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乱弹北京交通拥堵(1)-行政手段和价格手段真能解决问题吗 -- 猫头胖鹰

共:💬39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分析得挺好的

        只是我觉得七个问题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公交服务还差强人意

        这么大的城市、这么高密度的客运需求,依靠小汽车交通、提高路网容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说到底还是要解决“人的运输”问题,而不是“小汽车的运输”问题。

        • 家园 公交很重要,但是城市定位与城市规划是根源

          看看北京中心城区的开发强度,水泥森林看得我直眼晕。再看看中关村地面公交排成的长龙,去一次中关村我得连看一个星期的新闻联播才能抚慰我受惊吓的心灵。功能错位、规划混乱,难以言表。究其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的唯GDP观,土地财政与央地财权事权划分,利益集团之博弈,多了。

          • 家园 城市定位与城市规划是根源,你说的对

            只是,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变不了了

            北京的利益集团确实多,北京的规划,包括用地控制也确实很麻烦。不是局中人,很难体会的

            • 家园 所以,我对北京治堵前景持悲观态度

              定位根本不可能变。拿人口规模讲,最近楼市调控,加上通胀,挤兑走一部分北漂。人事政策据说也有变化,进一个非京籍的据说要搭配一个京籍的。但我估计总体影响不大,所以人口规模这块不会有太大改观。仅此一个人口因素,治堵就难见成效。

              再如用地控制,有些地你就是征不了,想打通断头路,也就是想想而已。

      • 家园 您说的所有这些,归根到底都是供求的问题

        准确些,就是路面资源的短缺,从理论上说,要么增加供应,要么减少需求,否则怎么调整,都没有办法根治堵车的问题。

        你说的第一条,人口多,那就是需求高了。

        第二条路网密度不足,那就是供应少了,

        第三条公交系统不足,还是供应少了,

        第四条停车设施不足,还是供应少了

        第五条机制束缚,应该是资源竞争激烈的产物

        第六条交通控制管理的水平太低,我怀疑是由于领导出行,外宾来访而造成的,还是因为资源竞争的问题。

        第七条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也是因为资源竞争激烈而导致的。

        总而言之,不在供需上下功夫,没有可能治好堵车,我个人对此较为悲观,不认为可以治好,呵呵。

        • 家园 结构问题也蛮重要的

          除了供求的规模平衡,还有一个交通方式结构的调节

          如果不能让大部分人坐地铁、公交,光靠增加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泊位规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东京都市圈、香港、伦敦、纽约都是如此。

        • 家园 是供需平衡的关系,但是做到很难

          人口、路网、停车设施都是供需失衡的结果,但是这背后也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说,北京给自己定义了这么多中心,还要世界,到底为什么?和我们的幸福指数有多大关联?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土地财政是不是推手之一?值得思考的太多了。所以,我比较赞同你的开发,治堵前景我也不看好。

          你说的“第六条交通控制管理的水平太低,我怀疑是由于领导出行,外宾来访而造成的,还是因为资源竞争的问题。”,水平低是确实的,出行与来访也是存在的。环线和主干道清出2条车道交通管制都是经常的。这个,无解。

    • 家园 政策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方针应该是连续的、长期的。但是具体政策上面,及时性要优先于延续性。

    • 家园 期待下文,虽然个人认为你的三个理由并不都成立

      A.北京机动车总数超过五百万辆2011年数据,其中公车总数为62000+,也就是不超过2%。假如要论证应该限制公车,首先需要证明公车造成了拥堵。事实上这些公车里面有一部分是单位用于接送职工上下班的班车,恰恰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

      B.物质享受=私车?这个式子恐怕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成立吧?

      期待下文!

      • 家园 看了专家的建议,感觉是乱弹琴

        机关单位不可能开放停车位,再说即使是机关单位也没有那么多车位,基本上都是只能容纳本单位的车辆。北京真正大型的机关,只有中央五大班子和部队大院。要说起来,部队大院的车位倒是挺多的,可是可能开放么?

        62000辆公车,是指北京市的还是连中央的和军队的都算上了?

        那个停车位统计也是瞎闹,远郊区县哪儿不能停车啊,还用停车位?

        • 家园 六万辆公车成分

          本次公车数量调查结果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实有数为62026辆,其中,市级公务车20288辆。
          这句话不是很明白——给我的印象是市政府拥有两万辆公车,余下的归其他机关所有;但军队和武警用车不在统计内

          同时这次统计的是政府日常用车预算负担的车辆,“项目预算”和其他支出负担的车辆不计在内

          再一并回复您下面的另一个帖子:公车数目不仅是上涨受限的,这两年还有尽量收缩的倾向

          得道个歉,链接我光看了标题,内容跟我想得不太一样

          • 家园 我瞎猜的啊

            市级公务车就是市属各委办局的车,各区县的不算在内。

            “项目预算”是不是指的这个,比如XX工程指挥部所用的车辆,这些车是不属于各抽调单位的,支出统一在该工程项目下。

            其他支出负担的,我现在能想起来有一个。就是有些单位的班车是租用公交集团或者首汽集团的,这部分车辆不算公车。

      • 家园 探讨

        纯属探讨哈。

        先说公车。第一,你觉得北京500万机动车保有量里,只有62000+辆公车,这数据靠谱么?我觉得不靠谱。理由一,这6万多只是北京市市属的公车,那么多国家部委及其下属单位,还有驻京部队武警,都是不含在这6万多里面的,这点在北京市公布数据时是说了的。理由二,这6万多真的是囊括了所有北京市的公车了吗?我质疑。理由三,广义的公车不仅仅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国企也应该算吧?况且还有中央国企和市属国企之分,那数量,我不敢想。如果说要个公车是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证明的话,有一个,有一年开中非论坛会时,要求所有驻京单位及市属单位停开1/3公车,结果交通非常之畅通。。。。。。

        再说物质享受与私车的关系。我认为,拥有私车当然是物质享受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个恐怕不能算什么特定情况吧,这是一项基本权利。但是,权利与可能间是有距离的,毕竟土地、能源是有限的,在新能源技术大规模推广前,环保压力也是存在的。如果公共交通非常便捷、舒适,那么拥有私车与否只是你可选的一项基本权利而已,出于现实考虑你可能出行会更多的选择公共交通。但是现实是,北京的公共交通远没有达到便捷舒适的程度吧,那么,政/府在没做好公共交通时,就出台及其不利于私车的政策,是不是有些不妥呢?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一次我的车赶上限行,而我恰巧要出门打球,我就搭公交去了,结果开车20分钟能到的路程,我足足坐了一小时,晚上10点打完后发现更悲剧的是我搭的那趟公交也是10点收车,我只能做出租车回家,结果是又为不低碳和路面流量做了点贡献。也许我的经历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很多人宁愿开车堵着也不坐公交,这个多少也说明公交存在的问题吧?

        而且我主贴说的三个理由里,最主要的观点其实有2个,一是政策规定的出台一定要有广泛征求民意的程序,二是政策出台前一定要有全面的效果评估,不能拍脑袋出政策,造成政策导向在短时间内不连续甚至相反。拿汽车消费来说,当时出台鼓励政策时过多的关注了产业拉动,对城市交通形成的压力恐怕没做过多评估,事后发现经济危机好转了,又回头拿拥堵说事限制购车限制使用,这个政策效果怕是不好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