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不能进入资本主义的几点思考 -- 删ID走人

共:💬55 🌺17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个社会没有需要这些东西的驱动力,正常!
家园 蒸汽机的出现最早就和煤矿开采有关

英国当时森林基本砍完,冶铁炼钢需要新的燃料,所以转向了煤矿,实际开采中需要把矿山中的地下水抽出去,由此出现了最早的蒸汽机。中国由于有比较多的森林资源,对于燃料短缺这个问题并没有迫切的压力,即使蒸汽机当时运到中国在哪个方面使用恐怕也是值得考虑的。

家园 这一篇算是说到点子上了,顶一下。
家园 那么你大概不知道明清时煤比木炭便宜

  明清之际战乱不断,从17世纪晚期,中国开始了一个长达百余年的“康雍乾盛世”。跟全国的情况类似,北京人口翻了一番,达到200多万。人口的增加使北京周边的森林彻底消失,连十三陵的数十万株苍松翠柏本被“剪伐尽矣”,热河等地的“口外山场樵采由近及远,柴薪日耗,斯价值日昂”,最后已无薪柴可采。

  在薪炭资源短缺,且价格高昂的背景下,煤炭以其储量丰富和价格低廉迅速占领市场;再加上煤炭距离近,运输方便,燃烧值高,于是人人“思石炭之利”,煤炭成为首选燃料,“惟煤是赖”。进入人口爆炸的清后期,煤炭已经基本取代木材和木炭,成为主要燃料来源。乾隆四年的一份奏章称,“京城内外人烟繁庶甲于天下,惟赖西山之煤,取用不穷”;乾隆四十六年上谕称“京师开采煤窑为日用所必需”,嘉庆六年上谕也说“石煤在所必需”。

  如果说煤炭在明代还只是为了弥补传统薪柴的缺口的话,煤炭在清代的燃料消费结构中的就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换言之,虽然北京的煤炭历史悠久,但直到清代才彻底完成了燃料结构的转型,这无疑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进步。

  当时的煤炭是如此普及,于至于连冬季取暖的传统火炕也用起煤炭。清代笔记中有不少类似的记载,“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室,取之不竭,最为便利。时当冬日,炕火初燃,直令寒谷生春,犹胜红炉暖阁,人力极易,所费无多”;“燕地苦寒,冬时比户皆卧热炕,西山之煤价不甚昂,颇获利济”。煤炭还被用于一些节日庆典。比如宛平城隍庙庙会正值元宵节,每年都要在殿前塑造一个喷火的判官,腹内装上煤炭点燃,烈焰从五官喷出;数日庙会,要烧几千斤煤。

  清代煤炭的使用量和开采量都远远大于明代,煤矿也从宛平的小西山扩大到宛平房山的大西山,甚至昌平和怀柔也出现了不少煤矿。当时人们都认为煤炭这种资源是无限的,“西山煤为京师之至宝,取之不竭,最为便利”。作为传统的矿区,门头沟的煤窑一度达到200多个,“京城所用之煤,皆产于此”。

  但随着开采的持续,煤炭的开采成本仍然会上升,从而导致“煤价渐为昂贵”。乾隆中期,一斤煤的价格相当于0.8升米,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仍然构成不小的生活成本。为了稳定煤价,清政府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和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在北京周边先后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煤矿勘察,以开辟和扩大煤炭资源。

不用煤炼铁,是因为只有把煤炼成焦炭才能炼铁,这个技术还未普及。

其次,瓦特的蒸汽机是通用机器,任何需要强大动力的地方都能用它。特别是原先风车、水车驱动的一切机器,都能直接换成蒸汽机,不但效率更高,也不受水力和风力的限制。

清同治二年( 1863年),英商拜伦在上海开设的上海得利火轮磨坊,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机器磨坊。

清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轮船招商局会办的朱其昂在天津的紫竹林村外开了一家牌号“贻来牟”的机器磨坊,是为天津第一家近代化私人面粉工厂,开创了天津机磨面粉的先河,成为中国北方最早民族企业,也是中国食品工业最先使用机器生产的厂家。贻来牟机器磨坊虽然称为机器磨坊,其实真正使用机器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机代替了驴马牲口来推磨,但仅仅这一个改变就让朱其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最开始的时候,“贻来牟”机器磨坊只有一台磨面机,司务员2人,小工10几个人。但由于机器磨面“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还是让朱其昂一年就赚到了六七千两银子。后来,“贻来牟”机器磨坊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所用的石磨也改成了由进口的德国石块加工成的盘。而在“贻来牟”机器磨坊的影响下,上海、福州、北京等地也相继办起了机器面粉厂,其机器生产的成分也越来越高。此后,境内民族工业和外资工业相继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锅炉爆炸,引起厂房大火,工人死伤,机器被毁,磨坊遂一蹶不振。

当然一定要注意安全!

家园 康熙是自己关起门来学,不让老百姓接触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100多本。是什么时候呢?学了多长时间呢?早期大概是1670年至1682年间,曾经连续两年零5个月不间断学习西学。时间不谓不早,学的不谓不多,但问题是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4页

家园 数学方面康熙还是作出普及的努力的

出了本书叫数理精蕴,介绍了大量西方初等数学知识,所以清代数学家们普遍对西方的初等数学有所了解。

明代传统的筹算法失传,对于古数学书不理解也不传承,很多都失传,历法也弄不清楚,出现了巨大的断层。清代从朝鲜重新学到了筹算算法,并从朝鲜和永乐大典找到不少古数学书,通过对比西方数学知识,终于把宋元古书写的东西弄明白了,宋元历法也大致搞明白了,对中国传统数学的总结基本是清代完成的。

不过清代鸦片战争以前对西方数学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康熙的水平,只做了承上的工作没能启下,仍是不及格。。。

家园 其实数学在明清两代还是逐渐普及的

因为初等数学用途太广。只是普及速度太慢,而跟不上西方的脚步了。19世纪出生的数学家李善兰,在重新发明幂级数的基础上,重新发明了微积分。

中国本来有自己的代数,算筹利用空间关系就能表示未知数和变数,但明代以后,算筹失传,数学家看不懂前代人的著作。宋代、元代先进的线性代数方法被遗忘。而阿拉伯数字等便捷计数法也没有普及(其实江南一带流行的苏州码子也有类似作用,它脱胎于筹算,非常适合中国传统竖式写法,但在明清两代却没有用于数学和工程,仅仅用于记账等商业用途,可见当时的数学已经很不接地气了)。到了清代笔算法有所变化,但也只是把西方的笔算法替换成汉字,书写繁琐,也不易普及,仅限于数学家使用。

家园 一项生产关系制度确立,需要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与之匹配。

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一种生产关系的确定必须要有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与之匹配,否则就会失败。

工具与人的结合就是生产力,而生产关系是上层建筑,是次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有了资本主义所需的生产力,才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资本主义所需的生产力,就是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该制度也会失败、消亡。

资本主义所需的生产力的确立,在生产工具上是蒸汽机的出现。蒸汽机是人类第一次可以不受地域、自然资源限制而能自如地控制自然界能源的能力的外在表现。有了蒸汽机,才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才有三大自然定律相呼应的生产工具迅速被发明或者说进化出来,人类的生产力才到达资本主义制度所需的水平,从而确立了该制度。

其它文明没有发现蒸汽机,自然无法发展出高水平的生产力。也就只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外徘徊。

与其说,古代中国为什么不能发展出资本主义,不如问,为什么中国人没人发明或者接受蒸汽机。

家园 资本主义就是把权力资本化,

资本主义就是把权力资本化,权力包括很多概念,事与物中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衍生的各种细分权力;然后,整个国家社会依据资本效率来分配成为主流模式;并且这个认知成为社会大众所遵从的最高准则,于是遵从准则的结果就形成一种主义。

我上面那句话严格来说并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应该叫农业资本,不能叫农业资本主义。

家园 定义好什么是资本主义,再讨论

马克思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欧洲大陆基本还在封建社会,德国万邦林立很多人,但是,直到今天,仍然以为那时欧洲是资本主义社会了。

从来就没有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战国时代,封建制就逐渐瓦解,封建贵族就很少能管理社会,成为荣誉性职位了,国家也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