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11):工科男们的天堂 -- 本嘉明

共:💬33 🌺20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茗谈(111):工科男们的天堂

(一)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最近发布了《隐藏的STEM经济》(The Hidden STEM Economy),该报告评估了美国各城市集群要求具备理科、工科、工程或数学知识(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的工作岗位的比例。这些工作常常是在医疗、电脑和制造业,军工。根据100大城市集群STEM从业者的比例高低(而不是总规模大小),评出了高科技工作最密集的10个美国城市群。在附图里,我把前十位城市(群),用数字表示。排名在10名以外,但仍比较突出的城市(群),以蓝色标出城市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TOP10是:

1) 加州:圣何塞-森尼韦尔-圣克拉拉(San Jose,Sunnyvale,Santa Clara)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33.2%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104,110美元

2) 弗吉尼亚州:华盛顿-阿灵顿-亚历山德里亚(Washington DC,Arlington,Alexandria)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7.1%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89,714美元

3) 佛罗里达州:棕榈湾-墨尔本-泰特斯维尔(Palm Bay)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6.7%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69,881美元

4 )华盛顿州:西雅图-塔科马-贝尔维(Seattle,Tacoma,Bellevue)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5.9%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79,489美元

5) 威斯康星州:麦迪逊(Madison)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4.0%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67,359美元

6)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昆西(Boston,Cambridge,Quincy)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3.9%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84,031美元

7) 加州:旧金山-奥克兰-弗里蒙特(San Francisco,Oakland,Fremont)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3.9%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92,889美元

8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陶森(Baltimore,Towson)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3.1%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75,133美元

9 )密歇根州:底特律-沃伦-利沃尼亚(Detroit,Warren,Livonia)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2.9%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67,659美元

10) 俄亥俄州:代顿(Dayton)

STEM工作所占的比例:22.9%

2011年STEM工作平均工资:66,705美元

(二)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分布,跟我们谈过的“选帝三州”,基本吻合。

图中,工科男占就业人口的比例超过21.5%的,算是富矿(大号绿点),以“新英格兰”地区为核心的东北部和中部大湖区,富矿最密集,有11个(明尼阿波利斯以东,圣路易斯以北)。而单一州内富矿最多的,是加州,有3个。德州虽然也有2个,但这二个城市的总规模,不能同加州的3个城市群比肩。

除了这三大块,余下的,就只有西雅图,丹佛,棕榈湾这三处孤零零的富矿了。而且不看东西海岸和大湖区的话,在中部各州有大片的空白。就是说,由于没有经历过“三线建设”,而且没有高铁体系(美国的货运铁路系统还是很发达的,里程数超过中国),所以美国的工业区分布,是自然而然地向国家的边境地带集中,以便利用水路(两大洋和大湖区)和境外廉价劳力(德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而多数美国中小城市,这个比例,其实连10%都没有达到。

(三)

中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招生数量突飞猛进,到2012年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80万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句话说,以目前的态势,最晚到2025年,中国总人口中,大学本科毕业生(以上)的保有量,将超过1亿人,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人还在工作年龄段。

(岔开说一句,加拿大目前的人口是3514万人,2013年大专以上毕业生人数为25.4万人。今年全国的平均失业率为7.2%,而年轻人的失业率要高一倍,接近15%。)

这里,我们选择中国20个有代表性的专业,看看2009年到2011年,3年里的招生和毕业就业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20个专业,3年的总毕业人数为412万,理/工/医科(不计入管理,经济学,法学)共毕业158万,占38.35%。考虑到2011年的高校总毕业人数为660万,那么涉及所有"理工农医军"各类实用型专业的毕业生,大约在170万以上。这样连续培养,即便考虑到人口拐点到来,大学缩编,那么到2025年,保有1500万在职的STEM专业类的本科以上劳动人口,是稳稳的。

而美国STEM类高校毕业人数,2010年--2020年间,预测是每年约39万,而且已经供大于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的年轻人们,安心学习吧。现在,你们可以自信地对窗外说:

“时间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不过归根结底,是我们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嘉明:茗谈(五十二):库松演义第三回-3B

本嘉明:茗谈(110):定向外债

本嘉明:军事,武警,公安,司法院校是另列的

通宝推:敲门,光年,jent,桥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可现在中国也出现了

成绩最好最聪明的学生跑去学金融这样的事情。

真不是个事儿。

家园 金融专业高考录取分数较高又不是现在

20年前就是了

家园 文理并举,偏重理工

历年高校毕业生中,文科占多数是常态。因为培养理工科学生的费用更大,除了师资,还需要大量投资于实验设备,实验耗材,金工实习等。

而文科生的培养,也是应该的。一,民族需要充实的精神生活,需要思想不断进步。二,很多商业领域,会小学算数就够了,所以老师可以下海,干部可以下海。文科生一样能在非文科领域做成大事业。

就中国而言,培养金融,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人材是必要的,要均衡发展。

但理工科有个特点,靠天吃饭,就业不可能无限放大,必须立足于本国工业规模。工业发展到顶了,自然就划下线,把大学理工科的招生额给限制了。高教产业化最大的好处,不是扩招,而是在将来会自动因应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育产能的细节。

而金融和法学等领域,其实没有自然界的极限,国家一倾斜,又可以因人设职,多搞一批虚职。所以这类专业,社会上不能太推崇,利益团体一旦坐大,就没底了。当然,目前人家还是跟着美国的规矩,讲究精英小众化培养,拼爹拼情商。国内的所谓法学院名校,就那么几所,这就很好嘛。还有,好在中国的政治运动多,一般老百姓子弟更愿意悬梁刺股去学理工。所以未来20年里,适当的运动运动,出出汗,洗洗澡,正正冠,也可以考虑-----整整那帮无法无天卖“赎罪券”的,膀不摇身不动的,凭什么啊?

而理工科毕业生多,也会倒逼zf重视相关就业机会的培育,重视抓实体产业,重视干事实少放炮的工作风气。大批的理工农医人材,是全社会的“定海神针”,因为说到底,他们管饭。

家园 20年前高考状元还是以理工科为主

如今全部都去北大光华或者清华经管

家园 现在普通人都知道学金融的好处了

随便做哪一行, 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都一样是投资或者卖空的一个符号而已。

20年前看清这个本质的不多。

家园 其实美国和中国,都早已不是工科男的天堂

不过好在还没有沦落到“工科男的地狱”罢了。世界经济一危机,印度理工科毕业生就找不到“外包”公司的就业机会了。

北大光华,清华经管,每年能招几个尖子?学得好有家庭条件的尖子,去美国;有背景又学得马马虎虎的,去清华。但刨去这些,每年还有200万高中读得还行的同学,你得让他们也有个当工程师的机会。高等教育,主要是为这几百万的“绝大多数”准备的,你把哈佛大学拆开了,能打几颗钉?尖子们都走了,就让这些同学挑大梁造歼-20,有什么不可以的?做事最要紧是认真,天才倒是其次。

世界是平的,其实不重要。这不,已经很平了,大家日子好过了?

思想是平的,才最重要,大家平等。臭皮匠多了,自然不鸟诸葛亮,你诸葛亮们就夹点尾巴,你谦虚了,我们舒服了,对大家都好不是?

家园 思想是平的,这句说得很好。
家园 不过国内现在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收入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

绝大多数同学填报高考志愿还是受到父母影响,而做父母的最希望的是孩子将来毕业后能有个“金饭碗”,父母们就按照自己对社会上行业的体会来指导孩子了。

有一阵子邮电专业也很吃香的,邮电系统的院校也是分数暴高。

金融行业里平均薪水也要高些,同时高薪岗位的绝对数量也更多,例如现在大小银行、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成立,里面需要的管理、高端专业人员也很多,同时同等级别岗位金融行业比制造业还是要高一大截的。

家园 我的体会吧,工业技术的发展还是有自己特色的

就算是工业规模不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需要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理工人才反而更多,例如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一线工人少了,但是需要的研发人才(开发出这个自动化设备的)更多了。

国内目前这个阶段,企业里面研发人员的比例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是很低的,所以就算工业规模不变,吸纳理工人才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军队也是一样,装备先进了,直接参与作战的人员少了,后勤保障部队急剧膨胀。

家园 文科占多数,有没有数据来源?

文科占多数,那应该说的是民国。

现在的高中,理科班都远多于文科班,13年高考,广东省文科一本计划招生8700多人,理科一本计划招33000多人,几乎是文科的4倍。

另一方面,关于优秀的孩子,基本上大多数成绩好的孩子都选了理工科,而在理工科尖子生的争夺上,北大明显落后于清华,只能靠加大保送力度挽回一点劣势。

家园 看到标题,突然想知道现在哪个国家是工科男的天堂呢?

歪着脑袋想了一阵,没个答案。

天堂要求可能太高了点。如果只考虑相对情况,哪个国家会是工科男境遇最好的地方呢?

家园 准确资料没有

文科在招生总体上长期占优势,有几个原因。

一,文科“好考”,对某些偏科(数理较差)的高中生有吸引力。

二,有些高中生是发自内心地热爱某文科专业,不为社会评价所动摇。

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后,高教如同种地,文科专业容易膨胀,是“速生林”。教育学者熊丙奇就曾撰文称,高校开设理工科专业的成本远高于增设文科专业,故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以各种名目开设各类文科专业以实现扩招,而教学质量、师资实力、专业环境等并无实质性提升。这样的怪现状导致文科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并不充分,达不到社会的实际需求,而学校却落力宣传自己的文科专业。

四,有些文科专业,如外语/外贸/法律/财经/平面设计/传媒,本身就是社会热点。

五,高中分文理科班,已经不合时宜了,目前不少原本的纯文科专业,开始招理科班高中生,比如法律,金融和管理。这实际是文科专业开始“二次发育”,在吸收高中理科班的“过剩营养”。

任何一国,理科招生多于文科,那很可能是不合理的。理工科学生的成材关键,是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实践,因此大学的分科种类不算太繁复;而文科包罗万象,专业可以细分很多,多招一些人也很正常。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理工科本科生多,大专生不足,不如德国的“技工制度”来得均衡。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等招生拐点到来,大学普遍“过冬”后,国家引导推行“副学士”制度,按大学理工科的本科课程安排,只读大学的一二年级基础课(加一部分三年级课程),然后拿个“副学士”学位,先去工作,以后有条件有兴趣再回大学读完本科。因为大专的课程安排,远不如本科扎实,而读了2年好学校的本科基础课后,理工科学生基本已经能进入企业跟师学艺了。这样,一些家境较差的工薪阶层子弟,可以咬牙先读(学费高的)名校两年,然后就毕业,负担也不算太重,而好学校的招生额就有保障了。

比如说有个浙江考生A,因为家境一般,就先借钱读浙大的“副学士”,2年后离校,跟着亲戚跑非洲做买卖,几年后积累了一点积蓄,就回国再读。此时,浙大,交大,清华等几所学校已经组成“东岸联盟”,成员学校的二年级生(包括前几年离校的“副学士”和在读本科生),可以自由在这几所学校间提出“换校换系”申请,只要任级教授(教师)推荐,面试笔试合格,就不得阻挡换校。A同学就可以凭浙大的“副学士”文凭,通过笔试后进入清华的三年级,插班续学。

这种体制,首先有利于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人生规划,或追寻心仪的好老师好专业,毕竟各校有专长。其次有利于学校,一批素质接近的学校自由换血,就逼使各校进步,不要自己学校每年都出多进少,很没面子。三是可以培育中国自己的“常春藤联盟”。

4年的高等教育,是一件昂贵的“商品”,把它拆碎了,消费者就容易负担;而名校的学费适当加码,也就变得合理可行了。这跟把一套商品房拆开“分期付款”的原理是一样的。

家园 德国不错吧
家园 话说三一买了德国大象,大象的老板拿这钱做慈善去了

一般人印象中的慈善是扶贫济困,要不就是给大学捐款

这位德国老爷子拿钱却是去培训青年技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