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环境污染伪命题说法再说几句,听得进去听不进去自便。 -- 伊粟

共:💬76 🌺295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拆城墙比拆城门便宜

所以中华路出城时在中华门两边的城墙上各开了一个豁口。

家园 我感觉还是有关系的

平遥古城以及京都的小山村能保存到现在,是因为地处偏僻,没有投资去更新改造。而南京作为交通枢纽和省会城市,就面临着人口和交通量的增加,必须建新房新路。但是受预算限制,不能到城外去建新城,就只能拆老城了。

中华门的城门太小,四车线的中华路不能直接通过,所以在中华门两边的城墙上开了豁口。

中山门有三个门洞,而且都很宽,实际是民国修建中山陵时,将老城门拆除重建的,按理说保护价值较低,可是现在有钱啦,还是挖个隧道从中山门下面通过。

所以,我觉得如果现在改建中华路可能也会挖个隧道,连城墙和城外的长干桥都一起保护了。

家园 我在这!

不过这回我支持北纬兄,他举了个亚马逊雨林例子,这个例子有说服力,就看您是否能反驳这个例子了。

您说的一锄头的问题,是量变尚未导致质变而已。。。。

我是否唯恐天下不乱啊?

家园 是的,经济不发达就没有扩大交通的紧迫需求和资金

山西还有一个县,代县,城墙的完整、规模、年代都甩平遥几条街。改开后有煤有钱经济发达,那时也没有世界文化遗产一说,文化保护观念也淡薄,结果给拆了。平遥城申遗后,代县后悔得要命

家园 那些环保主义者反对开发水能资源

因为破坏环境,而且还成功了,就在云南。

家园 我看你都不知道中华门那两个口子是国民党那会儿开的

以前砖很值钱的,不管拆城墙还是拆城门都是有赚无赔。明故宫都能拆掉,拆个中华门会拆不起?

家园 还是概念不清。

如果去细心查一下“开荒”、“荒芜”是什么个概念,就不会把烧光亚马逊雨林与开荒等同了。

且不说观点正误,首先是您那个例子不合适。

人家说的环境保护并非不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您把开荒种地都算成了破坏环境,那破坏环境当然是“绝对真理”了。

家园 他那个例子属于概念问题,还谈不上推理论证。

我再说说一锄头的问题。

不管是一锄头还是一万锄头,我的语境都是在开荒种地的范围类。这个您应该能同意吧。否则,您要是把它理解成了愚公移山,那当然是有可能破坏环境的。

所以,不论是一万锄头还是一千万锄头,我实在想不出种地会发生什么质变。像在肥沃的川西坝子,千年来多少千万锄头都下去了,环境的质变木有啊

我想说,农业文明咋样折腾,对环境影响有限。工业文明,还是小心为妙。

家园 四川的亚热带雨林都变成耕地了

这叫环境没变化?三国以前四川盆地有野象,现在还有吗?大熊猫的化石表明它最适宜生存的环境是四川盆地里的丘陵地带,现在大熊猫都成高山动物了。还有下游的荆江已经淤积成地上河,泥沙都哪来的啊?

一锄头和一铲车都在改变环境,区别只不过是对环境的影响大小罢了。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一样能看出锄头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家园 如果您是搞生态的,您就知道

农业文明对生态的影响极大,可说是面目全非。中国因为农业文明发达,已经找不到原始生态了,包括河流的状态。我原来不知道,接触了搞生态的才知道。

家园 文科生自己要反省一下

特别是媒体界的朋友,掌握话语权,学了一点西方皮毛就以为自己是人类价值的代表,不恶心吗?就比如那个静静!

通宝推:my8883,
家园 如果改改说法

工业文明,对环境影响见效快,农业文明对环境影响见效慢,这样的说法我完全同意。

但如果说农业文明对环境影响有限,我就难以认同了。北纬兄的亚马逊流域的例子,应该足以说明对环境的影响不是有限。

如果是采用科学方法论的话,只要有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您的论点了。如果想保住自己的论点的话,您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论证亚马逊河的环境实际上并没有因为农业开发受到很大影响,这个难度不小啊!

家园 是人都得反省
家园 话是不错,前阵闹得欢的是媒体,律师多吧?

哗众取宠,信口雌黄,颠倒黑白,挑动社会分裂,例子比如夏俊峰案,产妇缝肛门案等。

家园 我的确不是搞生态的,只是凭印象聊聊。

从长时间看,农业的确会极大的影响生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