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烩鸭条:摆摆半世纪前的谱 -- 注注

共:💬40 🌺10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每次回去都是

饭来张口,饭后做洗碗小工,所以父母亲到现在还是认为我的烹饪是入门水准。不过,也是事实,我烧来烧去都是大众菜。

我家领导最讨厌我玩新花头,他只认我烧的最基本的上海家常菜,今天他点菜“烂糊肉丝“。我这就去洗黄芽菜了。

家园 有一腔,

我床头柜上总堆着菜谱,东翻翻西看看,闻着锅气入眠,好白相

家园 老人家的话有道理

在那个大家都缺油的年代,口味保留下来,不过荤油里鸡油味道是优于猪油。小时候杀鸡炼出来的油单独放一边,面条上放一点,似乎比猪油香但没那么腻。不过印象深的是读书时,能吃到一种牛羊肉糜的煎饼,吃过的一家味道特别好,因为这家同时卖烧鸡,所以煎饼的锅旁放了罐黄澄澄的鸡油,和别家用素油或牛羊油不同。至于鸭油,大概还是近年才留一点,主要是不用花椒之类的,味道实在压不住啊,所以几乎没单炼过。

电影72家房客里似乎里提到过肥肥的鸭PG。早年奶奶是喜食鸭翘、鸡翘的,小毛孩的时候也跟着吃过,大了鸡头、鸭头都很少碰了,更不用说这个了。

红楼梦里提到的 松瓤鹅油卷,还有儒林外史里 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读的时候感觉心驰神往,不过细想或许现在未必吃的下去,另外这个颜色始终是个谜,虽然网上查到号称 鹅油同样色白,而格高于猪油 的文字,不过大大怀疑,这篇里倒有图,高雄仁武.豐潤醇美黃金鵝油 ,看相关的链接,似乎凝结的黄色、白色兼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或许迎春“鼻腻鹅脂”,指的是质地而不是颜色 ?

家园 我妈那里的超市也有卖半片鸭的,我做了啤酒鸭,很不错。
家园 我们家好像也有这本,我也回去问问我们家老太太

看了半天,突然想起来了

家园 何不讲讲做法?
家园 有一腔,哈哈

上海话露出来了,还有您上一帖北京话里的“花头”。好玩。

家园 期待您的“大有讨论的空间”。。。
家园

我整理一下再贴出,请您务必参加讨论

家园 怀念奶奶的蟹黄鸭蛋饼了。。。

以前回去,奶奶会用鸭油滑锅,将小海里活生生剥出的,红橙橙,油汪汪的蟹黄+一个鸭蛋打散,嗤啦一声,摊出一块香喷喷的下酒小食。

奶奶现在100岁了,还吃得出牛油做的提拉米苏,植物油做出的,人家不要。

家园 有个100岁的奶奶,真是幸福啊

我现在就祈愿父母都能活到百岁,牙口胃口一直都像现在这样好。

家园 啤酒鸭做法---超简单。

先把半片鸭整个放水里烧开,去除血沫。鸭肉冲净,重新倒入开水一杯(喜欢肉汤的可多加些水,最好用开水),啤酒一瓶(国内那种大啤酒瓶的,倒四分之三就可以了),放一点点醋,然后放葱,姜,蒜。烧开,小火炖一个小时。炖到一半的时候放盐,一点老抽。炖得烂烂的,我妈这么不喜食腥味的人都很爱吃。我炖肉的时候,开头总要倒一点点醋,晚一点放盐,这样肉容易烂。如不喜欢酱油的,不放也可以。昨天做了大骨头炖土豆,香呀!

家园 异曲同工的啤酒鸭

鸭块洗净,炒锅放少许油,约小勺。炒之。约5份钟左右,待水分炒出,锅里全是鸭油。盛出鸭块。鸭油倒出或留。锅洗净,再放鸭块,与辣子、姜、花椒、大料、桂皮、啤酒没过鸭块、酱油。开锅转小火。最后剩多少汤自定。完。

家园 传统,传统

俺近年很少看菜谱了,因为怕正规的麻烦。更喜欢跑菜场看看有什么新鲜或没见过的食材。碰到没做过的,询问过菜贩子做法后,估计能搞定的买回来(他们提供的多半是最差方案,算底线),然后上网找,琢磨琢磨2,3种做法,然后就试验,一般最坏情况,第二次能搞定。感触:会做才会吃 毕竟好餐馆好厨师不是随时能碰上,食材在手里,多折腾几次,纵然自己做不出最好的来,起码能知道如何折腾效果更好。

家园 算异工同曲吧

先炒一下能去掉很多鸭油,瘦肉型的自然可以免这一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