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医疗改革真的很失败吗? -- 沫水若水

共:💬86 🌺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么说吧

              政府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不愿意出很多钱。产业化前后,政府的投入没有太大变化。

              同时,产业化后很多药品价格扶摇直上,而政府的补贴却没有增加,故而农村医疗恶化了。

              当然,也有一部分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这不是市场化导致的,而是市场化不充分导致的,相信这也是您的看法。

              • 家园 关于药品价格的问题,我自己认为就是因为医疗部门主导的原因

                所谓的统一采购,按道理来说是可以通过竞争去降低药品供应价格的,但是实际上却导致政府这个方面和不分药厂结成了利益集团,最后到了医院再加成价码,其实大部分药品的出厂价很低的,但是经过这么些环节。。。但是,认真的讲,市场化的作用是配置资源,能不能实现高品质服务,政府投入也是个大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制度的问题,这个还牵扯到法律。。。

          • 家园 关键观点

            医疗产业化导致价格显著上涨

            我恰巧是不同意的,我认为价格显著上涨不是主要由医疗产业化导致的,而是时代变化自然导致的。与国际医疗技术的逐渐接轨,生活水平上涨导致慢性病增多、人口年龄的平均值上升都导致了价格上涨,产业化是其中不太重要的因素。

            以实际例子举例。我本人的医疗费用就很低,因为我还年纪不大,我母亲糖尿病,她的医疗费用就高多了,而我估计如果在毛泽东时代,我母亲根本不会得糖尿病,或者得了也查不出来。

            另外我完全同意以城市补农村,只要控制合理,补的太多财政也受不了。

            • 家园 实际例子很好嘛

              就拿最简单的感冒问题来说,网上恰好有一片非常著名的帖子:感冒药的惊天黑幕。

              有人说现在看一次感冒就要几百块,我说那是医疗产业化的价格!感冒医生给你什么药?主要是病毒灵口服液,一瓶3.4元,就算你一个成年人一天吃三瓶也要 10.2元。可是你别看它花里胡肖的配方,它里面真正起作用的成份叫作吗琳胍;我们可以到药店里去走一走,结果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事是:有一种治疗感冒的特效药叫作“盐酸吗琳胍片“,每瓶100片,一片的有效成份就相当于一瓶病毒灵口服液,可是一瓶“盐酸玛琳胍”才多少钱?1.6元!是的,也就是每片才 1.6分钱,一天三片还不到5分钱!可是它的治疗效果与病毒灵冲剂一样,就我个人的体验,甚至更好,现在我感冒就吃它。一般人病了就往产业化的医院跑,一进门就是各种化验再加上一大堆高价低效的推销药,得,几百块看一次感冒的天价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

              这价格增加到底是产业化的问题还是技术进步导致的?

              • 家园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过你认为不进行医疗改革就可以阻挡吗?在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添加辅助成分,取个商品名,价格大涨,大做广告,这个91年就出现了。

                还是要加强监管,现在的办法,药品必须标注化学名是个不错的办法。

                ps:其实感冒不用吃药。吃药的话常用几种药主要是缓解症状,像麻黄素、金刚烷、对乙酰氨基酚之类的。

    • 家园 医疗问题,如果不划个界线,多少投入也不够。

        比如说得了绝症,明知道花费高昂的治疗没多大用,该不该用公费或保险看,实际上保险也是大家的钱,也就是说这种治疗是花大家的钱去做没什么成效的事。

        说起来,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值不值得为基本不可挽回的生命花那么多钱?

        这实际上也是个经济效益问题,如果花自己的钱,会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不花,如果是公费或保险,病人花多少钱也愿意。所以公费医疗和保险如果没有个界限,必然造成医疗费用无限上涨。

        但毛泽东时代为什么够呢?第一当时的公费医疗是把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排除在外的,第二,药费便宜,计划经济药厂不需要自己推销,也就没有医药代表,没有回扣。第三当时的医疗条件、技术较差,没有现在那么多高级检查,多数靠医生自己问、摸、看、闻来检查。绝大多数的医疗花不了多少钱。记得当时顶级医院做个兰尾切除手术也就一百元上下,一般看病两三元拍个X光片顶破天了。

        至于公费医疗排除了农民,是不是就不管了,也不是。

        在当时的医疗上,我有幸当过职工家属,农民、国营职工,这几类人的医疗保障是不同的。

        当时的职工都是国营单位,所以职工都是公费医疗,看病只要自己花五分钱挂个号,其他的都是单位出,有的是医院记帐,不过帐单还是要找病人单位算的。

        医生拿固定工资,与看病、开药多少没关系,这就排除了医生开大方子,推销药品的源头。当然这会造成医生看病不负责任,不过根据我的经历,碰到的医生态度都至少能说得过去,有相当多的医生是很负责任的。

        一般来说,大部分单位看病都有指定一两个医院,如果指定医院看不了的病要经医院出转院单才能报销医药费。如果在外地看病只有急诊才能报销。

        家属有几种情况,半费的、统筹医疗的,也有全额报销的。俺当时享受统筹医疗,除每月交五角钱外与公费一样。

        至于农民,主要靠当地的土医生,实际上现在也有,俺亲家就在农村乡村医生,无文凭,但经过县医疗主管部门的考试才能行医。在集体化时,乡村医生是记工分的,同大队(现在的村)社员看病不要钱,只收药费,如果自己采草药连药费都省了。至于乡村医生看不了的病就要花钱到外面看了,但在六十年代开始农村推行合作医疗,每人每年交几块钱,需要出去看病的钱就从这里面出,不够的话有的就大队出了,当然这实际上也是全体社员的钱,出去看病的人多了就会影响到年终分配。

        乡村医生一般技术都很差,看个头痛感冒的还将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公社卫生所有一位医生(只有一位科班医生,我们全公社一千多人),中专卫校毕业,拿工资,看病好象也不收钱。反正他每次到我们大队都在我们知青那里住,没见到也没听说收过医疗费。不要看才中专,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总之,在那个时代,小病到中等病的医疗是有保障的,而且个人花费也很低,基本上不会有负担,如果得了大病就要看运气了。

        我看要能全民得到较好的医疗保障也只能这样了,保障中等以下病,大病就要自己花费多些或者索兴放弃治疗,当然什么算大病可以根据社会富裕程度而变。要想人人都得到当代技术能达到的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是什么国家也承受不了的。

      • 家园 其实绝大部分疾病是营养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

        在一个基本温饱的社会里,绝大部分人可以通过平衡的营养和体育锻炼避免一般性常见疾病。

        理想的社会化医疗应该仅照顾

        1.母婴保健、幼儿疫苗接种、

        2.公共传染病防止、

        3.突发性事故伤害、

        4.先天性基因缺陷产生的疾病,

        5.疾病导致的长期贫困。

        但是绝大部分人情愿吃高脂肪、高蛋白事物,不做体育锻炼,然后生病吃药、住院,然后抱怨国家和社会对其照顾不周。

    • 家园 其实我认为医疗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是错

      因为我见识过所谓的全面免费医疗:英国的和印度的

      英国是富国,医疗基本上免费。。。但是按我们中国人的说法,那个挂号是个大问题。。。我看了萨大写的北京大医院挂号要排一天的队,其实英国公费医疗挂号比这个严重的多。。原因很简单,英国公费的医疗资源不足,因为为了保证公平和效率,还有各种问题。。英国免费医疗系统里有大量的行政人员,这些人占了大笔的经费,反过来说,英国财政对这个NHS 系统的投入已经到了极限,没有更多的钱去投入进去了。结果就导致。。。因为大锅饭,很多人吃不上饭。。。。我有个同学就遇到过因为床位不足,做了手术很快就被行政人员“请”出医院的事情。

      印度的情况完全相反,挂号不难,看病不要钱。。就是医生的水平和医院的设备都差了点。。。。我印度同学就告诉我说,他妹妹在公费医院里出过小医疗事故,他自己也受不了公立医院里那些医生的服务水平。(补充下,这两个国家的私立医院都很有市场,我很欣赏英国式的私立医疗集团)

      我父母很向往免费医疗。。。但是被我一句话打击了。。。“你们肯拿年收入的40%去交收入所得税么?”

      高福利必须有高税收支持。

      • 家园 美国的医院更加市场化,

        可等的时间更长。挂号一周内能搞定就不错了。急诊更遭,除非有“生命危险”(腿骨折都不算生命危险),几个小时才有医生来看你。就这样再过20年美国医疗可能就占GDP40%,整个体系可能都撑不下去了。我可实在看不出医疗市场化有什么好。

        • 家园 据说英国NHS的最长挂号记录是18个月

          我不是具体比较什么样的情况更极端,但是急诊在英国等几个小时也是常事。

          我自己觉得英国私人医疗集团相当可靠,第一,这些集团不是靠收医药费过活的,而是靠卖自己的商业医疗保险。据说,大概一年一两千英镑,你买了这些保险,那么你就可以在这些集团下设的医院里免费治病。

          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医生和药剂师的收入和病患脱钩了,医生不会故意坑患者,因为这些收入和他没有必然联系。第二,因为竞争的存在,这些集团会尽力保证在合理价位下的医疗服务,如果有质次价高之虞,患者换个医疗供应商就好了。

          第三,没有政府主导,医疗事故也非常好处理,因为不存在政府和医疗行政部门对这些医院的保护。

          我自己觉得这些私立医疗集团的模式对我们的医改可以起到相当的启发作用。

          说点题外话,现在大家一说到市场化改革就往往大骂不止,但是我们的市场化改革往往是相当不彻底的改革,基本上改来改去都变成了许可证经济,成了腐败的温床。这个不是市场经济的问题,是我们的政府管理部门的问题。

          • 家园 美国的两大毒瘤就是医生和律师

            ,当然除华尔街以外。美国将来如果衰落了,可以肯定罪魁祸首就是华尔街加上两大毒瘤。美国可是完全市场化,中国怎么走不知道,但是如果中国走美国的道路,可不要中国比美国还要早衰才好。

            至于你说的好处,首先,不管是不是市场化,医疗费用都是要出的。财政如果不出,就从医疗保险出,这些费用总是要占GDP百分比的,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全民)身上,不可能市场化了就省钱了。其次,公费系统可能有大锅饭,但是市场化意味着医院以营利为目的,人家可没有动力做慈善,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多收钱,这两种方法谁更省钱可不一定。再者,市场化以后,每次医疗事故的赔偿都是要摊到医疗成本里的,赔得越多,医院也会对未来的病人收费越多,要不然怎么生存?在美国医疗事故成本可是大小医院都头疼的事。过分保护个人利益,其他病人的利益谁来保护?

            我对英国的医疗体系并不了解,但是如果中国的医疗市场化走的是美国的方向,可以肯定,将来中国一定会完蛋。

        • 家园 RP 不错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看美剧的“ER”“豪斯医生”

        ,基本都有病人排队时间长而与医生理论的情节

      • 家园 不是“北京大医院挂号要排一天的队”

          是到北京顶级大医院挂顶级医生的号要排一天的队。

          否则北京人都看不成病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