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能否象心电图一样,把中医里的脉象记录下来? -- 说了就走

共:💬46 🌺4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讨论】能否象心电图一样,把中医里的脉象记录下来?

中医讲望、闻、问、切。这切,就是指诊脉。但中医对脉象的描述却比较简略。在中医院看病时,医生下的记录里更是简略。如此,不利于中医诊疗的传承。可否像心电图那样,把各种脉象用仪器绘图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样对脉象有更细的说明,对研究病情与施药效果间的关系。传承老中医的诊脉断病的经验,具有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Tags): #中医#脉象
家园 很早就有了

搞中医的人很早就在做这个工作,只是不知道现在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可以搜到一些这方面的学术论文。

对于数据,脉象的采集没什么技术难度,对于数据的分析却是很难做好,需要既懂信号分析,又懂脉象的牛医。

家园 早就有了

专利、论文一大把,相关的产品也有上市了。不仅机器把脉,还自动出方子,很BH吧?

问题是,我老觉得中医是所谓的“经验科学”,从来都说“老中医”,嘴上没毛的小大夫都信不过,何况不知道从哪里出来的脉像数据分析系统?

反正那玩意要是开处方子来,我是不敢吃。

家园 我肯定也不敢。

反正那玩意要是开处方子来,我是不敢吃。
我肯定也不敢。机器只应当是帮助人分析的工具。最终还是要靠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以先留下资料库。

我觉得,在不能有效分析的情况下,尽量完整详细地留下知名中医诊疗中脉象的记录和仪器采集的记录。这样起码留下了一个大资料库。以后,能更好分析的时候,再慢慢分析。

至于说“需要既懂信号分析,又懂脉象的牛医。”,其实这是现代分科教学下导致的恶果。要想克服这个问题。设立这个方向的专门研究室。招收一些中青年中医和信息科学学生按所需进行培养为好。

家园 前一阵申请基金,看了好几个类似的东东作范例

呵呵,基本上都是在说怎么弄传感器,怎么采集脉像,怎么出方子,但是:凭啥出方子是没人讲地~~

这麽说吧,我觉得如果有人愿意投钱,在十万病例/患者这个级别上去作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弄一个“中医脉象诊断基础数据库”,找出脉像和病患的基础性对比规律,那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起码,以后可以方便的抽抽庸医的嘴巴,堵一堵“中医不科学”的尊嘴。

不过毛毛估下,怎么也得是上亿投资,考虑到地域性,还得是一个半国家行为。。。。。。咱就平空一琢磨,就不瞎操心了哈

家园 科学不科学不在这里
家园 限定于少数专家,特定类型病方面,应该可以减少成本。

如果要是把脉象资料的收集,放到少数名医身上。而且放到某个指定的专题类型病身上。应该可以减少成本。

家园 想法是很好

这的确是科学的法子,就是科学的验证。不过既然是验证,就要有准备得出否定的结果。

我看这种实验不是没有人做,而是没有在科学严谨的实验基础上得出有意义的结果,如果真的是科学客观的做实验,就应该得出否定的结论了。

不过很多人并不接受否定的结论,你做实验只能得出肯定的结果,得不出来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所以现在倒是有很多关于为什么中医不能接受客观检验的说法。

家园 愿闻其详

懒人所说的“科学化”类似于这个:

http://tech.sina.com.cn/d/2005-08-08/1434686326.shtml

即:脉像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推导出来病情分析的可模拟化和重建化。

这麽说吧,从什么样的脉像=》是什么样的病=》开什么方子=》下次什么脉象=》好了多少

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什么办法可以量化的表达出来?

咱们既然不能像链接里面的虚拟人那样真弄个人体来切片得到数据(再说尸体数据对脉象也没意义),那只好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了。

家园 抱歉,说的简单了,

我的意思是说,反对中医是科学的主要论点是所谓可验证性,例如某些中医最近在电视上还在讲的五脏配五行之类的说法,而不是哪个具体的东西,好比关幼波老先生的专家系统,那显然没人能否定其科学性,当然也难说还是有人否定,您说的这个也类似,当然是科学的,但整个中医的理论系统恐怕还不够科学,或者说还研究的不够。另外请教:我一直认为脉象能得到的信息极为有限,一维的,比心脏监测仪得到的信息多不了多少,所谓尺关寸,不知是不是这三个字,时间长记不住了,能增加多少信息很可疑,看来您是行家,要有时间的话麻烦给解释一下,谢谢了,花

家园 惭愧了

我可不是专家,而且我的专业和中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从IT工程师的角度,为中医科学化白活两句。

再扯远一点说,所谓“科学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理性的。

我总觉得很多人诟病中医的非科学性,就是因为面对一样的病征,甲大夫的结论和乙大夫的结论往往大相径庭,很多时候,看病更依据大夫的经验,而不是某些可量化的化验和分析结果。

而西医就不同了,大夫需要凭借的不再是经验而是科学的数据和规律。不论是甲大夫乙大夫,面对可以反复测量的化验单、CT、X光这类可量化和实证的技术指标,再参考前人的医学(科学)法则,即可推导出差不多的医疗方案。

所以,我们总说老中医,却没人说老西医。

阁下说的没错,我觉得,中医的科学化有两部分要走:

1、理论的科学化,那是你刚才表达的意思。就好像洛克菲勒吃俩服中药治好了眼疾,这才有了同仁医院,这是有效地不?是,但这医理、中药的成分经过科学的分析不?

2、实践的科学化,这是我的主要意思,没有办法验证、规范的中医,无论如何无法展现科学性的一面,某种药的疗效、某诊疗手段的准确程度(比如说脉像)都需要量化才可以比较和分析。

从懒人的角度来看,这些都需要海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才有可能为中医的科学化掀开一角。

家园 多谢指教,花
家园 你没有搞清楚脉象的作用

切诊仅仅是中医诊断的一个方法,而中医诊断是没有一个救单独成立的。(当然西医也是多种诊断综合的)

中医的特点是辩证。

脉象也是辩证的辅助工具,所谓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辩证。

脉象的浮沉--表里,迟数--阴阳,寒热。

同时寸关尺对应五脏。

同时其他的信息也提供相关的判断。

当出现矛盾的时候就需要医者的经验了。

同时脉象不是量化的,比如同样的一个脉象,可能被理解为浮数,沉数,浮迟,沉迟。没有固定的标准,尤其是 比较相近的脉象。

因此建立所谓的脉象仪器,去开处方,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样。

而且,心电图同人的体格,关系不大。脉象个体差异非常大。

总之,单纯类别,邯郸学步,画虎不成。

家园 回应一下。

参见我的这个回复:我肯定也不敢

同时其他的信息也提供相关的判断。

当出现矛盾的时候就需要医者的经验了。

我也没说光看脉象,不记录病人的其他体征啊。

同时脉象不是量化的,比如同样的一个脉象,可能被理解为浮数,沉数,浮迟,沉迟。没有固定的标准,尤其是 比较相近的脉象。
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应当总结什么情况下这样理解,什么情况下那样理解了。就更显得这种仪器对于传承中医诊疗经验的重要。

关键词(Tags): #中医#脉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