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黄药师的佛学密码(上集) -- 黄花2003

共:💬34 🌺10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上面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缘起性空”的道理来说明

“缘起性空”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意思是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都是一定因缘(原因和条件)所生,因缘所灭,也即所谓“因缘和合”,没有绝对独立的个体,不断地 “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其中也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主宰,故其性本空。所以说“色即是空”,色在佛教特指物质,空也不没有的意思,而是不实在。

我们看到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暂时的,没有一个永恒的东西。小到微观物质的方生方死,大到我们人类、国家、民族,地球及至宇宙,都要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的过程,这个规律是不变的。所以说,没有一个事物是“永恒”的。连宇宙都会毁灭,作为宇宙中微小的、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个生灭的过程,真的如“梦幻泡影,如风亦如”,一切有为法(事物和现象),都可如是观。由此,这个暂时和合的人身,其中并无一个独立的,能自主的东西,所以叫“无自主性”。比如说,我们也许能把握人生,但无法把握死后的事。而相对于死亡,生命是如此短暂微不足道。实际上,就是活着的人,也并无自主动性。如上面对心理所作的唯识分析,将人的心理分为“八识”。第八识才是根本,而人所谓能“自主”的,只是第六识意识。而这个能思能想的第六识,是被污染的,对事物的认识是歪曲的、有限的。

“既然是缘起的,他就是没有自主性;既然是缘起的,他就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叫无我,没有永恒性叫无常。”(吴信如居士)

“身心法”是身心“外”之误。法执跟我执一样,只是我执的对象是“人”,法执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法执是执著于事物、现象的“有”,没有看到事物的暂时性和无自主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