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美联储出手2

2000年1月14日,也就是格林斯潘演讲之后的第二天,道指的日内最高点达到了11908.50点,收盘于11723点。尽管当时谁也不知道,但是道指在这一轮经济周期当中已经触顶了。接下来的两周里道指下降了将近1000点,又回到了11000点的水平。投资者们也开始考虑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互联网股票集体跳水,在线零售商的股票尤其受到了不久前圣诞季购买力不如预期的冲击。亚马逊发出了2000万份订单,比之前的预想还多了500万份,但是在2000年1月初亚玛逊宣布公司1999年第四季度的亏损恐怕要比华尔街之前预期的1亿5000万美元高很多。亚马逊股票一个月之前的价位还在100美元以上,如今又跌回了70美元。eToy股票在圣诞节前达到了70美元,如今又跌到了20美元以下。曾经在75美元价位上交易的Value America跌到了5美元。一度是投资热点的在线社区股票全都惨遭蹂躏。IPO之后曾经达到过130美元的IVillage股票如今降到了20美元以下。TheStreet.com的处境也大同小异。TheGlobe.com的股票价格已经降到了个位数。到了1月底,创立了TheGlobe.com的两位康奈尔大学毕业生托德.克里兹曼与斯蒂芬.帕特诺特宣布辞去联席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换了一名更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上任。这项声明包含的象征意味很浓。就在十四个月之前,正是TheGlobe.com的IPO标志着互联网泡沫进入了最高潮阶段。依然还在抗拒大势的互联网股票主要来自互联网基础设施公司与B2B公司,但是就连一部分B2B公司的股票也在下跌。比方说吉姆.克拉克的Healtheon处境就非常艰难。克拉克雄心勃勃地想让医疗行业步入网络,但是现实还是太骨感了一些。尽管收购了主要的竞争对手WebMD,但是这家硅谷公司仅仅说服了8万名医生——或者说全国医生总数量的八分之一——使用公司网站。Healtheon的股票在1999年5月的价位一直保持在125美元以上,现在已经跌到了70美元,而且还只跌不涨。

2000年1月30日星期天,第34届超级碗比赛在亚特兰大举行,圣路易斯公羊队以23比16战胜了田纳西巨人队。但是当天最惊心动魄的比赛还是发生在商业界,更确切地说是发生在中场休息插播广告期间。1996年在线汽车零售公司Autobytel率先开启了互联网公司在超级碗做广告的潮流,当时该公司投放的广告为公司网站吸引了大量流量。其他公司纷纷注意到了这一点。到了2000年,互联网公司的上涨需求使得30秒钟的超级碗广告时段的价位炒到了200万美元。这一年有十七家互联网公司掏出了这笔钱,其中有很多熟悉的名字,例如嘉信理财、E*Trade与Pet.com,也有几家公司只是在不顾一切地增加知名度,希望在宴席散尽之前成功进行IPO。这些公司花费了上百万美元只为吸引啤酒上头的橄榄球迷的关注,这一幕实在是互联网繁荣的贴切比喻:一度非常明智的理念现在已经退化成了毫无意义的仪式。就算是更清醒的电视观众也往往只能记住一两条广告——得出这一结论的是位于罗切斯特的民调公司Harris Interactive,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针对超级碗观众的调研。前一类公司的广告效用还算说得过去。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记得自己看过了独出心裁的E*Trade广告,内容是一只手舞足蹈的黑猩猩,广告词是“我们刚刚浪费了200万美元”。10个受访者当中有4个人记得看过Pets.com的袜子玩偶。但是后一类公司的广告效用就太差了。例如有一家Computer.com的广告100名受访者当中只有3个人记得看过,记得看过另一家kForce.com公司广告的人还要更少。

2月2日早上,格林斯潘与FOMC的同事们围坐在了美联储豪华会议室的二十五英尺会议桌边。在二战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温斯顿.丘吉尔征用过这间房间来计划解放欧洲的盟军攻势。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们倒是不用担心纳粹德国的淫威,但是他们的确越来越担心经济增长的势头可能会失控。此时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157个月,也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段连续增长时期。去年12月他们差一点就要加息了,但是由于害怕千年虫作祟还是忍了下来。千禧年的新旧日期交替波澜不惊的过去了,因此再也没有必要继续忍耐下去了。

美联储的高阶经济学家们在会议一开始就提交了最近经济发展的评估。这份评估证明经济增长依然强劲,消费者价格通货膨胀依然很低,但是出现了工资通货膨胀与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有可能上涨的迹象。全国十二家地方储备银行的行长报告说,在全国各地除了农业区以外的其他地区都分享了这一轮繁荣。政策讨论开始之后,唯一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应该将联邦储备利率提升到多高。委员会的有些成员希望立刻提升半个点,借以彰显美联储控制经济的决心。绝大部分与会者则认为目前来说上升0.25点就够用了。一贯倾向文火慢工的格林斯潘这次又与多数人站在了一起。委员会同意将利率上升0.25点,并且发布了公共警告,表示可能还会作出进一步上调。不到中午他们就散会了。午饭后美联储宣布联邦储备金率从5.5%提升到了5.75%。FOMC在声明中声称其“依然担心需求增长会随着时间流逝超过潜在供给的增长,即便考虑到已公开宣布的生产力上涨因素。像这样的趋势依然会导致通货膨胀不平衡并且最终危及美国经济的创记录增长。”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候,这篇声明的用语几乎与格林斯潘几周之前在纽约的说法一模一样,这意味着美联储正式放弃了应对股票市场的放任政策。投机泡沫终于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家园 美联储出手3

恐慌并没有立刻降临。当天的道指收盘下降了37.85点,但是纳斯达克指数则上升了20点。华尔街上很多人都如释重负,因为美联储仅仅将利率上调了0.25点。接下来的几天里,人们又发展了一套更加精妙的否认心态。投资人与分析师说服自己相信更高的利率并不会影响科技公司。美联储上调利率之后的第二天,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上涨137点,冲到了再创纪录的4210.98点,第三天依然还在上涨,第四第五天都没有止步。美联储出手之后过了整整一个礼拜,纳斯达克指数居然上涨了10%。到了2月中旬,纳斯达克指数突破了4500,交易所的可交易股票总数量首次超过了20亿股。与此同时道指依然身陷在从1月份就开始的调整过程中,到了2月11日,道指收盘点位已经降到了10500点以下。“格林斯潘一说话,旧经济就颤抖,”《纽约时代》金融专栏作家弗洛伊德.诺里斯写道。“但是新经济体却认为自己不会受到更高利率的影响,对于美联储主席的警告充耳不闻。”

眼前这一幕根本没有道理,正是科技公司引领了经济增长,而美联储一手策划的经济减速也肯定会对他们造成最重大的冲击。但是投资者们对于任何与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相关的产业已经养成了一套盲目的信念。“意大利人想进入这个市场,他们想要拥有科技,”所罗门美邦的证券分析师约翰.曼利说道,他刚刚从大西洋对岸出差回来。“欧洲都是这样。”不过还是有一位评论员面对了现实。《商业周刊》经济主编迈克尔.曼德尔此前一直是新经济的强力拥护者,此时他却指出在经济下行时很多科技公司都会遭受“双重打击”,一边是固定的成本,另一边是下降的收入,“用不了多久新经济繁荣就会迎来新经济崩溃。”

在华尔街上,互联网公司IPO依然来势凶猛,谁也不想听取这样的警告。但是尽管纳斯达克指数依然上行,但是互联网IPO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就算公司名称当中带着.com也未必就一定能得到投资者的热烈欢迎。专门研究金融狂热的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将互联网市场的当前阶段称作“厌恶期”,这一阶段发生在泡沫的最顶峰。投资者们意识到了曲终人散就在转瞬之间,他们的戒心也比以前更强了,有些人开始谨慎地套现自己的收益。市场曾经经历过好日子,兴许还会继续上涨,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人们都意识到随地可捡的钱基本没有了。

2000年2月11日星期五这一天,互联网IPO数量不少于10家,其中包括Pets.com在华尔街的初次亮相。尽管该公司的超级碗广告为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这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的财务报告看上去却与其他最近刚刚在股市上遭受重创的在线零售公司非常相似,令人放心不下。1999年Pets.com亏损了6200万美元,而收入还不到600万美元。公司依然还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毁灭性的市场竞争也没有缓和的迹象。美林公司经营了Pets.com的IPO。自从一年前雇佣了亨利.布罗吉特以来,这家大型零售中间商就意志坚定地挤进了互联网IPO领域。Pets.com是这家公司最著名的客户。华尔街上有谣言说摩根斯坦利与高盛之前已经拒绝了Pets.com,但是Pets.com的首席执行官朱莉.维恩怀特坚持声称是她自己选择了美菱,因为美林麾下有一大批零售业股票中间人,也因为布罗吉特在她眼中是一位“五星级分析师”。为Pets.com寻找买家并不容易。在开市之前,美林为750万股股票定价11美元,开始交易之后上涨到14美元,收盘价又跌回了11美元。2月14日星期一,市场在周末之后再度开门,这一天Pets.com股票价格跌倒了定价以下,第二天的收盘价是7又1/2美元。

对于Pets.com的投资者来说,这实在是一条男默女泪的消息。他们原本指望盛大的IPO能够推高股价,现在希望已经破灭了。此外这条消息对于正在计划进行IPO的PetsMart.com、Petopia.com以及很多其他互联网公司来说也很糟糕。PetsMart一步不错地遵循着华尔街的在线公司成功准则:从投资者手中获得大量资金并不遗余力地构建品牌,哪怕这样做意味着巨额亏损。Pets.com的袜子玩偶在十三个不同的广告中出现过,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形象。但是袜子玩偶的广受欢迎与公司本身的业绩或者股票并没有关系。事实证明,品牌知名度并不能确保成功。

慢慢地,互联网投资者们开始关注此前他们一向避之唯恐不及的业绩衡量标准,也就是盈利能力。比如美国在线与eBay这样还能赚钱的公司股票表现依旧强势。2月8号eBay的股票从年初的125美元上涨到了175美元。奇怪的是对盈利能力的最新关注也让亚马逊的股票暂时上涨了一下。在2月初公司宣布1999年第四季度一共亏损了3亿2300万美元,与1998年同期相比上涨了700%。但是杰夫.贝佐斯认为这些亏损代表着“深水区的记号”只要他带领这个公司“驶向盈利的水域”,亏损自然就会下降。他还坚称亚马逊的图书销售板块已经开始盈利了,而图书依然占到了亚马逊公司收入的一半。华尔街分析家们为这番言论鼓掌喝彩。帝杰证券的吉米.柯根认为这一季度业绩表明亚马逊是一家“可以非常盈利的公司”。亨利.布罗吉特曾经公开批评过亚马逊忽视盈利。可如今他却将亚马逊股票从“可持有”升级成了“可买进”。

在接下来的几天,市场接受了这种积极向上的分析。亚马逊的股票也从70美元以下上升到了80美元以上。但是当投资者们更仔细地观察了亚马逊的收入报告之后,他们又有了新的想法。尽管贝佐斯极力作出相反的主张,但是报表数字却显示他的公司依然服从着所谓的亚马逊定律:投进去的钱越多亏损就越多。与1998年相比,亚马逊公司在1999年的销售总额翻了一倍还多,从6亿900万美元上升到了16亿美元,但是公司的营销与促销费用成本却几乎翻了三倍,从1亿3300万美元上升到了4亿1300万美元。公司的净亏损额几乎上升了六倍,从1亿2500万美元上升到了7亿2000万美元。由于如此难看的表现,亚马逊从投资者手中筹集来的17亿5000万美元很快就花光了。亚马逊手头的现金与可交易证券总总计7亿500万美元,根本填补不上每年的亏空。到了2月底公司股票又跌回了70美元以下。

家园 美联储出手4

2000年2月23日,格林斯潘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面前亮相并且为自己的股市新政策辩护。委员会主席是来自德州的菲尔.格莱姆。他在介绍格林斯潘的时候表示他并不会质疑“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中央银行行长”的政策。来自肯塔基的另一位共和党参议员吉姆.博宁就没那么收敛了。他认为美联储的加息决定遭到了误导,“有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比通货膨胀更严重的威胁。”格林斯潘的演讲内容就是将一个月之前的纽约论辩背诵了一遍。由股票市场大幅上扬支撑起来的经济已经成长得太强劲了。尽管还没有多少通货膨胀的显著迹象,但是可用人工的数量却在减少。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必然会导致物价上升。弥合供求鸿沟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利率。

美联储主席宣读完讲稿之后,参议员们并没有掩饰自己的不满。来自马里兰州的高阶民主党议员保罗.萨班斯认为,格林斯潘对财富效应的过分关注威胁到了内城区青年人的就业前景,这些人从来没有买过股票。来自佛罗里达的共和党参议员康尼.玛克则展示了一幅图表,他声称图表表明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没有任何历史关系。就连格莱姆也发表了一句批评。“我认为人们听了你的话之后都觉得你相信股票价格找到了高估,我认为股票不仅没有遭到高估,而且可能依旧遭到了低估。”满脸严肃的博宁更是对美联储主席发动了一轮猛攻。“我们为什么想要约束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财富效用呢?”他质问道。格林斯潘试图解释,但是博宁打断了他。“如果利率上升到两位数,我们就会彻底阻止经济增长。我不希望看到这种事在你的任职期间发生,我更不希望看到这种事在我的任职期间发生。”“我很理解您,参议员阁下,”格林斯潘平静地说,“我的看法和您一样。”

美联储主席终于显现出了受挫的神情。他那张线条分明的面庞、膨大的鼻子与刀削一般的嘴唇此时看上去比平时更加阴郁了。他那双悲哀的棕色眼睛从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透射过来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就会理解为什么安.兰德的小圈子给他起外号叫“送葬者”。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耐心地试图解释为什么有必要终结美国在过去五年里一直享受的大规模股票市场繁荣。但是忠实反映选民观点的人民代表们却大呼小叫不肯善罢甘休。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大选年份股市崩盘。

此时的格林斯潘面对着职业生涯当中最大的挑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曾经提升过一次利率来对抗股价上涨,结果导致了经济衰退。但是至少上次人人都能看到通货膨胀的威胁。“我们作为一家机构认为股票市场价位太高,我们要控制住尚未发生的通货膨胀。”一位美联储高级官员哀叹道。“(格林斯潘)在1987年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但是中央银行行长本来就应该这么做——试图平复市场并确保金融稳定性。这一回的事情就没那么直截了当了。”

就目前来说,科技股票投资者们依然还在忽视美联储的警告。格林斯潘在国会山亮相当天,纳斯达克经历了史上最大的单日点数上涨,涨幅168.21点,收盘点位再度打破了纪录。互联网股票走势尤其强劲,eBay上涨了20点,美国在线上涨了8点。亨利.布罗吉特与一位同事也赶来助兴。他们在报告中声称美国在线“似乎遭到了几乎所有估值标准的低估。”股民们开始远离容易受到经济放缓影响的旧经济公司股票,加快脚步投向了据说无论怎样都会继续繁荣下去的新经济公司股票。到了2月25日,道指的收盘点位终于降到了1万点以下,这还是过去几乎一年来的第一次。

并非只有互联网投资者才专心关注于光明面。CBS新闻的资深战地记者鲍勃西蒙为《60分钟》节目采访了许多知名年轻互联网公司总裁。他发现这些人一点儿也不紧张。有一位受访对象名叫乔什.哈里斯,是Pseudo.com的创始人。这是一家刚刚起步的在线电视网站,制片室位于索霍,专门制作面向青年人的节目。他告诉西蒙斯说,他的目标是“让你们都失业,我现在正忙着将CBS挤出这个行业。”这次采访播出之后过了几周,《纽约》刊登了一条封面新闻,内容是硅巷的“早期信徒”。这是一群艺术气息浓厚的藤校毕业生,当互联网还是小众媒体的时候他们就参与了进来。“我们在文化上的出手时机可谓恰到好处,”Nerve.com的共同创始人之一鲁弗斯.格力斯科姆说道。“感到你是十七名真正理解世界的人之一,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强大了。”还有一位受访者是《硅巷报道》的编辑杰森.麦卡布。他的杂志对互联网业界极尽吹捧,他本人的口气同样大言不惭。“形容硅巷的最佳比喻就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重新发明了电影的人们。我们就是丹尼斯.霍珀,我们就是马丁.斯科塞斯,我们就是科波拉——那些人根本不在乎好莱坞的规矩,只想另辟蹊径。”

在股票市场上,拥抱科技股的风潮依然没有停歇。3月2号,硅谷电讯器材制造商3COM为自己的子公司Palm Computing发行了股票。发行方原本将发行价格定在12美元到14美元之间,但是需求如此强劲,以至于最终价格被提升到了38美元。开始交易之后股票几乎立刻上涨到60美元,收盘价是95又1/16美元。按照这个价格,Palm Computing的股市估值是543亿美元,将此前母公司280亿美元的估值完全比了下去。对于华尔街数学的鉴赏家们来说,这些数字非常美丽。3COM依然拥有95%尚未发行的Palm Computing股份,换句话说市场认为3COM公司其余部分的价值是负221亿美元。

投资者们已经丧失了对于二流在线零售商的信心,但是他们依然愿意为了那些似乎代表着电子产业未来的公司支付任何价格。构成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为互联网提供路由器的思科公司正在与微软以及通用电气竞争股票市场估值最高公司的地位。全世界十五家最有价值公司当中有七家科技公司:微软,思科,因特尔,甲骨文,朗讯科技,北电网络以及太阳微系统。正是这些公司的产品构建了互联网。在迈阿密的投资会议上,詹姆斯.克莱默告诉听众要忘掉他们关于股票市场的一切常识,忘记利润,忘记价值,忘记长期投资。唯一值得持有的股票就是科技公司股票。“赢家总会赢的!”克莱默咆哮道。(在更清醒的时刻,就算克莱默也会对市场产生怀疑。他曾在TheStreet.com上建议投资者们抛售一部分股票,以求落袋为安。)

家园 美联储出手5

2000年3月6日是格林斯潘的74岁生日。他在波士顿学院新经济会议上发表演讲以示庆祝。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众议员爱德华.马凯将他称作“我国经济政策的顶梁柱”。主办方将一个插了六根蜡烛的巧克力蛋糕拿到台上。格林斯潘吹蜡烛的时候,马凯领着在场观众们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主席先生”。格林斯潘走到话筒前面有些腼腆的说道,“要知道今天的阵势这么大,我可能早就去旧金山了。”在接下来的演讲中,他回顾了新经济的来龙去脉,从二战结束之后晶体管的发展一直谈到了当今局势。“晶体管为我们带来了微处理器,计算机,卫星,再加上激光与光纤技术。到了九十年代,上述科技以及另外几项没那么显眼但同样重要的发明培养了捕捉、分析与传播信息的全新能力。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增长的应用贯穿了整个经济体,因此目前的阶段才如此特殊。”经济变革的外在表现就是“互联网用途的日益增多”以及试图利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的大量涌现。投资人“正在摸索为这些公司进行恰当估值的方法”,这意味着“很难预测特定科技与商业模式究竟能不能在未来几十年里拔得头筹。”

格林斯潘侃侃而谈地描述着科技驱动的资本主义的好处。此时的他听上去很像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样子,当时他还在为安.兰德的《客观主义者通讯》供稿。他将资本主义视作“最为道德的体系”,将福利国家称作“无非是劫富济贫的机制,所谓福利就是政府针对生产力强劲的社会成员的财富剥夺。”当年格林斯潘的右翼主张听上去非常极端,但是四十年后对于自由市场的信仰几乎已经无所不在了。讽刺的是,格林斯潘尽管依旧相信自由市场的力量,但是他目前的职位却要求他遏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铺陈了一番华丽辞藻之后,他谈到了更为琐碎实际的货币政策问题。持续繁荣取决于“可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环境,这一环境又意味着必须要控制住需求增长,使之适应更为迅速的总供给增长。”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确:利率还要继续上调。

尽管如此,华尔街上的绝大多数人依旧充耳不闻。3月7号纳斯达克指数首次冲破了5000点,但是立刻就掉了下来,到了3月9号星期四,纳斯达克指数又上涨了150点,这次没有下跌。股市收盘时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5046.86点,仅仅4个月就从3000点涨到了5000点。尽管有些互联网股票遭受挫折,但是互联网股票整体依旧创下了新纪录。同样是在3月9号,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收盘首次超过500点,达到了509.84点。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该指数上升了将近130%。

家园 20,崩盘1

长期来看——在长达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股票市场的涨落总会与经济增长以及公司盈利能力相吻合。但是就短期而言——在几天乃至几周的时间——市场总会像激流当中的软木塞子一样颠簸起伏,毫无规律可言。美联储采取加息政策之后,谁都能看出来科技与互联网股票肯定要下跌,但是却没人知道究竟要等多久才会下跌,尽管有迹象表明拉清单的时刻大概已经不远了。在科技板块之外,绝大部分股票市场已经步入了熊市。在过去的一年里,标普500指数下降了20%还多。市场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1988年到1995年之间,纳斯达克指数一天之内上下幅度超过3%的情况仅仅出现过10次,但是在2000年却整整出现了15次,其中6次是上涨,9次是下跌。就连好些长期牛派也开始担心起来。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盘点位还在5000点以上。沃顿商学院有一位杰里米.西格尔此前曾经主张在任何价位购买股票都是良好的策略,可是这一天他却对CNN说“很有可能发生大幅下挫。”

3月13号星期一,市场再次动荡起来。在三天时间里,纳斯达克指数几乎下降了500点,直到该周晚些时候才多少恢复了过来。还有很多其他迹象暗示科技板块很可能已经触顶了。在接下来的3月15号与16号,之前跌到1万点以下的道指又往上蹿升了819点,因为投资者们重新意识到了旧经济股票的坚挺之处,例如福特汽车,陶氏化工,还有家得宝。在这一周周末,道指的点位是10595.20点,上升了将近7%。纳斯达克指数则跌到了4798.13点,降幅将近5%。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收于466.5点,降幅将近8%。在如此令人混乱的环境里,3月18日星期六的《巴伦斯》刊发了一篇关于互联网股票的长文,大标题是《燃烧殆尽》。

“互联网泡沫什么时候会破呢?对于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难听的破灭声恐怕在今年年底之前就会响起。许多此类公司都极其缺乏现金,不得不通过发行更多的股票或者债券来进行新一轮融资,但是很多公司都不会成功,因此不得不将自己出售给更强的竞争对手或者干脆出局。许多缺钱的互联网公司已经陷入了融资困境。”

有一家Pegasus Research International研究了超过200家互联网公司的融资声明,计算了每一家公司花钱的速度或者说烧钱率,并且将这一数字与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以及可交易证券进行比较。根据计算结果,不出12个月至少要有50家互联网公司把钱花光。面临迫切问题的公司包括CDNOW,这家公司最近正在筹划接受时代华纳与索尼的收购,但是未能成功。在线生鲜店Peapod同样难以为继。许多其他公司面临的情况也只是稍微好一点点而已。MotherNature.com再过四个半月就没钱了,Drugstore.com与PlanetRx.com还能支持九个月。eToys还能支持十一个月。

《巴伦斯》的文章是互联网繁荣所经历过的杀伤力最大的新闻报道,但是这篇文章的伤害最深之处还不是内容,而是发表时机。投资者们一直心照不宣地认为互联网公司无论亏损多么严重,都能通过发行新股来进一步筹集资金。长时间以来这个假设都很有道理。但是现在鉴于这么多互联网公司都遭遇了严重挫折,这个假设已经站不住脚了。投资者们越来越担心,向正在一路走低的互联网股票进一步投钱恐怕是竹篮打水。《巴伦斯》的文章指出,假如现金流的水龙头彻底拧紧,互联网公司就只能个人顾个人了。

3月20号星期一,许多《巴伦斯》文章当中提到的公司股票都笔直下落。科技股票又经历了糟糕的一天。纳斯达克指数下落了188点,降幅将近4%,收盘于4610点。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巴伦斯》的文章不出所料地遭到了攻讦与贬低。“我的业绩记录是这一行里最好的,不过《巴伦斯》根本没有帮上我的忙,”价值七亿美元的Amerindo Technology基金的主管阿尔伯托.维拉说道。在他看来,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回避互联网股票的投资者将会错失“史上最大的利润与增长爆炸”。许多被《巴伦斯》点名的公司都坚称他们的烧钱率被高估了。对于有些公司来说这话倒也不错,杂志仅仅引用了1999年年底之前的数据,从那以后有些互联网公司又筹得了更多的资金,例如亚马逊与Digital Island都发行了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可转换债券。但是就算文章中的一部分数据有些过时,文章的整体论点依旧不可辩驳。

有些互联网公司的现金流已经出现了问题。CDNOW与Peapod眼看着股票一落千丈却无法发行新股。理论上来说他们可以适当销售一部分债券。可是鉴于市场目前的处境,这项挑战可谓非常严峻。就连亚马逊与E*Trade这样的领头羊也不得不支付高于以往的贷款利息,因为投资者越来越紧张了。对于正在苦苦挣扎的公司来说,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另找一家愿意投资或者收购他们的公司,但这项任务也不容易。现在的买家们都喜欢眼看着处境艰难的公司破产,然后再廉价买入他们的资产。这样一来缺钱的互联网公司就只有一条路好走了:削减成本,咬牙死撑。

尽管《巴伦斯》的文章让投资者们开始考虑一个他们一直刻意回避的问题,但是市场并没有立即陷入泥潭。绝大多数互联网股票下跌了一天之后就稳住了阵脚。3月21日星期四,FOMC讨论了再度加息的必要性。2000年1-3月份美国经济依然没有放缓的迹象,消费支出尤其强劲,需求总水平依然超过了经济体的总体供给,而这正是美联储加息的最初原因。FOMC全体一致投票通过将联邦基金率再上调0.25点,达到6%。委员会采用了上一次会议的规程,认为当前的经济风险“主要侧重于可能在未来增强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换句话说这次加息依然不是短期内的最后一次。

如果说美联储的本意是让股票市场立刻下跌,那么他们要失望了。华尔街早就排除了加息因素,所有的主要市场依然走势强劲,纳斯达克指数上升了超过100点,道指上升了超过200点,标普500也创下了新纪录。互联网股票这几天表现不错。几周之前雅虎刚刚进行了一分为二的拆股,分拆之后的股票价格上升到了191.75美元,每股上涨近20美元。eBay上涨了超过18美元达到214.5美元。这一周的余下时候,股民们依然还在大量买入。到了3月22号。星期三。纳斯达克指数又跃升了153.07点,或者说将近3%。达到了4864.75点。到了星期四道指又上升了253.2点,达到了11119.95点。这也是一个半月以来首次收盘高于11000点。到了这一周结束时,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4963.03点。格林斯潘对此未作评论,但是华尔街却大为振奋,“市场狠狠地打了他的脸,”Smith Barney Appreciation基金的经历哈利.柯恩这样告诉《纽约时代》。

投资银行家们利用市场的惊人力量手脚麻利地向公众推出了又一批互联网公司。Snowball.com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公司,这家公司瞄准了美国的“我一代”,也就是6800万年龄位于13岁到30岁之间的人们。这家公司也是这一轮IPO的候选人之一。Snowball.com是互联网上第二十九大受欢迎终端网站,下设子网站包括面向青春期少女的ChickClick与面向星战粉丝的TheForce.com。鉴于iVillage与TheGlobe.com的前车之鉴,人们恐怕一下子想不到像这样一家在1999年亏损了3480万美元且收入只有670万美元的在线社区公司居然也能找到投资者,但他们还真就找着了。3月21日高盛公司为Snowball.com发行了625万股,定价11美元,开盘后很快上升到了15又1/4美元。一周之后,位于圣迭戈的Websense也上市了。这家公司的软件能让企业追踪雇员的上网情况并且预防“赛博怠工”,也就是在工作时间访问与工作不相关的网站。这套颇有奥威尔风格的软件系统早已应用在了卡文克莱、康柏电脑以及摩根斯坦利的办公室里。Hambrecht & Quist为这家公司发行了400万股,定价18美元,首个交易日上涨了165%。达到了47又3/4美元。这两起成功的IPO使得很多投资者依然愿意在科技与互联网板块里赌一把。Websense上市之前一天,思科凭借555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了微软,成为了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

家园 崩盘2

正当股市的信心看似恢复的时候,却又遭到了来自两方面的友军误伤。首先是2000年3月24日星期五的《商业周刊》刊载了一篇华尔街“炒作机器”的负面新闻。一番大刀阔斧的报道之后,杂志发现华尔街正在向公众兜售高风险投资策略,例如动量交易与购买互联网股票。更糟糕的是,“包括《商业周刊》在内的媒体助长了业余股民自行选股与短线交易行为的膨胀爆炸。”这篇文章单独挑出了CNBC,这家电视频道已经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动量交易投资者的主心骨”,有时候还会“为来访嘉宾的大肆炒作提供传播渠道”。3月28日星期四,高盛的约瑟夫.柯恩建议投资者们减持股票,尤其是科技股。柯恩依然声称自己对股市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也认为科技股已经“不再遭到低估了”。此外他还将自己的模版投资组合当中科技股的比重从70%降到了65%。就好比听到麦当娜建议女孩子们穿得再保守一些一样,这一招彻底打晕了华尔街,。当天纳斯达克指数就下跌了124.67点,收盘于4833.89点。第二天又跌了189.22点,收盘于4644.67点。

Templeton互惠基金旗下的著名股票策略师马克.摩比斯认为世界范围内对互联网股票的狂热马上就要结束。“你要是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一切已经开始了。看看已经度过最高点的互联网股票的数量吧,看看有多少互联网股票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发行价以下吧。”这番评论一经发表,雅虎的股票立刻下跌了18美元,降到了177美元;Inktomi下跌了23美元,降到了182美元;几天之前eBay刚刚冲上了255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下也跌了25美元,回到了199美元的价位上。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跌了8.6%,落到了406点。CDNOW跌到了3.5美元的历史新低,此前负责该公司审计业务的安达信事务所“深切怀疑”这家在线零售公司能不能幸存下来。

许多资深投资者都对市场的狂热情绪转换越来越心生戒惧。对冲基金Tiger Management的主管朱利安.罗伯森宣布他打算在月底清空手里的很多基金,因为他已经不理解市场形势了。巴顿.比格斯告诉CNBC,他在华尔街干了四十年还从来没见过现在这样的动荡局面。记者询问他的投资策略有无更改,比格斯说他现在“紧跟指数股不松手”,因为“我很害怕当英雄,其他做法包括做空科技股或者筹集大量现金。”并没有什么特别糟糕的经济消息能为如此广泛蔓延的恐慌情绪撑腰——美联储放出加息的风声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但正是这一点让比格斯与罗伯森这样的老手感到格外紧张,因为股票市场的崩溃往往会发生在新闻真空当中。1929年10月与1987年10月都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坏消息,但是这两次股市崩盘之前都有过一段股市越发不稳定的时期。行情不稳就相当于人体的神经性皮疹,意味着投资者们全都手足无措,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坏消息都会遭到无限夸大,然后股票就会毫无理由地飞流直下。最贴切的比喻是沙子城堡的垮塌。事先谁也不知道哪一粒沙子会最终倾覆整个结构。但是假如沙粒不停向上堆砌,在某一个时刻总有一粒沙子会压垮整个城堡。

4月3号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再度下跌,这一次的下跌幅度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下跌百分比是历史第五高,分别是349.15点与7.6%,当天收盘点位是4223.68点。许多人都认为这一轮抛售的元凶是久拖不决的微软反托拉斯诉讼案件最终未能实现和解。保守派法学家理查德.鲍斯纳法官一直试图在司法部与微软之间斡旋说合。这一天他宣布,到上一周结束为止,他促使双方达成庭外调解的努力终于失败了。微软股票随即下跌了15又3/8美元,跌到了90又13/16美元,拉动其他科技股票一同下跌。但是这一轮抛售的范围实在太广泛,很难全都怪在微软案件头上。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跌了13.5%,跌到了332.23点。自从3月10号登顶以来,目前道指已经下跌了35%。eBay下跌了32又3/4美元,跌到了143又1/4美元;雅虎下跌了11又1/2美元,跌到了160又1/8美元。B2B股票遭到了最严重的打击。比方说有一家Redback Network,本身并不是互联网公司,只不过与互联网硬扯上了关系而已。公司股票下跌了61又1/4美元,跌到了238又11/16美元。格林斯潘将日间交易比作赌博的时候指的就是此类股票。在过去12个月里,Redback Network的价位最低是32.5美元,最高是397美元。随着投资者们纷纷抛售科技股票,很多人又扭头投奔了旧经济公司。纳斯达克虽然一路下跌,道指却上升了300.01点,达到了11221.93点。

第二天早上4月4号星期四,情况更严重了。昨天跌了一天之后,很多投资者都面对着无法偿付的补充保证金通知。拿不出钱来之后,经纪公司就会卖掉他们的一部分股票来筹集现金。这正是股市崩溃的传统配方。到了中午,道指下降了504点,一个小时之后纳斯达克指数下降了575点。华尔街弥漫着大难临头的气氛。碰巧的是,史蒂夫.卡斯与媒体界的许多领军人物当天正在纽约开会,承办方是《综艺》杂志。休会期间他们纷纷冲向电话查询行情。当时亨利.布罗吉特还在路上,他每次查看商务通都发现市场似乎又跌了100点。情况如此严重,以至于白宫专门派出最高级别经济官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吉恩.斯珀林说道:“我们相信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非常非常强劲。”这番话说的并没有多少新意。等到这番言论得到公布的时候,股票市场已经开始自行反弹了。当天收盘的时候,纳斯达克仅仅下降了74.79点,收盘于4148.89点。道指也仅仅下降了57.09点,收盘于11164.84点。

导致这次反弹的买家当中就包括那些拣选了旧日最爱的互惠基金经理,他们廉价收购的股票包括微软、英特尔与思科。另外一部分买家则是遵循久经考验的追跌策略的个体投资者。eBay当天收盘价是167美元,上涨了23又3/4美元;雅虎的收盘价是167又3/8美元,上涨了7又1/4美元。这是华尔街历史上最繁忙的交易时段。这个令人神经错乱的日子足以与1929年10月与1987年10月相提并论。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一天共有15亿股股票转手,在纳斯达克的计算机上共有28亿8000万股股票转手。相比之下,1987年10月19日道指一天下跌22.26%的时候,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仅仅交易了6亿股股票,当时这个数字就已经非常惊人了。

这一周的余下几天要稍微平静一点。4月5号星期三,格林斯潘、比尔.茨与艾比.约瑟夫.柯恩一起参加了白宫举办的新经济研讨会。总统大选还有七个月就要开始了,克林顿政府很希望将过去九年的经济增长归功到自己名下,投资者们也对格林斯潘与柯恩的言论很感兴趣。格林斯潘对股市没做任何评价,但是柯恩大概是被自己之前评论引起的反应吓着了,这一次她拍着胸脯打保票说:“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对美国股票价格的展望一直充满热情,现在我们依然如此。”这一天纳斯达克收盘于4169.22点,上升了20.33点。

4月6号星期四与4月7号星期五,科技股票全面反弹。星期五对于投资者来说尤其欢天喜地。纳斯达克指数跃升了178.89点,再创单日涨幅纪录,达到了4446.5点。有消息称吉姆.克拉克打算向Healtheon/WebMD再注资2亿美元,尽管这家公司在过去两年里已经亏损了超过1亿4000万美元。这一消息也推高了互联网股票。尽管Healtheon/WebMD问题一抓一大把,但克拉克依然相信自己的魔力钻石的力量。“Healtheon/WebMD能够将医生与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对于这一点我比以往更有信心了。”他说。公司的股票在本周早些时候跌到了7又1/2美元的最低值。现在又涨到了29又3/4美元。亚马逊上涨了3又5/16美元,达到了67又9/16美元;美国在线上涨了3又7/8美元,达到了68又3/4美元。

周末来临的时候,投资者们普遍松了一口气,尽管都有些头晕目眩。在纳斯达克指数重上5000点的这一个月里。股票市场就像特技飞机那样打着滚地上下翻腾,过去的一周尤其让人心惊肉跳。但是折腾了这一番之后。纳斯达克指数与最高点位相比仅仅下降了13%。如果将2000年整体考虑的话,纳斯达克指数与年初相比依然上升了6%。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与最高峰相比下降了26.4%,但是与年初相比仅仅下降了7%。与此前的上涨相比,这次充其量算是轻度调整。

至于最近的市场动荡是否已经终结这个关键问题,人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在TheStreet.com的每周电视节目上,詹姆斯.克莱默宣称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了。“目前加息造成的影响很小。美联储已经没那么担心了,因为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疯狂情绪已经发泄出来了。本周我有好感的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对于牛派来说这一周很不错。”《商业周刊》也加入了吹鼓手的行列。封面新闻问道,“华尔街:宴席散了吗?”同样刊登在封面的粗体字副标题给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高科技股票正在经历急需的调整。但是尽管放松吧,整体市场并不会触底。目前的行情是市场整体质量提升的必经过程。”相比之下,自从1998年就开始警告美国股市泡沫的《经济学人》疑心更重。这份杂志告诉读者科技股票“还可能进一步下跌,因为现在的估值已经不堪重负了。很难说究竟多么不堪重负,因为传统的估值方法很难适应快速增长的公司——尤其是那些既不分红也不盈利的公司。话虽如此,纳斯达克股票的往绩市盈率依然达到了62倍。在1973年到1995年之间,纳斯达克股票的市盈率从未超过21倍。”

《经济学人》的文章彰显了重要的观点。从历史上来说,科技股票尤其是互联网股票依然遭到了严重的高估。它们之所以能够爬升到现在的高度是因为投资者愿意忽视传统的估值方法,为高企的股价另找理由,例如婴儿潮一代的衰老以及互联网的革命性影响。这些论点如此模糊,以至于可以用来论证任何层次的股票价格。当市场走势向上时模糊很有优势,因为上不封顶。但是万一股票价格开始下跌而不像上周那样反弹回来,同样的逻辑也会影响相反方向的走势:上不封顶也就意味着下不保底。投资者们很快就将学到这一课。

家园 崩盘3

4月10号星期一早晨,人们又开始抛售科技股票,这一次的抛售势头持续了整整一天。收盘时纳斯达克指数下降了258.25点或者说5.8%。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降了37.65点或者说10%,达到了337.65点。eBay下跌了25又3/16美元,降到了155又11/16美元;雅虎下跌了9又3/16美元,降到了141又15/16美元。就像上次一样,这一次也没有什么激发抛售的明显事件。但是这一轮抛售的强度的确迫使很多华尔街牛派最终承认了显而易见的事实。理查德.麦卡布是美林公司的新任股票策略师,也是查尔斯.克洛的继任者。他承认,“科技板块正在经历重大调整。”与此同时旧经济股票却越战越勇。通用动力上涨了1又3/16美元,达到了86美元;国际纸业上涨了3美元,达到了42又5/8美元。这一天导致收盘点位是11186.56点,上升了75.08点。

4月11日星期二,科技股抛售依然没有停止,纳斯达克下跌了132.30点,降到了4055.90点;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降了7.1%,达到了313.83点。曾经的热门股票又遭受了一轮无情的抛售。甲骨文下跌了5又1/8美元,降到了77又3/8美元;到了当天收盘的时候,纳斯达克指数已经降到了2000年的起始点位以下,唯一值得欣慰的消息就是尚未跌破4000点。纳斯达克指数当天曾一度逼近4000点关口,但又反弹了回来,因此很多人依然希望行情能来一轮稳扎稳打的大反攻。

第二天市场重新开盘的时候。人们的希望破灭了。饱受尊敬的高盛公司分析师里克.谢鲁格下调了微软的收入预期,理由是微软3月份的销量没有满足期望值。这样一来美联储遏制经济增长的努力不会对科技公司产生任何影响的幻觉就被粉碎了。微软下跌了4又1/2美元,降到了79又3/8美元。IBM与惠普同样一落千丈。这三家公司将道指扯了下来。当天道指收盘11125.13点,下跌了161.95点。纳斯达克指数收于3769.63点,下降286.27点或者说降幅7%。弗雷斯特研究公司进一步加剧了互联网股票的下跌。这家机构一改平时的乐观主义,发布了一份惨淡的报告,预言了好几家在线零售商的末日。公司某分析师说,“到了面对事实的时候了。在线零售的蜜月已经过去了。”亚马逊下跌了7美元,降到了56又3/8美元。但是这轮抛售并不局限于在线零售板块,美国在线下跌了3美元,收盘于62又1/2美元;eBay下跌了12又7/8美元,降到了142又3/8美元。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又下跌了10%,降到了283.33美元。如今的综合指数与3月9号的最高峰相比已经下跌了44%,而纳斯达克指数与3月10号的最高峰相比则下跌了25%。换句话说两个市场都已正式步入了熊市。(一般来说20%的跌幅就会被视为熊市)

曾将推动股票价格直冲天际的自我强化流程如今开始向相反的方向发力,将众多股票打落尘埃。从众心理依然像往常一样强大,但是现在投资者正在纷纷抛售。曾经让购买股票变得非常便利的科技使得抛售股票也同样方便,只要一通电话或者点几下鼠标就可以了。人们将自己的积蓄从科技公司基金与高成长型基金当中撤出来,互惠基金经理不得不卖掉早已跌跌不休的股票,致使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落。许多股票的大幅下跌都招致了补充保证金通知,有些公司无力付款,致使经纪公司进一步抛售他们的股票来回笼现金。下跌的股票市场同样也会自我反馈,就像上涨的股票市场会自我反馈一样。

4月13号星期四多少让人喘了一口气,纳斯达克指数一开盘就上涨了将近150点。但这只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一份有力的零售报告导致人们恐惧美联储会进一步加息,市场随即转向朝下。当天收盘时纳斯达克指数又下降了92.85点,跌到了3676.78点。道指收盘于10923.55点,下降了201.58点。互联网股票全面下滑,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降了5.4%,跌到了267.96点。在这一周里,亚马逊已经下跌了29%,美国在线下跌了14%,eBay下跌了23%,雅虎下跌了10%。谁也不知道这些股票要在何处筑底。按照传统估值方式,即便缩水之后这些股票依然昂贵得吓人。eBay的市盈率是1262倍,雅虎是389倍,亚马逊的市盈率是负值,因为还在亏损。

纳斯达克的崩盘现在已经主宰了电视新闻,压倒了此前的新闻头条——一位名叫埃连.冈萨雷斯的古巴男孩被住在迈阿密的亲属扣住,不让他回国。300万美国人的积蓄都投入了股票市场,整整一代人从小到大都只知道道指上升与经济繁荣。如果股票价格继续下跌,那么过去九年里这个国家曾经享受过的繁荣肯定会受到威胁,总统竞选、联邦预算以及许多其他事务都会遭到重大影响。

2000年4月14日星期五,无数惴惴不安的投资者们一早就打开电视调到了CNBC与CNN财经频道,那些熟悉历史知识的观众心里尤其七上八下,因为这一天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八十八周年。新的通货膨胀数字显示物价比过去五年任何时候的上涨速度都更快,这一点与其他几份关于零售的强力报告结合在一起,意味着美联储肯定还要进一步加息。有分析师预测FOMC下次开会的时候恐怕还要加息半个点。投资者们的反应非常恐慌,11点刚过CNN财经频道就报道说,“我们正在见证纳斯达克的抛售狂潮,雅虎跌了7%,甲骨文跌了5%,亚马逊跌了5%,思科跌了2%,大屠杀还在继续——难以置信的大甩卖。从百分比上来说,我们现在的跌幅已经超过了1987年10月股市崩盘的情况。”与黑色星期一不同,这一回并没有立刻爆发的恐慌情绪。当年由于技术条件所限,股票报价机根本跟不上实时行情,许多经纪人更是根本不接电话。1987年以来交易系统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追踪市场的下落轨迹,到了中午12:45,道指已经跌了320.56点,跌幅将近3%,纳斯达克跌了245.21点,跌幅将近6.7%。在纳斯达克每一支上涨的股票都对应着七支下跌的股票。纽约证券交易所每一只上涨的股票都对应着四只下跌的股票。

假如投资者们希望这一回股市也能像十天前一样到了下午就反弹回来,那他们要失望了。下午两点,又一轮补充保证金通知加剧了抛售的压力。格林斯潘也来火上浇油,当天午饭期间他在华盛顿的美国企业学会亮相,1996年他正是在这里发表了非理性亢奋演说。这一回格林斯潘既没有谈到股市也没有谈到利率,但是到了下午2:45道指还是又下降了500点。纳斯达克下降了超过300点。直到收盘前的最后一个小时人们都在疯狂抛售,仅仅在最后几分钟才稍有回暖,因为有些存心捡漏的买家趁机进场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收盘钟声敲响时,道指已经跌到了10305.77点,整整下跌了617.78点,创下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纳斯达克跌到了3321.29点,下降了355.49点。这一跌幅不仅是纳斯达克指数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也是有史以来第二大的百分比跌幅,只有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能与之相提并论。就这周总体来看,纳斯达克经受了了历史上行情最糟糕的一周。一连下跌五天之后。纳斯达克足足下跌了1125.15点或者说25%,轻松超过了黑色星期一一周之内下跌19.3%的记录。道指的下跌倒是没那么显著,但是也依然在一周之内下跌了7.23%。

黑色星期五的抛售——这个名字当时已经传开了——横跨了整个经济领域。银行、民航以及消费品公司全都被新经济股票拖了下来。花旗银行、美国航空与宝洁的股票全都下跌了。至于在科技板块的所有大公司更是无一例外,思科、微软与英特尔首当其冲。早已饱受打击的互联网股票又经受了一轮重创。雅虎下跌了20又1/8美元,降到了116美元;美国在线下跌了4.25美元,降到了55美元;亚马逊下跌了1又1/8美元,降到了46又7/8美元(令人意外的是,eBay居然挤出了3/4美元的上涨,达到了139又9/16美元)。许多规模较小的互联网股票干脆被压碎了。按照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反映的情况,该指数当天下跌了31.24点或者说12%,收盘于236.72点,一周之内该指数下跌了37.21%。

收盘之后,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在CNN上亮相,呼吁人们保持冷静。“财政部正在密切关注着市场发展。我们的关注重点依然还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就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基本面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我很有信心,美国经济将会继续增长,并像以往一样经历每个季度的上下波动,但是我们的基本面依然很稳固。”萨默斯的这番话听上去多少有点耳熟。1929年10月25日黑色星期四之后的第二天。赫伯特.胡佛总统就曾经说过,“这个国家的基本经济活动——也就是商品的生产与经销——依然具有稳固且繁荣的基础。”

家园 崩盘4

无论怎样努力尝试,华尔街的牛派都无法将已经发生的一切轻描淡写地称作“健康的调整”或者“市场整体质量提升的必经过程”。长达五周的股市下跌导致了恐慌的高潮。这次的股市崩盘持续时间特别长。但崩盘就是崩盘。自从3月10号触顶以来,纳斯达克已经下跌了1727.33点,或者说34.2%。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下降了53.6%。与3月9日的最高点相比,仅仅在一周时间里美国股票市场就被掏空了将近两万亿美元的财富。仅仅微软一家的股市市值就下跌了2400亿美元。

牛市的心态是一切的基础,现在这一心态已经被粉碎了。就连亨利.布洛吉特都不得不承认如今已经没有恢复原来的局面的指望了,至少暂时不行了。“较弱的公司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布洛吉特告诉华盛顿邮报。“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一切都会在近期复原。”玛丽.米克和同事们在摩根斯坦利的客户报告当中督促投资者放弃多样化原则,集中持有亚马逊、eBay、雅虎等等市场领导者的股票,然后咬牙坚持。“或许市场目前还没有筑底,但是只要跟准领军公司,我们距离下限就肯定比距离上限更近。”对于那些依然持有米克推荐的其他股票——Ariba、VeriSign、Healtheon/WebMD、普利斯林、Women.com、Tickets.com等等——的投资者们来说,这番话实在起不到什么宽慰作用。

詹姆斯.克莱默大概算得上是嗓门最大的牛派,可就连他也在《今日》节目当中承认泡沫已经破了。“这段经历实在令人头脑清醒,让人意识到自己多么渺小。我觉得自己从天下第一沦落到了颜面扫地的地步。”克莱默尔的TheStreet.com在股市崩盘期间跌得很惨,做节目时的价位只有15美元。主持人问道,创业者们可以凭借一个点子就筹集到上百万美元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他回答道:“没错,已经结束了。淘金潮已经过去了。”

家园 21,网络商务已死1

纳斯达克指数的崩溃是美国历史的转折点。在过去五年里,股票市场尤其是纳斯达克指数一直是美国科技主导地位与经济实力的象征,尤其还象征了美国的自信。里根曾经声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美国的早晨”,但是在伊凡.博斯基与罗伯特.麦克法兰这样满脸褶子的老家伙们还在经济领域四处活跃的时代,这句话听上去多少有些空洞。直到九十年代,在苏联解体与海湾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才真正重新感受到了青春与活力。旧日的限制似乎已经逝去,整个国家就像褪去冬日毛皮的动物一样踏入了全新的未来。硅谷与互联网的崛起是前所未有的全新事物,未曾遭到越战回忆与金融丑闻的玷污。互联网为最为强力的美国神话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未来没有极限。

现在这个神话已经被戳穿了。整个国家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限制的未来。经济有限制,政治有限制,文化也有限制。华盛顿的从政者们曾经认为预算盈余的局面会无限延续下去,现在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点。大学生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职业规划,通过互联网创业一夜暴富的梦想破灭之后,法学院与医学院看上去也没那么缺乏吸引力了。董事会会议室里的各位高管们不得不重新审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策略,单纯依靠创建在线部门或者发行互联网股票已经不够了在全国各地的所有人都不得不放弃买卖纸片也能轻松赚钱的信念。

美国是一个有很多长处的国家,但是直面现实的意愿并非其中之一。2000年4月份纳斯达克崩溃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各色人等全都不愿承认这一轮长期繁荣已经结束的事实。从格林斯潘往下,公务员与私营业主们反复坚持声称经济下行不会探底太深,也不会持续太久。在华尔街上,尽管纳斯达克指数没有复苏的迹象,但道琼斯指数却顽固地维持在10000点以上,尽管许多构成道指的公司的金融前景正在逐步恶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消费者——美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尤其拒绝相信他们再也不能挣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拒绝相信自己必须重新开始储蓄。2001年夏初,尽管经济增长基本已经停止,消费开支依然还在节节走高。还要再等一年半美国人才会真正承认九十年代已经结束。更加暗淡且不确定的未来已经降临。在此期间,股市投机泡沫破裂的后果将会逐步显现出来,但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地改变了。

资产价格的崩溃可以在三大方面影响经济:首先可以使得人们变穷,因此削减消费开支;其次可以损害银行体系,尤其是在银行向资产价值崩溃的公司出借了大量金钱的情况下;此外还会重创投资开支,因为公司融资更加困难了。这三大方面的重要性取决于具体环境,但是总体影响通常非常显著。九十年代初的英国房价崩溃致使消费开支陡然下降,从而使得英国经济陷入了衰退,玛格丽特.撒切尔也因此丢掉了首相职务。同一时期的日本股市崩溃与房地产价格重挫致使在八十年代无序放款的各大银行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整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都受到了满目疮痍的银行体系的严重制约。当然最著名的泡沫崩溃后果还是大萧条,发生在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盘之后。关于大萧条的具体起因经济学家们尚未取得统一的意见。但是上述三个因素的结合——财富效应对于消费的逆转作用,遭受重创的银行体系以及陷入泥潭的投资开支——恐怕要与美联储的政策失误并列成为罪魁祸首。

纳斯达克指数崩溃之后,消费开支与银行一开始都坚持的还算不错。股票价格崩溃对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削减投资开支方面。这一发展的实际影响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彰显出来,但是到时候影响将会极其剧烈。自从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一套良性循环延长了经济增长的周期。随着股票价格上升,公司可以随心所欲地筹钱投资。实际上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硕大的投资项目。随后的投资高涨导致了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增长的加速,于是又促进了企业利润。投资人眼看着利润上升,于是将更多资金注入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越升越高,使得整个过程再次开始。股票市场崩溃之后良性循环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许多公司都遇到了融资困难,导致投资开始急速下降,尤其是针对科技的投资。投资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又使得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股票市场随之遭受了更强大的抛售压力,于是整个过程再次开始。无论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这个周期每震荡一次都会影响到整个经济体。一开始股市崩溃的伤害还局限于互联网公司领域,然后就扩展到了整个科技板块,最终吞噬了整个美国经济。就像长期繁荣的情况一样,经济下行的逻辑也会自我强化,无法摆脱。在2001年9月11日来临之前,美国经济早已陷入了衰退。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2

纳斯达克崩溃的第一位公认受害人是巴鲁赫.以色列.赫兹,此人是在线股票经纪公司Track Data Corporation的所有者。这家公司的广告语“你不必成为专业人士才能进行专业交易”经常出现在CNBC频道。赫兹本人也是一名重度交易者,他总共欠了四家其他经纪公司共计4500万美元的保证金借款。为了满足他的债主,他不得不押上了他掌握的Track Data Corporation股份的一半还多。从大局来看,赫兹只是个小玩家而已。到了4月底,体量最大的玩家——也就是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已经亏损了将近25亿美元。索罗斯手下的配额基金会也损失了好几亿美元。索罗斯一直都在警告人们当心可能的股市崩溃。他对于科技股票的怀疑态度也是众人皆知。不过后来人们才知道,在1999年夏天,量子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斯坦利.德拉肯米勒到底还是说服了索罗斯大量买进高通与思科之类的股票。亏损额宣布之后,德拉肯米勒立即引咎辞职,配额基金的伦敦经理尼可拉斯.罗迪提也辞职了。遭受重创的索罗斯表示这两个人的继任者将会遵循更保守的交易策略。

股市崩盘的绝大多数受害人都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来自各行各业。有些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投入了科技股与互联网股票。在过去几年里这些无畏之人曾经饱受同事与朋友的羡慕,但现在他们看上去全都没那么聪明了。绝大多数投资者都采取了多样化投资策略,因此科技股票的损失得到了更广泛市场的缓冲。4月份的下跌之后,道琼斯指数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始终在10000点到11000点之间徘徊。九十年代后期那样的迅猛上涨已经过去了。但是多年以来一直长期持股的绝大多数股民依旧有着不错的回报。

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如此,纳斯达克的下跌才没有对消费者的支出模式造成立竿见影的冲击。2000年4月,零售开支似乎还增加了,失业率也下降了3.9%,达到了三十年来的最低水平。5月16日格林斯潘与FOMC召开了3月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当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依然没有减弱。按照2000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据,美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将会是5.4%,与1999年第四季度的7.23%比起来确实稍微低了一些,但是在美联储看来还是太高了。对于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依然比经济体的供应能力增长得更快。有鉴于此,FOMC一致投票同意再次加息半个百分点,从6%提升到6.5%。

中央银行在股市崩溃之后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是非常不常见的情况。正统的反应应当是向经济体注入货币,从而避免经济衰退,1987年美联储就是这么做的。决定加息的格林斯潘与同事们似乎正在重蹈1929年的覆辙,当年他们的前任在股市崩溃之后依旧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格林斯潘很清楚1929年大崩溃之后美联储犯下了哪些错误,但是他也认为眼下的美国经济并没有陷入低谷的风险。FOMC在声明当中这样为加息决策辩护:“鉴于整体需求异乎寻常且持续不懈的强度,加息的决策是正确的。”当时也确实没有多少迹象表明九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将会遭到严重损害。在5月份,曼哈顿的一间普通二居室就卖到了95万8202美元。

但是如果说整体经济依旧走势强劲,互联网板块却已经开始收缩了。纳斯达克崩溃之后。从1998年11月就一直敞开的IPO窗口终于砰然关闭了。投资银行家们不得不打电话告诉那些正在谋求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必须要自谋出路。已经上市但是需要更多现金来维持生计的公司——例如被《巴伦斯》点名的那些公司——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Boo.com成为了股市崩溃之后的第一名牺牲品。这是一家野心极大的公司,打算创建专门面向时尚消费者的全球零售体系。Boo.com于1998年由三位瑞典人建立,其中有一人名叫欧内斯特.马尔姆斯坦。他将这家公司称作“通向流行世界的门户”。1999年《财富》杂志将这家公司列为“年度最酷公司”之一。公司总部位于伦敦,在纽约、巴黎、斯德哥尔摩以及其他几个时尚中心都设有办事处。公司共有四百名工资高昂的员工,出差的时候总是有型有款,每天都有新鲜水果送到公司门前。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公司花掉了1亿8500万美元。这笔钱来自许多不同的投资者,其中包括贝纳通、路易威登、JP摩根、高盛以及黎巴嫩的哈里里家族。1999年11月,Boo.com的网站正式上线了。可这个网站运行缓慢笨重,还不能用苹果电脑登录,顾客数量非常少。2000年2月到4月期间公司的总销售额只有110万美元。纳斯达克的崩盘不仅摧毁了公司IPO的前景,还致使公司遭受了致命一击。4月16日,JP摩根通知马尔姆斯坦,Boo.com再也没办法筹钱了。5月17日Boo.com正式关门并申请破产。

几天之后,ToysMart.com也退出了在线玩具市场的残酷战场。当时在线玩具市场的领军公司是1999年5月上市的EToys,这家野心勃勃的创业公司位于加州。但是ToysRUs.com、沃尔玛与亚马逊全都在争夺同一批顾客,还有两家规模较小的公司RedRocket.com与ToyTime.com早已经关门大吉了。在线宠物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6月13日,Pets.com同意支付市值一千万美元的股票收购Petstore.com的资产。Pets.com赶在纳斯达克崩溃之前就幸运地上市了,但是目前公司股票每股只有2美元,换句话说基本筹不到什么钱了。这一行的另外两家主要竞争对手——Petopia.com与PetsMart.com——早已被迫取消了IPO。

6月还见证了在线视频商店Reel.com的崩溃。这是一家。绝大多数在线零售商此刻都在挣扎求生。Value America将自己称作“互联网上的沃尔玛”,这家公司此时已经炒掉了一半的员工,还驱逐了公司创始人、曾经被《CEO》杂志奉为“电子商务之王”的克莱格.维恩。维恩希望让制造商直接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为Value America免去昂贵的仓储费用。这一愿景最终只是镜花水月,他想竞争总统的计划也落空了。1999年Value America亏损了超过1亿7500万美元。自2000年3月以来这家公司想尽办法又筹集了9000万美元,但是这笔钱并没能坚持多久。到了2000年8月11号,Value America关闭了网站并申请破产。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在线电视网络Pseudo.com也关门了。七个月之前公司创始人乔什.哈里斯刚刚夸口要迫使CBS关门倒闭。5月份,哈里斯无视纳斯达克崩盘之后的愁云惨雾,依然设法筹集到了1500万美元。7月份,Pseudo.com为共和党费城全国代表大会提供了全程在线实况转播,引了大量媒体关注。但是收视数字依然惨不忍睹,网站每天只有不到5万名访客,因此甚至都没能登上Media Matrix的新闻与内容网站排行榜(鉴于当时全美国只有不到5%的网民拥有高速连接,而高速连接又是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视频的关键,这一局面实在很难令人感到意外)。9月18日Pseudo.com花光了所有现金。不过哈里斯至少可以夸口说自己的公司好歹做了几期节目才一命呜呼。Pop.com是一家位于西海岸的在线电视网,背后还有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朗.霍华德撑腰。这家公司同样在2000年9月份破产,但是却一期节目都没做出来。

此时此刻寻找下一家一命呜呼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成了一项流行运动,甚至还出现了Dotcomfailures.com与FuckedCompany.com这样的网站。后者的创始人是一位24岁的纽约青年菲利普.卡普兰,他在2000年阵亡将士纪念日周末推出了这个网站,专门用来吐槽他所谓的许多互联网公司商业计划的“荒谬可笑之处”。这个网站立刻吸引了一批死忠,按照卡普兰自己的说法,每天都会吸引三十万名访客。卡普兰鼓励用户们预测下一家破产互联网公司,预测正确的用户可以得到加分奖励。水深火热的互联网公司雇员们利用这个网站来发泄他们对于老板的怒火(以及他们的股票损失),卡普兰则一直维持着网站评论的讽刺基调。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3

2000年8月,全国采购管理协会的月度制造业活动指数——这是一项一直受到华尔街密切关注的经济指标——显著下挫。在一般情况下这一点并不会太让人担心,因为制造业仅占美国经济的1/5,服务业远比制造业规模更大,因此制造业产出的下跌并不一定会造成经济衰退。但是自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对于高端计算机软件与联网器材的消费一直在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增长,科技板块占据了制造业整体增长的三分之一。美联储一开始很欢迎这些迹象,因为这说明他们减缓经济的努力似乎终于生效了。8月中旬,央行全体人员前往杰克逊镇休年假,度假地的气氛简直有些兴高采烈。生产力依然还在强力上涨,对于经济的远景来说是利好消息。“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美联储大理石厅堂里面的那些丧气鬼与扫兴专家们此时就好像背着一口袋金块走进酒馆的淘金者一样开心,”《金融时报》华盛顿办事处主管在9月初这样说道。“今年秋天,美国中央银行眼中的经济图景在四年以来第一次与潜在的灾难脱离了关系。

这是一条非常乐观的预判。9月21日,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警告称公司的收入增长在第三季度恐怕只有华尔街预期的一半。于是在两周之内英特尔股票就下跌了40%,公司的纸面价值随即蒸发了2150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夏天,好不容易爬回4000点以上的道琼斯指数再次一头扎了下去。这一轮下行要一直持续到年底以及来年。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了2000年总统选举,因此经济问题无法继续霸占报纸头条了,但是投资支出的下降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年第二季度信息科技器材的订单上涨了34%,7到9月份却仅仅上涨了1.2%。10月1日第四季度开始的时候,许多科技公司都发现他们的订单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有些客户破产了,另一些客户则干脆不再进货了,对于许多科技公司的总裁来说,就好像有人将一桶凉水浇在了美国经济头上。

与此同时,互联网版块的杀戮还在继续。11月7日,也就是总统选举刚刚得出不分伯仲的结果之后后五天。距离IPO仅仅过了九个月的Pets.com宣布要关闭网站并且解雇绝大部分员工。此前位于佛罗里达的Mortgage.com早已宣布了停业的打算,但是Pets.com是第一加停业倒闭的上市互联网公司。美林代表Pets.com联系了五十名潜在投资者,但其中只有八个人愿意与公司见面,而且谁也没有准备好为Pets.com提供急需的2000万美元。这一结果并不能令人感到意外。在上一个季度,公司亏损了2170万美元,销售总额只有940万美元。自从1999年初以来,Pets.com公司的总亏损额已经达到了1亿4700万美元。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朱丽娅.文怀特在声明中说,“众所周知,现在的环境对于B2C互联网公司来说非常困难。由于没有更好的报价且出路几乎已经耗尽,我们觉得最佳选择就是有序解体并且尽量补偿各位股东。”

Pets.com的败亡令当事各方全都颜面扫地,其中包括从一开始就为其提供支持的硅巷风投公司Hummer Winblad,向其投资6000万美元并成为最大股东的亚马逊,还有向美国公众兜售该公司股票的美林银行。这三家公司全都没有对文怀特的声明作出任何评论。不过Pets.com的袜子玩偶倒是有话要说。几周后这个小玩偶接受了《早安美国》的专访。它承认最近的事态让它“有些扫兴”。主持人问它能不能向投资者们提些建议,它的回答是“不要投资网络公司。”

许多投资者此时肯定都希望自己几年前就听取了这条建议。11月8日,TheGlobe.com的收盘价只有63美分,另外还有三家互联网公司的收盘价加在一起也凑不够两美元。市场的态度很明确,这些公司已经没几天活头了。这么多网站都在纷纷关闭,以至于《纽约时代》专门开辟了“今日网络公司死讯”专栏。报社所有者鲁伯特.默多克对此大为满意。此前到处都有人批评他不关心互联网繁荣,如今他终于等到了反唇相讥的机会。

2000年12月18日,FOMC召开了本年度最后一次会议。格林斯潘与同事们对于下一步的举措产生了分歧。12月初的时候,美联储主席似乎暗示要降息,他表示“削弱金融市场的资产价值有可能预示或者导致家庭与商务开支的过度软化。”有些委员会成员支持立刻削减联邦准备金率,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暂时应当继续监控经济增长。尽管科技板块问题越来越多,美国整体经济的年增长率依然在2%到3%之间,因此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场辩论之后,FOMC同意不改变当前利率,但是警告称目前的经济风险“主要是可能导致未来经济虚弱的因素”,并且表示自己将会“继续密切监控发展中的经济局势。”

圣诞节与新年期间,经济领域传来了更多令人不安的消息。12月美国汽车销量下滑,许多零售公司的假日销量都不如人意,等等。这些坏消息进一步聚拢了华尔街上空的阴霾。12月29日,也是2000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87.24点,收盘于2470.52点。道指下跌了81.91点,收盘于10786.75点。在2000年里,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39.3%,这也是自从1971年设立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道指下跌了6.2%,也是自1981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许多个股都跌得头破血流。朗讯科技跌了81%,戴尔跌了66%,微软跌了63%。互联网股票更是惨不忍睹。普利斯林跌了97%,雅虎跌了86%,亚马逊跌了77%。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4

2001年1月2日星期二,全国管理采购协会宣布制造业活动指数跌到了1991年上一次经济衰退结束以来的最低值。这一回格林斯潘再也看不下去了。第二天下午一点刚过,美联储就宣布要将联邦准备金率从6.5%砍到6%。两次FOMC会议之间调整利率是很少见的,上一次出现这种事是在1998年10月,当时的金融市场由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差点崩溃而陷入了危机。在声明中,美联储表示,采取这一举措的理由包括“销售与生产活动的进一步疲软,消费者信心降低,金融市场某些版块的环境恶化,以及高企的能源价格吸干了家庭与商业的购买力。”这次降息令投资者们喜出望外,道指立刻上升299.60点,冲到了10945.75点。纳斯达克指数接连下跌好几个月之后终于经受了最大一轮的点数与百分比上涨。当天交易结束时,纳斯达克指数上升了324.83点或者14.2%,收盘于2616.69点。

但是欢庆的气氛没能持续多久。回过神来的投资者们很快就意识到,美联储的这次干预显然表明他们越来越担心美国的经济状况了。“他们一看见全国管理采购协会的报告就吓得魂不附体,”高频经济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伊安.理查森这样告诉《纽约时代》。即将上任的乔治.W.布什总统认为这次降息是国家需要减税的证明,而减税也是他在选战当中的主要宣传卖点之一。在新任总统看来,“格林斯潘博士发送的信息之一就是我们不仅需要在美联储、而且需要在国会大厅采取大胆的行动,从而保证美国经济的活力。”到了1月底,大企业联合会报告声称消费者对于未来的信心经受了自从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跌落。这也是经济问题已经从科技板块扩展到整体经济的最显著证明。

削弱公众信心的因素之一就是工作岗位削减的浪潮,许多被裁掉的工作原本都位于互联网板块。新年伊始,Excite/At Home就裁掉了250名员工,并且将公司资产勾销掉了48亿,因为Excite门户网站的估值刚刚经受了断崖式下跌。在所有吞金如同喝凉水的互联网公司当中,Excite/At Home恐怕是胃口最大的一家。自从1995年以来这家公司已经花掉了将近100亿美元。2001年1月30日,亚马逊也宣布打算关闭两家配送中心并且裁减掉1300名员工,相当于员工总数量的15%。尽管杰夫.贝佐斯在公共场合依然嘴硬,但他最终还是承认“迅速变大”策略已经不可持续了,因为投资者不愿意无限期地承受巨额亏损。1999年第四季度亚马逊总收入将近十亿美元,但是亏损总额却是5亿4500万美元。自从1999年12月达到了113美元的日内巅峰以来,亚马逊的股价已经跌到了20美元以下。互联网的光环扒掉之后,贝佐斯的公司看上去就像任何一家政策苦苦挣扎的公司一样正在走投无路地到处削减成本,以免入不敷出。雪上加霜的是,雷曼兄弟的债券分析师拉维.苏利亚最近表示,这家在线零售公司恐怕会在年内耗尽所有的运营资金。亚马逊对此予以坚决否认。

股票市场正在惩罚而不是奖励互联网投资,因此好几家大型媒体公司——包括CNN、新闻集团与迪士尼在内——全都砍掉了自己的在线部门。此时已经成为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联合公司的一部分的CNN表示自己将要裁掉1000名工人。迪士尼表示要关闭Go.com,因为继续与美国在线以及雅虎竞争已经没有意义了。迪士尼主席迈克尔.艾斯纳在一次会议上对很多同行巨头说道,“我们正在等待着彩虹尽头的宝藏显露出来,但是这宝藏似乎越来越不值得我们继续等下去了。”

2001年1月31日,FOMC再次降息半个点,从6%降到了5.5%。至少根据官方数据来看美国经济还在增长,但是格林斯潘繁荣毫无疑问已经结束了。纳斯达克崩溃导致的恶性循环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下滑的股票市场已经导致了经济放缓,从而导致了进一步股票价格下跌。下一个周期马上就要开始了。

2001年3月7日,欠下2亿7400万美元债务的eToys宣布破产。这家这家位于圣莫妮卡的零售公司曾经拥有过100亿美元的市值,现在已经一文不值了。清算师试图卖掉公司网站以及价值8000万美元的仓库管理系统来偿还债务,却发现根本没有人接单。甚至就连满仓的玩具存货也都要打七五折才能卖出去。eToys申请破产保护之后过了三天,从互联网增长当中获益良多的科技产品供应商思科公司也宣布因为近来需求疲软而要裁掉11%的工作人员。许多科技产品买家都已经没钱了。曾经建立了全国高速互联网连接的NorthPoint Communication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巅峰时期NorthPoint的估值是56亿美元,现在AT&T只用1亿3500万就把整个公司买了下来。

2001年3月9日星期五是纳斯达克指数收盘点位超过5000点的第一个周年,当日收盘点数是2052.278点。在过去十二个月里,纳斯达克指数开裂的公司的市场总价值已经从67000亿美元下降到了32000亿美元,整整350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已经随风而去了。一年之前思科还是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总市值4665亿美元,如今的公司价值只剩下了1642亿美元。雅虎的股票市值已经从937亿美元下降到97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从228亿美元下降到了42亿美元。道琼斯互联网综合指数在2000年3月20日收盘于509.84点,而这一天的收盘点位则是80.74点,整整下跌了84.2%。

3月12日星期一,纳斯达克指数再次下跌了129.40点,收盘于1923.38点。这也是纳斯达克指数自从1998年11月以来首次降到2000点以下。两天之后道指也下跌了317点,收盘低于1万点。通货紧缩的力量正在痛击美国经济,美联储的补救措施似乎没有起到任何效果。3月20日,FOMC将联邦准备金率从5.5%降到了5%,这是自从年初以来的第三次降息半个点。在声明当中委员会谈到了致使经济进入下行循环的链式反应:“对于利润空间的持续压力正在限制投资开支,也在通过股票财富的削减限制着居民消费。”华尔街一直希望美联储能采取更有魄力的举动。这一天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盘点位是1857.44点,又下跌了93.74点。道指收盘于9720.79点,又下跌了238.5点。投资者们一度拥有抛弃老派估值方法的意愿,如今老派估值方法又杀了回来。就算在去年的大幅下落之后,许多股票从历史角度来看依然贵得吓人,2000年3月以来,纳斯达克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已经从400跌到了154,但依然要比1985年以来的平均市盈率52高出三倍。

2001年4月2日,Inside.com成为了最近一家采取激进收缩策略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与Brill Media Holding合并并且宣布大幅裁员。科特.安德森与迈克尔.赫什恩确实创建了一份内容丰富的在线杂志,满足了媒体爱好者的需求。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Inside.com一直没什么道理可讲,一旦泡沫破裂,这家公司的生存前景就很难看了。2001年下半年公司的绝大部分员工都会被解雇。4月12号Kozmo.com也关门了。此前公司花费了2亿5000万美元致力于改善宅男宅女的生活,但是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自从IPO撤销之后,这家在线送货服务公司驱逐了自己的创始人,发布了每笔订单最低5美元的政策,并且向所有低于30美元的订单收取2美元送货费,但所有这些举措都没能遏制公司的亏损。

一天之后,乔治.沙欣辞去了Webvan的首席执行官职务。六个月以前沙欣离开安盛咨询公司加入了这家在线生鲜店,当时这一举动被人视为电子商务获得市场认可的最终证明。但是沙欣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扭转Webvan面临的严酷经济局面。公司收入依然比预期低得多,Webvan收购了竞争者HomeGrocer,并且向75美元以下的订单征收了4.95美元的送货费。但是这两招都没能止住汩汩流出伤口的红墨水。Webvan的股票此时已经降到了12美分,公司审计员最近警告称公司到了年底就要破产。沙欣的签约包裹装满了曾经价值2亿8000万美元的股票与认购权,这个包裹如今基本已经一文不值了。在辞职声明中,他表示自己之所以辞职是因为Webvan需要一位“不同风格的执行官”,因为这家公司现在的任务不是赚钱,而是活命。

在线商务已经沦落成了一个恶劣的玩笑。到了5月份,位于康乃狄格州的出版公司Internet.com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INT媒体集团。自从1999年6月上市以来,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从定价14美元上涨到了72又1/4美元的最高峰,如今又跌到了4美元。公司创始人阿兰.梅科勒对《华尔街日报》抱怨道,“就因为起了个与互联网沾边的名字,如今人人都拿我们当出气筒。”现在看来完全可以想象互联网泡沫将会无声无息的消失掉。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如今的情况,自由撰稿人史蒂夫.鲍德温建立了一个网站www.disobey.com/ghostsites,保存了各种关门倒闭的互联网公司的主页。鲍德温曾经为时代华纳的Pathfinder项目工作过,因此对于遍地陷坑的在线投资有所了解。每当有互联网公司宣布要重组的时候,他都会将公司主页拷贝一份贴在自己的网站上。“我曾经接手过这么多互联网项目,如今这些公司全都不在了,”鲍德温这样告诉《纽约时代》,“我这才意识到没有证据表明我这几年的工作留下了任何成果。”

2001年夏天,杀戮依旧没有停止。7月10日,最具野心的电子商务公司Webvan终于关门大吉了。这家公司已经花费了12亿美元,修建了一套全国范围的配送体系。Benchmark Capital的合伙人大卫.伯尼从Webvan创立之初就对其非常看好。在他看来,“放马后炮总是很容易的,比如说我们可以少开发几个市场。但是当时我们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我们遇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只要抓住机会就能筹集大量资本迅速构建一套商业体系,比当年山姆.沃尔顿修建沃尔玛超市的速度还快.但是为了筹钱,我们就必须向投资者承诺快速增长,稳扎稳打是行不通的。”到了8月3日,TheGlobe。com也关闭了自己的在线论坛网站,清空了自己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并且表示从今往后要关注在线游戏部门。自从1998年11月的IPO将托德.克里兹曼与斯蒂芬.帕特诺特变成百万富翁以来还没过三年,但是回头看来却已经恍如隔世了。2000年两人就已经辞去了联席CEO的职务,帕特诺特已经开始撰写个人回忆录了。

许多美国人不仅向互联网投入了大量金钱,还付出了深厚的感情。如今他们迫切地想要找一个罪魁祸首。媒体也陷入了这种心态,将风投股票分析师与投资银行家当成了替罪羊。2001年5月14日出版的《财富》将玛丽.米克请上了封面,搭配的大标题是“我们还能再次信任华尔街吗?”杂志指责米克为了给摩根斯坦利争取投行业务,不惜扭曲自己身为选股人员的职责。米克承认的确在几份自己未曾经手的研究报告上面签署过名字,但她依然为自己的决定辩护,依然维持着对于亚马逊、普利斯林以及雅虎一类股票的购买推荐,尽管去年这三只股票都遭受了灾难性的下跌。她坚持认为只要再过两三年,“核冬天”就会被“百花盛开的春天”取代。“我们认为,能够挺过眼前局势的赢家们,市场价值的领跑者们,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到了那个时候,以前的热门股票与它们相比只能算是小鱼小虾而已。”

曾几何时,只要米克为某家公司说几句好话,投资者们就会将这家公司的股票推高10到20点。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互联网股票依然继续凋敝了下去,到8月份,一群亚马逊与eBay的投资者起诉了米克与摩根斯坦利,指控米克发表了关于这些股票的不实报告从而为公司渔利。“米克明知亚马逊当前的财政状况与未来商业前景不能支持她对公司的积极评价与购买推荐,但依然发布了正面报告,鼓励投资者……买进亚马逊股份,”起诉书这样宣称。米克并不是第一位被愤怒的投资人起诉的互联网分析师,几个月之前美林付了40万美元为亨利.布洛吉特遭受的起诉进行庭外调解。在米克的案例当中,法官驳回了一开始的起诉,但是更多的起诉似乎必然会跟进。证券交易委员会与曼哈顿的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正在调查其他指控。这些指控声称,某几家经纪公司接在互联网繁荣期间受了特定客户的回扣,允许他们参与特别热门的IPO。这一指控主要指向弗兰克.夸特龙以及他在瑞信一波的同事,但是其他几家华尔街大公司也被牵连其中,包括摩根斯坦利与高盛。

2001年8月16日,《行业标准》这份每周一期的互联网经济编年史暂停出版,因为母公司Standard Media International宣布破产了。《行业标准》一共发行了三年半时间,被业内人士誉为一份精神昂扬且信息量巨大的刊物。它的停刊也是互联网繁荣时期正在逝去的另一个迹象。2000年初杂志势头高涨之际,杂志创始人从投资者手中筹得3000万美元——投资者包括摩根斯坦利与大通曼哈顿——进行了一轮大规模扩张并且打算上市。在那个当口,Standard Media International对于自己的估值是2亿美元。就像很多其他公司一样,这家公司及其支持者都将眼前的投资狂热当成了持久的繁荣,在2001年上半年,《行业标准》的广告收入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大约75%(其他互联网刊物——例如《商业2.0》与《红鲱鱼》——的运气也差不多,只不过失败得没那么醒目而已)。到了2001年夏天,杂志估计年底将要亏损5000万美元。进一步筹款的尝试失败了,《行业标准》也遇到了《铁路标准报》以及其他铁路出版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遭遇过的命运。这份刊物本身就是投机泡沫的产物,因此也理应会与投机泡沫一起死去。现在要靠其他出版物来记录互联网故事的最后章节了。

家园 网络商务已死5

投资下降与利润下降的恶性循环现在影响到了各行各业的公司。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仅仅按年度计算增长了0.2%。坚挺的消费者开支是保护美国经济不至于萎缩的唯一因素,使其依然维持着将近2%的年增长率(2002年,美国商务将会修正自己发布的数据,宣布美国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已经陷入了收缩,但是当时人们还不清楚这一点)。制造业板块早已深深地陷入了泥潭,企业收入在过去12个月里下降了1500亿美元。甚至在华尔街上,正当分析师们反复坚称这次经济放缓时间不会太长的时候,人们对于迅速恢复的希望也在消散。强大的美联储似乎无力停止经济衰退。在4月与8月之间,美联储接连四次降息,将2001年的降息次数增到了七次。自从这一年开始以来,联邦准备金率已经从6.5%削减到了3.5%,但是美国经济依然没有作出反应。在8月份,福特汽车宣布将要因为需求疲软而裁掉5000名工人。

2001年9月4日星期二,美国人在劳动节周末之后重返工作岗位。这一天《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篇来自怀俄明州杰克逊镇的报告,格林斯潘和同事们刚刚在那里度过了每年一度的休假。文章表示高阶美联储官员对于目前经济走势非常不确定,但同时也决心继续降息,一次降0.25点,直到出现经济恢复的迹象为止。可是这样的迹象很难找到。9月7日星期五,劳工部宣布在8月份美国失去了十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从4.5%上升到4.9%,也是过去六年里最大的单月涨幅。失业人数的迅速提升意味着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尽管直到这一年年底才会有确切消息。直到第三季度GDP数字发布为止。导致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机泡沫的这一轮历史性经济增长终于结束了。股票市场也显著下降,与这份就业报告相呼应。道指下跌了234点或者说2.4%,收盘于9605.85点。纳斯达克指数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一直有退无进,这一天又下跌了17.94点,跌到了1687.70点。失业数据宣布后不久,小布什总统就将记者招集到玫瑰园,表示他希望美国人民知道“我们深切关注目前的失业率,并且决心采取有效行动。”此时距离恐怖分子袭击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只有四天时间了。

家园 22,尾声1

2001年9月11日星期四发生的事件为互联网时代画下了一条浓重的下划线。在这个灿烂的夏末早晨,十七名用美工刀与水果刀武装起来的青年彻底摧毁了互联网泡沫赖以为基础的许多假设。冷战的结束与海湾战争的胜利让人们相信美国拥有金刚不坏之躯,但这一点只是诸多神话当中最显眼的一个而已。与这一理念携手并进的信念是对科技的压倒性信心,而911恐怖袭击最令人不安的侧面或许就是斩钉截铁的低科技本质。恐怖分子眼中的敌人——美国的金融与军事集团——确实拥有压倒性的技术优势,但是这些优势却被看似简陋的手法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恐怖分子也用邮件交流,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更喜欢面谈以及打电话。他们的首选武器是装满燃油的客机,而客机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问世了。面对着如此原始但却不死不休的敌人。美国政府的高科技监控器材——间谍卫星、侦察机、电话窃听器等等——丝毫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不如一名手拿纸笔的线人更有用。

互联网不仅代表着科技进步,也代表着一套意识形态。一旦数字网络将人们从文化传统与物理地区的限制当中解放出来,人类就可以万众一心克服一切古老的分歧:部族分歧、宗教分歧、种族分歧以及经济分歧。911之后,逃离历史或者地理限制的想法似乎成了笑谈。极端穆斯林与西方世界之间的鸿沟根植于历史与地理两方面。回头来看,1989年到2001年的这段时间似乎只是一段反常的历史插曲,一段延长的中场休息。人类冲突与国际竞争的正常条件遭到了暂时搁置,至少对于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说是这样。在这样一片真空环境当中,科技乌托邦主义与其他几种一厢情愿的理念自然繁荣兴旺起来。

最显著的一厢情愿理念之一就是永恒繁荣的信念。恐怖袭击重创了泡沫之后美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消费者的心态。纽约与华盛顿的惨状使得许多美国人推迟或者取消了计划当中的大额开支。全国各地的公司——不仅局限于旅游业——都面临着灾难性的需求锐减。在恐怖袭击之前,阻止深度经济衰退的唯一机制就是就是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尽管经济放缓,但是消费意愿却始终居高不下。现在这根支柱也遭到了威胁。9月17日星期一美国股市重新开盘的时候遭受了历史上行情最糟糕的一周。道指下跌了超过1300点或者14.8%,周末收盘于8235.81点。这一轮大范围抛售体现了投资者们完全理性的反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刚刚显著增加了。但这轮抛售也带来了负面的经济后果,随着股市财富进一步蒸发,商业支出与消费者支出都很有可能遭到进一步打击。企业利润会继续遭受重创,使得股票价格承受进一步的压力。

简而言之,911恐怖袭击使得2000年三四月份纳斯达克指数崩溃以来一直在重创美国经济的通货紧缩循环又被狠狠拧紧了一圈。假如911事件发生在消费者与公司对于未来更加乐观的大环境里,那么袭击对美国经济的伤害也会小得多。从金融角度来看,恐怖袭击的直接后果——1500万平方英尺办公空间遭到毁灭以及全国民航业的暂时停工——并不算多么大的损失。相比之下,恐怖袭击的间接冲击要重要得多。2001年9月份的美国经济早已走到了心理崩溃的边缘。熊市已经持续了一年半,道指的最高峰出现在2000年1月,纳斯达克指数的最高峰出现在2000年3月。无数次经济转好的承诺都未能实现,而格林斯潘看上去全然无能为力。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似乎正在逐渐流逝。在这样的环境里,客机撞击世贸中心与五角大楼的图景简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经济学家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事物,但是恐怖袭击的意义不能完全用货币来衡量。资本主义的成功运作至少需要两个条件,首先是确保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法制社会,其次是鼓励资本积累的未来愿景。客机在恐怖分子手中变成了摧毁写字楼的燃烧弹,这一情节对法律与经济乐观主义都构成了潜在的致命威胁。911之后不久,美国商业界普遍陷入停顿。直到这次野蛮袭击逐渐消退在人们的记忆当中为止,美国人的生活才至少在表面上逐渐恢复了正常。此时美国的金融前景似乎已经彻底改变了,尽管事实上恐怖袭击相当显著地缓解了美国经济的现有软弱之处。

通宝推:bayerno,
家园 尾声2

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逐渐走入历史,端详这个时代的遗产也越来越容易了。首先,互联网依然一项是科技奇迹。2001年夏天全世界超过三亿人使用互联网相互交流,就在一代人之前如此大规模的交流还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作为搜索工具,邮件服务,还是人类幻想的储藏库,互联网都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技术。范内瓦.布什假如能重返人间订阅一下美国在线,肯定会惊骇不已。不仅因为如此海量的信息触手可及,还因为这些信息分布得如此广泛,涵盖了那么多地区与文化。股票市场泡沫的破裂丝毫没有影响互联网的技术特质。Webvan与TheGlobe.com被人遗忘之后很久,历史学家们依然会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视作信息社会成为现实的开端。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关于在线经济的早期主张都遭到了严重的夸大。事后看来,互联网并不是什么扰乱性的科技,并不能摧毁一切按照传统方法经营商业的公司。所谓的传统方法包括在实体店里买书,在纸张上印刷新闻,或者专门雇人买卖股票。书店、报社与股票经纪公司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立刻关门大吉,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过得还算不错。在上述三个行业当中,旧经济公司根本没有被互联网取代,而是利用互联网拉近了自己与顾客之间的距离。Barnesandnoble.com允许顾客前往实体巴诺书店退书,借此从亚马逊手中抢回了可观的市场份额。在线版《华尔街时报》目前具有五十万名订户,其中绝大多数人也会购买印刷版报纸。美林公司提供在线交易服务并且收费29.95美元,但是绝大部分公司客户依然会雇佣公司里的经纪人,尽管这样做的费用远远更高。像这样“点击加水泥”的商业策略之所以生效,是因为这些公司将互联网当成了独一无二的销售渠道,但并没有排除互联网之外的其他商业手段。2001年人们很难想到有哪一家互联网公司已经彻底取代了主要的旧经济公司。

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前提:互联网代表了革命性的全新商业模式。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互联网只是一件工具。假如公司能将互联网与特别的产品结合起来并避免毁灭性的价格战争,那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构建自己的业务,仅此而已。幸存下来的互联网公司——例如eBay——都提供了那些离开互联网就不可能存在的服务。还有些公司提供了能够与现有产品相互补充的服务,例如Travelocity.com。并非意外的是,这两家公司销售的的都是信息商品。互联网最大的强项就是处理信息的能力。任何商品只要能够加以标准化处理并转换成数字,就具有支持在线商务的潜力。当围绕着版权的法律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之后,此类商品将会包括音乐。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让宽带连接成为常规而非例外,此类商品还将会包括电影。但是此类商品不可能包括杂货、宠物食品与家具。人们依然喜欢在商店里购买这些产品,亲眼看看,亲手摸摸,亲自试试。2000年美国在线购物总额仅占全国零售总额的1%还不到。甚至在网上商店早已扎下根来的出版领域,每十五本书当中也只有一本书是通过在线渠道卖出去的。

网上零售之所以如此令人失望,是因为网上零售更倾向于零售而不是网络。零售商就是分发人员,从生产商那里以批发价购买商品,然后再以零售价卖给顾客。至于商品是送到最近的超市那里(常规零售商)还是直接送到门前(在线零售商)只是第二位的问题。无论怎样,构建分发网络都是一项艰难且昂贵的事业。精美的零售网站可能每年需要花费2500万美元的建设与维护费用。但是遍及全国的仓储与运货卡车体系却需要耗费十亿美元来构建,还需要两亿美元来维持。亚马逊省下来的仓储费用基本上都被额外的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与广告促销费用蚕食殆尽了(由于在线公司并没有门脸,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广告费用来提醒消费者自己的存在)。

竞争压力也使得互联网网络成为了非常严苛的商业场所。人们一直在辩论在线商务是否最贴近地体现了完美竞争或者赢家通吃的经济模式。亚当.斯密的支持者最终获得了辩论的胜利。准入门槛依然很低,先行者依然不能保证胜利。许多家喻户晓的网络公司依然破产了。随着越来越多的泡沫公司被挤出行业圈子,互联网上的竞争强度也逐渐减弱,但盈利依然很难。在线购物者们对物价都很敏感,往往会在多个网站上比较物价。互联网甚至影响了人寿保险的成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将这项产品与电子商务联系在一起。有经济学家测算,从1995年到1997年之间,由于网站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比较价格,人寿保险的价格下降了8%到15%。

甚至早在2001年9月11日之前,信息科技对整体经济的冲击就得到了大幅缓解。新经济主张的三项核心信条——长期停滞成为了历史,格林斯潘无所不能,生产力奇迹确实存在——都遭到了严重削弱。在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生产力增长幅度是零。到了第二季度又有上涨,但并不像以前那么快。假如经济体的效率的确像乐观主义者宣称的那样发生了大幅跃进,那么就算经济增长放缓,生产力增长的速度也应当保持加速。生产力增长的停滞意味着此前增长的相当一部分是繁荣的暂时现象而不是永久性的改变。

2001年8月,生产力奇迹遭到了进一步的玷污。劳工统计局修改了此前几年生产力增长的估计数据,将2000年的数据从4.3%下调到了3%,将1999年的数据从2.6%下调到了2.23%,将1995年到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从2.9%下调到了2.6%。光从纸面上看,后一组数字表明生产力增长率的确在九十年代后半期有所提升,只是并不如之前想象的那样显著。在1973年到1995年之间生产率增长率每年只有1.4%。但是既然有些加速无疑是循环性的,那么实际经济增长肯定还赶不上新数字所暗示的那样显著。现在看来,不妨假设实际的生产力增长率应该是2%或者2.25%,那么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在3%或者3.25%左右。这个成绩的确比旧经济每年2.5%的经济增长速度限制要好,但是很难算得上是奇迹。

新经济的论点有好几个不足之处,但最基础的弊病在于夸大了信息科技在整体经济当中扮演的角色。尽管互联网增长迅速,但是与电脑电话以及其他信息产品相比,公司向工厂车床这一类旧式资本设施投入的金钱还是要多得多。即便在2000年12月互联网繁荣临近尾声之际,信息科技产业的产值也仅仅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建筑、餐饮、医疗保健这一类雇佣了上百万人口的大型行业基本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归根结底,制造业的本质还是拼装木材与金属零件而不是交换信息。机身必须安装机翼,房屋必须安装屋顶,越野车必须安装气囊。互联网能够帮助此类任务的计划与组织,但是既不能在病人身上开刀也不能将午餐端上餐桌。

格林斯潘认为信息科技能够削减各家公司面对的不确定性,从而提升经济体的效率。这个理论还能站得住脚吗?这个理论同样未经证实。例如戴尔电脑与思科这样的科技巨人的确安装了精密的软件来追踪顾客的需求,但即便是他们也没人能预测2000年底客户需求的灾难性下滑。事到临头他们手中照样还是积压了大量存货。假如格林斯潘的理论正确,那么向信息科技投资额度最大的公司与行业应当具有额度最大的生产力增长。但是银行与传媒这样最大的信息技术买家,未曾经历任何生产力增长。九十年代生产力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信息科技产品的生产商(例如个人电脑行业),它们也是摩尔定律的直接受益者。至于信息科技的用户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说互联网真能长期显著改变人们的生活标准,那就必须在整个经济体的各个板块都促进生产力增长而不仅局限于信息科技板块,但没什么迹象能表现这一点。华盛顿智库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利坦与爱丽丝.利弗林曾经做出过最为乐观且受引用范围最广的主张,他们声称互联网能够将整体经济的生产力增长率提升0.4%。括弧括弧,他们认为互联网最终会让医疗,理财与政府等行业获得极大的效率提升,但这几个行业的生产力增长率在近几年来一直落在后面。他们的预测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的想当然。

生产力数据的更正不禁让人们重新拾起了曾经的问题——在伟大发明的历史上,互联网究竟应当具有怎样的排位呢?巴顿.比格斯的论断很有些意气用事,互联网大概确实比空调更重要。但是互联网与电力相比如何呢?与清洁饮用水技术相比如何呢?与内燃机相比呢?与石油提炼技术相比呢?与无线电与电视机相比呢?西北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认为互联网有资格与这些发明相提并论,不过这些发明的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他最终作出结论,“互联网冲浪或许很好玩,但是对于生活标准提升的贡献却远远赶不上其他技术。例如电力照明将白昼延伸进入了黑夜,电动机提升了工厂的效率并且掀起了生产革命,汽车让人们过上了更有弹性且更自由的生活,化工行业提供了无数全新的材料,电话让人们实现了真正的双向通讯,收音机与电视机将实时新闻与娱乐送进了千家万户,城市保洁与室内上下水系统极大提升了预期寿命、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戈登的有些观点或许值得商榷,但是他的整体论断却很难反驳:互联网的确革新了通讯领域,但并没有延长人们的寿命,并没有改变人们的居住地点,也并没有让纽约与巴黎之间的长途旅程变得更简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