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哲学与科学 -- 达萨

共:💬71 🌺1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了半天,你连定理是什么都没搞明白

定理(英语:Theorem)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陈述。一般来说,在数学中,只有重要或有趣的陈述才叫定理。证明定理是数学的中心活动。一个定理陈述一个给定类的所有(全称)元素一种不变的关系,这些元素可以是无穷多,它们在任何时刻都无区别地成立,而没有一个例外。(例如:某些a是x,某些a是y,就不能算是定理)。

定理不能用范例穷举来证明,但只要一个反例就能推翻。这是在定义里面的。勾股定理,不是穷举勾3股4弦5,勾5股12弦13来证明的。3个宇宙长,4个宇宙宽的直角三角形,它的弦只能是5个宇宙宽。不能用现实中不存在这个三角形,弦就可以是6个宇宙宽了。

每次你用假设,投资是谁的呢,相近例子之类的律师辩护,你都在打定理的脸。定理不需要律师。经济学打着数学旗号,就要接受数学逻辑考验。

铁闸收费的电梯,现实中就有。不用扯到地产,房地产前景的对赌,停车场上。帝国大厦,东方明珠等高楼的登顶电梯就是。登顶电梯和普通电梯在经济学定类上没有区分。登顶电梯收费符合科斯定理,普通电梯收费当然也符合科斯定理。拉闸收费和每月收管理费也没什么区别。每月收管理费还是属于无效管理的那种。户主肯定被无效管理坑了。科斯定理的结论,只能普通电梯收费要向登顶电梯收费看齐。我提出电梯私有化,产权要清晰化,收费要公开化,电梯资源才能得到最大利用,正是科斯定理的推论。管理缺失,让多少不交钱的住户,非住户,钻了免费电梯的空子。我把私有化价值量化公式都拿出来了,公开化收费先期投资三千,产权就能估值百万。免费公用电梯导致楼价被严重低估了,对不对。

感觉私有化电梯,不舒服有问题的,只能是因为你对科斯定理不够虔诚的原因。我可是一直在为科斯定理说话的。只是楼价会下降的推论,不是从科斯定理里来的,是从风险高估博弈论里来的。就是对什么是定理都没搞清的人,我要讲明白非欧几何太难了。

家园 if no transaction fee

The theorem applies to the cases without transaction fee. Now you are using a case with large transaction fee to over turn the theorem. I know what your were trying to say. You meant that the assumption of zero transaction fee is not true, so therefore the theorem is not valid. In physics, there is no perfectly frictionless motion,so therefore Newton's 2nd law can be over turned?

Then why can Coase theorem still be a tool in the economics? Some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low transaction fee or even approach zero transaction fee.

家园 关于电梯说几句

电梯是共有财产,全部业主共同拥有。形式上属于房屋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初始产权(大产权证)的时候会将电梯登记上去。

但在办理个人的房产证(小产权证)的时候,电梯作为共有财务是不进行产权分割的,也不会登记进去。

这是因为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会涉及房屋的结构问题,影响房屋的安全质量,日常使用过程又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有特别严格的规定。

至于电梯使用费的问题,这个可以由业主协商决定的,如果业主对电梯使用费的收取不满意,可以向业主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物业公司修改电梯使用费收取金额。或者你还是不满意,就所有业主共同成立个物业公司,来取代之前的物业,你们自己定收费标准。

为什么这种情况很少发生,那是因为物业公司在经营中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大大降低电梯检测、证照和经营等成本费用。而物业公司的利润微薄,很多还是靠开发商的补贴。电梯使用费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肥肉,你们盯着这干柴讨论,未免乏味了吧。

家园 重回一次

昨天的电脑部不能打中文,所以重回一次,英文说过的,这里尽量不重复。具体点讲,为了推翻高斯定理,你有两个论点:

(1)电梯如果私有化会引起垄断,跟着会引起高代价,指的是高收费或房价下跌,然后得出私有和自由交易不是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你的说法是垄断之下,该定理不适用,老师傅挺尸已久。

(2)如果高斯定理有关清楚界定权利然后自由交易,能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对的,为什么居民电梯不独立界定出来,安量收费,像观光电梯一样。既然现实中不采用高斯的方案,就以反例形式推翻了老师傅。

对于(1),我的反驳是付出了代价未必就是资源浪费了,电梯垄断是自然之物,私有和垄断未必有关,而垄断者和固定消费者一般以长约规限价格。你的推论有逻辑上的缺陷,可观测到的变量和事实不符合。这跟定理和反例有关吗?硬说是反例,归类为(2)了。

对于(2),这里好几个贴子已经指出,交易成本很高的时候,选择别的方案。若高斯定理在任何交易成本情况都能适用,那这世界应该没有公司,大家都是个体户,出卖劳动力按件计算,因为按时计算都有可能偷懒呢,不用劳烦找一个反例,1亿个都可以。有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定量交易,一来太麻烦,二来有技术困难。反过来说,如果人为的麻烦少一点,比如少点管制,技术的困难少一点,比如网络技术的发展,就能减低交易成本,允许更多的自由交易,有了亚麻逊,淘宝,从而最优化。

题外之话,为什么观光电梯不像居民电梯那样按面积收管理费而是安人头收费。 观光电梯问谁去收管理费啊?但这无关宏旨,大家明白例子的的指向就是。

家园 你不懂什么叫没有例外吗

垄断者和固定消费者一般以长约规限价格。和直角三角,边长一般是三比四比五一样,所以勾股定理成立, 会被笑出课室的。你敢说垄断者和固定消费者都以长约规限价格,没有例外吗?不敢说,举这例子和我举的反例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要证明科斯定理没有适用的地方。

电梯垄断和私有化,公有化是没多大关系。我的命题是电梯私有化是实现电梯价值最大化,资源利用效率最大,这不是科斯定理的推论吗。你反对什么?你有更好的产权分法,使电梯价值最大化?现实中的产权不明才是电梯最好的使用方式?出现和科斯定理不符的现实,科斯定理不会错,现实也不会错,问题肯定是出在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身上。好像这也是会被笑出课室的一种方式。

最后请不要躲在不知道哪来的交易成本的背后,具体举出哪种交易成本。一共就两个交易主体,电梯主人,户主,产权确立,户主希望使用电梯,使用费越低越好,电梯主人希望用电梯使用权换钱,利润越大越好。自由交易的结果自然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换方式。

现在我可以给你个台阶下,电梯主人的垄断定价权,就是户主和电梯主人的交易成本。户主不可能因为电梯使用费放弃房子。垄断本身就是有价的。所以我说科斯定理垄断情况下不适用,和科斯定理,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不适用是等价的。

最后为什么现实中没有独立的电梯主人?因为绝大多数未来的户主肯定会放弃有电梯使用费的楼房。谁会买想要看就要收钱的房子。

家园 经济学的演变

最早的经济学,的确如兄台所言,是以财富来源为根本的经济学,主要是国家的财富来源,和国民的财富来源,重农,重商,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社会分工,比较优势等等,直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横空出世,揭开了阶级统治的实质,这个时期的经济学,被称为政治经济学。

随着市场的发展壮大,以市场为载体,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的经济学开始成为主流,看不见的手,理性人假说,市场出清,边际理论,科斯定理等等,都是市场经济学,也被称为现代经济学,或微观经济学。但是,这一派别的经济学家,真的是为资产阶级辩护吗?客观上上,这一派别的理论,的确抹去了资产阶级的原罪,但是,这一派别的经济学家,主要是信奉市场至上,大多数人兼并不是为了资产阶级服务,只是实际上的确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但是,市场的扩展,并没有如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所希望的那样,能够出清,带来的却是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以财政为基础的经济学,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理论,主要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实质上主要就是市场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而最早的政治经济学,则主要变成了发展经济学。

但不论那一种经济学,根本上都是以资源配置为根本的,而稀缺资源,就会成为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现在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一种抱残守缺的理论,已经穷途末路了。

能不能反向思考,创立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以时间的配置为根本,毕竟个人的时间也是稀缺的,通过对时间的配置,实现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最大化,从而间接调控物质资源。这样,就摆脱了以稀缺资源为根本的抱残守缺,人类在经济领域就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

俺称这种经济学,为人本经济学,或健全经济学。

家园 反例?

你的两个帖子原话是:

——————————————————————————

“你在电梯上绕了一大个圈子,其实说清楚很简单。电梯私有化,电梯主人能否要求所有使用电梯者给钱,按月收也好,按人次收也好。然后电梯私有化,电梯 主人开始收钱后,楼价会升,还会降?电梯私有化必然导致整体楼价下降。电梯私有化只会造成所有户主的不便。因为任何个人对群体的控制权,都是垄断;垄断的 利润最大化,自然是通过人为造成不便来达到的。你只要用一个电梯私有化获得户主们交口称赞,成为周边楼区学习榜样的反例,就能来推翻这个结论。拿出反例出 来,或者自己住进电梯私有化的大楼里。不然再怎么在产权最优化的理论上绕来绕去,私有化公共品,不过是谋求垄断的借口。”

“你还停在实物才有价值,买卖必须是实物交换的原始经济学上。买地,买公路的,当然都不是买它的水泥砖头,泥土,买的就是地皮的垄断使用权。电梯能设卡收 钱,它就有价值,肯定有人会出钱买。单独出售客厅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居民区改成仓库就能。科斯定理在垄断条件下不适用,早就被证明了。老师傅挺尸很久了。”

———————————————————————————————————————

垄断必然导之高价的反例是有长约定下稳定价格。你的命题被反例推翻了。你自己的矛和自己的盾。我反对什么, 我反对的是你的逻辑啊。 你自己用私有化到垄断来推翻高斯的啊,我当然追问两者关系。你一句没有关系,那你把私有化带出来搞什么混水。

你不停强调反例,垄断之下资源会浪费是高斯定理的反例,能展开讲讲吗?我退一步按照你的假设,既然你的垄断之价不由市场调整,有何来资源配置?牛肉和麦都没有了市价,还调节什么栏杆位置? 换句话讲,你只要讲,不许市场自己调整,高斯定理就不成立。但这是反例吗? 中国的需要身份证坐高铁,一个人举了个在日本不需要的例子,但这叫反例吗?

电梯有费用,不过不是定量收而是按月按面积收。我认识的人买房的时候会把电梯的费用算上。特别是Condo or coop,要问多一次最近大修的日子。电梯的运作费用当然是自由交易的考虑,不过交易的决定是买房前,而不时买房后。买房前做决定暗含一个长期的电梯营运的合约。先就不要纠结于电梯的经营权是如何独立出去的,共同的假设是有人公平公正的得到了一个独立于小区居民业权的电梯定量收费。有的人喜欢买公车月票,有的人喜欢一次次买。所以只要小区卖房是清楚讲明如何收费的,不见得如你所讲,按次收费谁去阿?你硬要规定,买了房后的变更也叫自由交易,我们对自由交易有不同定义。电梯收钱就不去看,好像看房不要成本一样,约经纪找房子的时间,牺牲周末或者请假,开车的油钱,那些不是钱啊。有的房子还有跑多一次银行拿到贷款预批(pre-approval),才可以看,不见得有了看房成本就不看房。你的论断怎么就那么武断呢?

我感谢你的台阶,把垄断之价高出市价定位交易成本。我不愿为辩而辨,先假设这是对的。既然老师傅的定理适用范围限于低交易成本的地方,怎么就被高交易成本的案例推翻了呢?一个物件从匀速中停下下来,我当然会假设它受到了外力作用,如果有点进取心,还探索是什么外力,当然有人认为那是个牛顿第二定律的反例,把我笑出课堂亦无不可。话摆开来,对比下就是了。

你先讲(1)该定理被推翻,再讲(2)它有不适用的地方,高交易成本的地方。 对于(2),应该是共识吧,我一直坚持这个啊,起码从我学它的那天起,课堂就这么教,那我们辨一个共识吗? 我还是不理解该定理是怎么被推翻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讲,老师傅的定理有局限性,而不失被推翻, 能省下若干笔墨。

家园 逻辑上的命题,反例不是用名词造句。

错得太多了。

“你在电梯上绕了一大个圈子,其实说清楚很简单。电梯私有化,电梯主人能否要求所有使用电梯者给钱,按月收也好,按人次收也好。然后电梯私有化,电梯 主人开始收钱后,楼价会升,还会降?电梯私有化必然导致整体楼价下降。电梯私有化只会造成所有户主的不便。因为任何个人对群体的控制权,都是垄断;垄断的 利润最大化,自然是通过人为造成不便来达到的。你只要用一个电梯私有化获得户主们交口称赞,成为周边楼区学习榜样的反例,就能来推翻这个结论。拿出反例出 来,或者自己住进电梯私有化的大楼里。不然再怎么在产权最优化的理论上绕来绕去,私有化公共品,不过是谋求垄断的借口。”

垄断必然导之高价的反例是有长约定下稳定价格。你的命题被反例推翻了。你自己的矛和自己的盾。我反对什么, 我反对的是你的逻辑啊。 你自己用私有化到垄断来推翻高斯的啊,我当然追问两者关系。

先不说“垄断必然导之高价”是你联想出来的靶子,和我的原文没有关系。你自己树的靶子,自己都没打中。

垄断必然导之高价的反例是有长约定下稳定价格。价格高不高由你定义的吗?长约定下稳定价格,价格肯定不会高吗?那和楼价是自由市场交易的平衡价格,或者楼价是政府调控的,肯定不会高的,一样莫名其妙。联想不等于证明。

我没空一一纠正你的错误,可以打住了。

家园 一一反驳

...电梯私有化必然导致整体楼价下降。电梯私有化只会造成所有户主的不便。因为任何个人对群体的控制权,都是垄断;垄断的利润最大化,自然是通过人为造成不便来达到的。...

开价就是(总楼价下降值-1)* 我的垄断期限,一栋普通楼房好歹能收个五,六百万的。...

...既然私有化电梯,电梯拥有者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必然是整栋楼电梯用户的不方便,和整体楼价的下降。这就是足够推翻科斯定理的法定权利的最初分配从效率角度看是无关紧要的,只要交换的交易成本为零。的反例。

以上是引用你的话, 我曾经问你,能不能把那些话理解成私有化导致垄断,垄断导致高收费高代价,引起资源不能达到最优化。我很诚恳地“请明示”。 你没有直接回答我理解错了,但前个贴子承认私有化和垄断无关,现在又说自己没有说过垄断导致高价的话。 可以, 我尊重你这么讲。可是这里是辩论,不是散文诗比赛。能清楚明白把你的逻辑链说明“电梯私有化必然导致整体楼价下降”吗? 私有化和垄断的逻辑关系已经被敲掉, 既然你说你没有说过垄断导致高价,那我还是想知道电梯垄断怎么让楼价受损的。中间少了些什么?

价格高不高由你定义的吗?长约定下稳定价格,价格肯定不会高吗?那和楼价是自由市场交易的平衡价格,或者楼价是政府调控的,肯定不会高的,一样莫名其妙。联想不等于证明。

我所讲长约之稳定价格,针对对的是你那“五,六百万”的电梯费。高与低,相对你的电梯费而言。 我严格遵守经济课堂老师的教导,有实例的时候用实例, 不能找到实例的时候用相近的例子。所以用了停车场租金,汇丰租金,香港和中国的电力长约下的稳定价格作例子。 反而是你那个投资3千,收入5,6百万的电梯私有化例子是联想出来的,实际上不存在。 你怎么好意思说“联想不等于证明”?

逻辑上的命题,反例不是用名词造句。

但也不能你说是反例就是反例啊。牛一有云:除非加以外力,否则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现在有外力,运动状态改变。怎么就变成了牛一的反例? 同样道理,高斯定理有云: 交易成本为零,自由交易达致资源最优化配置。 那么交易成本不为零,无法得到最优配置怎么就成了它的反例了呢?

数学应该甚至更应该应用,让经济学更严谨。 可是严谨的公式,不严谨的名词定义,又能得到什么呢?

我说你错了,一一反驳。 你说我错了, 又不想一一纠正,这算什么招?

家园 第一你没问过,完全是你自说自话

第二去你经济课上提问:

同样三家店,第一家每个顾客一进门,店主就有一元收入;第二家,店主没有收入,第三,店主要赔一元。 问这对店的市价有什么影响? 电梯收费和楼价关系是一样的。你当然可以无限联想出,市价和入门费反向作用的例子。比如第三店主赔的一元是广告费,他赔钱招人进门但赚人气,市价就会升。这叫加塞条件,不叫反例。你加进去的条件,直接把“同样三家店”的前提否掉了。审题都不会,我为什么要理你?

家园 看到一篇文章大乐

这个是陈王写的,您可以向他求证;链接出处

现在上海已经出现一个公司买下小区大多数车位,然后把车位月租提高到3000块, 于是这个小区每天冲突。

我认为,恰恰是因为产权不明,才会导致这么荒谬的事情发生。

为啥没有人对电梯动手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