变外延,设立更高标准排他或者排己。中国还有一种思路,那就是改变内涵,通过改变定义的预设,将原本包含或者不包含的情况算进来或者排除。比如鲲变成鹏算不上变化(本质不变,外形变了),我往西走两步还是在东边(共相不变,殊相变了)。诸如此类。

回到现代,我们会说:民主不民主,法制不法制,自由不自由,共产不共产……我们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意思是,民主制度在形式上是民主的,但是他没有做到实质民主。也就是在事实上它属于民主,但是在价值上,我们很难说属于。

这样,我们就来到了问题的实质。那就是事实与价值的混淆。由于意义的标准和相应价值体系的缺失,当我们试图用这样的话去反驳那些恶劣政治现象的时候,只会被那些形式主义者击垮,我们已经很民主,很法制了。不要和我讨论这个问题!反之亦然。

这些事情随处可见,但你永远也不会有结果。因为价值的缺失,就是现实的缺失,有些人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去接触到那些事实。大家连相同现象的认识都做不到,何况共识。

———

所以,这个问题及其解决方式,虽然看起来无聊,像废话一样,却无比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语言上的刻意混淆、常识的消失(即大家会用同样的方式理解),这个问题是不需要讨论的。罗素悖论也有一百多年了,但自说自话,混淆实质的问题至今并未改善。他们甚至出现在最讲逻辑和清晰的学院派分析哲学那里。😅

最后,推荐一本书,《悖论简史》。按现代观点看也许很无聊,但是关键不在于悖论,而在于他们试图证明的本质。比如生病的苏格拉底和康复的苏格拉底被视作等同的(同一个人),那么健康的苏格拉底依然是病的,所以不存在所谓同一个苏格拉底(不严谨,只是相似)。这个说法放到公民和大写的人(城邦)上意味着什么显而易见。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