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曹仲德

注册:2004-07-31 00:55:59
正五品上:中散大夫|定远将军
💧12006
🌟902
💓40

家园

所有帖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2005-05-11 19:24:5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汉朝故实之三:上朝的坐与站 ↑23 ↓0
《后汉书》记载说,光武皇帝为提高刺举官吏的地位,使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朝会殿上时,“专席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有人把它理解为满朝大臣都是站着,惟独这三人坐着。所以叫“三独坐”,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因为直到宋朝之前宰相上朝都肯定是有座位的,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就是说这回事, ...
2005-05-11 19:14:5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汉朝故实之二:皇帝接见大臣的礼节 ↑29 ↓0
如果是接见诸侯王列侯或者丞相,皇帝应该离座起立,同时旁边侍从唱礼:“皇帝为诸侯王(列侯,丞相)起”,待对方行礼过后,才能落座,同时侍从唱礼“敬谢行礼”。如果是坐车在路上遇见他们,同样有类似的礼数,皇帝必须下车站立,接受对方行礼已毕,才能上车 如果是接见丞相以下,则皇帝不用起 ...
2005-05-11 19:00:2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汉朝故实 ↑52 ↓0
[B]汉朝故实之一:“吾”和“朕”[/B] 我们知道,“朕”这个词本来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自称,到了秦朝建立,这个词就有皇帝一人能用了,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张口闭口朕如何如何是电视剧和文学作品赋予汉朝皇帝的特有形象,这给人一种汉朝皇帝历来是妄自尊大的感觉,就好像一个局长三句不 ...
2005-05-07 15:52:06分页 全看 树展
是《剑桥中国秦汉史》的读书笔记 ↑0 ↓0
焚书坑儒那段印象特别深刻
2005-05-02 03:59:51分页 全看 树展
😄别说这个“谢”字 ↑0 ↓0
看到回这么多贴积分又长了我很高兴呢[em13]
2005-05-02 03:42:02分页 全看 树展
《史记 商君列传》 ↑0 ↓0
2005-05-02 03:18:39分页 全看 树展
但中学历史教材说这话错在哪呢? ↑0 ↓0
司马迁说商鞅把秦国分为三十一县你信不信
2005-05-02 03:07:08分页 全看 树展
重复一下,是“汉六年刘邦即皇帝位”之前而不是几十年一直如此 ↑0 ↓0
2005-05-02 02:58:13分页 全看 树展
姚兄专则专矣,知识面未免太过狭窄 ↑0 ↓0
商鞅变法推行郡县制,这好象是中学历史教材上都讲了的吧,哪来什么“包括秦设立郡县基本都是占领新的领土加以控制”的说法呢。 这样的功底似乎并不足以挑战战国后期普遍推行郡县制这个已经几十年了的结论…… 秦在蜀地置相是有的,汉也在代置相,你要论证的“慢慢发展的过程”在哪呢 ...
2005-05-02 02:10:33分页 全看 树展
对啊,诸侯王不是刘邦的臣子 ↑0 ↓0
对啊,诸侯王也不是刘邦的臣子,所以在汉六年刘邦即皇帝位之前,无论怎么吹捧刘邦,也不能说他是以“郡国并行制”管理天下的
2005-05-02 01:45:14分页 全看 树展
而且项羽和周天子汉天子不同 ↑1 ↓0
他虽然强大到可以宰制天下,但到底还不过是又一个齐桓晋文罢了,并不是诸侯王的宗主,诸侯王不是他的臣子。诸侯王所辖土地也不是他的土地。 所以要把诸侯王的土地和他自己的土地并举,说成都是他的,只是采用两种不同的平行管理制度很牵强。 ...
2005-05-02 01:31:41分页 全看 树展
重复一下我在轩辕上的回复罢 ↑1 ↓0
“郡县制”是从春秋末年就开始推行了的东东,至少到战国后期已经形成全国统于郡县的形势,楚国也不例外,战国时郡县之外又有封君,是国家对功臣或者亲属的恩赏,封君下不再封建,封邑内必须遵行国家法令,由国家置相治理,汉初“郡国并行制”实际就是其滥觞 姚兄似乎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才会说 ...
2005-04-27 21:29:4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贝鲁斯科尼,加利亚尼和安切洛蒂---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么 ↑7 ↓0
贝鲁斯科尼是米兰的老板,在米兰他的话最算数,这种说法应该没人反对。从原则上来说,米兰俱乐部的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贝鲁斯科尼点头的。最终拍板权在贝鲁斯科尼,加利亚尼只能提方案给他审批并执行,而且,如果他不满意加利亚尼的话,随时可以砸了他的饭碗让他滚蛋。 但原则是一回事,具体如 ...
2005-04-24 10:36:52分页 全看 树展
陆浑山中是没有城邑的^_^ ↑0 ↓0
2005-04-23 22:51:52分页 全看 树展
中国古代是聚居的 ↑0 ↓0
1。什么闾门、闾监都有,一是按时开闭,禁夜行;二是非出行及种田不得随意出入,备盗贼;三是发布法令及节气在上面。最后皇帝对于贤人或者贞妇旌表门闾以示褒扬,比如汉安帝下诏对贞妇赐谷十斛,旌表门闾,这不会是说只表彰城市里的贞妇吧。 找个直接例子罢,汉末胡昭“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 ...
所有帖 / 22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