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乡下人打豆腐,有图,有文,有真相!!! -- 老光

共:💬42 🌺2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是熟悉的场景啊!

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自己打豆腐的,不过从我记事起,家里也是用电动磨了。打豆腐一直是爷爷操作,现在爷爷八十多了,家里也就不自己做了。事实上,好多人家手艺也生疏了。现在过年打豆腐都是自己带豆子,到村里专门做豆腐营生的乡亲家让人家代做了。

压豆腐成型的时候,渗出来的水也是有大用处的,用来泡买来的海带干的,比用白水泡的别有一番风味。

做豆腐剩下的豆腐渣也不浪费,除了喂猪,也有人家和白面活在一起压面条的,我们那里都叫杂面,比白面条粗糙些,但也自有一番风味。

家园 我们那的豆腐主要的有三种吃法

一是切七八毫米厚的巴掌大的薄片,滚油炸成金黄色的干豆腐片,然后放在小缸里,摆一层豆腐撒一层盐,一层层压实,可以一直吃到来年麦收。吃的时候一般是放在白菜猪肉海带粉条做的大锅菜里同炖。或者做汤的时候切丝放进去。这种吃法的豆腐为了方便,也有直接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方块油炸的,直接抓一把放大锅菜里炖就是了。

二是上面说的炸好的豆腐片,放进一缸花椒大料葱姜蒜调制好的卤水里卤了,吃的时候捞出切丝,用醋、香油、花椒水一拌,撒上香菜,配上自己在醋里泡成了蓝绿色的蒜瓣,是我们那边过年的时候家家必备的凉菜呢。

三是生豆腐直接切片,撒盐一层层码好,但保存期稍短些。

看了老光叔这个帖子,感觉真是亲切啊。想起了好多老家过年才能吃上的美食。这里只说一个已经基本消失了的西红柿酱吧。

小的时候,农村冬天的菜很单调,基本就是在地窖里储藏的大白菜、土豆、白萝卜、胡萝卜等。为了把新鲜蔬菜保存的时间长一些,乡亲们发挥了聪明的才智。其中我印象深刻的一样就是西红柿酱。每年秋末,西红柿该拔秧的时候,各家各户就把收下来的大批的西红柿洗净,切条,装进刷干净的输液瓶子,然后连瓶盖放进大锅里蒸透了,趁热盖上瓶塞,然后抹上蜡封口,这样做好的西红柿酱足足可以吃到来年麦收呢。

吃的时候,锅里放油烧得冒烟,然后把西红柿酱倒进去,浇上酱油,那股浓浓的西红柿的酸酸的甜甜的香味,混着酱油的酱香,真是现在想起来还是口舌生津啊!小时候嘴里淡了,还经常对了瓶嘴偷吃呢,哈哈。

现在菜肴丰富了,新鲜的西红柿一年四年随时可以买,这个西红柿酱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渐渐的绝迹了。

家园 呵呵,当然是哦
家园 卤是有毒的,可是点豆腐就没问题

我们那里的方言把卤水叫“zanzi”,不知是哪两个字。记得小时候他说过一句话“哈zanzi上吊”,意思是说人要不想活了,有两个最简单的办法,一是喝卤水,二是上吊。这算是幽默吗?

家园 我们这儿读作:鲁水!譬如:卤肉,卤菜,卤鸭子等等……
家园 京剧 《白毛女》里贫农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和狗腿子穆仁智逼

债被迫自尽,喝的就是卤水。

家园 这个场景很熟悉啊

小的时候最喜欢过年之前是操办年货的时节,家里要操办好多自制的年货,我记得的有:

豆腐,糍粑,麦芽糖,炒米,米花糖

光叔介绍烧豆浆和滤豆浆的顺序和我们那里不一样,我们那里是先滤后烧,热豆浆面上会起一层皮,叫豆筋(类似腐竹,但是我觉的比腐竹好吃多了),用竹竿挑起来晾干,可以单独做食材。

家园 一样!一样! 应当是先过滤,再烧浆,不过滤,岂不连豆渣也

给一锅煮了???那豆腐咋能成呢???一样的,一样的!

家园 人言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正经卖豆腐的: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

家园 从前打豆腐的,煞是辛苦得紧!

69那年,曾在豆腐店打过几个月的豆腐.确如你所讲的,"三更睡五更起,做驴子的工作,得仅能糊口的小钱".每天的伙食,便是那切剩下的豆腐边皮条条儿,熬上一个炖钵钵,放一砣猪油落锅,再将这豆腐边皮条条儿,一齐倒入锅中,烧起小火慢慢地吃着.有时候,老师傅一高兴,便赏给几口'湘白酒'.虽然是苦,倒也过得蛮抻砣,也快活.大约是年纪小吧?少年不知愁滋味哟!

家园 有个传说,说的是诸葛亮不吃豆腐!

那白话说是,有人给诸葛孔明出了道难题儿,要他算个帐:用一定数量的黄豆,再用一定数量的清水,将黄豆泡发涨后,再磨成豆浆,然后,把打豆腐整个过程中流出来的水,先过一过秤,汇总计算后,再秤那打出来的豆腐.为何水没减少一滴,却多出了许多的豆腐来呢?这一道难题,倒把聪明透顶的诸葛亮给难住了呵,是啊!除却去黄豆的重量,水没少算一滴,这多出来的豆腐,又是从哪里拱出来的呢?据说是,从此以后,诸葛亮便再也不吃豆腐了,为何哩?算不出么!

家园 我是看到这句给搞糊涂了

“豆浆煮熟之后,再将煮熟豆浆用包袱皮细筛过滤,使豆浆与豆渣完全分开起。”

我记得烧好的豆浆是直接倒到一个大缸里,再点浆。

我们那里过年还要磨元宵(汤圆)。还有一样地方食品叫豆折,是用大米泡水,磨成浆,用铁锅摊成饼,可以趁新鲜吃,大部分晒干,像面条那样煮来吃,这个好像是我们地方特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