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敢说“不”,才是真科学家 -- 同人于野

共:💬70 🌺10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子弹起爆原理上并不太复杂

          其实,只要在一定的形状上,超过临界质量,再加上一个中子源,那么一定可以起爆。另外,有人说在那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定的中子源,用大气的中子辐射就足够了,这点我有点存疑,但是弄到一个中子源,并不是太麻烦的事情。

          原子弹的技术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但是你说的这个也是事实,差别就在于,如果是我上面说的那种方式起爆,那么只有极少数的核原料发生了链式反应,而绝大部分的核材料都在一瞬间被炸飞了。为了提高爆炸效果和核材料的利用率,还有安全性,所以需要各种方式来起爆。例如说在核原料外围装上普通炸药,当四周的炸药爆炸的时候,就会把中心的核原料迅速压缩,从而引爆核弹。这种起爆方式,当然就复杂多了,因为必须对炸药产生的冲击波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控制,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实际上基地组织的确有一个成员曾经 propose 过脏弹攻击,但组织经过计算评估之后发现根本没什么杀伤力,否决了。一次脏弹攻击,如果能死五个人以上,就简直是特大成功了。甚至对人体的“中长期伤害”,也比一般人想象的小得多得多。

          如果说是脏弹,那就要看是什么类型的脏弹了。如果是传统的衰变性质的放射性材料,那么确实效果不会太好的:α粒子的穿透能力太弱,β粒子也好不到哪里去。γ射线其实就是电磁波,虽然能量很高,但是会有多少破坏也很难说。

          但是真正有杀伤力的,是由某些元素衰变产生的高能α粒子,轰击某些轻质原子核而产生的中子。要说杀人,中子可是一个最好的东东:无电磁效应、穿透力强、杀伤力强,次级效应强。而且如果使用某些合适的中子流,那么它还可能导致其它普通无放射性的材料受到照射而产生放射性同位素。那么理论上就可能产生这种情况:虽然你清除掉了脏弹的放射源,但是可能还是会有放射性同位素在你身边继续照射(主要看这新元素的半衰期是多少)。

          所以说如果像记者天天炒作的那种,用普通核原料,例如说铀钚之类的,效果确实不会很好。但是如果是精心设计和挑选的,恐怕也不是可以这么轻描淡写的对付过去的。

          最后,其实还有个群体的心理恐慌效应。最明显的例如说非典,死于非典或者曾经感染非典的人,其实远远比死于流感和感染流感的人少。但是有哪年的流感爆发,会引起和非典那样全民关注全民担心的?

      • 家园 记者懂概率的少,懂相关性,显著性等稍微深点统计知识的更少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新闻学应该要划到理科里面去才不会有那么多没逻辑的报道

      • 家园 我记得我中学的时候就考过炭60

        理由就是他的分子结构有可能作为储存氢的载体。事实上对氢燃料的研究也是以这方面为热点。

        确实,如果科学家想把自己的研究结论发布给公众的话,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研究方法谈出来,起码应该给出边界条件。因为他研究肯定是在一个比较小的领域里面,如果不提边界条件,让读者将他的结论无限扩大应用范围,真理也会变成笑料。

        • 家园 很少有人拿碳60来储氢的

          也根本不可能在氢燃料的研究上以它为热点。

          换成碳纳米管还挂的上边。

          • 家园 碳管储氢也基本上是神话吧

            最近几年没看相关文章了,不知道有没有进展。

            我做碳管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在说碳管储氢没多大前途了。曾经出现过的几篇高储氢量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作假,包括在nature或者science上发表的某篇。有人因此被迫提前退休的。

            碳六十储氢的确曾经是个话题,不过似乎从来没有热起来。

            • 家园 估计是成本太高

              应用遥遥无期把?

              ~

              • 家园 有人计算了理论上的最高储氢量

                结果发现并不怎么样。

                印象里面,好像是说一个碳原子最高能储存一个氢原子。也就是说碳材料的最高储氢量是质量8%。再高不可能了。这样无论从质量还是体积来讲,都不吸引人了。

                • 家园 估计是给碳纳米管找出路

                  93 94年的c60

                  碳纳米管大火

                  • 家园 不是这样

                    碳球也好,碳管也好,理论最高储氢量是基本一致的。

                    碳管储氢热起来是因为几篇错误的文章,比如我知道的一篇,做色谱分析的时候把氢和水搞混了,所以得到很高的储氢值,误导了不少人。后来弄清楚了,就冷了。这已经是九十年代末期了。

                    碳管的确比碳球成本低,很多碳球的可能应用都可以被单壁管代替。

                    • 家园 谢谢老橡 受教受教

                      你觉得现在啥材料 存氢最有前途?

                      我不是很懂。

                      印象里面有合金。

                      • 家园 好久没关心这个领域了

                        金属氢化物一直是一个途径。最近似乎金属改型的一些高分子材料也比较热门。

                        • 家园 我记得以前也炒过“金属氢”

                            说是氢在某种条件下可以象金属一样,性能特优良,现在也不见提了。

                        • 家园 好像是合金一类? 有认识的老师拿这方面的项目

                          我了解一下 觉得玄。

                          存氢性能不问题

                          受外界一些条件影响

                          比如 温度 什么的

                          具体 我也不清楚,也许我说得也有错。

            • 家园 那几篇文章可害死了不少人

              我的一个朋友盯着做了大半年,结果是浪费时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