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史深处的权谋,那些暗影中的真实。 -- 叶长安

共:💬17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司马迁说:“你想造反吗?我教你。”(一)

(一)成功放火的必要条件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极其有名的作品。所以有名是因为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内容:文字的,哲学的,军事的,心理的,农业的,等等等。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其他似乎不适宜大力宣扬的东西:如何过河拆桥啦(刘邦部分),如何不漏脏字骂人啦(卫青霍去病部分),更多的是人生的某个方面的残酷真相啦(韩信部分),等等等。其中,最最最不能大力宣扬的,是《史记》中居然还详细记录了怎样造反。这主要是在《陈涉世家》部分中。大约正是因为《史记》的这种过分真实的作风,有很多人对《史记》做出了非常不好的评价。例如,王允杀掉蔡邕的理由就是蔡邕会写出一部像《史记》那样的谤书。

(二)

说起造反,不知道是谁做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造反的过程跟放火差不多。和真正纵火案一样,如果要成功完成放火这个工作,大概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放火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点火用的火柴,这个是引子。

第三,一堆木柴,开始的燃料。

第四,要有合适的引火环境。

第五,还要有非常糟糕的消防员。

造反,也需要类似的五个条件。作为一篇详细记录中国帝制时代第一次造反运动的《陈涉世家》,文章一开始,就出现了第一个条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从中可以看出:

陈胜年少时曾经被别人雇佣耕地。那么陈胜肯定没有土地,也没有其他足以谋生的手段。他所拥有的,只是他的劳动力。按照传统的阶级分析法,陈涉是一个典型的雇农。在贫困的农村中,他也是一个处在最底层的人物。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曾经“怅恨”,而且“久之”。为什么?他渴望富贵。

短短几句话,点出了陈涉性格中的另一个侧面——绝对得不甘于现状。贫困的生活会使人麻木。但是托克维尔曾经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过,农民的麻木仅仅是因为看不到改变自己生活的希望,并不是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如果农民看到了结束自己黑暗生活的一丝亮光,那么他们会不顾一切向那个出口冲过去,会踩到一切阻碍。

司马迁的几十个字勾画出了两种极端贫困的农民形象:第一种是麻木的,就是那些“佣者”,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于美好生活的欲望;第二种就是陈胜,他是已经觉醒的。可是,他得不到相应,所以很孤独,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

这时的陈胜就像是一个在深渊中挣扎的落水者。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下一步就是抓住一切可以逃上岸的机会:也许做不成鸿鹄,但是绝对不做那糊里糊涂被淹死的燕雀!

于是,造反烈火的第一个条件——纵火者产生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注意这时陈胜的身份。“少时”的陈胜是一个一同耕作的佣者就可以取笑的角色。可现在,他已经成为一支九百人的队伍的“屯长”了。当然,这离陈胜的理想还差得远。但这是变成“鸿鹄”的第一步。

所谓的“闾左”,就是贫民。九百“闾左”也就是与陈胜一样的贫民,是一群和陈胜有着同类语言的人。这样,第一把干柴堆起来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