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口述史背后丰富生动的历史背景:一个实例 -- Alarm

共:💬40 🌺2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能与抗美援朝比。

  抗战时八路除了在后方搞生产的,供给也很少,我看过一些资料少的少于半斤(一天),多的也不到一斤,就这样也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

  这说明国军的口粮从帐面上看不算少,关键是能不能如数发到士兵口里。

  如果一天有两斤多口粮,没有副食也能吃饱,长期营养是另一回事。

家园 正常情况下,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供给标准可不低

你说的那种半斤、一斤的口粮标准,属于华北八路军根据地困难时期的特殊情况。这种时候,除了有战斗任务、连出操都取消了,并且强行要求战士们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没事都在炕上躺着、减少热量消耗。这个时候也是八路军战斗力最弱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地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苦,有大量人口逃亡,最高记录是一个县80%的人口或死亡、或逃荒,这也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的原因。这种情况在王外马甲的《骑兵》一文里面就提到过,为了避免与民争食、八路军部队连野菜都不准挖(部队挖了,老百姓就没得挖的),如果不搞大生产运动,军队会被饿垮、群众会被饿跑,根据地也就不战自溃了。

正常情况下,八路军的供给标准高于国军大多数部队。口粮的差别不算很大,但是副食这一块,从各级后勤部门到每一个基层连队,都高度重视。记得有一个“半斤加五钱”的说法,就是要求保证每天半斤菜、另外若干油盐肉等等的基本供给标准,具体的兑现程度则取决于各根据地、各部队的后勤保障状况。当时还有一个“每月一斤”的提法,就是要尽量保证每个战士每个月摄入一斤肉食(也包括动物内脏等),补充最基本的动物蛋白,否则战士们拼刺刀没力气。至于新四军,因为其活动区域富庶,保障水平普遍好于华北八路军,后来甚至可以保障香烟的供应——幸福啊!山东八路军,因为政策得当,斗争形式没有太大的起伏、根据地建设一直搞得不错,保障水平也相应地“水涨船高”——倒是山东的日军,因为“以战养战”的征收指标完成率低,保障比较困难,而且是越往后越困难:-)

在敌后斗争最困难的阶段,华北八路军的基本原则是:一个地区不能供养的部队,宁愿调往别处、或者干脆精简裁撤,也绝不让部队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或者是涸泽而渔、向群众过度征收。各根据地还为此专门做过调查研究,分山地、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形,每一种地形再分“一面负担”(群众只供养我军)和“两面负担”(群众同时供养我军和日伪军)两类,得出一系列群众能够承担的兵民比例,并严格按照此比例控制我军的规模。

PS: 顺便多说一句,如今解放军基层连队饱受诟病的养猪种菜的传统,其实和这段历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那个供给极端困难的年代,一个连队养猪种菜搞生产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战士们的伙食问题……直到今天,在一些条件得天独厚、连队副业生产搞得好的地方,比如云南的某些边防连队,拜连队养鸡放牛的副业生产所赐,战士们做到了顿顿有鸡汤、经常吃牛肉。

家园 我爷爷死于1938年

到花园镇(京广线上,离武汉不远)卖布,被拉了民伕,染重病(也许就是过度疲劳加营养不良),回到家没多久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我父亲才四岁。

家园 看来口述史这个概念确实还是冷门,转点东西可以参考下

口述史、口述史料、回忆录这几样东西是有区别的,在具体采集、处理与运用上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口述史,对采访人本身有很高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记录和事后整理查证就可以完成的。这方面大陆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应该说还是停留在口述史料和回忆录的层次,华清池的例子只能说具有了口述史研究的一些雏形。

摘抄一段学界对于口述史定义的主流看法:“强调研究者的作用,认为口述历史必须建筑在对访谈资料深入的考证与研究之上;如果缺乏访谈者的研究加工,不仅亲历者和知情者的单纯口述史料不能成为“口述历史”,即便受访者和访谈者的对话记录也不能算是口述历史。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较多。钟少华认为:“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都是口述史料,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杨祥银也认为,口述史学是“对口述史料进行研究的历史学分支学科。

最后提供几篇参考文章,可以大概了解下

熊月之:口述史的价值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403/archives/2009/1125197.shtml

“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3768

研究所顾问左玉河教授就口述历史问题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

http://oralhistory.wzu.edu.cn/ShowNews.aspx?Tid=3&ID=172

家园 这里就能明显看出口述史的价值和可信度了

全国政协的文史资料选辑基本都是经过核对的,除了一些细节尤其是日期和数字问题,基本都可信,

省级文史80中期年代以前质量也不错,后面就不行了,要仔细留心了,地市一级就得更加仔细了,

错误尤其一些不合理不和常识的东西就多了,当年不过是60年代回忆起来就这个样子了,何况在过去

又过去了40多年,成了80-90多的老人的时候,当年那些大人物回忆录可信那是因为有专门班子

去查档案或者有日记做基础,就是那样还是错误不少的。

我几次提到一个例子,就是宁都会议,当时人不到10年就不清楚月份了(还是月份不是具体日子)

还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呢

家园 玩笑不是这么开的

1 大陆从50年代就开始抢救整理清末民国时期的口述史了,而且很严谨要“三亲”要核对,要对历史负责,不是讲故事

比如辛亥革命的回忆录现在起码公开出版的就是一个系列7本还是8本。

2 各级文史大概知道已经电子化的文史资料就有2万册,几亿字了,这个系列的质量和规模是中国其他任何时代根本不能比的,

不客气的说,轮规模台湾没法比的,质量也算了吧,台湾很多人回忆录甚至是一些核心人物已经成笑话了,比如著名的一级上将 总参谋长黎玉玺同学的。大陆90年代初出版的三大战役国军将领亲历记,去看看正文下面的注释就知道大陆的严谨度了,不但核对过原始资料,就是不同人之间矛盾之处也要都注释出来的。而且需要指出是,这些主要还是非tg方面的,tg方面更有专门的整理,力度更大。

3 与之配套的就是各个历史时期和专题的史料整理,大批的档案和原始资料被整理出版,从第一鸦片战争开始有一系列的专题档案汇编

4 大陆现在大量主要的人物都留下了回忆了,这些回忆录不是简单的回忆,而且有专门写作班子根据当时人的口述去查资料各地来回翻档案的,就是单片,解放军方面都是要核对的,比如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回忆录部分前沿一般都要写上,经过核查基本符合历史这个话的。

在整理过去历史方面,kmt到现在台湾和大陆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通宝推:唐家山,苍野,
家园 我想米格战机应该有所表示
家园 那二十万斤军粮放在哪里呢?

放驻地仓库,不怕当兵的抢了?

家园 你不要小看旧军队里面长官的绝对权威

那是用各种花样繁多的肉刑、乃至是剥夺士兵的生命,从上到下建立起来的,这一点可以参考高戈里的《心路沧桑》一文。这样的军队,是用士兵对暴力的恐惧作为“黏合剂”组织起来、并借此维持基本的军纪——这也是旧军队在战场上,一旦官长伤亡、或者建制被打乱,往往就会崩溃的原因:因为暴力的执行者不复存在。

家园 用绳子捆成串串

给你们提供一个小说中的证据。清江壮歌里有这方面的描述。这个小说基本可以看做文学记实。壮丁门被一根绳子从裤子里穿过。要逃跑,就要脱掉裤子。

家园 估计已经循了。。。。。。。。。。
家园 可怜,不容易。

在中国,当农民就一个字,苦。

过去是,现在还是。

家园 有个感觉

一个政权,若是能经常向下看,就能搞好。反之,和群众隔绝,就会有危险。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家园 呵呵,给识货的主们送宝了

惊喜:所有加你为好友的,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关于我军的营养问题

1943年后,来根据地的外国记者比较多,普遍都认为,共产党军队的官兵身体素质(这是营养水平的直接反映)要比国军的普遍水平明显要好。

共产党在坚持武装斗争时,是非常关注经济的承受能力的,后来解放战争中,中央都会把能筹集多少粮食、动员多少民工,作为给各战区分配作战任务时考虑的因素。三军外线出击挺进中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减轻老解放区的负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