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的真伪(一):人殉 -- 石头布

共:💬54 🌺4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点猜想

        如果墓主真的是弱势部族代表,合理猜想一下:也许最终他的部族战败了,这位墓主是战败部落的大祭祀,对手为了彻底镇压,把他用酷刑杀死后,并塑蚌龙蚌虎与蚌北斗等以永镇地下。

    • 家园 很久没有看过这样好的系列了。
    • 家园 除了蚌龙蚌虎,还有其他线索啊

      西水坡星图

      墓葬遗迹包括彼此关联的4个部分,这4处遗迹自北而南等间距地沿一条子午线分布,而且异常准确。

      遗迹北部是45号墓,墓穴南边圆曲,北边方正,东西两侧呈凸出的弧形,老年男性墓主头南足北仰卧其中,周围葬有3位少年。在墓主骨架旁边摆放有3组图像,东为蚌龙,西为蚌虎,蚌虎腹下尚有一堆散乱的蚌壳,北边则是蚌塑三角图形,三角形的东边特意配置了两根人的胫骨。

      45号墓南端2 0 米处分布着第二组遗迹,由蚌壳堆塑的龙、虎、鹿、鸟和蜘蛛组成,其中蚌塑的龙、虎蝉联为一体,虎向北,龙向南,蚌鹿卧于虎背,鹿的后方则为蚌鸟,鸟与龙头之间则是蚌塑蜘蛛,蜘蛛前方放置一件磨制精细的石斧。

      距第二组遗迹南2 0米处分布着第三组遗迹,包括由蚌壳摆塑的人骑龙、虎、鸟的图像,以及圆形和一些散乱的蚌壳。蚌虎居北,蚌人骑龙居南,作奔走状。

      第一组蚌塑图像直接摆放于黄土之上,第二组和第三组蚌塑图像,则堆塑于特意铺就的灰土之上。

      在这南北分布的3处遗迹的南端20米处,是31号墓。墓中葬有一位少年,头南仰卧,两腿的胫骨已被截去。

      考古学家猜测它们有可能与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体系有关,因为45号墓中龙、虎的排列恰恰与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和北宫玄武的体系相吻合。

    • 家园 龙虎墓现在在国家博物馆,占了挺大一片地

      现在等楼主关于龙虎的说法

    • 家园 好文啊,喜欢这样的专业文章
    • 家园 (三)身高和自然环境

      谈谈濮阳西水坡“蚌塑龙虎墓”的真伪(三):身高和自然环境

      听到讲解员说到M45墓主的身高是1.84米,费孝通先生的通古斯猜想遭到重挫。因为根据史禄国对贝加尔湖附近的Urulga和巴尔古津两地的通古斯男性的测量,其平均身高分别为1.62和1.59米。虽然正态分布没有上下限,但超出平均值很多倍标准差的概率是小之又小的,相当于中彩票。所以费老很纠结,把立论基础建立在中彩票的概率上总不是个事儿,对吧?

      但费老也许是觉得这具遗骨不太像有那么高,回去越想越怀疑。用他自己的话说:“像是说了一场空虚的梦话,打了一场和不了的麻将,我还有一点不服气”。碰巧他与社科院考古所的人类学专家潘其凤相熟,潘先生又参加过西水坡M45号墓的鉴定。所以费老提笔就给他写了一封信,求证身高的事情。

      对墓主的身高感到困惑的可不止费孝通一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人其实也很困惑。198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从全国征集重要文物,西水坡“蚌塑龙虎墓”被选中入京陈列。根据研究员孙其刚的自述:

      内部预展时, 45号墓的说明牌写的是墓主人身高1.84 米, 但我们心理不踏实, 我和宋兆麟研究员、俞伟超馆长研究后, 决定更改45号墓主人的身高, 在1990年9月22日对外正式展出时, 我们标明的墓主人身高是1.76 米。

      拿不准就来个“大约(yao)姆”,这一招原来研究员也用!事后证明他们的估计还是偏高了。

      在给费孝通的回信中,潘其凤先是对所谓“人殉”表示了怀疑,然后说:

      至于身高,他们所告不实,我测量了股骨、胫骨和腓骨的最大长,用两种公式计算,其估算身高分别为170.77厘米和172.55厘米,绝对不是184厘米。

      取上述两值平均,墓主的真实身高可视为1.71米左右。

      令人不易理解的是,这具遗骨,看来任何人单凭目测就知道身高远不足1.84米,该墓的发掘者应该对它熟视良久了,为什么会把这么不靠谱的身高写入《发掘简报》里呢?

      有人也许会说,古人普遍矮小,1.71米在当时算是高个子吧?是不是这么回事呢?不难查证。仰韶文化的墓葬几千座,平均身高早就有人统计了。根据张振标在《现代中国人身高的变异》一文中的数据:“中国史前人类男性的身高-河南仰韶新石器组:171.10厘米”。也就是说,墓主就是当时当地的平均身高。(按照Coon的数据,欧洲和西亚男子同时代的平均身高是1.68米)

      根据张振标同一篇文章的数据,现代(1980年)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5.8厘米。没有河南的分省数据,但有其邻居山东的(167.3厘米)和湖北的(166.2厘米),所以1980年河南人的数据应在167厘米上下。比新石器时代的古人要矮4厘米。也就是说,墓主的身高在当时人群中的位置,相当于一个1.67米高的华北男子在现代人群中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对他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石器时代的人与现代人身高相当或者略高些,中外人类学家的统计结果都差不多,当然这是在古今种族一致的前提下的情况。华南沿海的一些石器时代人类(比如福建昙石山、浙江河姆渡、广东河宕)身高低于现代华南人,是种族不同的缘故。华南居民在最近的几千年之内完全换了种,古今不能直接比较。

      石器时代古人的高身材,一般认为是营养条件更好的缘故。仰韶居民是所谓“游农”,有好几个居住营地,定时迁移,土地轮流耕种。兼营渔猎。值得一提的是,西水坡仰韶墓发掘过程中出土了数吨蚌壳,可见当地6000年前的水产特别丰富。其原因我们可以从这两张图中找到。图中红圈所示是濮阳的位置。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张光直在《古代中国考古学》中引用的丁骕的工作。可以看到在海平面高企的7500年前,华北平原几乎不存在,濮阳当时处于黄河入海形成的三角洲上。人类宜居的地方在太行山以西的高地,还有以泰山为中心的鲁西丘陵地带。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能不是出于夸张,而是引述当地故老相传的一句俗谚。到了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濮阳依然位于隔绝东西的一片大沼泽(古雷泽)附近。

      不管丁骕的这个构拟的准确性如何,距今6000年前的该地区湖沼纵横应是比较接近实际的。在南方,3000年前依然有广数千里的云梦之泽和彭蠡之泽。在北方,山东巨野泽的存在更延续到了公元后。靠水吃水,濮阳古人的食谱中水产品一定占有不小的比例。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想见蚌壳资源是极大丰富的。这一点在讨论蚌塑龙虎的时候,我们必须参考。

      通宝推:振振公子,老老狐狸,
    • 家园 (二)费孝通的通古斯玄想

      费孝通的通古斯玄想(上)

      大师永远是大师。1994年费孝通站在西水坡M45号墓前,望着墓中人骨,费老发思古之幽情,神游万仞之上。想什么呢?颛顼?蚩尤?都不是,他老人家想的是:6000年前的通古斯人!

      原来,费老青年时代曾在人类学上下过功夫,他的老师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通古斯学的权威史禄国先生(Shirokogorov) 。史禄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通古斯部落做过细致田野考察,与他们“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很长时间。1917年他来中国执教,又到华北、华东和华南做了人类学方面的调查。大量第一手资料汇集于出色的头脑,规律就被发现了。史禄国先生建立了通古斯人起源于南方的观点。他的论据是多重的,首先他注意到,与其他北方民族相比,通古斯人的体质有许多不适应寒带生活的特点。比如在春天需要戴眼罩来屏蔽雪地反射的强烈阳光,否则眼睛会发生炎症,很久不能痊愈。史禄国对东北满族(通古斯的南方支系)社会也有过调查研究,据他引述满族人的话说:满族入关之后发现有些江南汉人与北方通古斯人(指西伯利亚和黑龙江北的通古斯人)的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史禄国自己则说:“事实上令我吃惊的是,常常可以在华南汉人和越南人中看到有通古斯人的相貌”。(《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第222-224页)

      费孝通自然对老师的这个理论十分熟稔。史禄国认为通古斯人的祖先曾生活在中国的中原地区,在公元前3000-1000年之间在华夏族群的压力之下被迫迁移。一部分沿东北平原移向西伯利亚,其余部分南迁融合于华南其他民族中。这个理论当然还有待于更多材料的证实。在约公元前两三千年的时候气候相对变冷,中原地区的竞争白热化,强者占据了冷暖最宜的好地方,失败者远避他方,这本是历史的常态。中原土著向北方迁移也是完全可能的。前些年一位苏州大学生在《鄂温克语简志》里发现了鄂温克语(一种通古斯语)与汉语吴方言的共同点,从而提出了吴方言具有”阿尔泰语的底层”的观点,轰动一时。这件事或可为史禄国作一旁证。

      费孝通先生站在中原仰韶文化的遗迹面前,为什么不想点别的主旋律,一门心思想通古斯呢?仅仅是师生情深吗?想必不是。费老对此没有解释,但这个墓,以石头布之浅学,也看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

      费孝通的通古斯玄想(下)

      费孝通为什么不往”原始中国”上联系,顾左右而言通古斯呢?这就要看什么是“最早的中国”了。最早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什么时候形成的?在哪儿?如果说仰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前身(或者前身之一),那么事情麻烦了。因为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有如下特点:

      1. 没有祖先崇拜。

      2. 缺乏玉器,玉器晚出且不发达。

      3. 没有龟崇拜

      4. 没有骨卜

      5. 没有龙崇拜(除了西水坡这一孤例!)

      如果你说是因为太早的缘故,那么在同样是五六千年前的红山诸文化里面,所有这些中国文化基因的必备要素--祖先崇拜、龙崇拜、玉崇拜、龟崇拜、骨卜---都已经全然具备,而且蔚然大观。红山文化的祖先崇拜极发达,后世宗庙的原型--真人塑像的祖神庙,玉龙,玉龟,甚至商人崇拜的玉鸱鸮都已经出现了。你对比一下这两个几乎同时代的文化,谁更像“最早的中国”呢?

      中国史前考古的领军人物苏秉琦,在临终之前几年的著作里说:“辽西古文化是原生文明。中原夏商周都是外来户,是次生文明”。考古界对他的回答是集体沉默。有意思的是中国史前考古的第一位教父---殷墟发掘的负责人李济,到了晚年也是类似的看法。他1978年在台湾去世,那时红山的惊人发现还没出来,他的证据链和苏秉琦是相对独立的。

      上古中国的文化基因里还有一条,就是“尚北”。以北为尊位。“卜必北向”。殿堂之上,尊者必居北位。宗庙的排列上始祖庙在最北端。反映到葬俗上,《礼记》里说:“葬必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生必南向,死则北首,皆从其初也”。

      从地下实物看,诸夏的墓葬以北首葬为主流,西首和东首也有(比如秦人和楚人),但是没有南首的。中原仰韶最早的墓葬多是南首葬,北首葬是在龙山文化取仰韶而代之之后兴起的。被苏秉琦认为在“最早的中国”的形成上有过贡献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恰恰的是流行北首葬的。仰韶文化大类型之下,肯定包含了不同来源的族群。

      一个族群墓葬的头向是不是总被严格遵守呢?似乎是的。古人极为迷信,兹事体大,大过任何事,怎可轻忽?即使被外族武力征服,其葬俗依然不改。比如江汉土著的墓都是南首的(从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楚族是北来民族,其原居地在徐泗之间,故其墓葬头向从东,他们与江汉土著逐渐融合,成为楚国的上层阶级。春秋战国时期规格较高的楚墓头向多从东 ,规格较低的头向多从南。两种墓葬可以出现在同一处墓地,和谐共处,又泾渭分明。

      回过头来再看西水坡M45号墓,符合其所属的仰韶文化后冈类型的一贯传统:墓主头向从南,是无疑问的。尤为扎眼的是,一具“人殉”横躺在墓主的北方!

      自从杨锡璋先生论证、朱彦文补证之后,“殷人尊崇东北方位” 成为常识。殷墟殉葬坑、车马坑,皆在其墓主的西南方,因为东北方是尊位。M45号墓的三个“人殉”,一东一西一北,独留南面空着,显然是以南方为尊位的(如果“人殉”为真的话),墓主头亦向南。显示了与诸夏人群大相径庭的文化传统。

      有些人猜测墓主是黄帝、颛顼(黄帝之孙)、帝喾等等,石头布只能摇头了,太不靠谱,通古斯虽然也很玄,还比这些更靠谱些吧?费孝通估计也是这么想的。

      但费老的“通古斯玄想”注定命运多舛,想着想着,他突然听到博物馆的讲解人员说墓主的身高是1.84米,不由得心中一凛。。。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醉寺,紫色月亮,铁手,联储主席,老老狐狸,
      • 家园 帖子本身很有价值,但引用那个苏州大学学生的发现不靠谱

        别说吴语有阿尔泰的底层,就是更靠谱一点的侗台语底层假说,大部分证据学界还都存在质疑。任何两种语言要找出些语音存在某种相似的词语都是很容易的。所以这个不能作为语言同源的证据。如果这个学生的说法能成立,我可以证明吴语里面有世界所有语言的底层。

        这个苏大学生完全是个语言学爱好者而已,所用的方法不符合语言学基本的学科规范。所以他的结论语言学界根本没人理睬,也只有一些小报记者拿来当新闻。

      • 家园 花催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