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遥远的传说-也说西安小吃 -- 际会风云

共:💬45 🌺4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遥远的传说-也说西安小吃

    长安自古物阜民丰,又有东西方文化交汇融通,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游人惦记着传说中的西安小吃。在下不才,也想给这座居住了40年的城市做做广告。不想讲泡馍、凉皮等大路货,先说说记忆中的几种消失了的小吃。随便聊,说到哪算哪。

    我原先上班的地方叫柏树林,别看这名字土,却是这西安城中一个好地方。论文化底蕴,东边是下马陵,就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祠;西边是碑林,小时候大家练大字的字帖都是从这儿来的;北边是端履门,是明代秦王府的大门,其实也是唐皇城遗址;南边是文昌门,这儿的城墙上有座魁星楼。这种好地方当然有好吃的,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家:秦豫肉夹馍,王家饺子,还有一家腊汁肉揪面片。秦豫还在,搬了地方,我认为还是西安最好的肉夹馍,各位要尝尝的,得早点去,一般中午就卖完了,下午人家就打扫卫生休息了。王家饺子,印象最深的是头次去,门口一个白胡子老汉在开票-按传统国营餐馆管理规范,先交钱开票,再上饺子。西安有饺子宴,按理说一般饺子馆都有几种甚至几十种饺子,我张口就问有什么饺子,老汉眼睛一瞪:“额这里只有一种,羊肉韭黄。”我头次去,心想既来之则安之,这态度,这回吃完,下回不来了。没想到饺子一上来,我震惊了:这太tm好吃了。这饺子与传统西安回民饺子不同,传统回民饺子馅料有大量香料,借以掩盖羊肉的膻气。这饺子就是韭黄加羊肉,韭黄鲜嫩,羊肉也无膻气,却很香,馅分量也足,就像一颗肉丸,还加了鲜美的肉汤。自此后一发不可收拾,每周必去。直到街道拆迁,王家饺子又换了地方经营了几天,不久就消失了。现在想想,可能是老汉年纪大了,或是新地方租金太贵。总之,找不着了,我现在每次路过,都在想还有没可能再吃上一顿。

    另外一家腊汁肉揪面片,号称是这种面的发源地。肉多且香,尤其是肥肉,浸饱了汁水,现在想想还留口水。面片筋道,特别的是面上撒了一层芝麻,更增食欲。更加神奇的是,老板养了两只鹩哥,会说话的,等面的时候,就逗鹩哥玩。老板是中年人,做生意好像不太上心,总是记不清客人点的东西。这家也是拆迁后不见了,可能是老板嫌餐饮业太累吧。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摁爪

      就是因为传说中的西安小吃想去西安旅行

    • 家园 遥远的传说-也说西安小吃续3

      来这里的各位大家好!有几位朋友跟大家分享了西安的更多小吃,一方面是美食,更多的是记忆中美妙的一瞬。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西安的面。说起面食,很多朋友回想起山西,其实,陕西的面食要比山西好。山西的朋友且慢拍砖,这仅是个人口味,包涵包涵。

      我因为工作机会,走过不少地方,特别是山西,也在这三晋大地吃了不少面。隔壁两个帖子正好在讲焖面,我上周还在晋北连吃两顿铁锅焖面,鲜扁豆,干扁豆,五花肉,排骨,土豆,吃了个不亦乐乎。其它如削面、剔尖,抿尖等等,也吃了不知多少,但总的印象:品种、味道不够丰富。原因是不管是削面还是剔尖,或是其它,浇的卤就那几种:西红柿鸡蛋、炸酱、白菜等,多吃几顿就有点腻了。

      陕西的面风格就截然不同,从汤面、干面、到摆汤面,从头发丝细的拉面,到论根吃的裤带面,从具有视觉和味觉冲击力的岐山哨子面,到大道至简的油泼面。我跟外地的朋友经常说,一天三顿,连吃一周,每顿不重样,还包你吃不腻。不仅是面条,其它面食,如馍、饼、饺子、面皮等等非常丰富。如果您能在西安住上几天,真的可以过过嘴瘾,前提是找个人带路。网上也有相关攻略,但好像更新的不及时。因为拆迁等原因,我也有好多地方找不到了,尤其是清真的面,好吃的基本都不见了。最值得吃的是几种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岐山面,都是在其它地方很难吃到的,就像擀面皮、锅盔等等,也跟外地买的大不相同。

      待续。。。

    • 家园 这个系列真是勾起无数回忆啊,逐篇送花~

      西安确实美食无数,也说说本人在西安时印象最深的两样:

      作为一个爱吃面西北人,北方的各种面都吃过不少,不管是汤面/拌面、面条/面片,应该说是各有千秋,做好了都很好吃。有些面的臊子的做法并不固定,口味更是多变。 而油泼面比较独特,几乎算是配料最简单的面,有一次被人领到兴庆公园后面一片平房中的小面馆,叫了两碗油泼面,碗里除了面只能看到葱花,辣椒面和一点油。搅匀了抄起一大筷子送到嘴里一嚼,才知道竟然可以用如此简单的料就把面做的这么好吃,一个字,服了。

      第二个是葫芦头泡馍。我一般不会给外地来的朋友同学推荐羊肉泡馍,大部分人会觉得比较腻,吃不惯(尤其是最有名的那家)。但带他们去吃葫芦头,没有不叫好的。先上一盘什锦泡菜清清口,再来一大碗葫芦头,那真是又香又暖。

    • 家园 西安人北京吃卤煮

      第一次吃卤煮,是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哥仨从大兴跑到北京城里办事,刚上班,都是碎催,兜里没钱,早上吃了早饭出去,中午就给省了,结果下午天突然转黑了,冷得要死,军大衣也不够了,脚上的半高帮的陆战靴,单的,跟穿了双片儿鞋似的。雪花一下子就起来了。好不容易等着了去黄村的公车,癫了小一个钟头,下了车,踩着大雪往工地跑,没别的,只剩下饥寒交迫了,别看现在大兴牛X了,那时候,那天气,那钟点,哥仨一个劲给自己壮胆,厂里的食堂不会关了吧?不能够,绝对不能够。我们是给一个工厂干项目,就吃人家工厂食堂。三兄弟跌跌撞撞冲进食堂,WC一个吃客没有,赶紧跑到打饭的小窗口,探头一瞧,正收拾呢,大喊我们要吃饭,就一个厨子,相貌堂堂,雪白细嫩,撇哥几个一眼,“今儿没别的就卤煮,吃不吃?”哥仨齐声答道“吃”,然后面面相觑,什么TMD玩艺儿。厨子切火烧,杂碎,肠头,滚烫的汤,自己唠叨,反正也没人了,全给你们把,咣,半盆香菜,葱花之类的倒进了三个盆,是盆不是碗。加了一句,这天哥几个得来二两吧!听人劝吃饱饭,3块钱来了一瓶金星,大瓶的,那时候还没涨价呢。以老北京的标准,把卤煮作成那样,得吊起来打,可咱是头回吃,分量够,够热乎,二锅头又加把火,一身的寒气一下子飞出九霄云外,香!!以后牛逼得馆子也吃几回,没有任何一顿能留下什么痕迹,吃完了就忘了。只有这顿卤煮占了我想念北京的很大一部分。当时我跟其中一个各喝了有二两,还有个小哥们儿,才18,从没喝过白酒,我们也就20多点,没怎么喝过白酒,但是被师傅们强迫喝过。省下了半瓶,我们劝他喝点也暖暖,小哥们想了想,一把抄起来,底儿吊,我们哥俩傻了,然后哥仨踏着厚厚的积雪,在黑咕隆咚的厂区,朝回走,一边以最大的音量唱歌,鸳鸯蝴蝶,同桌的你,笑脸什么的。

      • 家园 卤煮VS法国菜

        我有一姐们儿,有阵子常驻巴黎,每半年休假回北京,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张罗吃顿卤煮。巴黎风花雪月VS北京胡同下里巴人,对比非常强烈。

      • 家园 每回回北京就想着卤煮

        当年吃过的最好吃的是在德外的街边,晚上才开摊,4,5块钱一碗。当时想,要是有钱一次能吃两碗该有多好啊。

        好多年了。

    • 家园 想念西安

      可能每一个人最心仪最难忘的吃食,味道只占原因的3,4成,另外的东西全是些记忆和情感的因素,所以北京胡同里的孩子难以理解上海孩子心里的菜肉馄钝,而上海孩子对卤煮很难产生感情一样,例外当然有,不普遍,曾经在西安时,外地来的朋友,非自己坚持决不主动带去吃羊肉泡馍。自己喜欢就行了,心里美,自然有心里美的人啊,事啊。有一个姐们儿,20岁不到时是个美女吧,每当提及老关庙一个老太太的蒸馍加羊脑子,哈喇子能淌出半条街去,那东西,兄弟我自己,自己的兄弟,兄弟的兄弟,的兄弟。。。没人有胆量尝一下。回到柏树林,我们小时候有钱的时候,2块不到,就海吃一顿,羊肉泡馍,要不就肉夹馍,没钱的时候,两个人一共2块,去老郭那里吃羊血泡馍,很多看官看了这名字可能都一激灵,心说WC。简单说,烧饼掰块,一个大海碗交给老郭,一个猥琐小老头,以关中那里人的标准,此老头有点太滑了,口碑一般,老头面前一口巨大的锅,滚开,里面是调料汤,飘着一些煮了很久的豆腐,很入味,有一个伙计,把一些切成细条的羊血,有时其实是牛血,甚至是猪血,还有粉丝,摆一些在饼上,老郭大勺捞汤浇在碗里,再把汤到出去,来回几次,碗里东西熟了,老头加半勺熟猪油,一堆辣椒油,一堆香菜,还有几块豆腐,又盛满汤给我,颤颤巍巍端到他家门口的几个破桌子上,骂骂咧咧剥一堆蒜,狼吞虎咽开吃,真香啊,为什么骂骂咧咧呢?因为就是几个半大孩子,我们也知道,这也太TMD不卫生了,尤其是收钱的和拿饼的都是他那个是他块头两倍的很粗鲁的老婆,时过若干年,每一次去台湾人开的BUBBLE TEA店,卖饮品的小姑娘一个比一个水灵,甜美,却总是让我想起老郭的老婆,对比太强烈了,形象上的两个极端。可是没关系,回忆很难忘,一块吃的时候,一个伙计总是边吃边威胁吃完了给锅里扔砖头,打字的时候都笑岔了,就好像他在我边上说似的。上回回去,大早上跑到刘峰肉夹馍,腊羊肉,腊牛肉,夹个馍,来碗糊辣汤,味道不错,可是吃了个索然无味,原来跟我一起早上5点去吃第一碗糊辣汤的人都只在手机里。满铺子乱瞅,希望能看见LIUPIZI,但是没有看到一个符合我对他容貌想象的人,于是现在想念的吃食又少了一样。。

      • 家园 另外您这个描述…………

        我怎么觉得自个儿是个吃食儿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