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太宗能够成为二代核心的原因,以及太宗之后的太宗路线。 -- 飞鸣镝

共:💬33 🌺256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太宗能够成为二代核心的原因,以及太宗之后的太宗路线。

最近发现很多人对d大人的评价呈现两极化:吹捧他的人把他说成了不是神仙的神仙(这帮人以何新文代表),贬斥他的人把他说成是政治流氓。个人以为,d大人的本事当然不如太祖,这一点毋庸异议,即使嘴硬如何新也不得不承认太祖的功绩。但是d大人能够成为二代核心,也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如一些人所说仅仅靠阴谋诡计上位。

d大人能够上位的原因,其实就体现在他的履历当中。

————————————————————————————

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8月至翌年1月,与刘伯承先后组织指挥了陇海、定陶、鄄城、滑县、钜(野)金(台)鱼(乡)等战役。

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6月30日,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动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同刘伯承率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在国民党军重兵围攻中坚持了大别山斗争,把战线推进到长江北岸,在中原地区站稳了脚。

1948年5月9日,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5月,与刘伯承发起宛东战役。7月,与刘伯承发起襄樊战役。9月至翌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摧毁了蒋介石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指挥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人。

注意,在五人之中,包括了两位元帅,一位大将D在淮海战役中的具体作用争议很大,但是他的的确确参与了这一战役。)

————————————————————————————

1952年7月,调北京,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任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后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长。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59年1月,主持中共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书记会议并作报告和总结发言。会议主要讨论年度计划、工农业生产和市场安排等问题。4月,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作关于经济工作和国家机构的人事配备的说明。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

————————————————————————————

以上引文中的黑体字部分说明了一个事实:d在革命战争时代的的确确立下了战功,在建国后又进入了政治和军事的核心领导层。在文革之后还在世的元老中,d的政治军事经历是最为丰富的,相应的和各方面的联系也是最为广泛的。其余诸人,或偏政治,或偏军事,都不足以联络全局。所以,d能够成为二代核心是很自然的。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d的不左不右、不偏不倚的政策能够得以确立和长时间事实,实际上是d的这种特殊政治军事经历的结果。而d的这种特殊的经历,在元老中也是罕有其匹。是根本无法模仿的。因此,d不在之后的d路线如何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靠几篇高调文章就能解决的。

家园 邓能力还是很强的!

我个人对邓是这样评价的:

1 邓能力在毛身后的诸人中是很强的,而且资历也足够,党政军全面发展;

2 邓是解决问题的高手,大概也不太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属于很务实的人,喜欢干了再说,有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太想太远的事情,毛曾经评价过邓,说“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从后来邓种种作为看,主席的评价可能是很准的;

3 邓的这种务实的风格,其实就决定了在他领导下,党和国家注定在客观上会朝着修正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这是因为毛的道路,对领导人、领导层、官僚集团、知识精英们的要求太高了,让这些人和工农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觉得也只有毛能做到,可为了做到这点,毛可是发动了无数的政治斗争,某种意义上对精英们而言,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反人性吧;邓承认自己没毛那个本事,于是也就不折腾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了,那结果,其实是注定的;

4 从最终实践的结果看,我对邓的评价还是正面的,毛的路线在当时人民觉悟和生产力条件下,对领导人要求太高了,中国已经很幸运的有了一个毛,我无法再奢望还有一个和毛一样能力的领导者可以接班,那么,在毛的路线无法继续的情况下,由邓这样一个主观偏中立、“黑猫白猫”,客观上走资的领导者做最高领导人,其实也是幸运的,实践大概也证明了这一点;

5 补充说明下毛路线难以为继的证据:主席留下的接班班底是中间偏左的华做老大,四人帮偏左和邓偏右的局面,结果是邓毫无悬念的取得了政权,从这个事实我感觉,主席的道路要实行,真的没那么容易。

家园 话虽然有功劳,例如杂交稻,但真不是英明领袖
家园 我觉得是主席去世后,历史又回到了他的常态!

那就是官僚精英们始终是要掌握政权的,而华作为还希望走主席道路的领导人,要想和被压制了近十年的官僚、知识分子阶层对抗,可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度。

邓可以很快掌握政权,我觉得和当时社会这种思潮是有关系的,那就是精英们不想带着底层一起玩了,他们想着自己跑步快进到更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至于底层,那不过是他们的累赘而已,要文化没文化,要素质没素质,和这些泥腿子一起混,太累了,我个人看改开这30年,大概就是精英们不断嫌弃、抛弃底层百姓的三十年!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存在这种思潮,邓能做的是很有限的,他不顺着这股思潮,很可能他也没机会做最高领导!

这股思潮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就是主席一直最担心的修正主义吧?而主席一方面一直忧虑身后党要走修正主义,另一方面又在历次斗争中始终还是把邓保了下来,并在最后阶段即使看透了邓“永不翻案靠不住”的情况下,还是留下了邓,我觉得主席是有深谋远虑的,这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有2个:邓有能力资历和邓主观上喜解决问题而不搞意识形态。有了这2条,只要邓在,虽说很可能要走修正主义,但至少国家不太会乱吧,这大概是毛的底线了:即修正主义也比国家大乱好!

家园 之二:毛泽东和太宗的根本分歧——国际战略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有过一个论点: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在各个国家同时发动,不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发动。马恩做出这一论断的根据是:如果单独在一个国家发动革命,那么肯定会遭到国际资产阶级的联合镇压,只能归于失败。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一生的革命实践中,都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当然,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不爱德国,相反,他们明确看到,只有具有国际视野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维护德意志的民族利益,这一点在马克思反对德国占领阿尔萨斯洛林的言论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而且马克思做出的不祥语言也成为了现实:在二战中,德国最终被苏联(俄国)击败。因此,具有国际视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其实远远比德国官僚集团的首领——铁血宰相俾斯麦爱德国。

当然,后来马恩的这一论断被列宁修正了。但是要注意的是,列宁只是修正了这一论断,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它。列宁在对外政策上仍然坚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际视野(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对内则坚持各民族平等政策(当然并不是绝对平等,这是和沙皇俄国时期和美国等存在显著民族歧视政策的国家相比的),突出的表现是用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建立了苏联(也就是重建了俄罗斯)。

列宁的而这一政策后来被斯大林继承。最终,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在二战中击败了德国,迎来了俄罗斯历史上的极盛时代——成为世界“两超”之一。

后来,这一国际视野政策发生了改变,缺口是从赫鲁晓夫时代打开的。这个缺口并不是全面否定斯大林,而是不怎么为人所注意的“国际和平论”——即资本主义可能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这一观点遭到了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如果结合苏联后来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出,苏联后来的瓦解、苏联既得利益者的背叛都是从赫鲁晓夫的“国际和平论”开始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很简单,因为苏联的国内体制实际上建立在这种国际视野政策之上的。如果去掉特殊的政治语汇,国际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实际上都可用另外一个词来概括——“外部威胁”。就是因为有强大外部威胁的存在,所以苏联才必须要实行倾向于普通劳动者的政策,才要实行男女平等,才要实行义务教育,才要实行全民所有制,即使是穷,也是在上者和在下者一起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全国的力量和国外威胁对抗。这其实是最最基本的常识,几千年前中国的兵法家孙子就说过了——上下同欲者胜!

最最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遏制那些既得利益者的贪念——如果掌权者贪得太多,那么肯定会导致普通老百姓分得过少,这样就不可能激发起老百姓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掌权者认为这个外部威胁不存在了呢?或者说掌权者认为自己可以和这个外部威胁达成妥协呢?

这时候,背叛就出现了。

因此,正是戈尔巴乔夫这个把苏联搞垮的人,大肆宣扬所谓的“人道”、“新思维”,也正是推行私有化政策导致民众急剧贫困的叶利钦,长时间讨好西方。其实这一切,早在赫鲁晓夫时代的“国际和平论”就开始了。

但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政策最终还是破产了,打破这一政策的人其实并不是普京,而是那些叶利钦竭力讨好的西方强国。这些人说白了即使为了利益来的,他们绝不会管俄罗斯人的死活,即使是向他们卑躬屈膝的叛徒。其实这些人为了利益连自己国家的国民的死活都不管,911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终那些曾经一直背叛民众的既得利益者也分化了——普京上台了。

总结一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事物,因此要想对抗它也必须放眼全世界。而列宁则是修正了这一理论:国际资产阶级的势力是非常强大的,为了和他们对抗,就必须推行倾向于劳动者、遏制既得利益者的政策。而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则是为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背叛了民众而与外部威胁妥协。但是外部威胁的不断进攻最终导致了既得利益者的分化,结果普京的上台,苏联体制部分复苏。

话题回到中国。不难看出,太宗的做法类似于当年的赫鲁晓夫:对外主张“和平与发展”,也就是在外交上追随美国;对内则是重点照顾官僚的利益。但有一点要指出,太宗的这种政策并不是在文革后才提出的,实际上早在1965年他就曾经对越南的武元甲说要避免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因为他认为越南根本没有取胜希望。值得注意的是,太宗是在外交场合说出这番话的,这就表明,当时他和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了。

但有一点要注意,和毛泽东就国际战略问题发生白热化冲突的并不只太宗,还有双木元帅。工程纪要中明确说明夺权之后要依靠苏联的核保护伞。换句话说,双木元帅和太宗的根本分歧在于到底要依靠哪一个大国,而不是要不要依靠另一个大国。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应该是和双木元帅和太宗的经历不同。另外,双木元帅正是在越南战争将近结束、中美关系即将改善时出事的。)

(看明白了这一点,明白基辛格干嘛要去渝州了吧?晋王出事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晋王并不是因为得罪了某一个人出事的。晋王的态度如此坚决大概也是为此。)

(其实何新和官媒上对太宗“政治智慧”的几乎令人反胃的吹捧也可以在此得到解释。)

所以,改开三十多年间,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也就可以理解了。可以推测的是,美国还会继续这样做,绝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直到中国改变太宗的那种依靠美国的“韬光养晦”政策位置,以事实而不是言语回击美国的进犯为止。

通宝推:真不知道,金陵明安,zhikantie,小河妖,hwd99,
家园 逻辑链条好象不够完整

早在1965年他就曾经对越南的武元甲说要避免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因为他认为越南根本没有取胜希望。
本身难以看出
当时他和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了。
至少应该把毛的观点摆出来才好。而且,邓说的是避免军事冲突,并没有说避免一切冲突。难道当时毛很想跟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吗?毛顶多也就是不怕而已。而且从这段话也无法看出邓企图依赖美国,毕竟避免冲突与依赖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至于

改开三十多年间,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也就可以理解了。
至少过于片面了。至少在苏联垮台前,中美关系总体良好;911后美国集中精力反恐。这两段各有十年左右。虽然美国一直对中国心怀鬼胎,但说是步步紧逼好象高估敌情了。

最后,邓的“韬光养晦”政策不是因为依赖美国,也不是要依赖美国,而是力所不及之下的承认现实而以。中国放弃“韬光养晦”政策,只会是因为实力的增强,而不是美国的步步紧逼。

家园 太宗在外交场合公开自己和毛泽东不同的立场还不够啊?

早在1965年他就曾经对越南的武元甲说要避免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因为他认为越南根本没有取胜希望。

本身难以看出

说白了就是和美国人谈和呗。当年常凯申不也是这套说辞吗?

当时他和毛泽东在这一问题上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了。至少应该把毛的观点摆出来才好。

毛泽东的观点不是中国周知吗?抗美援越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啊。

而且,邓说的是避免军事冲突,并没有说避免一切冲突。难道当时毛很想跟美国发生军事冲突吗?毛顶多也就是不怕而已。而且从这段话也无法看出邓企图依赖美国,毕竟避免冲突与依赖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毛泽东当然不想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了。但是美国人已经打倒中国的南大门了。这是问题的关键。就是在美国人打过来的时候,太宗主张和美国人谈和。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

顶多是不怕?天哪,面对美国不害怕很容易做到吗?这·····真的是第一次听说。

“毕竟避免冲突与依赖还是有很大距离的”,美国人都打过来了还要避免冲突是什么意思呢?当年常凯申对日本的妥协政策是怎样来的?

至于

改开三十多年间,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也就可以理解了。至少过于片面了。至少在苏联垮台前,中美关系总体良好;911后美国集中精力反恐。这两段各有十年左右。

虽然美国一直对中国心怀鬼胎,但说是步步紧逼好象高估敌情了。

1989年是怎么回事?

大使馆被炸是怎么回事?

收留东突是怎么回事?

棒子国是怎么回事?

菲佣又是怎么回事?

美国国债又是怎么回事?

最后,邓的“韬光养晦”政策不是因为依赖美国,也不是要依赖美国,而是力所不及之下的承认现实而以。中国放弃“韬光养晦”政策,只会是因为实力的增强,而不是美国的步步紧逼。

毛泽东的时候实力更差,为什么那时候没有韬光养晦?那时候中国还面对苏联的潜在威胁。

邓面临的是远比毛泽东优越的处境,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说白了就是:他从骨子里怕美国人,根本不相信自己能战胜美国。他害怕对抗美国人。他心里想的是好好享福。所以,邓才会把问题推给下一代,才会在美国人一再进逼的情况下削减军费。

通宝推:年青是福,小河妖,hwd99,我爱我家fh,
家园 金融战场

金融战场上的节节败绩,也许会促使中国出现普京。

家园 关于苏联的看法,完全不知所云

难道你相信赫鲁晓夫真的信奉“国际和平论”?

如果相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和平的话,苏联干嘛要跟美国大搞核军备竞赛,干嘛拉着东欧集团剑拔弩张,干嘛要往古巴运导弹,赫鲁晓夫干嘛要在联合国敲皮鞋?——苏联这样做,主观上即使不为争霸,也是为了自保,这难道是一种和平论调?也许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恐怖均势下的和平”,但20世纪以来直至今天的历史难道不是一直这样的吗?赫鲁晓夫的几句和平论又有什么特殊影响力!而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和平共处的调调,不正是土共这几十年来实际倡导着的吗?

对马克思恩格斯首先、也是最大背叛的就是斯大林,在他的理论逻辑下,苏联的利益就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共产国际的使命,为此可以牺牲无数小国、弱小民族的利益,可以在他的大清洗中成建制干掉别国共产党

后来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只是反对他的独裁和滥杀,但在发展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路上,是他的继承者

家园 也算是物极必反吧?

毛年轻的时候,在思想、行动上就是反传统的。

建国后,他把资本主义从理念到制度都批倒批臭。

他的思想和实践在文化大革命中发挥、攀升到了顶峰。

结果呢?......

老邓和TG就来了个:走资本主义的路,这就是结论!

家园 亲说的没错,小凳子就那点出息

把他和毛比是侮辱毛,他们的差距就像身高.....太大了

家园 亲说的没错,小凳子就那点出息

把他和毛比是侮辱毛,他们的差距就像身高.....太大了

家园 跟邓谈胆量?

太祖看起来好像天不怕地不怕,但实际上是很谨慎的,不会主动去招惹敌人的。解放军停步于香港中英街边就是实证。对于与美国的冲突,也是始终强调有理有利有节,而不是一味逞强。在越南,中国支持越南抗法,但并没有支持越南直接打下去统一全国,而是劝说越南接受分治。后来援越抗美是迫不得已,并不是中国主动支持越南进攻美国扶持的南越。怎么能说邓的“避免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与毛“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了”?而且,越南的事情,毛一向是极为关注的,很多战役都是亲自过问的,邓要有多大的胆子在这种问题上作这种场合跟毛唱对台戏?

邓的谈话,是1965年。那个时候美国打到了哪里,请复习历史。

至于“顶多”,说的是毛做事情的程度,而不是做事情的难易,请不要过于激动。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美国都打过来了,1950年的时候美国不是直接侵略中国了吗?太祖也没有发兵台湾收复失地不是。

敌情观念是要有的,但过高估计敌情是不好的,就像阶级斗争是不能忘记的,但年年月月天天讲就过分了一样。太祖高明,首先就表现在能够准确估计形势。抗战8年,说是国共合作,但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心思一天也没消停过,太祖怎么做的?没有翻桌子吧?建交以后的中美关系,大致可以以十年划分为前十年,中十年,后十年,当然现在又有5年了。我没说中间10年,你就拿轰炸大使馆说事。当时的中美关系确实很紧张,美国也确实有把中国当作一号敌人的趋势(也可能是计划),但是笨拉瞪一拉,美国的鹰眼就瞪过去了,于是中美的关系就又缓和了。十年时间转瞬即逝,但中美实力对比和国际关系格局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现在再搞步步紧逼,已经和小布什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刻舟求剑是不好的。

看来楼主确实是个青年,而且不学习历史,已经不知道当初邓裁军的历史背景了。当时对中国构成现实军事威胁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当时步步紧逼的是苏联对美国对中国,而不是美国对中国。邓通过对越作战看透了北极熊外强中干的本质,预见到了打不起大战的前景(这点跟太祖是一致的),断然裁军,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冒着战而无备的危险抢下了10年珍贵无比的发展机遇,其胆识当代无人能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邓当年的裁军,就没有后来的经济大发展。指责邓裁军是害怕美国人,还不如去指责太祖钻到山沟沟里去是害怕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呢。

家园 邓最大的胆量就是在美国人手握杀人刀的时候大手笔裁军。

邓最大的胆量就是在美国人手握杀人刀的时候拿中国的国家安全作为代价大手笔裁军!这种大胆的事情毛泽东的确做不出来。

拼命吹捧邓,把毛泽东的功劳抹的干干净净。还是改开的老路子。

太祖看起来好像天不怕地不怕,但实际上是很谨慎的,不会主动去招惹敌人的。

太祖是战略上大胆,战术上小心。这在他的著作中就说的很清楚。

太宗则是战略上就缩回去了。

在越南,中国支持越南抗法,但并没有支持越南直接打下去统一全国,而是劝说越南接受分治。后来援越抗美是迫不得已,并不是中国主动支持越南进攻美国扶持的南越。怎么能说邓的“避免和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与毛“的冲突已经白热化了”?

“援越抗美是迫不得已,并不是中国主动支持越南进攻美国扶持的南越”????????

那你说说后来的抗美援越战争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很奇怪,越南居然有本事把苏联和中国全部强行拖进和美国人的冲突中去。这实在是·······

而且,越南的事情,毛一向是极为关注的,很多战役都是亲自过问的,邓要有多大的胆子在这种问题上作这种场合跟毛唱对台戏?

邓的谈话,是1965年。那个时候美国打到了哪里,请复习历史。

你刚刚说完邓小平不敢和毛泽东唱对台戏,可是接着就提到了邓在1965年的谈话。邓已经明明白白在外交场合和毛泽东作对了,这还叫做他没有胆量和毛泽东唱对台戏?这是在有点自相矛盾啊。

至于1965年的时候美国打到哪里,首先,美国一直在支援法国,它早就参与战争了;其二,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一开始也只是对朝鲜动手,可是清朝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至于“顶多”,说的是毛做事情的程度,而不是做事情的难易,请不要过于激动。

你也承认毛泽东的行为是很勇敢的喽?

如果一定要说什么美国都打过来了,1950年的时候美国不是直接侵略中国了吗?太祖也没有发兵台湾收复失地不是。

你不记得朝鲜战争了吗?要和美国人在台湾动手,中国有海军吗?

敌情观念是要有的,但过高估计敌情是不好的,就像阶级斗争是不能忘记的,但年年月月天天讲就过分了一样。

你看,还是当年戈尔巴乔夫的那一套。

很不幸的是,你没看见美国人现在正在天天“反恐”吗?

自从苏联完蛋以后,美国人有那一天放松警惕?

事实如此明显,还是执迷不悟啊。

太祖高明,首先就表现在能够准确估计形势。抗战8年,说是国共合作,但蒋介石要消灭共产党的心思一天也没消停过,太祖怎么做的?没有翻桌子吧?

但是太祖就想后来太宗一样马放南山,大举裁军?有吗?当年太祖是扎扎实实做好了和蒋介石动手的准备才对吧?

建交以后的中美关系,大致可以以十年划分为前十年,中十年,后十年,当然现在又有5年了。我没说中间10年,你就拿轰炸大使馆说事。当时的中美关系确实很紧张,美国也确实有把中国当作一号敌人的趋势(也可能是计划),但是笨拉瞪一拉,美国的鹰眼就瞪过去了,于是中美的关系就又缓和了。十年时间转瞬即逝,但中美实力对比和国际关系格局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现在再搞步步紧逼,已经和小布什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刻舟求剑是不好的。

现在菲佣、日本还在中国家门口蹦跶呢,你不会看不出他们的后台是谁吧?

现在美国对伊朗步步紧逼,你是不是看看地图,如果伊朗被美国控制的话,会发生什么后果?

事实已经如此明显,你还能做这种给根本不着边的和平大梦啊?这不是当年蒋介石的老套路吗?

看来楼主确实是个青年,而且不学习历史,已经不知道当初邓裁军的历史背景了。

不就是吃毛泽东积攒下来的国际安全老本吗?

说到历史,你已经好几次歪曲历史了。

第一,对朝鲜战争视而不见。

第二,对邓和毛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冲突视而不见。

不过也难怪,这是改开以来的老套子了。

当时对中国构成现实军事威胁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当时步步紧逼的是苏联对美国对中国,而不是美国对中国。邓通过对越作战看透了北极熊外强中干的本质,预见到了打不起大战的前景(这点跟太祖是一致的),

这种局面正是毛泽东造成的!没有毛泽东,美国会天良发现不威胁中国?正是毛泽东通过几十年的斗争才争取到了中国在美苏两大国之间的独立地位,才造成了中国、美国共同对付苏联的态势。

至于邓,呵呵呵,他是继承了毛泽东开创出来的局面。你所说的邓的所谓“雄才大略”,在当时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断然裁军,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冒着战而无备的危险抢下了10年珍贵无比的发展机遇,其胆识当代无人能及。

你看,还是在猛吹邓的“雄才大略”啊?

你刚刚说“当时对中国构成现实军事威胁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邓通过对越作战看透了北极熊外强中干的本质”,这是不是说明你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比较缓和?

你又说“冒着战而无备的危险抢下了10年珍贵无比的发展机遇”,是不是说明你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可能发生大战?否则的话,“战而无备”怎么解释?

所以,到底当时的国际形势是怎样的?

因此,你在自相矛盾。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没有邓当年的裁军,就没有后来的经济大发展。

毛没有裁军,中国经济没有大发展?

美国也没有裁军,美国经济没有大发展?

还是不顾事实啊。

指责邓裁军是害怕美国人,还不如去指责太祖钻到山沟沟里去是害怕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呢。

邓裁军当然不是害怕美国人,他那是抱美国人的大腿。

太祖钻山沟也是抱蒋介石的大腿?类比也别太不伦不类啊。

PS:补充一句,其实你所说的那些改开以来的官方的捧邓贬毛的东西,我早就在课堂上学习过无数遍了。那些东西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通宝推:真不知道,
家园 我说过,赫鲁晓夫和平论是背叛的“开始”,并不是结束。

也正因为这样,那是的苏联是很强大的。

而等到世界地图时期,苏联就完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