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 女王登基六十年 -- 万年看客

共:💬38 🌺2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摄制组来了

在国内,刨根问底的议员们在财务问题方面对王室推推搡搡;在国外,继续掌控英联邦也越来越不容易了。这样一来,女王与她的顾问们在六十年代末期为了打造全新形象而进行冒险或许并不能令人感到意外。自从女王加冕之日起,温莎家族的运势与电视行业的影响力就以女王或者BBC都未能预见到的方式纠缠在了一起。一方面,电视首次为女王提供了与治下臣民相同的私人晚间娱乐方式。女王从来都不太热衷于瓦格纳歌剧或者品特话剧之类的高雅艺术。就像她的绝大多数英国同胞一样,她也喜欢下里巴人的喜剧、肥皂剧以及体育新闻。不管怎么说,电视具有民主化的品味,并且为女王打开了一扇了解英国的窗口。此前的君主们从未享受过这等便利。另一方面,电视摄像机也入侵了女王的生活,使得女王在保卫隐私的时候遇到了许多麻烦,而且未必总是拍摄权限或者窃听这样黑白分明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电视具有将事物扁平化的力量。绝大多数英国人来到女王本人身边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敬畏之情。但是隔着电视机镜头看女王却不会产生这种感受。我们对于特写镜头与私密时刻的胃口越来越大。电视为我们养成了与画中人亲密无间的幻觉。我们想要知道得越来越多。君主制必须恰当应对公共口味的转换,但是君主制的立身之本就是神秘感与距离感,或者说白芝浩所谓的“魔法”。熟悉亲切与魔法魅力难道当真能调和在一起吗?在她的统治期间,女王一直在费心费力地回答着这个问题。

一开始这个问题并不存在。理查德.丁伯比对于王室与宪制历史的渊博知识,以及重大活动场合的固定机位摄像机,意味着一个步伐缓慢、轻声细语的特殊新闻报道门类的确立。白金汉宫不允许摄像机接近王室家庭的私密时刻,甚至仅仅拍摄白金汉宫的外景都会遭到眉头紧锁的反对。BBC集团极少为了扩大拍摄权限而主动向王室提出请求。广播员们总是身着正装,皮鞋锃亮,等待着正式播出的时刻。

不过变化很快就到来了。菲利普亲王曾经参与拍摄过几部科教节目。1966年他又成为了批准《英国皇宫》一片拍摄计划的关键决策人。这部片子的监制是肯尼斯.克拉克(他后来又拍摄了《文明的轨迹》这部鸿篇巨制),题材则是六座英国王宫。绝大多数英国人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温莎城堡、白金汉宫、圣十字宫、肯辛顿宫、圣詹姆斯宫以及汉普顿宫的园林与室内陈设——绘画、装潢、鲜花以及豪华的舞厅。这是一个四平八稳的题材,拍摄者也是滴水不漏的老手.BBC与后起之秀兼商业竞争者ITV协力完成了这部作品.1966年圣诞节,两家频道同时播出了这部纪录片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果说加冕仪式当天的摄像机让人们领略了古代仪式的风采,那么克拉克则在观众面前拉开了一度神秘莫测的英国皇家府邸的帷幕。

但是王室所作出的最令人吃惊的与时俱进改革尝试发生在两年之后:这一回女王决定允许摄像机对她本人以及切近家人进行跟踪拍摄。这一次的电视纪录片《皇族》可是要比《皇室宫殿》前进了一大步,允许摄像机无微不至地记录下女王、公爵以及他们的子女的一举一动。摄制组跟踪拍摄了王室年度当中的许多仪式与排场,并且试图向观众们解释女王的日常职责。不过这部片子最强大的杀伤力还是在于它至少部分回答了那个问题:“可是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啊?”这部片子向每一个有电视可看的人提供了看待温莎家族的全新视角。在此之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廷臣与家族友人才能如此切近地观察这家人。就像在1966年一样,菲利普亲王这一回又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担任了顾问委员会的主席,监督整个实验的进程。

在1969年的七十五天时间里,一个八人摄制组——依然是由BBC与ITV共同组成的——获得了贴近王室成员的极大权限。这部片子的制片人是当时BBC纪录片部门的一把手理查德.考斯顿(1)他曾经是军队里的信号官,身材高挑,举止温雅,在BBC从业多年的经验使他成为了摄像、音响、剪辑与配音领域的大师。考斯顿知道他几乎不可能要求女王重拍或补拍任何镜头,因此他所拍摄的一切材料至少都部分符合所谓“真实电影”毫无雕饰的标准。后来摄制组与王室家庭的关系变得特别熟络,以至于一家人几乎要忘记了摄制组的存在。

根据考斯顿的说法,女王最后成为了灯光与录音方面的行家。整整五十三小时的母带被剪辑成为了105分钟的成片。今天的观众可能会因为五十年代上层阶级的口音以及老式服装的款式而感到惊愕,但是这些平易近人的镜头依然饶有趣味且令人耳目一新,例如巴尔莫勒尔的家庭烧烤聚会,女王开车,女王遛狗以及女王与小孩子谈话之类的场景。在处理严肃事务的时候,女王经常面带微笑,偶尔还会开怀大笑。 公众平时极少见到的安德鲁王子与爱德华王子看上去无非是一对笑嘻嘻的普通小男孩而已。日后因为创作《是,大臣》系列剧本而声名大噪的安东尼.杰为这部片子撰写了一份犀利的解说词,尽管洋溢着充满敬意的基调,但是也不乏调剂气氛的揶揄。比方说他如此评价王室专用的劳斯莱斯:“世界上还没有哪辆汽车能够以如此缓慢的速度行进如此漫长的距离。”今天杰认为这部片子之所以能够问世“是因为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样反对君主制……这部片子的要旨在于无阶级性、平等与流行。王室所代表的一切,例如秩序与尊崇,在当时都是不过是笑话而已。”他觉得在当时的报纸,甚至于保守派报纸“都在传递着这样的感觉:王室家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们与我们已经没关系了。他们是什么东西啊?哦,他们什么东西都不是。”

根据杰的说法,娶了蒙巴顿女儿的制片人布拉伯恩勋爵(2)最早提出了这个主意。他认为“如果人们能看到王室家庭是什么样子,他们看待王室的立场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于是他就想到了要让BBC拍一部片子,好让他们看看。不是为了给君主制说好话,只是解释一下君主制的机理,为其画一幅肖像。”杰声称王室成员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点在于,尽管他们都习惯了摄像机的存在,但是依然因为麦克风可能录下不恰当的谈话内容而担心不已。他们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形象,而是害怕其他人可能会受到伤害。“他们担心自己说的话可能会冒犯别人,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们以及其他国家的显贵,等等。因此他们更关注录音而不是画面。”其实他们用不着担心。在杰眼中,布拉伯恩勋爵不仅是了不起的制片人,也是了不起的外交家。尽管自制片人层级以上的BBC“具有强劲的共和主义因素”,但是这部片子却是针对BBC内部主流风气的政变,因此不愿得罪王室的BBC在这部片子当中体现了强力的自我审查。“可以说是对于君主制的恭顺尊敬与服从,所有人都很清楚,谁才真正是这次拍摄活动的大老板。”

1969年夏天,《皇室家族》正式上映,轻轻松松地就成为了英国电视史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纪录片。2300万观众观看了BBC的黑白首映,又有1500万观众观看了ITV的彩色版本。观看过这部片子的英国成年人预计达到了68%。观众反响与爱丁堡公爵与预期完全一致。甚至就连一贯倾向共和主义的《新政治家报》电视批评家约翰.荷姆斯托姆都觉得“平时在新闻影片当中看上去没多少感染力,也并不十分活跃”的女王“呈现出了温暖、亲切甚至有些小丫头脾气的一面,她也能轻声窃笑,也能享受为人母的喜悦……”他认为考斯顿与杰理应受封骑士爵位:“他们至少为英国君主制延续了一二十年的寿命。”《旁观者报》也对这部片子抱有欢迎态度,并且讥讽了摄像机可能贬低君主制的看法:“如果有人认为女王制作沙拉的景象会消解君主制的魔力,那么下面这样的评论又如何呢?‘已故先王尽管有时颇为愉悦,作为国王来说也算正直,但是他性格软弱,鄙陋无知,充其量只是个庸人……他的使命感不堪一击,他的心胸狭窄浅薄,他的头脑充满了偏见……’”然后才指出这篇文章其实是当年威廉四世去世以后《旁观者报》刊载的讣告。

庞大的观众人数与总体良好的反应似乎令女王与亲王十分满意。可能是听取了公爵的意见,女王将自己的出场费以及利润分成共计60000英镑捐献给了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该组织用这笔钱搬到了如今位于皮卡迪利的总部。考斯顿与杰两人都没有立刻获得封号,尽管过后杰被册封成为了骑士。此外他也撰写了《伊丽莎白R》(3)一片的剧本,还被册封成为了皇家维多利亚骑士团的指挥官。他对于女王的角色抱有如此之大的兴趣,以至于后来曾经考虑过要为《是,大臣》拍摄一部续集,名曰《是,陛下》。但是回头看来,这件事隐约表明了将摄像机请到王室身边未必全然有益无损。《观察家报》的电视批评家斯图尔特.胡德认为,这部片子其实就是“端坐在神坛上的家庭录像”,其存在目的肯定是“促进以下理念,即所有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无论社会层级高低。这部片子甚至预示了英国君主制向斯堪的纳维亚类型君主制的转型。”如果说第一条主张还说得过去,那么第二条主张则肯定不是这部影片有意传达的信息。在正式播出的这一年之后,女王就禁止了未剪辑母片的公映。有些人认为《皇室家族》是针对刨根问底的政客们发动的反击,甚至还是针对关于女王与年轻王子们身患疾病的怪异谣言的反击。但是白金汉宫宣称这种说法都是胡扯。播出这部影片的实际目的是为7月1日查尔斯王子受封威尔士亲王爵位进行预热。

查尔斯王子此时已经接受了他的父亲希望他接受的绝大部分训练——他成为了戈登斯敦的男生代表,在皇家空军开过战斗机,还上过大学——当时他在剑桥学历史。下一步就是参加海军。不过在此之前他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公共角色。就像考斯顿的影片一样,查尔斯的受封仪式也是重新投射现代化君主制形象的大手笔尝试。不过这一回的幕后总策划既不是爱丁堡公爵也不是BBC的制片人,而是一位新近与王室联姻的年轻人,玛格丽特公主的丈夫,安东尼.阿姆斯特朗-琼斯(4)。1960年两人成婚后他就成了斯诺登勋爵。他的父亲是律师,母亲出身于著名的艺术之家,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本人则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社会与王室摄影师。由于另一位力争上游的威尔士人大卫.劳合乔治从中运动,早在1911年的时候威尔士亲王册封这项古老仪式的举行地点就搬迁到了壮丽的喀那芬城堡,并且成为了一场盛大的爱国主义奇观。浪漫且艺术气息浓厚的斯诺登勋爵被女王指派成为了喀那芬总管,他认定这将是设计一场现代王室盛典的绝佳机会,这场盛典将会高潮迭起,并且十分适合电视直播。

城堡将要重新粉刷装饰,巨大的舞台将要平地而起,史上最大的有机玻璃幕墙将要树立起来。一切都是为了展现年轻王子的风采。斯诺登勋爵与更加传统的纹章院院长诺福克公爵开始了一番较量。《新政治家报》刊登了一篇眼光毒辣的文章,认为这是老派君主主义与新路线之间的较量,是“梵蒂冈以外最伟大的无意义典礼活动专家”与斯诺登勋爵的玛丽官时尚世界观之间的较量。“你就算遍寻整个宇宙也找不出两个差异更大的人来……诺福克公爵很清楚一位爱尔兰女伯爵与一位英格兰准男爵的长子之间相差几层等级,哪怕隔着一百码的距离也能看出某人的仪仗礼服穿着有误;但是他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去设计华盖与彩旗,他对于各种面料的质地与用途一无所知,他是一个毫不时尚也无意追随时尚的人。”

到了1969年,文化意义上的六十年代终于完全成型了。因此斯诺登勋爵取得了胜利。册封仪式成为了一场色彩与现代设计的狂欢节,旨在向世人展示浪漫而古老的威尔士风采,以及无疑体现了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塞文桥与核电站。仪式进行当天,小镇的街道上令人震惊地挤满了250000人。仪式得到了全程电视转播。查尔斯王子用英语与新近学会的威尔士语向自己的母亲重复了效忠誓言。《时代》杂志供稿人菲利普.霍华德把握住了当时如痴如狂的欢乐气氛“游行队伍像孔雀一样骄傲,银器的陈列令人眼花缭乱,无数支喇叭高声咆哮,身着红衣的禁卫军排成了长龙……赞美诗、竖琴与各种纹章,唱诗班歌声美妙,军乐队气势雄壮,德鲁伊与吟游诗人且舞且行……狮子在纹章上面张牙舞爪,部队豢养的吉祥物山羊也被牵到了现场……这是有史以来最非凡的电视盛典,这场嘉年华会足以在未来好几年里勾引着各地游客来威尔士游玩。”

的确如此。但是这场仪式并不完全是斯诺登勋爵预想当中君主制的完美胜利。威尔士民族主义此时正在高歌猛进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激进火爆。在王室行进路线途中的一座铁路桥下面发现了一个“爆炸装置”,后来经认定是样子货。两艘海军扫雷艇逡巡守卫着喀那芬港口的入口。皇家游艇上则有一队蛙人随时待命搜寻水下炸弹。阿贝尔格莱发生了一起硝化甘油爆炸,当场炸死两人,显然是死于自己制作的炸弹。一个邮包炸弹在卡迪夫邮局爆炸,六名分拣员侥幸保住了性命。通向喀那芬的铁路沿线的电报线被人剪断了,之后不久一辆隶属宪兵队的货车起火爆炸,炸死士兵一名。现场观礼人群当中也能听到零星的嘘声,还有人投掷了几颗鸡蛋。这些意外根本不能与北爱的事态相提并论。日后所谓“自由威尔士军”的若干追随者面临审判的时候,这股势力也没能升级成为真正的安全威胁。但是公众情绪已经转变了。1958年女王访问过卡迪夫并趁机宣布查尔斯王子将要成为威尔士亲王,1963年她又访问了喀那芬。这两次访问期间她都受到了热情奔放的欢迎。但是如今威尔士的民族骄傲再也不会自动忠于大不列颠的理念了。1950年圣诞节几名苏格兰大学生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王座下面的命运之石偷回苏格兰的举动早就映射出了苏格兰民族主义的几点亮光。后来苏格兰民族主义者又针对邮筒上的ERII字样发动了攻击,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时候苏格兰尚且不是英国的一部分,因此现任女王只是苏格兰的第一位伊丽莎白女王。如今威尔士民族主义者也开始闹事了。君主制的立身之本是全体国民都能认同的象征,因为这样的象征能够使得全体国民产生相同的反应。但是现在联合王国的不同部分似乎即将分道扬镳。尽管庆典仪式依然绚丽夺目,但是联合王国的核心似乎也没有过去那样自信了。

(1)http://www.imdb.com/name/nm1128847/

(2)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ton_Knatchbull,_8th_Baron_Brabourne

(3)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2139196/

(4)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ony_Armstrong-Jones,_1st_Earl_of_Snowdon

通宝推:bayern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