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洛勇的英文《出师表》 -- 本嘉明

共:💬145 🌺1487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不必自谦甚至自责。

                      话逢知己,再与您聊聊。

                      如我前面所说,说理和说事本来是很难清楚分开的。往往刻意分开,是我的怪癖,不是您的问题。您讲的我都理解,我向您解释的,就是我这个自以为无伤大雅的癖好,并不是我认为您错误地批评了我。

                      我看到您提到了我和本先生的讨论,我再帮本先生说几句话。就我对本先生的了解,他博学多闻,在河里著述也很多,尽管未必十分严谨,但是令人开阔眼界。用我个人的标准来划分,我认为本先生往往是说理,而不是说事。因此我虽然和本先生说事,但本先生采用说理的思路,我能够理解。本先生说我是小人,实话说,我只感到好奇,不感到冒犯,我很好奇本先生要怎么讲通这个理。再说,我之前和本先生的交流,言语中也有冒犯之处,本先生的雅量我是佩服的。就算他最后没讲通,这点小事,我也不至于对本先生产生全新的观感。

                      再多说点题外的,您也许看到了我和林风清逸有冲突。我看来他也往往是说理,但总是摆出一副深明事理的样子,指出他说事有问题,他又往往夹缠不清,这冲突是这么来的。至于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那纯粹是因为我对他的为人品行颇有微词,和他的观点立场并没多大关系。

                      网上谈天说地,有些意气之争,实在很难避免。您这样的讨论态度,我表示支持和敬佩。

                      通宝推:二手大少,
                • 家园 对,是躁切的问题

                  从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都可看出,他那种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

                  欲速则不达。

                  所以司马懿看透了他,专门吊着他,以慢应快,就像一个削球手对付快攻手,慢悠悠,稳笃笃,不知不觉就扭转了战场局势,掌握了根本的主动权。

                  所以可以瞧不起司马懿欺负寡妇幼儿的卑劣,但绝对不可以不承认司马懿是一军事天才。

            • 家园 是人心的问题

              天下思安,人心思定。神马“汉室”,能管饭乎?

              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国军民死挡,无非是不让你蜀军进城抢我的家财女人,哪里还顾得上“汉贼之大义”?

    • 家园 诸葛亮的确不穷,只是住得比较远

      在演义里他不是穷书生形象,登场时有出世倾向。正史和后人给他补完了儒家君子形象。所以,住别墅感觉没啥问题。

      文言文的微言大义,是因为有牛13的汉字支撑,只此一家,还有分号不?

    • 家园 茅庐似乎还是那个别墅更接近,

      虽然失掉了自谦简陋的意思,但诸葛亮可不是穷人,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虽然是草顶的房子,但也是低调的高贵。不知英文里有没有能把这种味道译出来的别的词。

    • 家园 出师表开头需不需要也加上my lord或者my king

      或者your majesty,your grace。

      • 家园 以诸葛亮的伪君子习气

        其实应该加上。

        诸葛亮自认为刘备还活在自己的身体里,所以发自内心地敢于这样对刘禅以及益州派同僚(李严)不尊重。

        他打了那么多年仗,遇到了很多死忠大魏宁死不降的魏国军民官员,他会不明白“天下忘汉已久”?执着地试图让汉室起死回生,却逼死无数的蜀魏年轻人,他认为非常应该,非常值得。这样的所谓政治家,残民以逞,不知进退,除了瞎鸡巴折腾,唯意识形态论,对老百姓奔小康,有个屁用?

        我之前说了,诸葛亮在政治操守上,根本上违反了儒家“愚忠于血统”的伦理,但他为什么得到此后所有名士文人的追捧呢?我认为其原因是,汉朝刘邦就不是什么高贵血统,所以中国过早地在政治实操中压抑了血统论(对比一下英,法,俄各帝国),非皇族(或华族)血统的有为青年有上升通道(科举),但他们学的经书,却是唯血统论的基础,这使得他们中真正聪明残留一点独立人格的人(往往是这些人,最后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家),越学越憋屈,越学越怀疑。诸葛亮事迹的存在,给了他们依稀的希望,就是自己玩好了,也能像诸葛亮那样当隐形皇帝,当摄政王,伸张抱负,拿个国家来想怎么耍就怎么耍,根本不看别人的脸色,比皇帝还爽,还能流芳百世。诸葛亮伟大事迹的存在,治愈和缓解了很多气吞天下的小知识分子的精神病,所以不拜他也说不过去。

        诸葛亮这样倒行逆施地执政,终其执政时代,居然没有将领造反,这是因为领有兵权的,都是他的荆州班底,苦的只是蜀地的无辜百姓,跟今天的朝鲜有点像,离开“光复汉室”这个主体思想,这个世界都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通宝推:明心灵竹,冬晓,mezhan,老树,xhUserI,
        • 家园 说诸葛亮是伪君子,这个我不赞同

          我倒是认为诸葛亮只是被刘备临死时一句,“君可自取”,而绑死在刘家战车上的一个可怜人。

          诸葛亮这个人,属于老实人,大耳贼刘备把他看的透透的。啥叫老实人,就是责任感强,能挑担子,你对他好,他就掏心掏肺对你好的人。

          夷陵之战战败后,刘备苦了大半辈子才积累起来的基业毁掉大半。此时刘备已经是风烛残年,关张都已经离世,自己儿子刘禅又不争气,益州集团蠢蠢欲动,荆州集团雀占鸠巢人心不稳。此时唯一能挑起大梁的就是一个诸葛亮了。托孤给诸葛亮,刘备还不放心怕这个老实人撂挑子,还要说一句君可自取,那诸葛亮死也得替他老刘家死在北伐大业上。

          你说诸葛亮图啥呢?其实诸葛亮说的很明白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刘备不嫌弃他非世家大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三次亲自上门请他这个二十八岁的毛头小子出山,他是非常感激的。

          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以后,他真是拼了命来完成这件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嘛。你说蜀地百姓因此天天受苦,这就未必了。陈寿说的很清楚嘛,诸葛亮严刑峻法,但百姓并不觉得苦。因为他限制的是蜀地世家大族的利益,打击的是蜀地士族豪强。蜀地士族确实觉得苦,觉得年年月月北伐,打没有希望的战争,暗无天日。诸葛亮简直是大魔王嘛。但蜀地百姓却纪念诸葛亮纪念了两千年,连刘备的昭烈祠,也被百姓称为武侯祠。可见诸葛亮治蜀,是深得人心的。

          • 家园 是我词不达意

            我倒不觉得诸葛亮是故意当伪君子,但他的做派里,有很大的“儒家伪君子”的成分,只是他不自觉罢了。

            从这个角度出发,他在《出师表》(我们的英文版,其实就是揣摩他的真意再翻译过去)里,对刘禅言辞谦恭,但文意是颇为坚定甚至是严厉的,是代表你爹教训你(你穿在刘禅的鞋子里体验一哈?),不允许你离开“两个凡是”的轨道。

            确实有人迷恋于权力,为了权力可以很清廉很勤劳,但归根到底,他们不是为了广大人民,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但是在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统思想下,为了身后留名也需要尽量考虑民间和士人的口碑风评,所以一般不是大坏人。比如张居正。

            • 家园 出师表一口一个先帝

              刘禅听了肯定不舒服,不过刘禅好就好在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老爹交代的,捏着鼻子就认了。

          • 家园 人心所向

            杜甫那个时候是“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现在就是只闻武侯祠,不记先主庙了

            • 家园 诸葛亮自己的坟墓是在定军山

              比起在市区的武侯祠来说自然是后者更受欢迎。真正的诸葛亮粉丝才会去定军山的。

            • 家园 我也是去过成都才知道武侯祠就是先主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