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游记 (1/6) -- 顾剑

共:💬67 🌺250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是对的,谢谢指正!
家园 可以有简单模仿过程啊:人吃下去,然后…………
家园 吃住不比国内贵,而门票:我走了87国还没见哪里比国内更贵
家园 那倒是,几个人聊天就不显长了
家园 【原创】走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游记 (6/6)

走过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游记

顾剑

6。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有人专程去阿尔及利亚旅游过吗?排除探亲,工作这些目的,纯粹去玩的?我到目前还没有见过。

阿尔及利亚确实不是个旅游国家,为游客准备的设施并不完善,在首都阿尔及尔机场到达厅的许多银行ATM,用美国的银行卡都取不出钱,我后来是用了手边的欧元现金在兑换处换到当地货币,差不多1比100的样子。后来离开阿尔及尔的时候,机场的银行和兑换处,居然不允许你把剩下的当地货币换回美元或者欧元。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其实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外汇管制,但是国际机场出境处无法把本币兑换成硬通货,这在我走过的将近70个国家里,只有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两处,连伊朗都可以换。北朝鲜可能不行,但北朝鲜旅游可以用人民币,基本不见当地货币。

阿尔及尔机场到市中心的出租车不用计价表,但是司机开价也没有什么虚头,来回都是1千第纳尔,我跟旅馆前台也核实过,这算公平价格。因为阿尔及利亚受法国殖民统治多年,普通老百姓几乎都会说法语,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英语,对我来说,比俄罗斯更感觉不便。

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及尔Algers,新城的城市风貌令人觉得很舒服,它没有太著名的景点,整个城市沿海岸线南北展开,北面海边山头上有Kashbah,南面海边几条平行的大道,政府建筑集中在此。我住的蓝宝石旅馆Hotel Safir,就在阿尔及尔市政府旁边,有4颗星,设施宽敞但稍显陈旧,估计平常用来招待出差的政府官员,3天之内看到前厅来来往往的都是西装革履衣着正式的当地人。这里其实有不少更便宜的小型旅馆,虽然不能在网上预订,临时入住也不太可能住满,毕竟这里不是旅游城市。可是小型旅馆很多都没有无线网络,我在阿尔及尔休息三天,没有网络很不方便,索性就多花点钱住在这里。每天大约60欧元的样子,包早餐,在阿尔及利亚来说,算是很大一笔钱了。我的房间面向大海,法式落地长窗开向阳台,坐在阳台上,就能看到楼下的海滨大道,和海港蓝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阿尔及尔,是一座由海盗建立的城市。地中海海盗古已有名,古罗马时代,“庞培平海盗”,是三巨头之一“伟大的人”庞培青年时代著名的军功之一。可是海盗从来都没有根绝过。庞培败给凯撒死后,他的儿子,塞克斯图·庞培,就逃到西西里岛做起了海盗的总头目,跟“后三巨头”分庭抗礼。做海盗能做到跟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和安东尼,雷比达,埃及艳后这些人平起平坐,你可以想象地中海海盗的实力。对罗马史不熟的朋友,可以回忆起好莱坞经典影片《宾虚传》,里面罗马帝国海军,摆开堂堂之阵,正正之师,竟能被海盗的舰队打得全军覆没。

到近代,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欧洲各基督教强国,威尼斯共和国这些势力,在地中海争斗,几方都利用海盗来攻击对方的海上交通线。土耳其苏莱曼大帝手下,海军名将绰号红胡子“巴巴罗萨”的Khizr,出身就是海盗(不是德意志皇帝巴巴罗萨腓特烈),1516年,红胡子的哥哥建造了阿尔及尔港北边的堡垒,守卫港口,他死后,红胡子继任北非海盗的领袖,后来被苏莱曼大帝收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土耳其海军司令。我在游览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新皇宫多玛巴切宫附近海边,有巴巴罗萨广场,广场上有雕像和很多铜炮纪念他。

这是城南的邮政总局,法国人建造的Art Deco建筑,内部摩尔式的装饰非常华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气派的邮政局。里面的人像是在宫殿里办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港口以北,海上巴巴罗萨建立的城堡,守卫着入口防波堤,现在是海军司令部,游人禁止入内,但是再往北走一点,到Basion 23,也属于海岸防御要塞体系的一部分,现在是座博物馆,你可以进去,走到要塞的海边,向南拍摄巴巴罗萨城堡和海岸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在这里向南照相,拍摄海边城堡是被官方禁止的----事实上,在阿尔及尔拍摄任何政府建筑,都被禁止。和北朝鲜有一拼了。----也许是我理解有误,并非不许拍建筑物,而是不许拍建筑物前面荷枪实弹的执勤军警。当时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局势都敏感,阿尔及尔街上到处都是军人和警察执勤。我在大街上,喜欢拍摄那些殖民时代建造的大厦,很多都是政府部门,周围又没有游客,有时候整条街上,大家都在看我一个人,我拍照的时候会有警察上来劝阻。他们的任务是防止骚乱,对我这样的外国游客,都很客气,有时候会主动打招呼,给我指路,遇到警察阻止拍照,甚至要我删除照片的情况,我就主动把相机里的照片给他看看,说明我只是一个旅游者,拍下来的,只是大楼,没拍人,他们也就放过我了。三天之内,我从未惹过麻烦。

其实,我拍到游行了吗?

当然拍到了。当我是吃素的吗?

我旅馆楼下的海滨大道上,斜对面就是一个挺大的公车枢纽站,我到达的星期五平静无事,第二天星期六下午,大约1百50多人聚集在那里喊口号,示威。周围军警密布,人数比集会的人还多,封锁周围几条街的交通,好像后来还发生了点小冲突,警察抓人了。我如果在街上,肯定被禁止照相,弄不好相机还要没收。可是我的旅馆房间通向大露台,我躲在露台的柱子后面,用小傻瓜相机的10倍镜头打到极限,拍了个一清二楚。(当然相机要架在栏杆上,否则10倍光学镜头没有三脚架,得晃成什么样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阿尔及利亚是个封闭的国家,旅游设施也不齐全,但是因为游客少,普通人对外国游客还算友好----他们只是不太相信我专程来旅游,多数人都以为我是来出差的中国商人。只有旧城里的小孩子态度不太友好,他们会追着你对你喊“阿里巴巴”,我不知道确切是什么意思,大概是“外国鬼子”吧,也许是小孩子好奇,想引起注意。

阿尔及利亚在60-70年代曾有一段旅游业发达的日子,那时候多数是法国游客,海滨阿尔及尔,奥兰Oran的地中海风光,内陆的撒哈拉沙漠风光等等,的确也有不少旅游资源。后来闹独立,游击战,恐怖主义袭击,整个摧毁了旅游业。但愿革命之后的埃及,不要重蹈阿尔及利亚的覆辙。今天的阿尔及利亚是军政府极权,但是至少社会还算平静,就像穆巴拉克时代的埃及,至少,军政府的强权统治,能够弹压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我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一向反感至极,所以在政治上我同情阿尔及利亚军政府,和埃及的穆巴拉克。

我公开反对革命,我才不在乎别人说我反民主----你给伊斯兰国家民主?你想过结果是什么吗?是1979年伊朗式的伊斯兰革命!腐败和集权,总比输出伊斯兰革命要强。

其实,今天的阿尔及利亚,也很努力地想重振旅游业。我去了阿尔及尔唯一的旅游信息中心办公室,在格瓦拉大街接近殉道者广场Matyr square的一条僻静横街里。他们似乎很惊讶,有一个外国游客会来登门拜访,索要免费地图----这不就是他们的工作吗?他们接待我的方式相当隆重:把我请上二楼的大办公室,正副主任亲自从堆满书架的资料里,给我找出全国地图,阿尔及尔市地图,外省的旅游地图,本市各个景区的英文资料,给了我一堆免费的手册和地图,热情得不得了。他们能说很好的英语。平心而论,阿尔及尔市内景点介绍的小册子,印刷精美,内容详实,纸质比我在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拿的旅游说明更好,光一个旧城堡垒kasbach的旅游路线,就有山上游,山下游两本折子。----可是,你们怎么不在机场开设办公室,把这些印刷品发给外国旅行者,而是把它堆在办公室的地板和书架上呢?

他们政府的旅游部门很热心发展旅游业,可是其他配套设施跟不上,孤掌难鸣的感觉。比如银行业与世隔绝,再比如市政建设跟不上。我这次拿了Kasbach的指南,向北步行,进入旧城之后,再左转登山,爬上Kasbach,按照指南的路线完整地转了一圈。虽然指南非常漂亮,介绍得也很好,但是,说实话,Kasbach上面真没什么好看,我的评价是,这里登山回头俯瞰大海和城市,确实不错,但是没有一个景点特别值得专程探访,所有的景点都年久失修,相当破旧。

所以我觉得,在阿尔及尔不用专程看哪一处古迹。看看海,逛逛街,在城里无目的地散步,吃些海鲜,这样休闲的节奏,比较适合在阿尔及利亚行走。

我的下一站:中东。

(全文结束)

通宝推:唵啊吽,
家园 那个比这个还要恶心

食客们不是勾践呀。。。

家园 伊斯兰的政教合一在现在已是负面偏多

古兰经的很多东西不适应现实,不进行革新不解决问题。埃及这次的新动乱也和伊斯兰法企图进入新宪法有很大关系。教授的中东之行得小心哟,不知道会不会赶上阿拉法特的尸检结果出来。

家园 Art Deco和Art Nouveau不是一回事

两者在时间上也相差30-40年,1890-1910年代的Art Nouveau消停后,1920-1930年代的Art Deco才开始兴起。Art Nouveau主要在法国,还有一点比利时和欧洲其他国家,风格婉转、轻灵;Art Deco主要在美国,但对欧洲有影响,风格硬朗、明快。两者在时间、风格、地缘上都截然不同。

家园 谢谢,我经常混淆,然后不会拼写nouveau,写文章就写

写文章就省事儿,总写deco,好拼,也是胡闹:)

家园 没有没有,我去过了,那次摩洛哥之后是黎巴嫩叙利亚伊朗

这是去年4月份玩的历程,从爱尔兰开始,然后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再回国。伊朗和叙利亚已经分别写过了。还有一篇塞浦路斯,一篇黎巴嫩,很快会贴出来。

家园 那就恭候教授大作了

可惜教授没去耶路撒冷,那里的人文古迹不少呀,即使不考虑宗教因素,多民族在那里留下的痕迹也是值得一看的。

家园 这两个东西很容易混淆,我以前也是的

是对建筑的兴趣才把这两件事情分开来。你的游记很好看,去的都是exotic的地方。羡慕你有时间、有兴致。

家园 受晨大影响买了本书

外链出处

买来后发现这本书很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看完。

家园 608页啊!好看吗?

主要是欧美呢,还是真的世界建筑史?

家园 科尔多瓦文化发达跟其犹太人政策也有很大关系吧

对犹太人优待,犹太人也喜欢去那儿。迈蒙尼德之类都是在西班牙那边发达的。基督徒夺回西班牙之后犹太人跑掉不少,西班牙的宗教狂气氛多了,文化则少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