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探讨】从公务员提工资谈社会科学的逻辑 -- 四月一日

共:💬24 🌺5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探讨】从公务员提工资谈社会科学的逻辑

提高公务员工资, 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这句话让睡虫疑惑得睡不着, 呵呵. 这个可以算是观念捆绑夹带, 和稍早前抱朴仙人提到的 "减员增效" 有益曲同工之处, 在国内政经评论上十分常见.

这句话, 把逻辑展开来看是这样的.

提高公务员工资 --> 劳动市场平均工资上升 --> 劳动力往高所得职位移动 --> 民间企业人力短缺 --> 民间企业工资水平提高 --> 整体所得提高 --> 人民可支配所得提高 --> 消费需求提升

如果把中间的推论跳过去, 或者是不管其中的几个段落是不是为真, 就会直接变成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以提升内需", 而这很可能是伪论. 最主要的问题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真的可以让企业员工的工资连动提高吗? 这中间差了一个环境因素, 也就是劳动力是不是可以在公务员与民间企业之间自由移动, 其关系如下.

劳动力自由移动

公务员工资提高 ----------------> 带动民企工资提高

如果劳动市场是自由的, 那么公务员工资提高, 会使劳工趋向当公务员, 民间企业劳动短缺, 并拉动民间企业也提高工资. 如此一来, 整体工资水平就可以上升. 这其中牵涉到两个争议.

1. 劳动市场是自由的吗? 或者说, 人民真的可以在公务员与民企员工间自由选择工作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当公务员是需要关系的, 那么这个劳动移动便存有障碍. 如果能不能当公务员是由个人有没有关系决定的, 那么即使公务员工资再高, 没有关系的人也只能兴叹, 不得其门而入. 如此一来, 就不存在后面影响整体工资水平的推论. 也就是说, "提高公务员工资,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推论会因为劳工换工作的障碍而失效. 说白的, 就是这个说法是伪论.

2. 另一个可能影响的因素是企业的工资承受力. 如果企业的人工成本已经紧绷, 那么即使出现人力短缺, 也无法承受更高的工资, 上面的说法一样会无效.

如此, 这个命题为伪论, 主要是在于相关的条件不存在或有障碍. 和稍早前谈论过的 "减员增效" 一样, 都是用观念捆绑的手法, 将 "公务员提工资" 和 "增加所得" 捆绑在一起, 而所得水平又和内需市场正相关, 所以就变成了这样的伪论, 或是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以提生内需" 甚至 "若要提内需, 公务员得先加薪" 的荒谬结论了.

明显的, 目前政策将重点放在提升内需上, 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该检讨的是方法. 每个国家有其环境特色, 它人经验可以参考借镜, 但不一定可以照搬, 这也是社会科学中除了 "自洽性" (或说是 "自适性") 之外, 相同重要的 "外恰性" (或说是 "外适性"), 而外洽性正是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主要差异. 也就是说, 社会科学必须实用, 必须贴近现实, 要能解释现实状况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因此模型应用在实际生活的外洽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缺乏外洽性的社会科学理论就往往成为批评社会科学 "不科学" 的主要依据.

基于不当的推理所得出的政策, 不但对现实没有帮助, 还有可能会更恶化. 就如减员增效一样, 减是减了, 效不但没增还一同减了, 这政策不如不做. 即使目的 (增效, 提内需是好) 的, 透过基于不当推论的政策 (减员, 提公务员工资), 其结果可能是负面的. 例如, 若提公务员工资无法带动民企工资, 那么先不论这是不是官方在搞腐败给自己加薪, 起码贫富差距扩大是不利于提升内需市场的.

回过头来谈, 这样的伪论为什么会存在, 甚至有些国内学者会推崇呢? 虽然风气不佳是有的, 但即使在实务面上来谈还是有段差距的. 这差距从何而来? 便是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质是基于社会现象, 而欧美的社会现象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欧美行得通的, 在中国必须提出环境面上不同的变量, 放进自己的, 才能确定这套政策能不能适用于中国. 而中国问题也不是欧美经验可以完全解决的, 因为中国本来就有自己特有的背景环境, 欧美没有这个现象, 也就会没有这个理论, 这和学术先不先进没有关系. 其它人的东西搬过来, 即使在别的地方推行得好, 换了环境也一样会有 "水土不服" 的可能, 而这个正是社会科学外洽性所要探讨的.

至于观念捆绑, 唬人的成份居多.

家园 好快手

看四月一日分析这些问题,丝丝入扣,手到擒来……

那谁谁谁,别瞎说,谁拍马屁了?我说的是真话,确实透彻,理论联系实际嘛

家园 有空要多说说??的心得经验啊

赖皮的是小狗.

家园 高见,佩服ing
家园 你讲的对,但我提两点

一,提高公务员工资的确带动一些行业工资水平上升,比如国有企业。

二,提高工资首先是个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支出的作用,这明显能扩大内需,但效力大小值得考量。

我没有否定您的意思,只是提两点可能的你的疏忽。

家园 松花, 也说明一下

提高某个特定群体的工资, 当然最少这个群体的所得是提升了, 总的平均值当然也会提升. 公务员工资提高也会带动国企员工的工资水平, 这些都是存在的.

不过, 我一开始的重点是 "提高公务员工资, 带动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观念夹带问题, 关键在于这个 "全社会".

感谢老兄的回复, 有空多说说.

家园 鲜花一朵,抬杠一下

首先说明,不才对王建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提的几个建议并没有非黑既白这种明确的看法,只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讨论,不才也好学习学习,所以不才的这个帖子也不是为了支持王建的东西,只是和四月兄抬抬杠。

其实这个提高公务员工资带动全社会工资上升,以及那个“减员增效”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是不同的,所以“观念捆绑”的说法还是要斟酌。如果说把这个话理解为“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必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显著)上升”,那么的确有观念捆绑之嫌。但这句话也何以理解为“提高公务员工资可能(或者目的是)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这样咬文嚼字之后意思就很不一样了。

这里面的关键问题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在于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精确度远不如自然科学,但是有聊胜于无,甚至很多时候还会起很大作用。如果把上面这句话看成必然性的判断,那么无疑是错误的,但这句话的成立却有一定的或然性。四月兄认为公务员市场存在一定壁垒,不是完全竞争的,很多能力上可以胜任但缺乏关系的人根本没有机会成为公务员。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而且在某些时候非常有道理,但并不能说明这个市场是完全不竞争的,所有没有关系的人都没有机会成为公务员。而这种竞争的不完全性到底有厉害,就需要用实际数据来检验了。而这种检验本身又是一种统计推断,最终还是有或然性。

最后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生病,由于这种病有些复杂或者不清楚(医学还不发达),医生给他开了好几种药,并不是说这几种药对他的病一定都很重要,但总是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除非某些药会有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或者病人实在负担不起医药费,医生多开几种药还是有必要的。

胡乱抬杠,欢迎拍转

家园 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才是核心

话不是这样说的,公务员工资低,直接导致公务员素质下降(有点能力的都跳槽跑路去了)。

现行体制是人治而非法治。

这样一来低素质公务员会带给我们灾难(素质高点的不是不会腐败,而是腐败之余也照顾一下大众利益,免得出事;素质低的,真是官逼民反无日安宁了)

家园 从另外的角度

公务员涨工资-->物价上涨

if 其他行业也涨-->整体来说, 老百姓没有获得实惠, 因而没有带动内需

if 其他行业不涨-->拉大贫富差距

家园 回娘子姐姐,通货膨胀可能不是问题

只有在产能饱和或接近饱和时,提高工资才可能引起通胀。现在的情况是产能过剩,而且程度会逐步严重,内需吃不掉还要往外跑。如果收入增加(最好是全社会),只是将多余的产能消化一部分,不太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姐姐以为如何?

家园 简单的说目前的状况是消费购买力不足

提高工资增加收入后, 产生的效果主要是消化过剩的产出, 还不致于抬高物价变成通货膨胀. 不过加过头了或许就有这个可能.

家园 话是不错, 不过那是中长期的调整

要有改变影响也会是中长期的, 和其目的提升眼前内需市场似乎有那么点差距吧.

家园 解决通货膨胀很简单,缩小贫富差距就ok
家园 抬杠抬杠, 连花带砖

高不才说得没错, 但切面有所不同. 基本上, 经济政策必须考虑有效性, 而我前面的推论是在质疑这个有效性. 如同高兄所言, 如果劳动市场不完全竞争, 那么这个政策的效果将会减弱, 但并不是完全没有. 高兄所给的说法是以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能(或者目的是)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取代有明显观念捆绑误谬的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必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显着)上升".

那么差距在哪里呢?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必定导致全社会工资水平(显着)上升"

若 A (提高公务员工资) 则 B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满足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的条件, 便会产生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现象. 这是明显的伪论.

"提高公务员工资可能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若 A (提高公务员工资) 则有可能产生 B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满足 "提高公务员的工资" 的条件, "有可能会" 产生 "全社会工资水平上升" 的结果. 这道条件式 (conditional statement) 中存在有不确定语句 "可能会". 如果把这个 "可能会" 改成 "可能不会", 这条描述照样能成立, 而且代表的意思完全在逻辑上完全一样. 但是对于看的人来说, 却会有相反的 "暗示效果". 同样的, "减员可能增效" 和 "减员可能不会增效" 是一样的.

那么,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A 可能产生或不产生 B, 这是句废话, 还是忽略的什么重要的变量? 我在原文中拆出了一大排的关系, 每个环节都有其成立的环境条件, 有就是存有让其不成立的因素.

公务员加不加工资这事其实我不关心, 只是借题发挥一下, 用来说明社会科学命题的 "外洽性" 问题. 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可以关在实验室里控制变量, 所以只要环境条件不契合, 就未必能产生预期的结果. 而这些存有环境限制的假说命题, 就成了不清楚社会科学的人认为不科学的主要依据.

最后说下药的问题, 高兄的说法不错. 不过, 这个 Package 该是什么, 才是更有效的呢? 要我说, 我认为比加公务员工资更能有效刺激内需市场的办法多了去了, 比如减税.

砖而不往非礼也, 高兄再来?

家园 鲜花一朵

板砖在楼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