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语言学小知识(1)——我们生活在隐喻的世界 -- 江城孤舟

共:💬65 🌺17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唯研究对象不同而已,无所谓谁入侵谁。

Chomsky的想法对计算机科学、数学、甚至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理解都有启发。

家园 是不是说,人工智能里

很难建立这样的桥梁?如果被赋予这种能力,加上计算能力限制的突破,那机器的认知力和创造力真的很难想象。

家园 这条路是很难走的。

隐喻是把一个交流对象熟悉的内心感悟映射到一个新的交流对象。 一个苹果加另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可以抽象出的数学。而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芦花都不见,交流的就是场景和感悟而不是统计。 而能够从语言领会到对方的心态, 取决于群体这个无意识进化体。 我知道你知道,因为我们有同样的祖先,有同样的想象共同体, 所以我只要提供足够的语言要素,你就可以用逻辑联系出我要表达的东西。你要想用诗向一个从来没有看到过雪的人表达你对大雪满天的感悟, 语言就会显得很惨白。 你把《沁园春雪》翻成英文, 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恐怕没有几个英文读者会有共鸣。隐喻,这个想象共同体海洋上的浪波,见浪不见水很难有什么大作为。

家园 我对人工智能没有特别的了解

但我知道有图灵测试这种判断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手段,也知道有“中文房间”这样反驳图灵测试与强人工智能的假设。如果“中文房间”的推断成立,人工智能并非真的通过程序来获得理解力,那么具有创造力的隐喻是很难被机器实现的。

家园 从你回贴的一个词谈起

所以我只要提供足够的语言要素,你就可以用逻辑联系出我要表达的东西。

这个“逻辑”确实有些扎眼,怎么说呢,“隐喻”和“逻辑”的关系,是“隐喻”研究中一个异常重要的课题,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隐喻是反逻辑的,因为隐喻是“范畴错置”,简单来说,就是用彼范畴的语言来描述此范畴的事实。举个例子,毛主席是红太阳。从逻辑角度来看,很难说这是个真值判断。而人们理解起来,就很自然。

尼采有句话,认知活动的结果所具有的说服力并不是由真实程度确定的,而是由那些成果被掌握的程度,他是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条件决定的。换句话说,所谓真实,其实并非“真实”,而只是人们的经验。再举个例子,比如说看电影时,我们有时会评论某个演员演得假。这里的真假判断,明显是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而并非设身处地的真实世界。

而隐喻和逻辑的关系,并非是水火不容,更像是互补,互存的关系。迦达默尔的观点将隐喻理解为“前逻辑”,而最近的研究,更倾向于将隐喻理解为“超逻辑”。

而将逻辑分析引入隐喻研究,最早可溯源到亚里士多德,不过当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布莱克的隐喻研究,逻辑分析虽然有很大缺陷,特别是破坏了隐喻本身的固有“内涵”(这个词也是不得已而用之)。但是它在揭示隐喻的生成机制上颇具说服力。

当然,目前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不是单学科作业,在语言学(现代神经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哲学,社会学暨文化研究等诸学科的努力下,对隐喻的生成机制,人类有个一个大概的了解,限于篇幅就不进一步展开了。一般认可的结论是,人类(包括先天性弱智,或精神类疾病人群)隐喻的生成机制基本一致。

你的回帖更注重的是文化影响。其实我也没有重建巴比伦塔的意愿。但如果通过隐喻研究如果能让人们更好更清楚的认清自己,或许也就能更好的理解别人,他人也许没见过雪,但他们同样拥有和见到大雪类似的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隐喻是水,其用是浪。

当然,对隐喻研究并不会使什么路变得更好走,事实上什么研究都没用……

家园 隐喻是在现实与未来的中间段...

一个踌躇...暧昧的阶段...

隐喻是想象力的一部分...想象力又是创造的前提...创造呢?就是我们的未来...

家园 怪兄大才,天下名门正派武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兄弟佩服.

在下山野之人,无门无派,只读过柏拉图几本, 亚里士多德一本, 尼采,黑格尔,萨特胡翻了几页, 都是翻过读过就忘了. 走的是理科魔教之路, 起手就是个"破"字还原法.孤独九剑以破为立,九式制天下武功, 实为还原法逆演.

怪兄看到"逻辑"两字机械扎眼, 觉得隐喻有更体贴“内涵”,有拈花而笑般的妙不可言. 只是魔教之徒,人伦颠倒,越机械,越严谨,越觉得美妙而花. 爱因斯坦一辈子都觉得一个掷骰子的上帝是个不务正业的上帝, 是个不能容忍的上帝, 一直想方设法把它踢下来,可见中毒之甚.上帝掷骰子碍着他什么事了? 恐怕他唯一的理由就是量子力学不符合他的美学.

其实“逻辑"“前逻辑”"超逻辑”, 要我说都是因为还原得还不够才被人分成这么多道道. 用信息社会的类神google来举例, google这个存在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否在思考的? 用的是什么逻辑? 知道的人都会一笑了之, google不会思考, 它只会统计关键词, 根据分布的超联接排号, 把相关性最大的网页放在前头. 他只是巧妙地利用了群体收集传播有效信息的本能行为.然后把这些被收集到的信息回馈到下一个搜索者. 那么我类比一下, 大脑其实也不会思考, 它只会统计关键神经信号, 根据经验联系排号, 把相关性最大的当成行动的目标. 它只是基因为了复制自身不断尝试,造成的自动机器, 目的就是为了在使用寿命完结前造出下一台更有效的基因复制机. 还原论用到极点, 剩下的原理就只能是简单的,冰冷的,机械的. 你总不能说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灵魂, 草履虫也在思考自身的命运?

无数个,海洋一样的神经元用简单得无法再简单地方式互相聍听,互相交流.他们的一小部份集体意识构成了"我", 但更大的一部分沉在"我"无法接触,无法感知,但同样渴望交流的地方. 神经元的本能就是交流,没有交流,神经元就会萎缩,死亡.

而无数个"我"又在这个信息时代里终于又有了互相联接起来的可能和方式. google, wiki就是这个新时代,新的集体意识的产物, 他们的价值来自我们自身对互相聍听,互相交流的渴望.

家园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分一合之际,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似乎也更深一层。

现代诸多学科之分畦,是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社会分工而兴起,于此之前,诸学科的门户似乎也不如现在森严。而现在各学科的发展使得学科间的壁垒也发生着改变,或许有一天,这些壁垒也就不存在了,也未可知,只不过,以我的浅智薄慧,实在无法想象当日的场景。

而即使是对美的言说,也并没有被人文科学所把持,曾看过有人描述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说,人间有两种情境,均妙不可言,一是回旋无已,一是聚散无常,而此方程正是描述这两种情境,且能复归于一。每每读到类似的文字,总是心向往之,只是限于所学,实在无法理解,不免遗憾。

虽然我并非自科出身,但对我影响最大且最深的书,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时细想“物竞天择”(natural selection)之说,不免感叹言语有时而穷。生命的产生进化并无目的可言,而一个“择”字,又让这些生命行为赋予了某种无法言说的目的,或许人类对于意义的追求,明知无望,内心深处却从不肯放弃。如前两个月看的“守望者”,一旦道成肉身,就不得不背起这个十字架。

把人脑当成类似于计算机处理符号和加工信息的系统是认知科学在研究语言时一种常见的观点,算起来也是兄台所谓的“名门正派”之一了。

我类比一下, 大脑其实也不会思考, 它只会统计关键神经信号, 根据经验联系排号, 把相关性最大的当成行动的目标. 它只是基因为了复制自身不断尝试,造成的自动机器, 目的就是为了在使用寿命完结前造出下一台更有效的基因复制机.

兄台这段里,“统计”一词,我觉得非常贴切,至少我一时间找不到什么词比它更好。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机体的感知或者说体验,构成了概念的基础。(顺便说一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理解后现代哲学关于身体是抵抗意识形态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的论述)概念或者说意义的产生是大脑通过一整套处理程序得出的。而对于大脑的处理程序,有人称为“过滤”。而“过滤”系统产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存在“升级”的过程。婴儿时期的初级“过滤”系统来源于父母的遗传。有人称为“一级系统”。成年人的是“二级系统”。从一级系统到二级系统的衍化,说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而其中的关键词是“经验”“互动”。

而二级系统是个非常快的系统,大脑信息的传递基本是神经元—神经突触(synapse)—神经元。传递的具体过程涉及到其他相关学科,目前也有很多新成果,只是这些文章想必我也看不大懂,就不多说了。而这些传递并非是1对1,这里就需要将输入端的信息进行“范畴化”。而“范畴化”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现代研究证明大多数的“范畴化”是无意识的。

而“逻辑”相当于是“有意识的范畴化”。或者说,是被人类意识到了的“范畴化”,一旦人类意识到某种“范畴”的存在,必然会受到“范畴”的约束。而在“无意识”的范畴中,人类的思维反而能更自由的跳跃。这些“范畴”间产生了新的联系,新的意义,这也就是隐喻生成机制的一种解释。

家园 无意识的范畴化就是基因千万年不断尝试留给我们的遗产

我们的思考几乎没有不带这个烙印的。同样我们的时代,环境同样在思想模式上留下刻痕。同时我们也在有意识,无意识挑战这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到小概率事件出现,然后看周围人的大惊小怪的感觉.911那天我看周围人比看冒烟的大楼的时间多. 在没有理论模型的情况下, 要说这些是不是有逻辑是很难的,逻辑只在其逻辑体系内才说得通。1+1在跳出数学体系后不一定都会是2。 人体里有很多退化器官比如盲肠和阑尾,都是进化留下的, 用人类的生存现状来说, 它们是无用的 ,但并不代表它们从来就是没有用的。无论是盲肠,思想甚至人类本身在不同层次,时间角度来看都只是工具,一个进化选择的节点,一个走向更复杂生存形式所要经历的过程。当然有些工具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宇宙毁灭重生无数次后,新的智慧生物学的平面几何不会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至少释迦牟尼认为追求智慧的道路也是不灭的。 身体是抵抗意识形态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得道入圣前的最后一道枷锁, 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个问题.

家园 必须怯怯地来和怪兄握下手:

而“逻辑”相当于是“有意识的范畴化”。或者说,是被人类意识到了的“范畴化”,一旦人类意识到某种“范畴”的存在,必然会受到“范畴”的约束。而在“无意识”的范畴中,人类的思维反而能更自由的跳跃。这些“范畴”间产生了新的联系,新的意义,这也就是隐喻生成机制的一种解释。

----前阵子因为一位河友的争论,我一直在思考逻辑、思维方式和想象的关系,中秋在阿壳那还和他讨论,我的观点基本和怪兄一致,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逻辑”体系的“正确”其实只是在人类目前达到的思考范畴内有效,但是如果我们突破了这个范畴,我们现在以为成立的逻辑就可能全部推翻,阿壳也给我解释说某些因果关系在量子力学的范畴内便会出现颠倒(说实话,他给我解释了一堆,我没怎么懂)。

我当时想,我们人类用以突破这个局限的工具便是想象力(隐喻其实也是一种想象?)。然后我就想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在人类社会,凡做出突破性贡献的人都是能跳出即有价值、名相或者范畴的人,从“常识or事实+价值出发,遵循逻辑得出决策”的思维方式是稳妥的,能保证大部分决策的安全并控制决策的风险,但是如果在逻辑这个环节再加上想象力,则才会有突破,才会有变局,如爱因斯坦、如太祖,他们是控制逻辑和名相的人,而不是被逻辑或名相控制,所以他们也成了他人思想的塑造者,而其他无法突破者则被塑造,或被统治。

家园 哈,最后又回到老问题来了:

身体是抵抗意识形态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得道入圣前的最后一道枷锁

----我们那沉重的肉身和几近无形的精神要怎样才能真正和谐呢?想起庄生的逍遥游了。

家园 想象……我觉得这个词还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用想象来理解“隐喻”是传统修辞学的观点。而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做为一种修辞手法,有着相对严格的限定。隐喻在这个体系中是作为一种非常态的语言现象存在着。

而现代理论对“隐喻”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隐喻”是语言现象中的常态。比如说江城贴子的标题是:“我们生活在隐喻的世界”。

其次,把隐喻理解为“范畴”间的错置关系时,这些错置的发生,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想象大多发生在有意识的时候,意识就是这样,一旦你意识到,就不能假装没意识到。大多数想象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

当然关于“意识”和“无意识”有着很多争论,比如说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心理活动的表层,是冰山一角,而“无意识”则是“海平面下的冰山”。但拉康则认为“无意识”是在“语言”后形成的。也就是他著名的假设“语言决定思想,语言是思想的塑造者”。“隐喻”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是“梦”的变种,它联结的不是能指和所指,而是能指与能指(压抑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顺便提一句,当下的素质教育常把想象力和所谓的“死记硬背”对立起来,事实上,根据当代心理科学的研究发现,想像力源于记忆力。比如说古人的清词丽句和幼年时期长期严格的记忆训练是分不开的。突破性思维固然是成就伟业的必要条件,但填饱肚子的并不仅是第十个包子。

家园 怎么说呢?

身体是抵抗意识形态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得道入圣前的最后一道枷锁

烦恼即菩提……

正所谓,“禅关一旦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家园 赶紧怯怯地自个把手缩回来...............
家园 呃……这个……

哦,对了,我的烧烤酱初步研制成功了哦,明天就开始动手啦,哈哈哈。嗯,今天天气也不错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