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海外华人在美国民众心里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形象? -- 捣蛋鬼狐狸

共:💬74 🌺276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英语矮欧美人一截,不敢苟同

如果说是比英语为母语的人有差距,可以理解. "欧美"可是代表了很多国家的, 有些欧洲国家人英语是不错, 不过也就是不错而已. 至少我还能轻易辨别出一些英语说的不错的欧洲同事的常见语法和发音问题的, 当然我不敢轻易代表其他中国人, 或许只是一个特例?

家园 请恕我用词不严谨;

我们的英语不如母语是英语的人。

家园 我觉得这次游行抗议应该搞,而且搞得很好

这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为。一个群体行为肯定有其必然性。

这个针对“杀光中国人”事件的抗议活动,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自我发酵,自我酝酿形成的。这一过程没有幕后推手、运作以及炒作。例证就是,白宫请愿的签名用了大约两周时间才攒够10万,而不久前朱令铊中毒事件,据说3天就达到了20万。

在这一抗议活动的酝酿期间,美国华人这一人群,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进行了类比,进行了反思,进行了假设。思考和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远胜于你提出的英语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论断再次得到了论证。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相当大一部分美国华人感到了不安,认为此前华人的形象太软弱,以致如此;如不作为,后果不堪设想。是的,海外华人的形象就是软弱。如果应该树立什么形象?首先就是改变软弱的形象。

试问黑人这个群体,实际是个什么状态,在人们心中是个什么形象,在影视和媒体中又是什么形象?黑人是如何树立自己种族形象的?对比之下,华人的形象是被严重贬低和肆意蹂躏的。

这次活动,使更多人进行了思考,使很多人看到了以前不容易看到的东西,做了总结,长了经验。我真能感到群众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以后华人的运动肯定更多更好。

通宝推:端履门,
DEL
家园 我怎么理解是我个人的事

你的,明白?

You don't get to lecture how other people should or should not feel, okey?

Stop being a communal animal and stop rationalize all the time. Really start to appreciate your freedom and dignity as an individual, will you?

家园 知道政治无小事还上往上扯,别人用心乎?
家园 狐狸兄客气

对interesting可以有不同理解,但是对shall we allow×××,我觉得很难误解。我的观点是:鸡毛问这句话本身就是可恶之极的,傲慢之极的。

关于树立什么形象的问题,我一个哥们最近有一个说法:在美国这几年,最窝火的就是那个自杀的华人士兵,你是有枪的,受欺负了先干掉几个再自杀,也好过让父母到处去找说法。

家园 书生之见

一 先回答你的所谓核心问题

1. 华人的绿卡问题;

需要利益集团游说,

2. 华人如果有参选议员或政府官员?

人数要达到一定程度,还需要利益集团背后支持

3. 华人子女上高等学府竞争的问题?

需要大批华人子女进入高等学府,在管理部门掌权,在学术界当学霸

4. 如果华人真的是hate crime的victim,作为集体如何争取法庭上的公平?

首先,我认为没有“法庭上的公平”这回事,每一方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尽力,一个案子的结果对一方“公平”就是对另一方“不公平.”其次,每一个案子和下一个案子没有必然联系.Zimmerman的案子换个地方(假设还是Florida的法律)就很可能是不同的结果.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第一,要抱团,要形成一种势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成利益集团游说来通过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法庭也只能根据法律来审案子,你如果能让法律就站在你方,上来就赢了.比如移民法改革,非法移民也变合法了.第二,要舍得花钱找大律师事务所的大牌律师.这些律师有办法能把刑事案或伤残赔偿案弄成政治案.

不用瞎操心什么“主流公众与媒体.”主流公众就是一帮愚民.想想看,根据统计,2012年Rush Limbaugh每星期有一千五百万听众.截至2013年十月 Sean Hannity 每星期有一千三百二十五万听众.相比之下,CNN八点的Anderson Cooper每天有六十万观众, 每星期也就是四百万,连 Rush Limbaugh 的零头都不到.如果你没听过这俩位,你一定得听一听.没有领略一下全美国人气最旺的俩位电台主播, 你对什么是“主流公众”没有发言权.

主流媒体就是一帮妓者.你google一下什么是”prestitute”吧.

自身形象? 我觉得,老中的形象就是太面,好欺负.

二 你的立场

我写这个,就是因为你的 “我的立场”让我觉得你还是可以挽救的好同志.

你提到你到华盛顿游说过.首先,向你致敬.无论做成了什么,这都是该表扬的.

但是,我不知道你对游说和立法,或着说,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多少了解.比如说,你到华盛顿见到谁了,哪位参议员或众议员,或他们的慕撩,还是去听证会做证了? Jack Abramoff 有一本自传,建议你读一读.我是在公共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的.我觉得对美国游说和立法描写的非常好.

在事实与观点的关系上,我认为你书生气十足.

“对一件事的判断仍应以事实,尤其是完整的事实为主体”这可能么?

第一,你知道“完整的事实”是什么?谁知道“完整的事实”是什么? 比如说,Zimmerman说他是自卫,叙利亚反对派说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除了你自己亲历的事情,你如何知道“完整的事实”?

况且,CNN, FOX, CCTV, 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新华社,包括ABC,你认为哪个会报道“完整的事实”?这不是科学,一是一,二是二.这是完全可以造假,打脸也继续造假,而且实际上也在不断造假的.比如说,你从头到尾认真看过吉米秀圆桌会议的录像,你知道孩子是自己说的话还是写作班子编好的词?谁起的点子?想达到什么效果?ABC是怎样让这个节目通过审核的?ABC就是现在公告来龙去脉,你信么? (我个人认为这是编好的词,塞到小孩嘴里的.)

第二,谁做判断? 你?我?象你我这样懂中英文,高级学历,“学科学”的?或是Rush Limbaugh 的听众?还是Anderson Cooper的观众?要知道,美国的主流公众在行使“最神圣的选举权时”:会搞不清候选人是黑人还是白人, 会搞不清候选人的孩子是私生子还是领养的.

媒体就是来忽悠的.ABC敢播这样的节目,FOX就敢播更出格的节目 O'reilly 说"I love that boy" .以后再有 Vincent Chin, 陪审团就会从美国的所谓“主流公众”中选出来,你觉得陪审员们会以什么样的"事实"来"对一件事进行什么样的"判断"呢?

其实,这种言论对我们的下一代会有更坏的影响.我们是大学毕业才来美国,接触到的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的人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吃技术饭,玻璃天花板对我们影响也较小.他/她们在这里出生长大,接触到的各个阶层各个地方的人会非常多,以后的就业前景比我们广阔,玻璃天花板对他/她们会有巨大的影响.象Vincent Chin就是二代华人,在一个脱衣舞厅办单身party和凶手们遭遇的.象我们这样大学毕业才来美国的,很少会去脱衣舞厅办单身party,但是我们的下一代那就什么都有可能了.

我也签名了,也去抗议了.我很高兴老中们能团结起来.

通宝推:普通劳动者,冰雪迎梅,西伊,发了胖的罗密欧,陈杰,
家园 其实我们要感谢ABC和Jimmy

他们事后的反应很好的教育了美国华人:你们在美国算什么?劳资即便是给你道歉也是在消遣你。

当然,某些人就会跳出来“日三省乎己”了。

---

其实这次事件最深层次的矛盾,是两个世界观的碰撞。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使某一个世界观在磨合的过程中壮大,而非和稀泥。

还记得智者的叮咛否?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在妥协中求团结则团结亡。

---

家园 在斗争中求团结则团结存

太祖的哲学高度真是千年一出的。

问过同事,邻居,朋友,自然的反应无一不是,"THAT'S HORRIBLE","DISTASTEFUL", "WHERE ARE THE PARENTS?"...

抗争反人性的邪恶,不仅仅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义务。是文明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家园 政治就是争取愚民哈

先就事情本身回答一下, 重点在最后的第三点。

第一, 完整的事实:的确,绝对完整是做不到的,那么如果有在有不同意见时,信息量大的更有说服力。Zimmerman案是几乎没有直接证据的, 而ABC这件事是有完整节目录像与两个片段之分的。 相对来说,完整的节目录像就比片段更完整,更有说服力。

更重要的: 如果我能正确总结您的意思的话--中国人最大的担心就是某些“愚民”看了这个节目受了不良影响。 那么这些“愚民”是看了两个各几秒钟的片段呢, 还是看了整个2分钟的节目呢? 我猜是后者吧. 那么完整与不完整就该以这个intended purpose来划分。

第二, ABC的初衷与目的--简短地说,从录像里的主持人对小孩说话的反应,小孩自己的表情,小孩与主持人的互动,小孩之间的争论与互动来看,这个节目的形式是编排的, 话是小孩自己的话。 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要看整个录像。 有人说,小孩的话都是大人教的。 作为有两个孩子的我不敢苟同。 我相信, 作父母的都有自己指东,孩子向西的经验。孩子你教他说啥就是啥--那是“理想”,是一种我很不同意的“理想”。 在对这一点的认识上也体现了灌输与启迪两个理念的差别,也是孩子错了就纠正还是positive reinforcement之前的差别--在我们这些小时候上领导来视察的课,提问与回答都安排好的中国好学生的眼里,主持人与孩子之间的即兴互动也许很难理解。 在此不赘述了。

第三,对于这件事本身(到底有没有辱华)的认识,大家是不太可能能达到共识的。 这件事已经基本告一段落,达成共识也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兄台这个帖子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说服力,也最能让人接受的帖子,也是最能团结同胞的一个帖子。 其实“可以被挽救的对象”是很多的,只不过我只是看到了其他同胞被标签的经验,才多次一举地澄清了一下。 不澄清就“不可挽救了”

在这件事的争论过程中,看到诸如“中国人一盘散沙”的一些评论。某些敢说出自己反对意见的中国人会被贴上软骨头,不勇敢的标签。 在这件事上到底谁勇敢,在此不赘述。 窃以为,这不是团结同胞的态度。 团结不仅仅是一个状态,而且是一个过程。 针对同一个完整或者残缺的事实,众多的人一定有不同的看法。 每个人都希望跟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团结到自己的周围,那么谁同意谁的意见是团结呢?

团结是一个有不同意见的集体在内部充分讨论,充分理解,摒弃可以摒弃的成见,摒弃过去的分歧,最后保留不可能妥协的分歧的一个过程。 在战争年代,团结也许一方排除异己的结果; 在和平年代,团结应该是各方妥协的结果。

最后团结与否取决于各个派别是不是都抱这团结的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人。 而把持不同意见的人贴上标签,令他们不敢说话,把想象的立场贴在异见人士身上是不团结的表现。 我相信这次参与讨论的华人都是抱着为华人着想的态度的。 对待内部矛盾应该“有话好好说”。 一上来把异见人士划分为“他们”与“不可挽救”从团结的角度来讲是很不可取的。

家园 Del

家园 针对大兵自杀这件事

1. 我觉得中国人为这个大兵做点实事, 为追究这件事游行,比为脱口秀游行有意义,也更会得到媒体与民众的支持,也可以真正地提升中国人的形象与政治地位。

2. 你哥们这么说,到底是他马后炮呢还是他不代表群众呢?王立山的案子里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呢? 我记得还是以谴责为主流吧? 当初为他杀人的动机追究一下原因,会被指是为凶手开脱。 当初为王立山家人捐款还有人站出来反对呢,觉得那是对杀手的鼓励。 我同时也觉得中国人追究一下这件事比一个脱口秀节目实在得多。

3. 我觉得中国人对“中国人"这个群体的名声比较在乎,必须在这个整体的名声上争取公平,反而对中国人个体的具体事件关注比较少,在具体的个人的事上争取的努力比较少。 因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人”包括了“我”,而另一个中国人这个具体的个体不包括“我”。 如果说中国人软弱,其根源就在这儿而不是对老美说不说客气话,追不追究老美说错的话上。

4. 我心里有个疑问,“中国人软弱”到底是中国人自己的想象呢还是老美真的觉得中国人软弱? 这--还真的很难找到答案。

家园 邻居朋友都是哪种人?白人或黑人吗?

他们HORRIBLE的是鸡毛吗?

家园 黑人没有,其他比较杂

主要是节目HORRIBLE,借小孩子的口开这种JOKE非常的LOW TASTE,难以相信。

说实话,如果是JK自己说"NOW WE WILL HAVE TO KILL ALL CHINESE。。。",虽然也LOW,我想华人也不会反应这么大。一是因为这几乎肯定是COMEDIAN自嘲式的JOKE,二是就算有恶意,想杀中国人的疯子有,他不过自我暴露而已。可以杀杀试试,中国人也不见得就那么好杀。

教六岁小孩子这么说,简直是CRAZY。小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不懂什么自嘲。美国的校园暴力,还不够么?

稍微好一点的学校里,要是有小孩子说KILL什么的,老师一定会报告,学校一定会介入,家长绝对要被调查。

那个小孩家长如果告ABC,我想是会赢的。

通宝推:桥上,
家园 那咱就争取愚民一下哈

第一, "完整的节目录像就比片段更完整,更有说服力."

我认为你真是个书呆子.

假如我自编自导个小闹剧:网友A说,我认为狐狸兄脑壳被门夹了,我跳起来说肯定不是的,他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

我相信你一定认为我一定认为你脑壳没有被门夹.

如果我能代表中国人的话,那么中国人最大的担心就是某些"媒体"看了这个节目受了不良影响,造出更多,"更有说服力"的笑话来.

我根本就不担心某些“愚民"看了几秒钟还是看了整个2分钟的节目.书呆子才这么咬文嚼字,扣死理呢.

说实话,我认为大部分“愚民"根本就不知道"Lord of flies"是什么玩意儿.我问了一下我工作单位里两位做文秘的同事.一白女,40岁左右,一黑女,50岁左右.我只知道她们至少高中毕业,而且我认为两位都不愚.两位都听说过但不知道"Lord of flies"是什么玩意儿.

第二, ABC的初衷与目的就是搞笑.作为一个搞笑的商业show,这种东西都是编好的,要彩排的,有可能要拍多次的,要剪辑的.你家孩子们不听话,只能说明他们当不了童星.这跟"灌输与启迪"毫无关系.你能把这当成"即兴互动".我认为你真是"书呆子."

第三,狐狸兄能提示一下如何"团结"你么?我认为有反对意见也很正常.但首先要抱成一团,一致对外.一定先要分清什么是内部矛盾,什么是敌我矛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