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11):工科男们的天堂 -- 本嘉明

共:💬33 🌺20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高中来看,

理科生绝对要超过文科生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全级十一个班,理科九个,文科二个。这不是特例。

家园 这种情况很普遍

但这种比例确实不正常。“文理并举”,不是这样倾斜法的。

不过这种9:2的比例,文科自己也有责任。现在之所以有不少原本只招文科生的专业(比如金融,法律)开始有意识地招收理科生,是因为在金融中需要精算,在法律方面也需要精通工业行业特点的专门人才,比如服务于汽车制造行业的律师,你当然也要懂一点机械常识,至少厂长一介绍案子,你容易理解行业业务。

这代表着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脑常识,强电弱电基本原理,都将逐步成为类似于“语文”的基础类知识。到那时候,文理会自动逐步融合。

其实现在的文科生,哪个不会玩玩智能手机,不会玩玩电脑?这已经超出文科范畴,寓教于乐了吧?

家园 长远看工科男哪里都不是天堂

人类自动化往下走,淘汰就是大多数工科男,除了少数尖子外,就是跑堂的工作最多。 不论好莱坞怎么忽悠,佣人机器人肯定不会比工科机器人先出现,等着瞧好了。

为什么金融管理收入高,慢慢的还是万变归宗,只有忽悠行业才有钱途。STEM在美国这种国家,永远不会成为群众运动。就像中苏出体操尖子一样,没有生活条件限制,人是不会通过吃苦爬金字塔的。只有人民出路有限的国家才会涌现大量STEM人才,但是出路却只能去给人家当打工的。

家园 高中本来就不应该文理分班

当然理科的教学量也应该适当降低一点,理科容易着应试教育的道,文科考试反而有考查思维能力的优越性。中国理工男广泛的强迫症候群就是这个原因。

前几天看到笑话说国内小学一年级开始教线性代数,这简直是舍本逐末么。那种集中营般的度过从小学到中学的童年时代的人,不要提创新,或者人文情怀,艺术才华这些奢侈本领,连人的本能常识能不能掌握都成问题,往好了说是在疯子与天才之间正态分布,不好了说就是批量生产精神分裂症患者。

家园 这境界,真没得说

联系到您另外提到的“托孤”,这老爷子真不是一般人。眼光放得很远嘛。

话说一个民族,若没有一些这样的人,还真就没了希望,即使他们一时兴旺发达。

家园 就这样,理科的录取率还要高于文科
家园 还是先把基本事实弄对,再来发议论比较好

理科招生计划远多于文科,尤其是一本,是历年来的基本格局。我估计前30年理工科的比例更高。

山东:

  2013年山东本科一批招生计划总数为93510人,其中文科10570人,理科47860人,

江西:

2012年,江西省高招一本、二本、三本文史类招生计划共24258人,理工类招生计划共64499人,为文史类招生计划的2.66倍。

2013年,江西省高考一本、二本、三本文史类招生计划共24109人,理工类招生计划共63997人,为文史类招生计划的2.65倍。

分招生批次看,近两年来,一本、二本、三本理科招生计划数分别是文科的4.6倍以上、2.4倍以上、1.8倍以上。

河北:

本科一批计划招生37781人,其中文史类共设置招生计划6439个,理工类计划数为31342个,理工类计划是文史类的近5倍。文科生升学越来越难。

安徽:

理科录取率高文科一倍,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普通文理科一、二、三本批次录取中,理科录取率依然远远高于文科。

我省2013年高考有51.5万人参加,其中,文史类考生21.4万人,理工类考生29.7万人。除了自主招生、提前批次等外,整个普通文理科本科录取中,文史类共招生50956人,录取率为23.81%;理工类共招生133669人,录取率达到45%。而一本批次的录取中,文理科差距更大,文科约为4.9%,理科则达到13.8%。

河南:

2013年高招本科一批进行正式投档录取

  7月18日,经过两轮模拟投档,省招办根据各招生学校提出的最终调档比例,向277所本科一批招生院校正式投出考生电子档案。本科一批计划48640人,此次共投出考生档案51093份,其中文科投档9235份,理科投档41858份。

家园 文科比理工科多?

您说的是美国还是中国?

中国的话

即使没有具体资料,我也可以肯定的告诉您

自打中国恢复高考以来

每一届高中毕业生都是理科比文科多,而且是多得多

大学毕业生也是理工科比文科多

家园 还等啥呀,工业机器人早成堆论捆啦,佣人机器人还没有哪

你不是从过去穿越来的吧?

我的想法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那路是越走越宽;

和技术打交道的,似乎越走越窄

STEM里面如果包括医生的话,我觉得医生是大有钱途,不看看发达国家每万人医院床位数、医生数是啥情况,比咱多多啦

工程师啥的,随着计算机、云计算铺天盖地,我觉得还真越来越白菜化

家园 美国医生数量还是人为限制的

否则也会白菜化。不过这个医生机器人应该出现的也比佣人早。基本上凡是学校里能教出来的,尤其而且是可以通过考试衡量的才能,以后被自动化的机会都很大,道理明摆着。

目前的机器人主要还是代替重体力工作与大规模协作工作,比如开飞机这种事,但是以后数理化之外还有一门新的科学,computational science,不是computer science,才是科学研究的未来。

家园 人类自动化往下走,淘汰的不是工科男,而是简单的劳动者

从历史上看,

蒸汽机出来了,

无线电出来了,

汽车出来了,

计算机出来了,

互联网出来了。。。

对工科男的需求减少了?! 没有,反而大批的的体力劳动者转变成了工科男,以及。。。,文艺小清新。

自动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自动化是要工科男去做的,大规模的自动化需要大规模的工科男。有时候,表面上看,新的自动化减少了一部分旧款的工科男,但它总是需要更多的新款的工科男。

家园 我来顶你一下,八十年代我那里理科3个班,文科一个班,不过

文科一个班相当于理科1个半班人数。

不过跟平常的理解有出入,文科生其实在理科的成绩都是不差的,而且是上完了理科课程以后复习高考时(高中二年级)才分班。那时确实是有冲着文科好专业的因素。现在分科情况不了解,但太早分科不利于个人知识结构的合理建立。

家园 军事,武警,公安,司法院校是另列的

其中军事类,分为:普通军事院校招生、空军招飞、国防生招生。

另外,民办院校和应届出国留学的,文科类也不少。

军警司法这几家,需要大批的内勤/政工/管控人员,在毕业后的工作性质上,仍偏向文科类,不必同机械设备打交道。换句话说,体制内的公务员,工作内容上分,仍然是文科类的工作(写报告,讲话,指示)为主。维稳体系,也是文科类的管理人员为主,加上工科类的监控技术人员。

官员体系内,中国有“理工培养,文科使用”的传统,比如说“工程师治国”。

即便目前很多省份的招生中,理科占多数(比如文理科是4:6),但在毕业后实际使用中,大批理工科生,甚至是优秀尖子,还是主动放弃本专业去迎合社会需求,赚快钱的,否则怎么对付“丈母娘刚需”?像军警行政类院校,则毕业去向完全是听组织安排。

首先要说,前几天我说“文科在招生时就占多数”,这是不对的。

但社会的实际需求看,对理工科毕业生的需求,在需求总量里确实没有占那么高的比例。因为理工科毕业生比较容易改行去做文科的工作,比如说考个公务员或者托门路进外企坐写字楼;而文科生就不大容易去拿个技术员的岗位。这算是一种“向下兼容,不可逆向”吧。

我们不妨看看美国对2010到2020年间对STEM(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供需的预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外链出处

这个预测,对于中国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有一定的提醒意义了。美国的数据,是每产生一个STEM工作岗位的同时,会培养1.55个求职者,所以供大于求。就是说,那半个其实为别人做了“嫁衣”。

而中国的STEM,其实早就供大于求,而且随着制造业产能减少,老一辈的技术人员逐步被替换完成(目前杭州湾大桥这样的工程,都是年轻人挑大梁的),供求失衡会加剧。好在中国社会这付“肠胃”皮实,过剩的理工科毕业生都“消化”到非工程师的岗位去了。

而高教产业化,国家经济逐渐发达后,院校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逐渐灵敏,文科专业会逐步回热。这时候国家放任市场之手来管的话,很可能理工科专业会被过度弱化。而反过来说,如果在未来20年里硬性维持理科招生的高比例(和高中的文理分班体制),那么会培养过多的理工科人材(外流到境外工作.因为这么苦读出来还要去麦当劳卖饭,人家自己也不甘心),甚至高校被迫多招留学生,为别国培养人材,抢中国的饭碗。

中国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无节制培养理工科大学生。这个,早晚也需要“计划生育”,就像美国节制性地培养医生一样。等我们将来发觉工程师过多了,造成负面影响了,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一旦受到市场的惩罚,对理工科的蔑视/歧视会持续几代人,过犹不及啊。

另外,将来的文科生既不要自卑,觉得低人一等;也不要得意,觉得将来是文科占优。将来的文科,是以数学,统计学,逻辑学,电脑运算技术为基础的文科,是“新文科”,你学不来的还是会淘汰。

所以,我在主帖欢呼的,是在未来20年里,中国会有1亿大学毕业生;但并不欢呼其中有6000万是STEM,甚至只会为之担忧。"文理并举",这个度该如何拿捏,可是国家必须总抓的一门大学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文理靠边站,工科上去干

文理都是发现问题的主,只有工科是解决问题的主

家园 大象出了什么事,这个老板为什么卖公司呢?

为什么不留着公司,在自己的公司里培训青年技工?learning by doing,没有实体搞培训,新东方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