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环境污染伪命题说法再说几句,听得进去听不进去自便。 -- 伊粟

共:💬76 🌺295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环境污染伪命题说法再说几句,听得进去听不进去自便。

    环境污染是不是切实存在这是伪命题说法成立与否的真正含义,鉴于王女士(姑且这么称呼)是纯粹的文科出身-会计,所以我就用一个形象的事例来阐述一下。

    谁如果非说环境污染是伪命题,不妨把自己放到一个关闭大门的车库或关闭通风系统和出入口的地下停车场中,把自己汽车启动并保持不熄火,然后在那里面呆上半天或一天。这样坚持几天,如果他或她还嘴硬说坚持说什么环境污染是伪命题,那么他或她尽可去那样宣传,我不再对他或她说半句多余的话。人吗,可以有自己的不同信仰,既然他们已经上升到信仰的高度,那就不是道理可以说服的了。

    人类的社会活动总是或多或少对自然的一定形式的改变,用正面的词来说就是在改造自然。当然,人类产生于自然并且生存也离不开自然,这里面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必要的生存环境条件,一个是必需的物质能量资源。而人类的生产就是一种自然资源的人工改造,生产出各种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各种产品来消费,所谓发展发达不外乎就是这些产品的极大丰富和高效快速生产能力。不在乎钞票的多寡,因为现代科技印钞票的成本近乎为零,也不在金钱的有无,因为这些东西除了吃饱喝足后的炫耀本身也不能当饭吃。所以王女士前面的一些分析还是比较深刻的,会计出身能有这种认识总算是不枉当年交的学费。

    但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然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物质形态和分布,同时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又产生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并且不是人类所期望产生的副产品和垃圾废物,这些都会改变我们原有的生存环境,这种改变可能少数是正面的,但绝大多数必然是负面的,必然恶化我们的生存环境。要知道人类历史已经证明人类自我破坏和毁灭能力总是先于并且高于建设能力。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还没有面临人地紧张问题,靠人力畜力以及近乎原始的农耕生产效率和手工业生产效率对环境的改变基本上也大多能在无人干预的自然过程降解掉,自然的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使得这些问题并不太突出。但是工业革命之后,化石以及核能源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机器动力已经替代人力畜力,电脑正在部分取代人脑,工业流水线普遍用于生产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速度,当然也极大地加快了环境改变的速度,而现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都使得这些问题仅仅靠环境的自我复原已经无法实现相对平衡。在没有有效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时间为维度上短期亦或长期的积累效应,空间维度上的局部过度集中都会造成当地环境在人类个体平均寿命尺度内发生可以感受到的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基本上都是对人类生存不利的。轻则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不适,重则就是因为当前技术无法处理或者经济角度无法负担造成不再适合居住。合格的阳光、空气、水源和土壤这些经济学上是零成本或极低成本提供的,如果这些都要通过以高昂代价的生产来实现那么这个地方就别提发展任何其他产业了。不至于迅速致死致残乃至导致绝育绝种畸形胎儿的环境应该是人最起码的生存要求底线吧,这个要求还算合理也并不过分吧,但是现代许多工业许多如果没有配套的合理处理措施或者一旦出现事故就连这个最起码的生存环境都无法维持。还别说日夜不断进行的连续生产,就是一些危险物品的仓储都存在这种隐患,天津港事件爆炸声至今余音未了,当地生活的人难道就没有抗议的权力?现在是资本之上,利润至上,这些企业有多少为了维持高额利润会去在意这些。尤其招商引资来的外来候鸟,有利可图就落地但并不生根,一旦还别说无利可图就是利润变薄都会抬腿走人,留下一个烂尾不还是当地人来善后。

    扪心自问,如果你不敢拍胸保证你用什么“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歪理支持在别人家门口建那些重污染项目建在自家门口,就别道貌岸然地反对别人的抗议行为,这样真得很虚伪。尤其是移民到发达国家,然后极力支持西方把高污染企业前往中国这种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当地人的心愿难道也这样华丽丽地被你们代表了?

    当然任何地方也少不了许多一心想快速发财致富然后迁移到大城市或移民国外的一部分人,但是我觉得应该听听当地大多数人的意见,尤其那些土生土长并且他们的子孙也多半会继续在这里栖息繁衍的人他们的心声,不可能所有人都成为游荡于全世界的犹太人。正如同中国如何发展应该是以那些其本人家庭和子孙后代将继续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福祉为出发点,而不是按照那些移民国外或者整天盘算着移民国外作华侨或者入籍他国的人们的意愿行事。有人总在问什么是人民,那我就告诉他们前者才是人民,真正的中国人民,是任何时代的中国政府必须效忠并服务的对象。

    不错,人吗毕竟存在局限性。多数人短期少数人长期也难免短视,尤其容易被一些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但是多数人长时间的跨度上往往还是通情达理的。就如同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下,每年春天都会有个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有远见的聪明人总会精打细算,不会在秋收时看到丰收的粮食胡吃海塞可劲造,要预留种子要为青黄不接时留下充足的余粮。但是如果你碰到败家子或者鼠目寸光的人,他肯定不会这样想,用他们的思维就是活一天算一天只管今天快活逍遥管他明天饥饱饿殍。中国不就存在这么一个典型么?一个传统产粮区,居然二十几年没向国家交一粒粮还靠国家救济,在改开后还居然成了全国宣传的光辉榜样,真是对历史的一大讽刺。

    通宝推:潮水的诺言,北大28楼,
    • 家园 在发展中求环保

      个人以为,环保不能脱离经济发展。

      讲极端一点,环保的概念是,也只能是发达国家提出。现在衣食无忧了,才有闲心去考虑今后以及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穷人首先要考虑的是眼前的温饱问题,你跟他说老了以后肺癌的发病率会提高若干百分点,他会说:“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呢。”

      从实际操作上来说,环保是有代价的,一套废水净化装置要投资多少?产品成本要提高多少?现在工厂有钱了,即使没有政府的要求,老板为长远计,也会自发考虑把厂子搞得干净一些。就像过去穿短裤背心,有了钱自然会考虑买套西装来装点一下。政府的环保要求可以促进工厂的环保投资,但是一个工厂还没赚钱呢,你要它投1000万先把环境搞好了再投产,可能吗?

      发达国家,哪个没有经过环境污染的阶段?谁都跳不过去的。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过电视上看到京都附近有个小山村,保留了大量明治时代的草房,问村民为什么能保存得这么好,老头笑答:“没钱。”现在被指定为文化保护单位,政府给每家都造了消防龙头,每年还有补贴修缮费用。那是政府有钱了。

      所以,我始终认为先生产后环保。环保要求只能随着生产的发展而提高。

      • 家园 据说平遥古城能保存下来也是因为穷

        没钱拆

        • 家园 是的,经济不发达就没有扩大交通的紧迫需求和资金

          山西还有一个县,代县,城墙的完整、规模、年代都甩平遥几条街。改开后有煤有钱经济发达,那时也没有世界文化遗产一说,文化保护观念也淡薄,结果给拆了。平遥城申遗后,代县后悔得要命

        • 家园 可以理解

          当年破四旧虽然毁掉一些古董,但是大面积的拆建还是缘于城市扩张。

          南京的城墙被拆得最多的是北面和西面,为了修长江大桥和火车站。

          中华门是四层瓮城,世界上绝无仅有,估计是拆起来工程量太大,所以在城南道路拓宽时没有被拆,改在城门两侧的城墙上打开两个豁口。

          现在有钱了,城东道路改造时,直接挖个隧道从中山门下面穿过。

          • 家园 拆墙还怕工作量大? 通济门规模比中华门更大,还不是拆了
          • 家园 这事儿真逗。有钱没钱中华门都没被拆,就像那个小山村。

            那么,可不可以这么说呢,这事儿实际上和钱没什么关系。

            • 家园 我感觉还是有关系的

              平遥古城以及京都的小山村能保存到现在,是因为地处偏僻,没有投资去更新改造。而南京作为交通枢纽和省会城市,就面临着人口和交通量的增加,必须建新房新路。但是受预算限制,不能到城外去建新城,就只能拆老城了。

              中华门的城门太小,四车线的中华路不能直接通过,所以在中华门两边的城墙上开了豁口。

              中山门有三个门洞,而且都很宽,实际是民国修建中山陵时,将老城门拆除重建的,按理说保护价值较低,可是现在有钱啦,还是挖个隧道从中山门下面通过。

              所以,我觉得如果现在改建中华路可能也会挖个隧道,连城墙和城外的长干桥都一起保护了。

    • 家园 宝推,不过反对搞文理科歧视

      有道理说道理,扯上文科、理工科一类的就不好了

      要敢于和错误的习惯意识做斗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