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学佛的思考 -- 没有人

共:💬54 🌺67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哈哈!
              • 家园 单红兄,不要被印度人的牛皮“佛经”唬住。

                在两千多年前的佛祖他老人家当然没的说,但是许多后来假托的印度佛经也不少啊,在真妄相攻的层次写出来的幻象也不少。这个,和印度人打过交道,族群特点就是以牛皮为生存法宝,实际水平么...唉,基于国际团结就不摆什么了。

                中土的禅宗就实事求是、直接的多了(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同胞的水平,中国人在这个世界还是很优秀的)。作为对真理的追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现在一个朴素的唯物论点就是人类是“宇宙自身”发展到自我认识的一个层次,在意元体(明心见性)的层次上,我们可以认识所有这个上次宇宙大爆炸出来的宇宙里面的东西。宇宙的发展还是不停螺旋向上,人类的形式不会永远固定在现有的人体形态。

            • 家园 汗,这么说的人胆子也忒大了:)

              兄台引用这种话不怕被砖头砸死?:)

          • 家园 我也同意中土禅宗的突破,从本质上已经去印度佛教化了。

            虽说渊源上有联系,但是禅宗(尤其六祖惠能)的突破已经不再对传统印度佛教的大部分内容“拖泥带水”了。(其实六祖在入佛门之前就已经明心,才能够依据里面的那个体性作了那个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本清静,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只不过当时尚未见性 - 否则得了衣钵就不用跑了。)

            “没有人”兄挺敏锐的。

      • 家园 没有真正的实践禅宗的学者,产生

        对禅宗这样、那样的诘难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如果你是走实修实证的路线的,你才能真正走入禅宗的深处,才明白其为源自佛教,盛开中土的全人类的奇葩。你才能理解六祖慧能大师之伟大,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

        没有真正的识禅宗法味,而对禅宗、对六祖大师进行评判,做做学问可以。但不是根本的真正的学问,充其量能称作是知识而已,连智慧的边都谈不上。

        更何况禅宗里的大智慧呢?

        “净躶躶赤洒洒坐断古今名利语,

        孤迥迥峭巍巍直超天地圣凡踪”

        请问,净、赤、孤、峭,谈的是什么啊?

        渔舟兄指出本帖中有一错误,其指出的非常正确。我同意其意见,予以修改如下:

        原文"你才能理解六祖慧能大师之伟大,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

        修改为:"你才能理解六祖慧能大师之伟大,其继承和发挥释迦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

        二者虽意思相近但意义相差非常之大,出现此错误为思维不严密所导致。

        特向渔舟兄致谢!

        • 家园 提醒一句,这不是禅宗或六祖开创的

          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

          禅宗很牛,但并非“超越二元对立”的开创者。

          佛门哪宗哪派也少不了这“超越”的一关。不但不是开创者,也不是独一无二。很多宗派的修行已近失传,但藏密传承至今未断,有缘的话值得了解。

        • 家园 记得季羡林先生举了个例子说明禅宗的反佛教倾向。

          说禅宗呵佛骂祖。确实,禅宗的人还有拿寺庙里的佛像劈柴烧火的。所谓学者一看,那不反了。

          其实这不就是释迦牟尼老师说的,人本具佛性,只因执著妄想么。破的就是执著,破的是迷信、他信,立的是自信。这个释老师早都说的呀——人人都可成佛,本具佛性。怎么就对立了呢?慧能所说自性本自清静,跟释迦牟尼又有什么分别?还有,密宗有”踏破毗卢头顶行“的,跟禅宗呵祖骂佛不也是一个鸟样,能说密宗超越佛教?这些人没接触密宗,密宗说大毗卢遮那法身佛,不太讲释迦牟尼,想来也不算佛教了。禅宗、密宗的人看了,恐怕觉得这怨大头当得也太莫名其妙了,自己没惹谁呀,咋成了反骨仔了呢?

          总之,不懂的看到分别,知道的没分别。还是得实证呀!

        • 家园 说得好。

          “你才能理解六祖慧能大师之伟大,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我同意慧能是超越Sakyamuni的,因为这个宇宙是螺旋向上发展的。

          我老师也是很厉害的,我觉着从很多角度他的东西是超越慧能的。另外,据我所知在我们不知道的这个地球的一些角落,也有一些不世出的高人甚至群体,因此我们不能说“是人类思想史上至今未有超越的”这种话。

          知道个李小龙的例子,李小龙到了美国后,以中国功夫专门挑战美国顶级的拳击、技击冠军,一时之间无人能敌,当然就有些狂妄。可是一天来了美国人,用一只手就打败了李小龙,告诉他并不是美国没高人,就是不出来罢了。这就是李小龙突然停止了他的挑战的真正原因。

        • 家园 哈,又赚一个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兄台若以为我在诘难禅宗恐怕是误解,

          乱解经典也许是有吧,狂妄还不至于,我只是希望行文更有趣一些,并提供一个初学者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与困惑。

          至于实修实证,我并不反对而且觉得本来应该如此,事实胜于雄辩。黑格尔曾说,一个老人说出的一句话,可能3岁小孩也同样可以说出来,但是这两句话却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因为老人的话以他一生的经历给这句话提供了丰富的内涵。这就好象刘翔和我都可以说要去参加跨栏比赛拿冠军,不过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胡扯。

          但是实修实证现在似乎成了一个幌子,每个前辈都在告诉我要实修实证,我很想问一句,有没有修行有成的高人谈一谈,修了什么?证了什么?真正修行有成的人必能谈出自己的体会,根本不必用语录和套话去折服别人,也不必打机锋。

          禅宗无论有多么高深的智慧,他始终是一个宗教,宗教能不能站住脚,不取决于他的智慧有多高,教理有多么深奥,而取决于他传播的方法传播的内容是否适应这个社会。一个禅宗大师的修行再高深,如果说的东西别人不爱听听不懂,一遇到诘难就谈实修实证,于禅宗何干,于禅宗何益?

          兄台以为“其开创的超越二元对立,直入涅槃境界的道路”是惠能伟大之处,自然有兄台的道理,非在下所能评判。

          不过在下以为,六祖惠能的高明之处不仅仅这里,修行高深者多执着于“悟”,而惠能连“悟”也不执着,毫不吝惜的派送“悟道”的大高帽子,“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农夫商贾,文人官宦皆入其毂中,禅宗大兴。道体本空,悟了又如何?悟了还得悟,这一辈子也就“悟”进去了。循循善诱,这才是圣人本色。

          • 家园 不为争论

            《坛经》付嘱品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你见其中的帽子,我见其中的纲宗。

            这是《坛经》最后一品,里面涉及到禅宗内部的一些法数,很重要。你要出世,要在世间度化众生,没有相应的本领手段是不行的。六祖大师在这一品中所谈到的法,即是宗门内的家法,对学禅者都起到教材的作用。更是对外接机的方便。六祖是把世间法相吃透了的。对分别思维那一套了如指掌,懂得了六祖所说的这些法,你自己对内对外就有一个准则,就不会是外行了。以后禅宗内五家七宗虽各有各的纲宗,但都不能超出六祖在这一品中所说到的那些范畴。

            另外,在佛教内,特别是禅宗内,祖师临终,都有所付嘱——对弟子们有一定的交待,里面有一些要抉择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应好好地研究一下。

            禅宗是佛教内部的一个宗派,佛教的思想体系,就是禅宗的思想提醒,全部佛教都是禅宗的基础,如果说禅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只是在方法上和佛教内的其他宗派有所不同而已,最根本的目的和理论基础是完全一致的。

            六祖在这一品中,就向大家介绍三科三十六对,这些本来就是教下的,不过六祖根据禅宗的特点加以归纳,作为自己的教学纲领。三科就是五阴、六入、十八界。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妨再结合谈一谈。五阴就是五蕴,说简单点就是心和物,就是物质的肉体和我们的精神——心,在五蕴中,心被分为受想行识这四部分,为什么要分得如此之细呢?因为每一蕴的功能不同,各有各的认识对象。人在环境中生存,每时每刻都面对自己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就没有心,没有这个心也就没有相应的环境了。

            心的作用,首先是感受,也就是因为外缘的刺激而引起心内的感受,也才有所谓的心理活动。感受之后就要想,就要对所感受的东西加以整理、归纳。行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行就是行动。外来的刺激引起了思想的活动,有了认识,接下来就行动。识又是什么呢?识具有了别的功能,就是对外境、对受想行都有再认识,再归纳,再整理的作用对内对外起到领导的作用。

            五蕴就会成了这么几个方面。你看,这个还是“因缘所生法”,所以我们说:“五蕴皆空”。若从另一角度来分,就成了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又叫六根,也叫六门。与这六个相对应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又叫六尘,也叫六入。六根与六入相互对应发生作用。加在一起就是十二处。六根、六尘相互作用产生六识。从简单的眼界、法界、到意思界,再从耳界、声界到耳识界,乃至意界、法界、到意思界,总共十八界。认识宇宙、万事万物都不出这十八界。为什么叫界呢?界就是领域,就是界线,它们各处于自己的领域界线之内而不产生混乱。如颜色和眼睛是一对,它不可能了和耳朵连在一起,眼睛是听不到声音、嗅不到气味、摸不到软硬冷暖的,这些功能不能乱。因为有其他相应的根和识。所以宇宙万物尽管复杂,但它并不混乱,因而才有因果,才能建立稳定的认识世界。

            六祖为什么要在这里大谈这些内容呢?我想六祖有其用意的。因为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看来很简单,又不立文字,书也不必看。这对自己,你有那个因缘,你开悟了,这个路子当然对。但如果要给众生说法呢?太简单了不行。如同现代有的人学祖师,任何人来请教,他都不开腔,什么都不说,那怎么行。要度众生,总得有相应的手段,自己对佛教的法相也不能是外行,不然怎么能算是佛教呢?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六度万行这一类基本知识是应该知道的。而作为一个法师或禅师,更应对此有深入的研究,你才能给众生说法,也才能度人。现在讲法相的人“谛、缘、度、蕴、处、界”,这是法相的总纲,谛、缘、度是佛教修行的总纲,而蕴、处、界则是对宇宙现象总的分类。把这六个字的原理弄通了,那么,整个佛教的纲领也就抓住了。以后不论你学禅宗、天台、华严、唯识、净土,哪怕密宗,才有基础,也才能深入,不懂这些,那么你对佛教内的任何宗派都没有入场券。

            对那些学习禅宗的人而言,仅仅知道什么“心外无佛”、“即心即佛”、“直指人心”是绝对谈不上了事的,而且是危险的。你必须学习佛教的基础理论,了解佛教的思想体系后,才能选择某一宗派进行专修。你若对禅宗感兴趣,还得屈尊就驾,先学习基础知识,再拜一位老师指导才行。而对于禅宗内的师家而言,就必须精熟这一切,而且要具备使用六祖这“三十六对法”的功底,不然盲棒瞎喝一气,成何体统。

            [COLOR=blue][/COLOR]

            • 家园 精彩!花。呵呵,可是明显"没有人"兄看不懂你写的。*_^

              隔行如隔山,“没有人”没这方面的“专业”积累。就像换一个“没有人”擅长的专业,我们一时也不会领悟其中的妙处一样。

              我从一般人混沌的状态到有一天忽然看得懂老师的书,用了十年的时间,这期间还加上练功的促进。这之后再看到“真东西”,就和一般人的感觉不一样了。

              所以每次看到“不同的蚕”写的,因为大部分和我领悟的契合,都感到内心的欣悦。目前坛子里面别的朋友写的关于此类的东西,还没有一个是真东西。当然,也可能比我水平太高(虽然我怀疑这一点,呵呵),我的老师说过如果别人高你两个数量级以上,你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