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经须从训诂章句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把握经典的核心 -- 衲子

共:💬27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读经须从训诂章句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把握经典的核心

    ——评张中行<<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兼问出版垃圾著作的复旦大学出版社>>一文

    一、引言

    尝有人问道:“汉儒至有白首不通一经者,何也?” 程颐答曰:“汉之经术安用?只是以章句训诂为事。且如解《尧典》二字,至三万余言,是不知要也。” 又曰:“传录言语,得其言,未得其心,必有害。虽孔门亦有是患。”“故文意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

    因目睹张氏雄文已于西西河以[文摘]的方式至少出现了两次,而未移樽至<文摘版>,可见其大得人心,故妖僧不揣鄙陋,有数语如骨鲠在喉,虽挨砖必在所难免,亦不吐不快矣。

    二、总论

    张先生开宗明义“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 呵呵,想必张老急着吃主菜,因而忘了喝开胃酒。南书的前言写得分明“本书定名为‘别裁',也正为这次的所有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 此书原非学术著作,若抱有读论文的期望,不奇怪会被呛着了,就像厨师已经讲明他做的菜是辣的,不是甜的,而有些食客却指望着来吃甜食,一下被辣得涕泗横流,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话说到此,原也可以收尾了,但想到或许有人会留下南书有如地摊文学,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印象,故而妖僧再饶舌几句,对张先生质疑的几个问题,谈谈偶的一孔之间。

    关于张先生所说的第一第二方面,俺没有花功夫来考证南先生提出那些看法的具体背景以及当时的听众,所以就不加妄评了。

    对于第三方面,我想我和张先生的根本分歧是在于他的这句话“更使人吃惊的是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指释文义,不是发挥义理),真是前无古人。” 愚以为,南先生的那些解释大都是发挥义理,而不是“释文义”。 论语中有几句颇遭后人非议的话,譬如“民可使由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无友不如己者”、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清人入主中原时,曾因这句话而箭射孔子像)、等等。今人对这些话的负面理解,也多少与砸烂孔家店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潮有些干系。若依然拘泥于古人的训诂规律来点评论语,恐怕是难脱其窠臼,又有何价值哉? 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欲挽吾传统文化崩颓粉碎狂澜之既倒,何妨另辟蹊径,注入鲜活伶俐的生机?此南先生之所以作《论语别裁》等书之苦心孤诣也,又岂是常人“推己及人”,以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之心之可以妄测,或食古不化的冬烘先生们之可以企及的?当然,峣峣者易折,皭皭者易汙,这没啥好抱怨的,也只有象妖僧这样修心养性的功夫还不到家的人,才会跳出来再作胡言乱语。学术观点不同所导致的争论原属正常,但妖僧对张文之不敢苟同是在于其文有人身攻击之嫌,他大可说“让人哭笑不得的《论语别裁》”或“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所作《论语别裁》” ,因为张文是对《论语别裁》中的种种诠释发表不同看法,何故一下子上升到针对其作者人身的高度?文革遗风欤?

    三、分解

    即使是具体观点,其实也大有可商榷之处。且容俺试为分解。

    (甲)无友不如己者

    南文: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案这一句费解),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

    衲答张案“这一句费解”:那个“上一句”是指“君子不重,则不威”,南解作君子须自重。有何“费解”? 恐怕张先生没有仔细读人家的上下文罢。

    南文: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案这句更费解:一,《论语》是弟子所记,非孔子手写;二,作“没有”解仍是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是这个“毋”字。……过去一千多年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案如朱注说“友所以辅仁”,不知这“势利”从何处来),这怎么通呢?

    衲答张案一:这是钻牛角尖了,谁不知道《论语》是弟子所记,南怀瑾的意思应该是“如果孔子在这儿的意思当理解作把‘无’字作动词解。” 二:不错,按汉语辞典,作“没有”解仍是动词。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个“无”应属形容词词性。前者是将此处的“无”等价于英文的“there is no...”故为动词;而后者是将此“无”等价于英文的“no...”故作形容词。 三:“势利”一说,是指社会上流行的误解。

    张文:

    第一,“无”作“没有”解,南怀瑾的语文方面的理由是,作“不要”解《论语》都用“毋”,这是否认古人用字经常任意通假的情况。这里化面为点,只说《论语》,南怀瑾的作“不要”解都用“毋”,依逻辑是个全称肯定判断,可惜他忘了,就在同一书中,特称否定判断并不少,如“无见小利”,“无为小人儒”之类,也可以解为“没有”吗?

    衲:同意张氏的推理。

    张文:

    第二,退一步,姑且承认可以解为“没有”,照文言习惯,“无”与“友不如己者”是动宾结构,“友不如己者”是修饰语后置,全译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仍是“所有朋友都是高于自己的”,与原文并没有两样。

    衲:不同意张氏的结论。“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Don't befriend someone who is less than you.) 是祈请句,强调的是你的动作、你的意向。“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There's no friend that is less than you.)强调的是当前的状态:你现有的朋友们中间,没有一个不如你的。 两句话的意思判若霄壤,怎么会“并没有两样”?

    张文:

    第三,而南怀瑾则译成“不要(竟未译为‘没有’)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简直不明白这译文是由哪里飞来的。

    衲:请参照南怀瑾原文“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 这不是“译成...”,而是在作诠释。

    张文:

    第四,“无友不如己者”这一节,着重说君子要怎样,不要怎样,如果“无”作“没有”解,就不成话了。

    衲:未必。从陈述性的语句“你现有的朋友们中间,没有一个不如你的”一样可以引出“不要怎样怎样”的意思“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自己。”

    “无”字当然可通假成“毋”字,但“毋”也可通假成“无”,作“没有”解。 事实上, 那句话在论语中重复出现了一次,见《论语·子罕》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愚以为,要么“无”和“毋”实际上是指一个字,“没有”或“不要”,要么就是连孔子的学生们都莫衷一是,譬如《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连孔子门生都对孔子的说法有争议,更何况后世的儒生? 所以大可不必作口含天宪状,唯有您的解释才是正解。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若执着于文字相,只能做个得指忘月的学究而已。关键是得“圣人之心”乎? 窃以为,“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自己,发现错误就别怕改正”体现的是一种完全尊重他人的谦虚美德,这与《论语·公冶长》“不耻下问” 以及《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相辉映。

    (乙)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张文

    :“在”与“没”对举,连中学生也不会讲错,而这位南怀瑾竟解“在”为“在面前”,“没”兼在背后,“志”为“言行一致”

    衲:请看南怀瑾原文

    -------------------

            老鼠生儿的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讲到这里,我们要向前辈的某些儒者、理学家、读书人告个罪了,他们的解释,又是错误的。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问题来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如果遇到坏人的话,明明知道错,可推说:“孔子说的呀!圣人说的呀!为了作孝子,也只好做错三年呀!”这叫圣人吗?照这样讲,我就叫它是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为什么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当然,宋儒并不一定完全错,但像这种错的地方,我们要注意。所以古人说,读书要顶门上另有一只眼。中国宗教里有的神像,多一只眼睛,名为智慧眼。我们要用宗教家所谓的智慧之眼去看,就很容易了解了。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我们都曾经作过儿子,都有这样的经验:当父亲、师长的面前,听到教训吩咐,口口声声称“是”,但背过身来,却对着同学、朋友,做一个鬼脸,表示不听。所以“父在观其志”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

    衲:从“子曰”到他解说道“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 中间插入了一小段的借题发挥。这完全不是在作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在阐述这整句话的含义。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将“没”与“在背后”作一一对应的问题。君不见“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之语? 当时听南怀瑾讲述论语的大部分青年学子,他们的父母都还健在,难道孔子的那后半句话非要等到他们的父亲死了后才能作参照吗? 难道就不能变通一下,将“背着父母的时候”也归到“父没”的case下?

    类似地,南怀瑾不是将“志”解为“言行一致”,而是对孔子的整句话作出的解读。

    张文:

    还吸收现代男女平等精神,“父”之外又冒出个“母”来,真是匪夷所思了。

    衲:解答同上。又在钻牛角尖了。这不是逐字翻译,而是观机逗教。

    (丙)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的解释本也是充满争议的。我个人的理解,“不如”应该作“不类似于”、“不像”解,这样整段话是说“[连]夷狄[都尚且]有君主, 不像中原诸邦违反君臣礼制,目无君主的样子。”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褒夷狄而贬诸夏的礼崩乐坏。

    佐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可见孔子在中原不能行其道时,甚至想居九夷。

    问题:《论语》中出现的“不如”好像都作“及不上”解(我的统计可能有漏失),譬如前面提到的“无友不如己者”(不过也有人作“不类似”解)、《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论语·里仁》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皇侃的《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注疏》都将“不如”作“及不上”解,故而有云「夷狄虽有君主,而不及中国无君也。」

    照这样的解释,孔子还是在贬夷狄而褒中国了。 但从上下文来看,孔子分明是在感伤中国之礼崩乐坏,何褒之有呢? 南怀瑾将其解作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于是说道:“ 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随即展开“所以我们知道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试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亡了的民族而能翻身的,史无前例。所以对于文化重建的工作,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太重大了,绝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送掉。”

    这也不失为一家之言,作为“别裁”,亦未尝不可。大可不必象“顽固守旧”的“忧天杞人”般作义愤填膺状云云。

    四、结语

    写到此,会有高明的读者如微风、孤子笑我费话太多,甚至多事。但语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说几句。不过妖僧自然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所以还是援引先贤的金玉良言来得便当。程子云:“凡看文字,非只是要理会语言,要识得圣人气象” ,“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为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求圣人之心,而吾之所以未得焉者,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其必有见矣。” 对比有些儒生张口“让人哭笑不得的某某人”、“垃圾著作”,其心气不平,有所见乎? 必不能矣!

    关键词(Tags): #张中行#南怀瑾#论语元宝推荐:履虎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有点看不懂了

      既然要引经据典,那当然以原文作者的原意为准,当然要要有根有据。

      如果是要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不如直接表述“我”认为如何如何,怎么可以不顾甚至曲解他人的意思来为自己张目呢?

      以前的确很欣赏南的“别出心裁”,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他的方式不妥。

      • 家园 嗯,南有些地方确实不够严谨. 8过有些问题各有说法,未有

        定论, "别裁"一下, 未尝不可. (本非学术专著.)

    • 家园 训诂之学,当世能敌张老先生者无几

      我看你还是别费这个功夫了。

      字句释义错就是错,对就是对,这种旧学功夫没任何取巧之地,哪怕退一万步说南怀瑾说的义理再怎么符合当世环境,他的释义硬伤还是一样在。

      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燕园三老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未名四老则加多一个邓广铭。就凭季老的吐火罗文、梵文、佛学造诣,金先生对中国逻辑学的贡献,张老先生的小学功力和禅宗研究,说他们是国宝级的先生一点不过分。

      张老先生一辈子就是搞的训诂之学,一本《文言与白话》迄今没同类学著能超越甚至平行。唐师曾曾经评价张中行说是没读过他的书前不知道他学问多大,读完之后更不知道他学问有多大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你还是乘早休息了吧,或者你自认你的旧学功底强过燕园三老之一的任何一个那也可以。不过我看哪怕你让南怀瑾自己来都照样要败下阵去,建议就别再替他强词夺理了。

      这种硬要遮盖错误的做法,只怕大违你本意,反倒让人瞧不起南怀瑾的拥护者,顺带还倒了人对南的胃口。

    • 家园 张先生的原文我转贴一下吧,方便参照着看

      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兼问出版垃圾著作的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中行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精装上下两册,定价 26.80元。依旧习惯,看到没见过的书,总是急着翻开看看。而一看就大吃一惊。——不只一惊,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全书近千页,是用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的格调写的,这我不想说什么,因为论文也有如上饭桌,有人爱吃甜的,有人爱吃辣的。单说惊,一,再,三,都来自我略翻看的百页上下。不再往下看,恕我说句任性的话,是没有兴致再往下看。以下说一瞥的所见,或说惊的来由。想分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部书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的,而意见却还是五四前后极少数人圣道天经地义、反对打倒孔家店那一路。孔家店应该不应该打倒,问题很复杂。化复杂为简单,我觉得,对于孔子的某言某行,评价,至少也要换用三副眼镜,而所见就未必一样。举例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戴上基本上脱离时代的心理学加社会学的眼镜看,所见也许有是有非;戴上所谓历史主义的眼镜看,也许竟看到对的一面;戴上古为今用的眼镜看,不说它错就太荒唐了。可是南怀瑾则只戴一副歌颂的眼镜,他在“再版记言”里说:“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真是这样吗?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论语·季氏》)为例,明朝早年曾高升为八股文的专用题,确是被看作“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至于数百年后,像我这惯于“攻乎异端”的,就不这样看,而是认为根本就没了这样的“有道”,因为天子之流,如果有力征伐,他对内的权力就会大到无限,其结果就必致为所欲为,多干坏事,而更糟糕的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反而要歌颂。孔子说“天下有道”,来由之一是幻想古比今好,之二可能是从俗,对于天子之流,不能不歌颂。想不到南怀瑾竟不折不扣地接受了这样的圣道,所以主张尊王、忠君、孝亲、等等。此外,人的思想总是成套的,所以他说,“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有什么功用呢?”(2页)这是为林琴南助威,反对白话。只是在这方面他未能贯彻始终,因为他这部大著是用白话写的。还是专说思想,可惊的是半个世纪之后,用自己反对的白话,宣扬几十年前少数遗老用文言宣扬的读经尊孔那一套。

      其二,讲《论语》不能不牵涉到古事,专说小范围的典籍,南怀瑾的看法,都是《古史辨》以前,流行的信而好古那一路。借用桐城派的术语,是只要义理、辞章而不要考据。例如他说:“而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为《春秋》。”(15页)“当孔子写《易经·系传》的时候,正是春秋时期动乱的时候。”(66页)不错,这看法可以在旧说,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找到根据。不过,可以找到根据是一回事,可信不可信是另一回事。分辨可信与不可信,要有理的依据,这依据是古事的实况。专就《春秋》和《易》十翼说,有关的实况很复杂,五四以来,考证的文章不少,只说我认为可信的。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官,掌管记录重要的史事(包括国外的),这一点,连相信孔子作春秋的孟子也承认,《春秋》是鲁史,孔子没作过鲁国史官,有什么权力,甚至有什么能力,作鲁国的史书呢?至于《易》十翼,比如最典重的《系辞》,无论看思想还是看文风,都不可能是《孟子》以前的。我以为,讲历史,史识当然很重要,但史识要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不如此就成为架空说,价值就很有限了。关于古代典籍的编著情况,南怀瑾的说法还有更使人惊讶的,那是:“要研究中国文化,孔子所编的《礼记》(案指小戴《礼记》)是不能不看的。”(47页)这也有根据,想是《孔子世家》的“乃叙书传礼记”,如果是这样,那就更可证,为抬高孔子的地位,连汉人戴圣编的史实也视而不见了。

      其三,更使人吃惊的是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指释文义,不是发挥义理),真是前无古人。这古人主要指汉人,马郑之流,笺注古书,虽然不敢保百分之百正确,却严守语文规律,或说训诂规律,所以绝大部分可信。也可以包括宋人,程朱之流。看宇宙人生,程朱有自己的一套,所以就是笺注古书,也难免借机抖搂自己肚子里的,但对于这机,他们也没有扔开语文规律的胆量。所以即如朱文公,讲《论语》,成书,称为“集注”,以表示没有数典忘祖之意。还可以包括陆王之流。陆更靠近禅宗,变理学为心学,但究竟出身于儒,为温良恭俭让所缚,羡慕禅师的呵佛骂祖而没敢说呵圣骂贤,只说“六经皆我注脚”。其实,这说法只表现一种重修持的自信精神,至于真讲六经,他还是不能不规规矩矩,比如“乾元亨利贞”的“贞”,他总不会讲成贞节的。南怀瑾则不然,而是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评论要有证据,以下举证。证据太多,想只举三处,以一斑代替全豹。

      一处,见第34、35页,是讲《学而》篇的“无友不如己者”。这句,旧解都是“不要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欠圆通,因为都这样想,就不会有朋友一伦。不过意思圆通与否是一回事,某种说法应如何理解是另一回事,前一事软,后一事硬,二者不能兼顾,即如孟子,也是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办法处理,因为后一事硬,不敢碰。南怀瑾不然,是碰硬的,即把通“毋”的“无”解释为“没有”。因而说: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案这一句费解),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以下还有如此解的证明: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案这句更费解:一,《论语》是弟子所记,非孔子手写;二,作“没有”解仍是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是这个“毋”字。……过去一千多年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案如朱注说“友所以辅仁”,不知这“势利”从何处来),这怎么通呢?

      以下就看看南怀瑾是怎么通的。通有二义:一是古人的某一说法是否合理,合理为通,不合理为不通;二是古人的某一说法,后人有不同的理解,合原意为通,不合原意为不通。以此来衡量南怀瑾的讲法,前一种,牵涉意见分歧,人各有见,难得一言定案;后一种则可以一言定案,是必不通。理由不只一种。第一, “无”作“没有”解,南怀瑾的语文方面的理由是,作“不要”解《论语》都用“毋”,这是否认古人用字经常任意通假的情况。这里化面为点,只说《论语》,南怀瑾的作“不要”解都用“毋”,依逻辑是个全称肯定判断,可惜他忘了,就在同一书中,特称否定判断并不少,如“无见小利”,“无为小人儒”之类,也可以解为“没有”吗?第二,退一步,姑且承认可以解为“没有”,照文言习惯,“无”与“友不如己者”是动宾结构,“友不如己者”是修饰语后置,全译是“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意思仍是“所有朋友都是高于自己的”,与原文并没有两样。第三,而南怀瑾则译成“不要(竟未译为‘没有’)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简直不明白这译文是由哪里飞来的。第四,“无友不如己者”这一节,着重说君子要怎样,不要怎样,如果“无”作“没有”解,就不成话了。

      另一处,见第44页,仍是《学而》篇,讲“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看他怎么讲: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案为“志愿”或“心意”,不是“意志”)就是包括了思想、态度。……所以“父在观其志” 这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

      “在”与“没”对举,连中学生也不会讲错,而这位南怀瑾竟解“在”为“在面前”,“没”兼在背后,“志”为“言行一致”,还吸收现代男女平等精神,“父”之外又冒出个“母”来,真是匪夷所思了。

      再说一处,见第123页,讲《八佾》篇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还是先抄他的讲法:

      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长、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像孔子在这里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夏朝虽然亡了,……

      原来他不信通假甚至不知通假,把通“无”的“亡”读为亡国的亡,于是“有君”就不得不同“亡(国)”对称,且不说义理,连行文,古人也不得不随着他滑天下之大稽了。

      写到此,会有高明的读者笑我费话太多,甚至多事。但语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再说几句,是对排印此书的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排印之前,他们看了,有 “出版说明”中的赏识语为证。这赏识语是:“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人各有见,我说说我自己的。妙趣是否横生不好说,只说蕴意深邃和别具一格。先说意,我的想法,深浅事小,性质为何事大。这,作者没有隐瞒,是:“孔子学说的可贵,毕竟是万古常新,永远颠扑不破。”难道写赏识语的人也相信这个吗?如果竟至相信,推己及人,问题就太大了。再说别具一格,这说得不错,可惜这“别具”是建筑在不管原文、随口乱说的基础上。又是人各有见,也许有人正是从这方面发现了妙趣;至于我,算作杞人忧天也罢,顽固守旧也罢,总不愿意在有生之年,听见下一代,由于读了这“妙趣横生”的著作,竟至发出“不如诸夏之亡(wáng)也”的书声。

    • 家园 衲子兄请看这里

      我的回答如下:

      http://www.cchere.net/thread/588736

    • 家园 经典的meaning和 significance

      最近读余英时文集看到周礼考证和周礼的现代启示一文,读到这样一段觉得说得颇为透彻,兹录原文如下:

      ----------------

      经典这所以历久而弥新正在其对于不同时代的读者,甚至同一时代的读者,有不同的启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典的解释完全没有客观性,可以兴到乱说。“时代经验”所启示的“意义”是指significance,而不是meaning。后者是文献所表达的原意,这是训诂考证的客观对象。即使“诗无达诂”,也不允许“望文生义”。significance则近于中国经学传统中所说的微言大义,它含蕴着文献原意和外在事物的关系。这个“外在事物”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时代,也可以是其他作品,总之,它不在文献原意之内。因此,经典文献的meaning“历久不变”,它的significance则“与时俱新”。

      --------------

      我觉得训估上有争论和意义上有争论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不能混为一谈。

      • 家园 这我同意, 不过拙文的着眼点正是significance, 而不是

        训诂学本身. 后者是专家学者们白首穷经的心血结晶, 而前者须面对大众, 与时代精神(Zeitgeist)相结合, 这不可避免地会给经典的文字意义造成某种程度的"曲解". 但两害相权取其轻. 若将经典文献囿于"阳春白雪"的范畴, 则民众将很难汲取其营养,受到益处. 试观专家学者们弘扬经典的实际效果, 可以知之矣. 当然,衮衮诸公会反驳道,如何效果不彰? 象张中行,金克木等泰山北斗们辛勤耕耘,遍撒甘露, 莘莘学子无不受惠! 话说得不错, 但我要提醒的是, 诸位其实可以算是跻身于"文化精英"之列, 不能代表普通民众了.

        譬如俺这个粗人, 原先是没读过<<论语>>的, 还是从<<论语别裁>>才入的手. 家中固然有四书五经, 但俺从来就懒得去翻, 因为俺对文科的东西不感冒. 走马观花地读完四大名著, 已经觉得很对得起老爸了. 张老,金老等人的大名亦从未听闻过. 这当然是因为俺孤陋寡闻, 但我想象我这样的人应该比"文化精英"更具一些代表性.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南怀瑾的著作脍炙人口, 一时洛阳纸贵, 虽然某些书在学术上颇不严谨, 但其接引芸芸众生踏入儒学之门的诺大功德应该是不容否认的吧. 试想, 如果南怀瑾也走老学究的套路, 一本正经地来诂训<<论语>>, 他的书还会这么受欢迎吗? 如果不能的话, 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不如向纪昀同学学习好了. 他已讲明了此书"不入学术预流", 奈何学究们以训诂学之标准诟病之? 无怪乎别人会发"天下文人相轻"之叹矣!

        关键词(Tags): #南怀瑾
        • 家园 嘿嘿,大和尚

          也走老学究的套路, 一本正经地来诂训<<论语>>, 他的书还会这么受欢迎吗? 如果不能的话, 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大乘?

          只此一语,便是下乘。

          • 家园 您的套路就象知识越多越反动:『大学?只此一语,便是不学』
          • 家园 哈哈

            大乘?

            只此一语,便是下乘。

            ==说的是你自己吧、

            好东西故意要遮遮掩掩不能让人明白,是谁的罪过?

        • 家园 我也不知道,我更喜欢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一些

          南的有些解释总让我读的有点惴惴不安。李泽厚的解释里虽然加了不少自己的见解,但他也引用了集注做比较,所以相对放心一些。看他对钱穆的引用和我自己的一些印象,钱穆的读本我觉得可能会更好吧?我觉得张也说不上文人相轻,民国时今文古文之争要更厉害了。我觉得只能说是学术态度不同吧。上升到文人相轻的道德层面上也没太大的必要。我读过季羡林主编的一本禅宗文集也收了南的文章,南的态度也是严肃得很。张的文章也有得比较轻松的时候。很多事情恐怕也就是基于时势,没必要太剑拔弩张了。

        • 家园 很好。衲子还是学儒吧。

            这和学佛是一样的,道道相通。譬如张南的分际其实就是佛学中小乘与大乘的分际。张中行是小乘,南怀谨老先生行的是大乘。

            儒学比佛学容易普及。儒学兴旺,佛学也必然兴旺。由儒入佛不容易走弯路。因为儒学的原则性很强。现在学佛的多,学儒的少,兄何不炒炒冷门,不去凑内个热闹。

          • 家园 谢兄美意. 反正佛,儒,道,科学,工程,医学,语文,心理, 统统要学

            贪多嚼不烂是难免的, 不过可美其名曰度人方便. 哈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