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宋朝并非积贫积弱 -- 温相

共:💬25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宋朝并非积贫积弱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

    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

      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这一点宋朝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宋朝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最后就是要扬国威于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好是每年封一次狼居胥。天可汗算什么?要宇宙可汗才爽――这宋朝就更加糟糕了,什么长驱漠北,直捣黄龙就别提了,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

      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是前 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有一个数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但相对在财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坏。我们之所以认为宋代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少。

      那么那庞大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熙宁10年(1077)北嗡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著名的泼曰实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那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由于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挺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的捆在自然经济之中。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集中的趋势,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却使它得以成功的跳出了这一循环。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少得多。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而这种以赤字经济的手段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也颇有些现代味道。假如我是一个专门搜寻“中国的世界第一”的人的话,我甚至可能说宋朝在世界上第一个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当然,我不是)这虽然好象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认为王安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人的却决不只我一个,也决不只是在开玩笑。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1000贯钱去买一把刀(林冲买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斋志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在中学课本里我们曾经读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对马可波罗的存在以及他是否来过中国还有争议,但是世人所公认的是“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确实是当时欧洲商人接触到中国文明之后的见闻感受)如果说那些描述还不够具体的话,我们还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些事实: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子);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br>鹨┑募窃厥窃谕硖?;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则一年纳税商品额即达80000万贯,平均每人8贯以上。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2000-3000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1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贯或更多。

      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后妃干政,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

      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这一切,都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蒙古人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前面我们对这一点已经有所描述,这里再看几个数字。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南宋嘉定1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得户937万,也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这减少的上千万户,几千万人口固然有一些是逃亡了,AZTGB但大部分还是死在蒙古骑兵的屠刀之下。

      坚决不肯同化,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国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呷然而止。近百年后,虽然汉族起义者又夺回了国家政权,但朱元璋却错误的吸取了王安石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开历史的倒车,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人的战舰开进珠江口。

      当然,如果宋元战争是另一个结局的话,中国是不是就真的能发展到资本主义,谁也不敢断言。就像没有人知道萨拉米海战如果波斯人胜利会怎么样,勒潘多海战如果土耳其人胜利会怎么样一样,也没有人知道崖山海战宋人胜利会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宋朝时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中最繁荣,发达,最有希望的一段,我们想要摆脱“寄托”的困扰,让传说中的中文托福成为现实的唯一的希望就在那里。然而,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这希望早就随着那轮血红的残阳一起陨落到崖山背后去了。所以在这里空发感慨也没有什么用,充其量也就是增加一点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真正想做点什么有用的东

    西的话,还是让我们奋发努力,争取让百年之后的后人不要再发这样的感慨吧!

    通宝推:oboeman,
    • 家园 不麻烦的话,我很想作者能不能列一下,数据的出处的书,这样

      不麻烦的话,我很想作者能不能列一下,数据的出处的书,这样自己也能去参考一下,以及想了解小数据统计的方法。

    • 家园 不足称贫,难辞弱名

      如果要为宋的贫弱之名辩护的话,不妨先问宋朝的富庶原因何在。

      《史记.滑稽列传》云: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本也。纤啬筋力指(农夫)筋骨瘦弱、耗尽力气,代之农业生产。无论有宋一朝的农业税比例如何之低,工商业如何之发达,都应看到中原王朝农业立国的根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会,只有土地产出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奢谈工商业,后者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土地的产出。换句话说,工商业的产出依附于土地的产出,是农业生产的衍生。单单看工商业所创造的赋税而无视国家的经济结构,是没有意义的。

      对比另一个维持较长的汉政权明王朝。明朝的强势——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文化经济上——一直维持到中后期,期间财政最乐观的年景也远不如宋。但要看到,有明一朝运气不好,赶上小冰川期,农业生产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对农业立国的王朝来说绝对是噩梦。虽然自然环境的变迁不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但至少是重要影响因素。作物减产提前引爆了各种社会矛盾,并最终葬送了整个王朝。

      另一个例子就是唐。武则天主政时期,不得不多次移居洛阳办公,原因是关中的粮食产量下滑严重,而蜀地运粮困难。政治重心的东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这里不是想说明政治重心的东移导致了唐后期的一系列问题,而是说,土地产出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反观宋,两宋期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南方水稻高产区也较少受到影响,没有严重的自然灾害。这就保证了土地的产出及其衍生的工商业的活跃。终其一朝,“治生之本”未受威胁。表现就是农民起义始终没有大到动摇国本的程度。愚以为,这是宋朝富庶的根本原因,至少是重要原因。宋朝令异族垂涎的财富、众多的人口、发达的工商业乃至影响至今的市井文化,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再论其弱。

      平心而论,缺乏长城庇护、缺乏战马而难以组织庞大的骑兵,确实构成了她的软肋,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虽不及唐朝前期近百年的拓边猛烈辉煌,但至少可圈可点。但帝国军事力量的急速衰败是不争的事实,拥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资源面对并不强大的敌人却乏善可陈,堂堂中原之国,把安宁寄托在异族的满足上,无论如何都称不上强大。

      在冷兵器时代,由于各种原因组织纪律性几乎是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令行禁止”的军队——比如岳家军——可以说无敌于天下,而游牧民族的骑兵面对训练有素的重装步兵时并无多少优势。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来源,是积极的训练。

      在和平年代,军队难以保持战斗力。一方面是缺乏动力,再者腐败滋生。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军队训练的高昂成本,使得很多王朝在没有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不愿意积极训练军队。这个因素有多大影响呢?以明戚家军为例,戚家军并非常备军,士兵平时务农,定期训练,饷银约为打短工的水平(不过收入较之稳定些)。戚家军号称纪律严明,训练有素,阵脚移动时(类似我们军训时的分列式),每走20步(大约,如有误,请指出)就要整队一次!!然而就是这样的训练水平已经可以藐视倭寇了,对付兀良哈蒙古骑兵也绰绰有余。

      宋朝的军队则有足够的条件完成相应的训练,他们不缺粮食,发达的手工业也为帝国军队提供了较其他王朝更优质却更便宜的装备。所以,虽然有前述软肋,但这并非不可以弥补。宋军连暮气沉沉的辽、迅速腐化的金的军队都搞不定,面对锐气十足有勇有谋并且灭金之后鸟枪换炮的的蒙古军队,楼主的假如一丁点儿可能性都没有。

      当然,说得最多的就是宋朝军队的“体制问题”了。这个问题,不予赘述。

      总之,宋这个影响深远的王朝拥有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前朝自愧不如后代拍马难追,内忧不足伤国本,而竟亡于异族,几可与晋比肩。而晋的摊子,要远比宋难看。这样的王朝,说她窝囊,实在不算冤枉。

    • 家园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宋朝立国后重文轻武,军人待遇虽好但地位太低,重养不重训;如此军队的战斗力及战斗精神哪堪大用。宋朝犹如大胖子乘舢板而越海,焉有不覆。

      反观欧美皆持剑经商,经济军事相辅相成,这才是成功之道。

      现今之中国,类宋。

      • 家园 那为什么美国国防部长一定是文官?这也是“重文轻武”?
        • 家园 两个概念

          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是因为政府担心军队的势力太大而采取的平衡措施。如果照你的逻辑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岂不是军政府?

          所谓“重文轻武”是指文人与武士的政治、社会地位的比较,也就是主导权、话语权的比较。

          • 家园 你其实已经回答了自己~

            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是因为政府担心军队的势力太大而采取的平衡措施。如果照你的逻辑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岂不是军政府?

            所谓“重文轻武”是指文人与武士的政治、社会地位的比较,也就是主导权、话语权的比较。

            艾克要当总统,那可是先急忙脱下那身军装,以政治家或者说“文”的身份参加竞选的。如你所说,如果他以五星上将当选总统,那几乎可说是军政府了~

            同样的还有鲍威尔上将。要当国务卿?——可以,先把那身军装脱了!

            我们比较下来,美国文人与与军人的政治、社会地位/主导权、话语权,到底是哪个高啊?——身为现役军人就不能当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这是不是对美国军人的“歧视”呢?

            想明白奥妙在哪了么?——为什么同样的模式,到了宋朝身上,就变成了“重文轻武”的万恶之源?

            • 家园 爆炸性新闻

              美国采取的是宋朝模式!!!真奇怪,怎么美军能打遍天下,而宋军连国家的保不住。难道南橘北枳?

              连宋朝边防大将狄青都被几个低级文官当面嘲笑为:贼配军。同样为举子,文举子可风光为官,武举子只能到军中挨打受骂。军人的地位几近于罪犯。难道美军是这样?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美国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我说的是文化内涵,你说的是政治制度;我说的是本质,你说的是表象。你非要把它们扯在一起用你的标准评判,哪我无话可说。

              • 家园 一样的模式为何不一样的结果?不证明了不是这个模式的问题?

                有高级文官嘲笑狄青,但是他们到底嘲笑的是他的武将身份,还是他出身低贱?——这到底是文武矛盾,还是阶级矛盾?

                狄青能够从最低层的行伍士兵,经过奋斗有机会最终升到与宰相并称“执政”的枢密使,这难道不是宋代武人受到重视的表现?——相比之下,至今还没有一个出身低级士兵阶层、而非军官阶层的五星上将、国防部长的美国,狄青的例子难道不更“美国梦”么?

                用你自己话说——宋朝枢密使多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宋朝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类似的模式,完全相反的结果,可还是有人空喊什么内涵形式,而不去好好想想:这个结果到底只是这个模式的错呢,还是由其他自己没有关注的变量所影响的?

                • 家园 鸡同鸭讲

                  据我所知宋朝是唯一没有文字狱的朝代,宋朝是唯一没有军阀割据的朝代。岳飞身为一方统帅,军职够高的吧?屡破金军功劳显赫,影响够大的吧?一句“莫须有”就可杀掉。哪个文臣有此待遇?

                  枢密使难道是武职?军人任文职,文职就变武职?美国国防部长究竟是文职还是武职?

                  用你自己话说——宋朝枢密使多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宋朝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我什么时候说的?你编造的功夫真搞!实在是搞!都达到了当面睁眼说瞎话而不脸红的地步!!!

                  美国和宋朝什么模式是一样的?政治?军事?社会?制度?相同在何处?批评别人

                  空喊什么内涵形式,而不去好好想想
                  那么就拿出你的思想来让大家看看。

                  • 家园 终于有些自知之明了~确实鸡同鸭讲

                    据我所知宋朝是唯一没有文字狱的朝代,宋朝是唯一没有军阀割据的朝代。岳飞身为一方统帅,军职够高的吧?屡破金军功劳显赫,影响够大的吧?一句“莫须有”就可杀掉。哪个文臣有此待遇?

                    哦,知道岳飞是吧?——那我们就来好好谈谈岳飞案~

                    岳飞案牵连的仅仅是一个武将的岳飞么?除了张宪岳云,岳飞的主要部将倒不是首要打击的目标。反倒是其幕府的文臣幕僚一个都没漏网,连上书帮岳飞说话的文士都一并遭殃。

                    就拿主战派文臣来说,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李光,也一道受到迫害。史载“祖宗以来,执政官得罪,无如光被祸之酷者。”同为宰相的赵鼎、张浚等人也无一漏网,尽数遭到打击。

                    这就是秦桧一党针对整个主战派大臣的大清洗,还管你是文是武?

                    美国国防部长/宋朝枢密使多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美国/宋朝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怎么?除了“美国国防部长”换成了“宋朝枢密使”,自己说的这段大而空洞的话就不认识了?

                    你的这段话,说到底不过是自己的主观感受罢了,真要问你根据恐怕又要说我刁难你了。那么同样一个评价,用在美国身上就行,用在宋朝身上就不行?——这是什么道理?

                    枢密使难道是武职?军人任文职,文职就变武职?美国国防部长究竟是文职还是武职?

                    给你科普一下官制先,枢密使既不是武职也不是文职,在宋朝称为“差遣”,是文武官员实际负责的工作。虽然总体上以文官居多,但是并没有“文武”的限制,武职枢密使同样为数不少~

                    同样,国防部长这个职务既不是武职也不是文职,本朝国防部长就多由军人担任。若按照你的逻辑,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那可是对军人大大的歧视,是“重文轻武”了~

                    一样米养百样人。一个人生了病了,不从多角度去考察问题,就只知道一个劲地钻牛角尖去怪米不好?都是吃米的,宋朝生了病,美国活蹦乱跳,这到底是米不好,还是其他别的原因?这个都想不明白?

                    • 家园 换头有术,强奸有理

                      美国国防部长/宋朝枢密使多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美国/宋朝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怎么?除了“美国国防部长”换成了“宋朝枢密使”,自己说的这段大而空洞的话就不认识了?

                      你的脑袋换成宋祖德的脑袋,还是你吗?宋朝枢密使=美国国防部长,大概中国古代历史该换成美国现代历史,赵匡胤就是是华盛顿。瞧你的逻辑,偷换概念你也该暗着来。

                      若按照你的逻辑,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那可是对军人大大的歧视,是“重文轻武”了~~
                      我有这样推导过吗?我只说那是
                      美国国防部长由文官担任只是基于军队不干政的理念,并不代表军队的地位不高,正是美国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才有此措施
                      你真会强加于人!“美国军队势力、地位的高涨”=“重文轻武”,你的逻辑可真霸道。

                      都是吃米的,宋朝生了病,美国活蹦乱跳,这到底是米不好,还是其他别的原因?这个都想不明白?
                      那你告诉我他们吃的是什么样的“米”,其他别的原因是什么?

                      再说岳飞。为什么文官的到的是“迫害”武将却要丢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