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98):三说“三铁” -- 本嘉明

共:💬97 🌺594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京广和京沪不一样。。。

      你可以认为并不存在“京广线”,只有“京汉线”和“武广线”。这两条高铁是分别开通、独立营运的,里程都和京沪相当,略短,正是适合高铁发挥优势的长度。唯一的问题是武汉不存在上海那么大的客流,如武广大部分客流是湖南人来往广东,到武汉的很少,京汉有大量河南人中途下车,到武汉的也不多。但是为了全局考虑,不可能修两条断头路,必须要在武汉连起来。所以从经济考虑,应该设法增强武汉的辐射力,使周边客流都从武汉中转,包括四川重庆的客流来往京沪穗都可以从武汉中转(民国时就是这么走的),等中部地区经济比较壮大了,客流就均匀了,京汉和武广就可以分别盈利了,根本不必担心京广长途客流有无。

    • 家园 京广高铁应该理解成公交车

      能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的人比例不大的,大部分人都是途中上下车,而北京到广州的航班则没有中途下客的功能,

      • 家园 对的,我昨天查余票也是如此

        北京始发没有票了,但是孝感、郑州中途上车余票挺多的

        说明从北京出发中途下车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现在应该已经先进到中途下车,车票接着卖的地步了吧?不过还是不清楚车票的预留到底是多少

    • 家园 本大在搞笑么?

      京广线从军事效益,政治效益,国家体面上讲,是值得的,TG含笑忍亏,亏得起------最多以后不在国内搞这么长的“世纪碑工程”了。短一点的高铁,继续上马。

      铁路不联网怎么玩啊

      再说京广不是武广、郑武、京郑三条“短”高铁么,只不过这三条刚好连起来而已

      • 家园 你不过是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而已

        我要说的是:从连云港到汉堡,坐高铁去,有几个旅客愿意?就好比从北京坐到广州,有几个旅客愿意?我不是否定这么坐车,而是要看实际,不要一厢情愿。如果这么坐长途高铁的人真不多,那么可能要考虑建“欧亚铁路(中线)”为货运线。

        • 家园 北京 - 汉堡这个距离正是国内建高铁客运的原因之一

          这点你说对了,国际长途客运,目前没有其他手段能取代航班。而一个城市机场的调度能力是有限的,增加国际长途客运就势必削减国内中短途客运。我记得去年春运高峰北京机场有个客运统计,整体上升,但国内客运下降,国际航班客运上升幅度更大而补偿了国内客运的下降。

          我估计国内将来的铁路客运会采取大城市之间主要以高铁为主,大城市周边以轻轨为主的模式,均为电气化。既有线路则会转移到以货运为主。电气化客运有一个好处,繁忙时节加挂两节车皮很容易。这个我在日本乘坐轻轨时就发现了,正常6节车厢,站台足够容纳8节的情况不少见。这个风格不正好适应春运等罕见却又繁忙的高峰。轻轨也可以简单负责一些周边货运,比如日本的客运轻轨晚间会有三十多吨的油罐车运营。机场腾出更多的运力负责国际客运。

        • 家园 火车中途可以上下车啊

          只计算始发站到终点站客流是飞机的算法 火车就算没人愿意从头坐到尾也没关系 车上一直有足够的人就行了 不需要一直是同一批人

          • 家园 中亚,就是个“地理黑洞”,蛮荒一片

            用铁路横穿中亚,车停哈萨克斯坦,人家没几个人要上车,又不欢迎中国人涌下车。你怎么保证载客人数?

            需要沟通的,就是路线的两端,是西欧和东北亚。但人作为“货物”,不耐久坐,宁可坐飞机。既然如此,就直接规划货运线的“欧亚铁路(中线)”,造价节省很多。

            而一旦欧亚铁路不上高铁,中国高铁目前在研制500公里时速的下一代,还有多大的意义?毕竟中国的国土纵深也就这么大,客流量大的区域就更小,350公里时速已经相当胜任了。

    • 家园 有经常往来北京广州的河友回答一下为什么吗?

      高铁耗时8小时,飞机耗时3.5小时,加上安检5.5小时,打折后的飞机票比高铁的一等座还便宜,可是1.28早上的高铁票已经卖光了,但是网上早上8:55的打折飞机票居然还可以买到,道理在哪里呢?

      G79停的有不少大城市郑州、武汉、长沙;G71停的都是些小地方比如孝感,是不是大部分都在这些小站下车了,其实在广州下车的其实较少?

      晚上10点半到广州的高铁票还有剩余,这个我能理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