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螺丝肉与蚌壳肉的弄法 -- 老光

共:💬72 🌺2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俺老娘试过~~

一个身子,两个头~~但是更大的可能是死胎~~

家园 是不是蛋黄管头,蛋白管身子?
家园 不好说,具体的东西没那么简单吧~~
家园 螺蛳肉至今为最爱

小时候放暑假的时候,就跟几个一起撒尿和泥玩的伙伴结伴去池塘摸螺蛳,泡在水里还可以解暑.

螺蛳蚌壳肉的做法,就是湘菜的典型:干炒,辣,重油.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喝螺,光叔可以写写.在全国各地每次看到了当地的螺蛳,都忍不住买来品尝,但怎么也吃不出家乡的风味.

家乡有句俗话:螺蛳口口都是肉.

光叔这篇勾得我口水直流.

家园 湖南人好吃,也顶会吃哟!什么物什,落到湖南人的手里……

保险能整出呱呱老叫的口味来啊!譬如那克玛(青蛙),黄鳝,泥鳅,螺丝,蚌壳……在外人眼中不起眼的东东,落玛湖南蛮子的手里,就能变成美味佳肴!便是一门物什,就能弄出好些个名堂!

家园 同好

我没有像老光这样自己动手捞过。不过放在清水里让它自己吐出泥沙似乎比较省事。螺蛳嘛韭菜炒;河蚌嘛放点豆腐就是绝配啦。鲜!

家园 我们老家河蚌是清炖的

河蚌肉敲松,搁葱结姜块+几片火腿,小火煨至汤白,鲜美得要命。

家园 看时节的

南京那边是说,清明前的没有蚂蟥,所以清明以后的河蚌就不吃了。

我家都是三四月赶着吃些,从来没有遇到过蚂蟥的。

家园 我小时候从来没有吃过河蚌和螺丝

螺丝属于用推网“推鱼”的副产品,基本每网下去都能扫上来半斤螺丝,全都到地上扔掉了,然后塘沿上全是螺丝壳。

河蚌更是没想过去吃,基本上也就是砸开了喂鸭子,小龙虾也是同样的下场。 喂了小龙虾的鸭子下的蛋蛋黄都是红的,特别适合做咸鸭蛋。

没想到这几年,螺丝,河蚌,小龙虾都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了。

家园 是啊!从前不吃的东东,如今都成了餐桌上的俏货了……

譬如这乌龟,王八之类的,先前老人们都说是讨米叫化的乞丐们所吃的东西,可现在却成了最时髦的热门菜肴,且价钱贵得吓人!

家园 回复过后,猛然间又想起件往事来……

老丈人打小起便在沅江河里弄鱼为业。曾听老人家讲起:七十年代初那会儿,本县一大型水库,是58年修建的,十多年内未曾清过库。那年,县上领导想起,要把这水库清理哈,于是,请了好多捕鱼的业什和人马,到之水库进行捕捞。老丈人和他几个儿子的小船,用汽车拖到这水库内,捕捞了好一晌。捕捞到的水鱼(也就是脚鱼,俗称:王八)因为不是水库放养的,视为‘野鱼’,便归了渔民自己。老丈人几父子,捕捞了一百多斤的‘王八’,以烂便宜的价格卖给当地人,都说不吃这东西。结果,父子几个天天,餐餐当饭吃!因为没酌料,吃多了嫌腥臊,到后来,吃不下的,不得不放回水库内。这“野生王八”要是搁在如今,那可就值钱呢!真正野生的王八,如今可是一百大几十块钱一斤啊!

家园 炒螺丝

螺丝从河里捞来,在水盆里养两天吐吐泥沙,然后就可以吃了。炒之前用老虎钳把尾巴剪断,这样才能入味。如光叔所说,辣椒姜蒜是不能少的,我们这儿不用花椒,改用紫苏,也是别有风味。不需要加别的配菜,上大火油锅直接翻炒,炒到大部分盖儿都开了,汤都炒出来了便可以出锅啦。肉是要拿根针挑着吃,或者凑螺丝壳上拿嘴一吸便嘬出来了。最爱还是汤啊,泡饭吃是特别耗粮食的 :)

家园 蛹吃过

不光是蛹,我小时候父母在木材厂工作,经常有枞树或者松树的原木运进来,要经过一道扒树皮的工序才能继续加工。扒的时候就经常能看见很肥很肥的虫子在里面爬。那时候日子还蛮苦的,不太容易吃到肉,于是就抓了虫子烤着吃。当事人本人没有太多相关的记忆,但据传是吃得满嘴流油两眼放光。

蚂蚱也常吃,小时候去野地里抓了直接生堆火烤了,不过好像没啥滋味,就图个嘴里有东西。麻雀还真是没吃过,不好抓。

家园 确实,我小学的时候王八就很昂贵了

当时听我爸说他们那时候王八排队上塘沿的歪树上晒太阳,他们都是踢回水中了事,我觉得他们那时候物产好丰富,我那时候物产好贫乏。

没想到没过多久,我童年的时候变的物产丰富了。

不过这几年因为养殖甲鱼的冲击,甲鱼价格下来了,池塘里面又能钓到甲鱼了。90年代末期的时候一斤甲鱼相当与工薪阶层一两周的工资,鱼塘里面的甲鱼都绝种了。

家园 在夫子庙吃过,很过瘾

就是当时穷了点,没吃尽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