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选票动力学 -- 淮夷

共:💬62 🌺49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让几个不负责任的**决定国家的走向更不负责

**可以是皇N代,权臣,宦官,太后,军阀,政客......

家园 有了选票,也不能改变**的组成部分

甚至有了选票,会多出更多不负责任的**,因为选票是推卸责任的最佳方法。

家园 说的太透彻了,有正本清源之效!
家园 英国人民太靠谱了啊

卸磨杀驴这种有智慧的事情能让整个一个国家的选民通过选票体现出来,是有多靠谱啊

家园 至少当美国选民选择了罗斯福的时候,也同时选择了光荣与梦想
家园 罗斯福这种程度的光荣与梦想,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当然并不是说罗斯福不够光荣与梦想,只是罗斯福的光荣与梦想并不比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更光荣与梦想一些。同样我可以说,苏联人民选择了斯大林也是选择了光荣与梦想,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更是选择了光荣与梦想。光荣和梦想是历史赋予的,不是选票赋予的。

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光荣与梦想?选票只是一种选择方式,这种选择方式并不比其他选择方式更高明,也并不比其他方式更神圣。

家园 “不对称的投票”是必然的。人性就是功则归己,过则诿人。

“不对称的投票”是必然的。人性就是功则归己,过则诿人。在绝大部分选民的心里,多赚钱当然是因为我聪明,我勤奋,我节俭,我善于抓住机会,我有企业家精神。。。(以下省略自夸部分300字),关你政府神马事?少赚钱则肯定是因为联邦政府不作为,州政府减预算,税太重,市场状况太差,监管有漏洞,美联储乱加息。。。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政府天生就是该挨骂的。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小区拆迁,有吃亏的,有发财的。但一定是吃亏的骂声震天,发财的闷声得意。

家园 宅族多了。。

要是让我跑出去投票我也觉得很烦,如果我上网投一票就行我倒是很乐意多花点时间研究候选人的主张。。

家园 Friedman忘了一件事,做生意赚钱哪有抢钱来得容易

Friedman忘了一件事,做生意赚钱哪有端着枪抢钱来得容易。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利润率再高,也不如打赢了之后全归你的利润率高。其实二战后“极大提高战争的代价,从而降低战争的几率”的是核武器,和全球化没神马关系。据说一战前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比现在还高。同时英国国王和德国皇帝还是表亲。该打还不是照打。

家园 选举也会制造出经济小周期

有一个所谓的“选举经济周期”理论,意思是现任政府操纵经济活动,在下次选举前让经济达到一个暂时高点。比如美国失业率起伏似乎遵循类似规律:政府上台后,前两年失业率升高,后两年失业率下降。

Anthony Downs用黑色幽默的绕口令描述了这种情况:

“党为了获得选票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获得选票。”

家园 怀姨老师这样儒雅的人,竟然是个。。。

战争贩子!可怕呀...

话说佛格森这本《The Cash Nexus》国内已经翻译出版了,中文名《金钱关系》,一套四本,还有一本《文明》也大力推荐!佛格森此老文笔确实好,举重若轻,写长似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决不可不读之!

家园 《文明》是哪一部?

不记得看到过,他最新写过的书,姨只看过《Ascent of Money》

家园 性,暴力,还是权力?

Sanders的式子的确有意思.模型中,英阿马岛战争的系数值虽然很高但作用有限,一是因为它们是虚拟变量,只出现在当月一期,没有持续性;二是因为保守党上月得票的系数0.83的折扣作用,使得战争对保守党得票的有利影响逐月降低,大约两年后就不再起作用了.所以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只对撒切尔夫人在1983年的首相竞选有帮助,但对她1987年的竞选,以及同是保守党的梅杰在1992及1997年的两次首相竞选都不起作用.

在1992年以前,Sanders模型中的货币政策危机(1992年)和布莱尔的工党号召力还没有出现,影响是零.是什么使撒切尔夫人连任三届首相,并使梅杰1992年也竞选成功?无它,模型中那些向好的经济指标!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相的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八十年代整治了"英国病".此病以滞胀为特征,自战后困扰了英国经济几十年.从Sanders模型来看,家庭财产预期变动和税收指数这两个经济指标在这期间对保守党争取民众支持持续发挥了作用.这两个指标还经保守党上月得票这个变量的不断累加而放大,并对以后各期发挥影响.

再来看1990年撒切尔夫人辞职后的继任首相梅杰,他在1997年的首相竞选中输给了工党的布莱尔.我就奇怪了,如果战争手段真的这么好用,为什么梅杰不在选前弄一场战争来提升人气?看来不是什么人在任何时候都喜欢选择战争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的.正如老子所言:"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那到底是什么让梅杰下了台? "性","暴力",还是"权力"? 在Sanders模型中马岛战争的"暴力"红利早就花光了,货币政策危机(1992年)和布莱尔的工党号召力开始起作用.梅杰1992年胜选后的第二任期刚开始不久的货币政策危机导致保守党政府的人气急剧下降,英国民众开始质疑梅杰的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工党的布莱尔打出了"第三条道路"的旗帜集聚人气."第三条道路"从社会民主主义出发,强调自由市场的价值,承诺施行解除管制,地方分权和低税赋等政策,并进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例如,建立公私混合的多元社会福利机构和保险制度.一时间,布莱尔看起来比梅杰更胜任国家的管理,他让英国民众看到了中长期的利好.

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使得保守党得票转入低谷,并很难再由低谷升起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7年英国首相选举,工党上台,布莱尔当选新首相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总结一下,从Sanders的模型可以看到

(1)模型中的经济因素(家庭财产预期变动和税收指数)持续起着作用,并有累加效应.

(2)布莱尔的工党号召力的实质仍然是经济利益上的中长其预期,而不是其它.

(3)对政治事件(保守党得票)有很强冲击力的因素既有经济的(货币政策危机),也有非经济的(马岛战争),但这些因素的作用都是短期的.

(4)(1)和(2)中的经济因素决定了政治事件的长期趋势;而(3)中那些对政治事件有强冲击力的因素所带来的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期波动,虽然有时这种短期波动还很剧烈,但它仍然只是波动而不是长期趋势.

通宝推:淮夷,猪头大将,
家园 Civilization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576042&ref=order-2-A

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的主导地位已经结束了吗?

  探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碰撞

  预测未来的世界新秩序

  著名金融历史学家深刻分析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未来世界新秩序

  解读西方主宰世界的六大密码,预测未来世界的发展

  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点,分析东西方权力转移的微妙过程,以大历史的视角,端详中国复兴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角色

  作者专为中国读者撰写中文版序言

  著名专家何帆、张颐武、北村、吴稼祥、江晓原倾情推荐

  高踞亚马逊畅销榜

  《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经济学人》、《商业周刊》、《西雅图时报》、《卫报》、《独立报》、《参考消息》、《东方早报》、《文汇报》、《信报》、新浪网、金融界等国内外媒体热评

  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美英轰动上映

家园 田中大神在银英传中说:不管哪种政体,政治都是少数支配多数

见《策谋篇》 第六章 作战名“诸神的黄昏”

对话双方是军务尚书巴尔·冯·奥贝斯坦与前内务省社会秩序维护局的局长海德里希·朗古。

------------------------------------------------------------

现在坐在朗古眼前的,是装着电脑义眼、投射出无机质冷酷无情视线的男子,而且,这名男子还具有向帝国宰相罗严克拉姆公爵报告他是否值得宽恕的权力。

“总参谋长阁下,我的看法是无论披上何种外衣,真实的政治只有一种!”

  朗古表明自己的主张,奥贝斯坦评量着朗古话中的内容。

“哦?是哪一种?”

“由少数支配多数!”

  朗古的声音听来宛如在向上帝陈述真理和事实,只可惜没有管风琴的伴奏。不过,此时此地的奥贝斯坦,掌握着他的生杀予夺大权,光凭这一点,奥贝斯坦对于朗古而言,实无异于上帝了。因此,他在表明自己的诚心之时,也不敢过于放肆。

“民主共和制主张在自由意志之下,由多数支配,关于这一点,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若把全体当作一百,超过五十一以上达成一致意见时,另外四十九以下就必须服从,这就是以多数支配。但是,按照这种思想,当多数分裂为若干小集团时,在这五十一当中,只要有二十六以上赞成就足以控制这五十一从而支配全体的一百了,如此类推下去,实质上也是少数支配多数。当然,这只是一个样式化、单纯化的例子,不过,从这里也可看出主张以多数人支配的民主共和体制是何其空洞和虚伪,聪明如阁下您,不用我多说,也应该知道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